歇后语的翻译课件
更新时间:2022-09-28 05:07:58 阅读: 评论:0
歇后语的形成
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是广大民众根据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创造出来的特殊的幽默语言品类,是中式幽默的一个分支,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歇后语的构成
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比喻(引语/谜面)+比喻揭晓(说明/谜底)
引语部分奇特形象,激发人们的探究心理,引语一出,悬念陡起。
比喻揭晓部分则常常意出言外,使受话者恍然大悟,谐趣顿生,其幽默和机智跃然而出。
歇后语的特点
歇后语通过运用比喻、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嬉笑怒骂中使表达更加犀利、辛辣、干脆痛快,使语言具有质朴的艺术魅力。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歇后语名称的翻译
Chineenigmaticfolksimiles,
这一译法的缺点是歇后语中不全是比喻,也有谐音或双关式歇后语。
quiz-cracks(隐语或谜语),
同样也不全面。
xiehouyuinChine,
这倒是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因为歇后语是中华民族
的独特文化,正如二胡(erhu)、中国功夫(Chinegongfu)等。
但是,追根溯源,歇后语最早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文字游戏,最早叫做“俏皮话”,
因此,有人据此大胆翻译为Chinefolkwicracks。
歇后语的翻译
结合歇后语的特性,其翻译必须兼顾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鲜明的民族文化背景,通常采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翻译。
一、保留形象直译
对于大多数比喻性歇后语,比喻部分生动形象,喻义部分是比喻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理结果,不包含一词两意的双关语或谐音词语,因此通常采用直译法,既传达原语的内容,也保留原语的形象,便于译语读者阅读和欣赏。
3).咱们是一条绳拴着两只蚂蚱,
谁也跑不了。
We’reliketwograsshoppers
tiedtoonecord(细绳):neithercangetaway.
4).这简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Itemedasulessasablindmanlightingacandle.
二、保留形象节译
有些歇后语的喻义比较明显,译语读者可从喻体的形象中或歇后语所在的上下文中直接推知喻义,英译时可只需译出比喻部分。
1).他知道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Herealizedthatitwasacaoftheweal[`wi:zəl]comingtopayhisrespecttothehen.
2)他们的努力到头来终究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译文二:Theireffortswillfinallybelikeladling[`leɪdl]舀出waterwithawicker(柳条)basket.
译文一:Theireffortswillfinallybelikedrawingwaterwithabamboobasket-allinvain.
三、保留形象补译
例:看你,隔着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
Ifyoupeeratapersonthroughacrack,helooksflat!Don’tbesoprejudiced.
在保留原语内容和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使原语的喻义更清楚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