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填空题
1.教育的起源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三种说法,代表人物分别是托儿诺与
沛西·能、孟禄、前联教育学家。其中劳动起源说又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说,与马克思主义观
点相符。
2.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根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
3.教育形态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分为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从教育系统赖
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开展的历史进
程来看,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4.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为教育的阶级性、道统性、
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等。
5.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6.西周时形成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
7.宋元明清教学的根本教材与考试依据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孟子"、
"论语",和"诗"、"书"、"礼"、"易"、"春秋"。
8.古代印度的教育被控制在佛教和婆罗门教手中。
9.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也叫书吏学校。
10.古代希腊与罗马贵族子弟聘请家庭教师,较低阶级弟子才进私立学校。
11.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12.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3.以“教育的终身化〞和“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社会。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历的
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
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开展的规律,
对受教育者所进展的一种有目的、有组方案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2.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的人。教师是教育者,
但教育者不仅指教师。教师是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3.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开展方面有目的地承受影响,从事学习
的人,他是教育的对象与学习的主体,是构成教育活动的根本要素之一。受教育者承受教育
时具有主卦能动性,其地位与教育者是平等的。
4.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
容、教育材料、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沉着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容、教育材料和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5.教育形态是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
式。
三、简答或论述
1.原始社会教育的形态和特征:
〔1〕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
〔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严密相连;
.z.
-
〔3〕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
2.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3.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开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
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承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必
须承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化。教育的化包括:①.尽可能多地扩大教育的时机,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
育;②.力争实现优质教育时机均等。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认,包括教学思想、教育目
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一、填空题
1.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孔子,重视启发诱导。
3.关于教育目的,孔子希望培养“贤人〞和“君子〞。
4.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5.关于教学容,孔子主以“仁〞和“礼〞为核心,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具体形式上,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六艺。
7.教学原则上,孔子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8.孔子重视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孔子—儒学,墨翟—墨学;儒学与墨学并称“显学〞。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收入"札记"〕。"学记"提出“化
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醒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0."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11."学记"主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12.古代西方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答复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格拉底。他的助产术也称产婆
术,引导学生自己进展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13.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认为人类要通过教育从“现实世界〞走向“理想世界〞。
14.亚里士多德代表作"政治学",认为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15.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
育学的开展奠定了方法论根底。
16.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
奇"林哈德与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期宾塞"教育论"、乌申
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主义和教育"。
17.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名独立科学的标志,在
此书中,他提出“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18.卢梭"爱弥儿"认为,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
.z.
-
然地开展才是好的教育。
19.1776年,康德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
讲授的第一人。
2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开展儿童的一切
天赋。
21.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与知识来自后
天,他还主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的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
22.1806年,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23.杜威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历的改造。
2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标志着教育学进入了科学化的开展阶段。
25.贤江的〔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6.前联赞科夫"教学与开展"提出开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
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开展的原则。
27.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构造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28.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例教学论。
29.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开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
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学生的智力。
30.前联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其
核心是全面开展。
32.1970,法国教育家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33.前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
二、名词解释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三、简答或论述
1.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说明教育的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提醒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
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局部,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开展
的原则;
〔2〕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3〕要进展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3.赫尔巴特的教育观点:
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和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
4.简述"学记"中表达的主要教育思想
〔1〕提醒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
〔3〕主课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反对死记硬背,主启发式教学。
第二章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选择题
1.教育目的的层次构造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z.
-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根底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
开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根底,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3.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导向作用、鼓励作用、评价作用。
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开展教育的根本组成局部。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的表述是: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共处〞“学会生存〞。
6.“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响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7.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盛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话可以用于
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对受教育
者的总的要求。
2.培养目标: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它是教育目的在各
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3.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
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到达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4.人的全面开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开展,以及人
的道德的开展。
5.教育功能: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开展和社会开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
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2.简述关于教育目的的两种理论
〔其中简述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根本观点为2021省统考题〕
〔1〕、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世纪到19实际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等人为代表。
其根本观点是助长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需要来开展。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开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
在有助于个人开展时才有价值。
〔2〕、社会本位论
在19世纪下半叶产生,代表人物有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其根本
观点是主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该理论认为,个人的开展有赖于社会,重视社会
的教育价值,教育结果的好坏,主要看它对社会奉献了什么以及奉献的程度如何;再者,教
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乘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
续。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开展特点和需要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
4.简述人的全面开展学说
〔1〕含义:如上名词解释“人的全面开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开展。人的片面开展的根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别
离和对立。
.z.
-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根底与可能。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
面开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开
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开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开展的
历史必然性,对我教育目的确实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开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它要求在规定人的开展的时
候,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这种开展观作指导,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的开展的社会
必要性和社会制约性,在确立和实现教育目的时把人的开展与社会的开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2〕马克思主义指出的人的全面开展的历史必然性,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指明了方向。它
提醒了人的全面开展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全面开展的
方向,丰富培养人的素质,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立。
*6.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试试素质教
育买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建立者和接班人。
7.2021年"中长期规划"提出的有关方针、政策
根据"中长期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开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开展、育
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该规划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把
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开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
国家根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中长期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开展的战略主题。核
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没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立
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
先、能力为重、全面开展。
8.教育功能的类型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
个体开展功能〔本体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开展功能〔派生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开展的影响和作用。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开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开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注: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功能。
★9.简述两种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1〕教育的个体开展功能
所谓个体的开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个体的开
展包括身体开展与心理开展两个方面。
①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教育在个体开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能促进个体社
会化,所谓个体社会化,其根本含义是指人承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
.z.
-
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这种功能主要表达在它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开展、促进人的个
体特征的开展以及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2〕教育的社会开展功能
①教育的政治功能。a.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b.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
功能。
②教育的经济功能。a.教育通过培养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b.教育通过科技促进经济
开展的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的功能。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功能的演变历程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
中国孔子“学而优则仕〞。教育功能指向社会民众的伦理教化,而教化之目的则在于使
广阔民众遵守封建伦理道德,以此维系“君权神授〞的封建统治效劳。
西方古代社会也以伦理教化为教育的主要功能,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均是为培养努力社会
的统治者与保卫者效劳。欧洲中世纪曾被教育所统治,而教育更突出地强调教育的教化作用。
〔2〕近代教育的个体开展功能
最能表达近代教育功能观变化的著作是斯宾塞的"教育论",它集中论述了教育价值与教
育功能的变革。其一,批判了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的弊端;其二,明确主教育目的
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做准备,认为为个体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
教育应有的功能与职责;其三,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
顺乎自然,重视开展儿童的心智及进展“自然后果〞的教育。
〔3〕现代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
重心指向于改造社会,代表人物杜威。其一,肯定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
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扩展为作用于社会;其二,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
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其三,从着眼于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
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
育的目标与方案。
〔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主要观点:其一,构造与功能。社会构造的每一局部对社会整体生存都发挥其特有的功
能和作用;其二,整合。教育的许多功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它们“整合〞式
发挥作用;其三,稳定与和谐。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教育应促使成员对不断变化的
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保持和谐。
以下为山香考纲透视中要求识记或理解的:
1.我国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
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老实、勤俭、勇敢、正直、合、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
品质。
〔2〕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
步具有根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安康的身体。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安康、爱
美的情趣。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开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第三章学校教育制度
.z.
-
一、选择题:
1、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正规教育的标志,这种教育形式又称制度化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多欧洲国家〕、单轨制〔最早产生与美国〕、分支型
学制〔联〕。
3、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是我国首次颁发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虽
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4、1903年的“癸卯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教育目的
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5、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讲学堂改为学校。
6、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并沿
用到解放初期。
7、教育行政体制的根本类型:〔按行政权力分配关系〕中央集权制〔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
地方分权制〔美国〕、中央和地方合作制;〔权力机构关系〕附属制和独立制。
8、我国最早出现的学校是在夏朝。
9、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
高层次〕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10、校园文化主要的三个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
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
2、教育行政体质: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领导的管理的
组织构造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3、校长负责制:是我国公办中小学的部领导机构,指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
保证监视教职工管理。
4、学校: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所建构的,以专门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为核心任务的
社会组织机构。
5、校园文化:就是在全体员工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
度作风行为准则。
6、教育管理体质: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即教育管理机构与
一定的围相结合,它包括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
7、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承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
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三、简答题:
1、我国现在学校教育开展趋势:p28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开展〔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
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2、我国根底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式:p33
(1)继续推行根底教育管理地方化〔2〕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3〕实行
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开展〔4〕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加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权力
3、校长负责制的特点:p34
〔1〕上级机关领导〔2〕校长全面负责〔3〕党支部监视保证〔4〕教职工全面负责。
四、论述题:
.z.
-
学校教育的根本性质:p35
1、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2、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3、学校具有民族性4、学校处于不断
的变革之中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简答题
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教有法,但无定法〞说明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
3.主“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美国的杜威。
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的多样化。
5.教师最根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
二、名词解释
1.心理相容〔P59〕: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
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
2.教师专业开展〔P48〕: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
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开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三、简答题
1.简述师生关系的根本容。〔P58〕
〔一〕师生在教育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开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2.教师专业开展的容有哪些.〔P48〕
第一,专业理想的建立。
第二,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指的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
般文化知识。
第三,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能力可分为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第四,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
知觉和未来前景。
3.教师专业开展途径是什么.〔P49〕
〔1〕树立坚决的职业信念。
〔2〕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3〕提高教师自主反思意识。
〔4〕鼓励教师进展教育研究。
4.教师的义务是什么.〔P43〕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方案,旅行教师聘约,完成教
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展宪法所确定的根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
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着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面开展。
.z.
-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抗有害于学生安
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业务水平。
5.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P59〕
〔一〕尊师爱生。〔二〕平等。〔三〕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教
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越教师。〔四〕心理相容。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
表现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P44〕
〔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合作、为人师表。〔2〕知
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根底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
能力和反思能力。〔4〕职业心理安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
安康的人格。
2.学生的特点。〔P52〕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依据:〔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
组织者,因而学生是被教育者和被组织者、被领导者。〔2〕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向
师性、依赖性和可塑性。
〔二〕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开展的主体。依据:〔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表现在自觉
性、独立性和创造性〕。〔2〕学生在承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进展自我教育。
〔三〕学生是开展中的人。有三层含义:〔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开展特点。〔2〕学
生具有开展的巨大潜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心的需要。
第五章课程
一、选择题:
1、课程涵的开展:课程即教材,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课程即活动,代表人物是杜威。课程
即经历,代表人物是泰勒。
2、课程的分类:从课程方案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根据课程任务,可分
为根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教学方案〔课程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组成。
4、教学方案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进展教学工作的依据。
5、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我们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10年省考〕
二、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
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
的、有方案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
2、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现称课程方案,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国家行政部门制
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3、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现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
学容的指导性文件。
4、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
.z.
-
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
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09年省考〕
6、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把课
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到达预期课程效果的必要途径。
三、简答题: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66页〕
〔一〕课程与教学的现实关系;课程与教学两者从产生时就是不可分割的,课程总是在特定
的教学中实现的,教学总是在特定的课程根底上进展的。课程是指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则指
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将课程与教学分别归结为容和形式。
〔二〕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关系;研究对象的在联系决定了课程与教学的必然联系。可以说,
希望在课程与教学之间划分清晰的界限是不可能的,理论研究可以也应当各有侧重,但更应
当注重彼此的联系。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开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开展水平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根底及其可承受性
〔四〕课程理论
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方案的特征〔68页〕
〔一〕、强制性〔二〕、普遍性〔三〕、根底性
4、编写教科书的原则〔69页〕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二〕、知识的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三〕、理论与实践统一〔四〕、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五〕、教科书的形
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六〕、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5、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见70页〕
答:1、社会调查
2、在学生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经历中提炼
3、利用专门的场馆
4、研究学生,针对他们的需要进展开发
5、借鉴并利用校外条件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
6、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效率的关系〔见71页〕
答:〔一〕教师是课程资源利用与教学实施的主导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效率的提高互为保障
(三)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共享
7、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见71页〕
答: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分享〞的理念
3、“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4、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8、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见72页,10年省考〕
答:1、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2、开发的学校组织机构
3、表达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体系
4、自觉自律的部评价与改良机制
.z.
-
9、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见73页〕
答: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10、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开展〔见73页〕
答: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构造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11、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答: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12、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见74页〕
答:第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第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第四、整合校课程与校外课程
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13、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见75页〕
答:〔一〕课程方案〔二〕教师〔三〕学校〔四〕校外环境
四、论述题:
1.课程理论流派〔见66页〕
〔一〕活动课程论,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历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观点:“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
〔二〕要素课程论,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
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主要观点:〔1〕教学容应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课程容主
选择共同、不变的“文化要素〞;〔3〕强调承受教学,认为教学即心智的训练,教师是教育
的中心,学生要服从教师的指导。
〔三〕构造课程论,代表人物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法。
第六章教学
一、名词解释
1、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历的双边活动。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开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
有方案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根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和
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3、教学原则:根据对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根本准
则。
4、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历,通过各
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历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
从而比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5、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穿地掌握知识,开展能力。
.z.
-
6、稳固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结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
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7、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开展的顺序进
展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开展。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
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展教学。
9、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开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0、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11、谈话法: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
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12、讨论法: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从而进展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13、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一事物和现象,从而使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4、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稳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根本教学方法。
15、实验法: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展独立操作操作,引起*些事物和现
象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历,进而培养学生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
学方法。
16、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
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开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二、简答、论述
1、教学的根本任务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根本技能、技巧
②开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开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安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⑤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过程的构造
①激发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稳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3、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
①直接经历与间接经历相互作用的规律
学生是以掌握间接经历为主
间接经历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历为根底
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必须注意的问题
③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开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要使知识的掌握促进智力的开展是有条件的
④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底
思想品德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
.z.
-
贯彻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4、有效教学的特点
①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的开展
②关注教育教学效益
③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④启迪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⑤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5、备课的要求
①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种方案,即学年〔或学期〕教学方案、课题〔或单元〕方案、课时方案〔教案〕
6、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③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7、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教师精讲、少将,主要是抓住重点、难点,讲深讲透。
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8、贯彻稳固性原则的要求
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稳固
②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③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9、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②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③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展教学。
10、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①坚持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展教学
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
三、选择
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开展的原则。教学工作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五个根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4、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一般来说,构成课的根本组成局部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稳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等。
6、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7、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8、例教学论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
9、最优化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巴基斯坦
.z.
-
10、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根本标准是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
第七章学校德育
第一节德育
一、概述
【德育】:
1.指所有有目的、有方案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
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
继承性。[广义]
2.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系统地对受教
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
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狭义]
【思想品德】:
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些稳固的特征。根本因
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
【思想品德的形成根底】:
个人特质、家庭影响、教育、惩罚与奖励、校风、众传媒和舆论
二、小学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小学生安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的概念】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开展上所要到达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
到达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开展的规律及心理特点;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
化及道德传统;时代与社会的开展需要
【我国小学的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
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
己、帮助别人,具有为集体效劳和区分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根底
【德育容】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二节德育过程
一、概说
.z.
-
【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容和方法,进展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
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开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
与社会规个体化的统一过程,这是本质。
【德育过程的构造和根本矛盾】:
德育过程的构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容和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根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部矛盾斗争的开展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指导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德育的根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展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
向开展。
疏导原则:指进展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进展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开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
特征和个性差异进展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开展
第三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教学
课外、校外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共青团、学生会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班主任工作
二、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到达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
总和。
【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法
典范示法
冶教育法
实际锻炼法
品德评价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z.
-
开展社区教育
开展心理安康教育活动
建立德育基地
创办业余党校
第八章班主任工作
一、选择题: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权威型、型、放任型。
二、名词解释:
班集体: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
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穿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安康成
长的骨干力量。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
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开展。
三、简答题:
一、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构造
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团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5.班级一词最早是由埃拉斯莫斯提出的
二、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开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
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的集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立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
关系的主导者。
四、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容、注意点、方法
〔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容:了解学生个人,包括学习情况、潜力、兴趣特长和成长经历等;
了解学生的体关系,如学生在班级或小团体里的影响等;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包
括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气氛。
〔2〕注意点:了解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开展性。
〔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和书面分析法、调查法和分析法等。
观察法: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方案地对学生进展了解和研究的方法。它是最常
用最根本的方法。
五、班级管理的容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班级组织建立〔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
六、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简答、论述〕
.z.
-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教学技术手段
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和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
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根本功能
班级是学生体活动的根底,是学生交往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管理的
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安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根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而且要帮助学生进展社会角的学习忙活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七、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班级平行管理: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收
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来自马卡连柯的平行管
理思想〕。
〔3〕班级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
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
的管理方法。〔德鲁克〕
八、请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述〕
〔1〕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管理程度
低。
〔2〕解决的策略:
A已满住学生的开展为目的。(满足学生的开展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班级活动的归
宿。)
B确立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现在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确立一套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确保学生的持久开展。)
C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展班级管理的能力。(现代班级管理的改革重点:把以教师为中心的
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自我教育的主.)
第九章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一、选择题
1、教育研究的特点〔性质〕
〔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2、教育研究的类型
〔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干预性研究〕
3、教育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定性研究法〔即实地研究法
或参与观察法〕包括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
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课程改革〕
5、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什么.
〔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2010-2020〕〕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
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开展的纲领性的文件
.z.
-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
本质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取得科学结论,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开展的
研究活动过程。
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基于数字和量表的研究。从*种意义上说,定量研究就是用数字
和量表来描述现象。
3、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的研究,从*种意义上说,定性研究就是用文字来
描述现象。定性研究旨在理解教育现象,并不强调在开场研究时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
根底。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
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5、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发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
以改良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6、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教育开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研究的意义〕
〔1〕推动教育改革和开展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2、简述教育研究的根本过程〔简答或论述〕
〔1〕选择研究课题〔选题必须有价值;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选题必须具体明确;选
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
(4)收集研究资料
(5)分析研究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3、教育研究开展趋势
(1)教育研究的现场化
(2)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4、教育改革的作用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3)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4)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5、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良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z.
-
(6)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6、简述我国教育开展取得的成就
〔1〕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明显提高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开展走出低谷
〔3〕高等教育已迈入众化阶段
〔4〕民办教育快速开展,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5〕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升
四、论述题
1、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和现象
阻碍:
(1)相比其他开展中国家,我国社会上始终蕴藏着特别旺盛的教育需求,但财政支持还低于
世界其他水平
(2)从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创新人才能力看,我国与兴旺国家差距依然很大,现代化建立和人
民众对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教育资源供给缺乏的矛盾比拟突出,城乡、区域及学校之间教育
开展差距较为明显,教育公平与质量有待提高
(3)根底教育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未见根本性的消除,二是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开展受
到限制
(4)高等教育方面,1999年的大扩招虽然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时机,但同时也造成了高等教育
质量的下降
总的而言,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开展令人瞩目,而在体制的更新和教育价值、品质的提升
上乏善可
改革容:
〔1〕教育优先,完善教育体系
〔2〕以人为本,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德育
〔3〕大力革新教育体制
〔4〕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5〕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6〕增加教育投入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
2、心理现象及其构造
心理现象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A、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
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喜、怒、哀、惧;
心境、应激、激情。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
过程〕。
B、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
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
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
3、普通心理学与开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根底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
研究结果,说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根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
.z.
-
律。
开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根底,教育
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表达。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1、心理学的任务:A确定心理事实B提醒心理规律C提醒心理机制D提醒心理本质
2、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A、理论意义: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
理论意义。
B、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a、有助于理解和提醒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b、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c、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安康状况,有较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
d、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展自我教育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开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开展一是受到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二是受到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879年,特〔德〕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
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
父〞。
1、构造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特、铁钦纳等,主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历即意识,并把人的经历分为感
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用实验省法分析意识的容和构造。
2、机能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主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
过程。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他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引发了一场“行为主义革命〞,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的重要特: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省,主采用实验方法
进展客观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主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复原为各个局部、各种元素的综
合;局部相加也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局部而存在,并且制约着局部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
于局部之和。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主义〕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z.
-
认为人的本质都是好的,人有自我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
力〞
7、现代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
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主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
加以利用。他们设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注意
重点:*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一、选择题:
1、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视功能。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客观)②人本身的状态〔主观〕
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合理组织活动③对兴趣的依从性
④排除外因素的干扰。
5、产生有意后注意的条件:关键在于开展对活动的兴趣。
6、影响注意围的因素: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相似、集中、规则〕②当时的知觉任务〔如
从事编辑和校对工作时的注意围〕③已有的知识经历和水平〔根本途径〕
7、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取决于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的程度〕②有
无坚决的目的③个人的主观状态〔意志、身体〕
8、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①原有注意的紧度②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③大脑皮层神经兴奋
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④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二、名词解释:
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发
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
生的注意。
4、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
努力的注意。
5、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围〕:是指在同一时间,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6、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一对象或*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
7、注意的起伏〔注意的摇动〕:短时间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起
伏周期一般为2、3秒到12秒。
8、注意的分散〔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事物所吸引。
9、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展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1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
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三、简答题:
1、注意分配的条件:
答:①在同时进展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②同时进展的几种活动
.z.
-
都已熟练。
③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四、论述题: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
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布置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
引起学生对教学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新颖、教学形式
多样、教学组织生动有趣等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
知识经历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实际,引
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
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进展学习目的的教育,
另一方面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问,在学
生刚开场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
质。
③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使用有意注意,容易引起疲劳,而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
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制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
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在讲授新的教学容时,要求学生对教学容产生无意注意,
但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则必须设法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以充分理解和思考问题。此外,
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如边听课边记笔记的习惯等。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
重点:*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根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遵循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简2〕
一、选择题:
1、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历的根底,是人正
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
觉阈限高。
3、似动的主要形式:①动景运动〔两条直线〕②诱导运动〔浮云和月亮〕③自主运动〔在
暗室里注视一个光点〕④运动后效
二、名词解释: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3、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4、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5、差异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6、差异感受性:是指对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7、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z.
-
8、感觉比照:是同一感受器承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感觉后效:是指在刺激作用停顿后暂时保存的感觉现象。
10、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1、知觉:是在感觉的根底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
的反映。
12、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等。
13、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物体的速度。
15、似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
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6、诱导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17、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转向注视一个静止的物体,看到静止
的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18、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
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19、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直观教学的类型之一,是在感知实际事物的根底上提供感性材料
的直观方式。
三、简答题:
1、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两者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都是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
另一方面,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
系。
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依赖个别感觉器
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
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经历,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因此,知觉比感觉更复杂。
2、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促进直观教学.
①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
学生对教学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
量。
②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
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如:板书字迹不宜太小,线条不要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
激强度,使学生都能看清楚。
③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终究要通过学生头脑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
中,应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切实参与的热情。
3、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方案、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根底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
质。
四、论述题:
.z.
-
1、知觉的根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成对象和背景,并把知
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影响因素:〔客观〕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
颖性和奇特性。〔主观〕知觉有无目的的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历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
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
②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历为根底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
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③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历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④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围发生变化时,
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包括:颜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
第三节记忆
重点:*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简1)
一、选择题:
1、影响识记的因素:〔主观〕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③识记的方
法〔客观〕④活动任务的性质⑤材料的数量性质
2、最早对遗忘进展实验研究的是德国的艾宾斯浩,提出了“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程度就
不再遗忘。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
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
4、瞬间记忆的特点:①时间极短〔0.25~1秒〕②容量较大〔9~20比特〕③形象鲜明④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5、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
6、短时记忆的特点:①时间极短〔不超过一分钟,一般为30秒〕②容量有限〔5~9个工
程,品均值为7〕③意识清晰④操作性强⑤易受干扰
7、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8、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分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精细复述而不是机
械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条件。
9、长时记忆的特点:①容量无限②信息保持时间长
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意义编码〔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11、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述性记忆。
12、良好的记忆品质的特点:①敏捷性②持久性③准确性④准备性
二、名词解释: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保持和再现。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过程。
2、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
然而然地识记。
3、有意识记:是有明确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
志努力。
4、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展识记。
5、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根底上,依据材料的在联系或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展的识记。
6、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历在人脑中的稳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7、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z.
-
8、系统位置效应: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局部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开头局部和结尾局部的记忆效果较好。
9、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0、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1、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的过程。
12、有意回忆: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历的回忆。
13、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些经历。
14、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
过程。
15、瞬时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顿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端的时间保存下来的记忆。
是记忆系统的开场阶段,也叫感觉记忆。
16、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
记忆的过渡阶段。也叫工作记忆。
17、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三、简答题:
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或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简答或论述〕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学习记忆应有方案;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
与明确;再次,要培养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在学习中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
忆的效果。
③对材料进展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理解记忆材料,应先对材料进展分析,把它的根本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构造标示出
来,然后以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表达出来,这样比拟容易记忆和保持。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四、论述题:
1、结合识记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即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
①及时复习,针对遗忘规律,学习新材料后及时进展复习。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复习
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稳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
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制定复习方案,合理安排复习容和时间。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难度小的材料科适当集中,难度大的材料科采取分散复
习的方式。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会降低复习效果。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运用多种感官可以激活多种相关的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果。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可以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帮助学习者及时检查
识记效果在重新阅读时就会有针对性地集中精力攻克难点,纠正错误,不至于平均用力。
第四节思维与解决问题
重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能力: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性活
动能力的培养。〔简456〕
.z.
-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7〕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论1〕
一、选择题:
1、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2、创造思维是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核心〕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
3、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根本过程。
4、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5、问题解决的阶段: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二、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借助言语实现的〕
2、创造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
认知操作的过程。
4、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策略: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策略:是根据一定的经历,在问题空间进展较少的探索,以到达问题解决的一种
方法。
5、常用的启发式策略:①手段——目的分析法②爬山法③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需要到达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假设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
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成总目标。
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到达问题解决的一
种方法。
三、简答题:
1、思维的种类
①根据思维开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②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③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④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⑤经历思维和理论思维。
2、良好思维的特点
①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③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3、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②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1年省考简答〕
①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②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
如列举报纸的用途。
③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响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
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如冲用石头称象。
5、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①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③开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z.
-
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
⑤开设具体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头脑风暴、直觉
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6、创新性活动能力的培养
①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条件,激发创造需要。②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③鼓励学生独创行为。④培养创造性个性。
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
功能固着是人们把*种功能赋予*物体的倾向。
②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③原型启发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和方法。
④已有知识经历⑤情绪与动机⑥个体的认知构造、各项特征和问题的特点等
四、论述题:
1、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数量和质量
①帮助学生结实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
网络化构造。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展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时机
①考虑练习的质量②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斯文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第五节言语与想象
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简1〕
一、选择题
1、言语的特点:①目的性②开放性③规则性④离散性⑤个体性
口头言语: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外部言语
2、言语种类
书面言语
二、名词解释
1、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展交际的活动过程。
2、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展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想象沉着是否新颖的角度,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
形象的过程。
.z.
内部言语:是一种非交际性的言语
-
4、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分为梦想、理想和空想。
梦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梦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则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梦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三、简答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科学的阶段性。②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③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
2、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藏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历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
活动⑥灵感的作用⑦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
的理想和世界观
四、论述题
1、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①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藏。
获得感性经历,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使想象活动的开展有坚实的根底。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翻开想象的大门。
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大胆探索。
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历以开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以立体几何为例,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等有利于开展学生
的空间想象能力。
④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文体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开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
⑤引导学生进展积极梦想。
敢想是敢做的起点,梦想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梦想不应挖苦嘲笑,应珍视、鼓
励、引导,帮助他们把梦想转变成理想,把梦想同创造想象结合起来。
第三章情感与意志过程
一、填空
1、〔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根底,〔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2、情绪和情感是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3、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局部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
情〕和〔语调表情〕。
4、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容〕。
5、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心理学家把人的根本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
怒〕、〔恐惧〕四种类型。
6、从情感的社会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二、名词解释: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的情绪状态。
意志: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制困难,
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理智感: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三、简答:
.z.
-
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良好情绪的标准:
首先,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次,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响。
最后,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如何让帮助小学生调节自己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意志的具体特征: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制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根底。
从形式上看,可将动机斗争分为四类:
1、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
2、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
3、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
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克制困难必须依赖一下心理条件:
1、坚决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根底,是克制困难最根本的条件。
2、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制困难也有重要意义。
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严重后果的认识也会鼓励人们去战
胜困难。
4、执行方案的坚决性。
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
韧性
四、论述题:
论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培养小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
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其意志品质
2、培养小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克制困难的情景,使学生在克制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
第四章人格心理
一、名词解释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
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为,并使该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部驱力。
3、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
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注意力、观察
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
.z.
-
5、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信息,产生出*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6、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7、气质:是不依据活动目的和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表现在心
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
8、性格: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9、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有关的初级的、原发性动机,也称驱力,包括饥饿动机、
干渴动机等。
10、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心理、社会需要有关的后天习得的动机,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比拟
原始的三种驱动力,即好奇心、探索和操作;二是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如
被社会成认、尊重、赞许、体感、友谊感、归属感等。
二、填空题
1、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
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生理需要是人的最根本需求,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根底。
3、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
4、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5、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6、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也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7、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8、性格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理机能方面哪一个占优势,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
和意志型。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可分为外向型和向型。按照个体活动的独立型程度,可分
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三、简答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层次:
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结:〔1〕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成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要
局部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2〕缺失需要一旦满足,由此产生的动机
就会消失;成长的需要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无论是求知,还是审美,都是永无止境的。
2、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学的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
思想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
活,提高其思想境界。
3、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还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
不稳定,比拟笼统、模糊,易对学习的形式感兴趣从中获得满足,任何新颖愤的、形象的、
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应更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
学容生动活泼以及教具的新颖具体。
此外,教师还应对严重偏爱*一学科的学生给予和正确引导,一方面使其在对*一门学科
感兴趣的根底上培养起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应以此为中心兴趣,指导学生在该领
域涉猎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以此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事业。
.z.
-
〔2〕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根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班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必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一般来说,成绩优秀、根底好的学生都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他们往往骄傲,满足于现状。
因此,教师使他们了解知识海洋的浩瀚无边和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帮他们克制自满情绪;另
外要为他们提供较难的学习材料,启发他们自学和独立思考,使他们对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
学习兴趣。对于知识根底薄弱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特别的关心,深入调查他们学习不积极的
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
自信心;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多参加课外活动,锻炼其能力,发挥其特长。
4、影响智力开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良好的遗传素质呵呵营养供给是智力开展的根底。
〔2〕早期经历:早期获得的经历越多,智力开展得越迅速〔学龄前期智力开展的关键期〕。
〔3〕教育与教学:对智力开展起主导作用。它不仅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历,而且促进
儿童心理能力的开展。
〔4〕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渐开展起来的。
〔5〕主观努力:环境和教育的决定作用,只能机械、被动地影响能力的开展,个人的主观
努力才是获得事业成功和能力开展的保证。
5、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论
A、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一个人的智力上下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
B、瑟斯顿的因素论:他概括出七种根本因素:言语理解能力、语言流畅程度、数字能力、
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
〔2〕智力构造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构造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
进展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构造。
A、容: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
B、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和评价
C、成果:单元、关系、类别、系统、转换、寓意
因此,形成的智力因素共150种〔5*6*6〕,目前只发现105种。
〔3〕智力形态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解释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A、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根底的认知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
奇事物的快速识别、记忆、理解等。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
开展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B、晶体智力:以学得的经历为根底的认知能力。受后天经历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
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释新词的能力。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不因年
龄增长而降低,有些人随年龄增长提高。
〔4〕多元智力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构造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
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开展水平是不同步
的。这七种能力包括:言语能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
人际智力、自省智力。
〔5〕三元智力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历亚
.z.
-
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6、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强项和学习风
格。因此,我们应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长希望。
〔2〕科学的智力观。学生的智力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差异性,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每个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有差异。教师应采用多
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的需要。
〔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
理的开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
7、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力和智力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其
关系表现为: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8、创造力的培养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A、培养创造力的知识根底
B、培养创造性思维
〔2〕培养创造性人格
自由、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开展,易于提高创造力水平。
〔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A、创造性的训练环境〔如布置作业、测验等〕
B、鼓励性的支持环境
C、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
D、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既能反映学业成就,又能反映创造力〕
9、人格的特征
A、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B、稳定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C、整合性D、功能性
10、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
A、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的过于支配,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
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老实的人格特征。
B、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
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蛮横无理、胡闹等。
C、型教养方式:家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父母尊重孩子,给予积极正确的知道。
孩子活泼、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精神、思想活泼等。
〔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11、气质类型
〔1〕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人体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
液。罗马医生盖伦提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2〕神经活动类型气质说
.z.
-
巴甫洛夫把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强、不平衡〔不可遏制型〕;强、平衡、灵
活〔活泼型〕;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弱〔弱型〕。
四种不同类型动物的活动特点是:
A、胆汁质:强而不平衡型的动物易冲动,不易约束;
B、多血质:强而平衡且灵活型的动物容易兴奋,较灵活;
C、黏液质:强而平衡且不灵活型的动物难于兴奋,迟钝而不灵活;
D、抑郁质:弱型的动物难于形成条件反射,容易疲劳。
12、根据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1〕对胆汁质的学生,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不宜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
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力,豪放、勇于进取的品质。
〔2〕对多血质的学生,可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其勇于克制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
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发挥其灵活、富有朝气的优点。
〔3〕对粘液质的学生,采取耐心的方式,让其有考虑和做出反响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
勃勃,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对抑郁质的学生,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保护,不宜过于严厉和公开场
合下的批评,培养其亲切、友好,善于交往、自信的品质,发挥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的
优点。
1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联系:都属稳定的人格特征;相互渗透,彼此制约。
A、气质影响性格,使性格带上*种特殊的气质彩
B、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开展以及形成速度。
C、同时,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开展。
〔2〕区别:A、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
B、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可塑性强
C、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
D、气质无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14、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评价善恶,用合理的信念知
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助于这一积极行为的重复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
学生什么行为是合理的、正确的,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
〔3〕充分利用典范人物的师作用。教师应该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鼓励学生向他
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性
格的自我完善。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倾向因材
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做任何一件事个体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第五章人生全程开展及个别差异
一、名词解释
1.人生全程开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场〔受精卵形成胚胎〕经过新生儿、婴儿、幼儿、童年、
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各个时期直至生命完结的开展全程。
2.心理开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
化。
.z.
-
3.关键期:个体开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4.同化: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构造中。
5.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承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构造发生改变来适应刺
激的影响。
6.图式:主体的一种部认知构造,是可重复而概括化了的动作模式。
7.最近开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单独
解决问题所到达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开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8.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自己行动是所表现出来的稳定
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二、选择题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阶段到青春期的认知开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
体运算以及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2.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应走在开展前面〞的含义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开展
区〞。
3.品德的心理构造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根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4.“三军不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
5.学生的智力开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开展水平差异、智力
表现的早晚差异和智力的性别差异等方面。
三、简答题
1.个体开展的阶段划分及年龄特征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开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岁—11岁〕、婴儿期〔1岁—3
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
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开展阶段主要开展任务与开展特点
婴儿期身体成长和动作开展
社会依附性: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能力、语言开展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开展
认知开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性开展:自我意识
力量和运动技能开展
认知开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
社会性开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生理开展:身体的迅速改变、生理成熟
认知开展:抽象思维
社会性开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成年期职业与家庭
认知能力处于巅峰之后逐渐下降
社会性开展:父母角、社会职业角
生理机能衰退
智力与记忆能力有些衰退、反响变得缓慢
需调适多反面损失
出生命的意义、面对越拉越接近的死亡
.z.
老年期
-
2.影响个体心理开展的因素
(1)遗传〔个体心理开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根底〕
(2)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教育〔制约着儿童心理开展的过程、方向、趋势、速递和程度〕
(4)主观能动性〔个体心理开展的在动力〕: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
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3.小学生心理开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是个体一生开展的根底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承受教
育最正确的时期。学习开场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通过识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从口头言
语逐步过渡到书面言语。思维开场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这时
的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有了一定评价。
道德概念也已从直观具体的、比拟浅薄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拟抽象的本质的认识,并开场从
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4.皮亚杰的认知开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开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个体
认知开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分化;思维开场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信号功能〔用“牛〞代替真正的牛,促进了思维的
开展〕;自我中心性〔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思维的局限性〔不可逆、不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成初步的运算构造,思维可以逆转,能进展逻辑推理
和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去自我中心得到开展。标准是获
得了长度、体积、质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抽象思维开展趋于成熟,能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
方式解决问题
5.埃里克森的人格开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开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
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承受教育的时期。
(1)根本的信任感对根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3)主动感对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感对角混乱〔12—18岁〕
其他三个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
望感〔成年晚期〕
6.皮亚杰的品德阶段理论
儿童的道德开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开展过程。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
德转化的分水岭。
7.科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事故法〞进展研究,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
(1)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的
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直到青年、成年〕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
的道德定向阶段
.z.
-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8.简述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
(1)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不易独立判断;行
为以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
场独立型: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部线索〔经历、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倾向于独立判断;行为以非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系抽象
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
(2)冲动型和沉思型
冲动型: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答案,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作全面考虑。这
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时速度虽然快,但错误率高,在运用低层次信息的问题解决
中占优势。
沉思型: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慎重、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
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慢,但错误率低,在解决高层次
的问题时占优势。
(3)具体型和抽象型
(4)发散型和辐合型
四、论述题
**1.论述教育应该怎样适应儿童身心开展的规律〔也即儿童心理开展的一般特征〕
(1)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开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和
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因此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
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容和方法。而后一阶段又是在前一阶
段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具有连续性。因此,教育容在学生年龄根底上又可以有
所延伸。
(2)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开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儿童的开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开展。
(3)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开展的不平衡性。存在高速开展时期,告诉我们要在儿童素
质开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开展。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开展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心理开展的速度最终到达的水平以
及开展的优势领域千差万别。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儿童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开展。
第六章小学生心理开展特征
一、选择题
1、小学生视敏度到达顶峰是在10岁。
2、一般认为,四年级〔10~11〕岁是小学生具体想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3、儿童道德开展的关键期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4、小学生自我意识开展大致处于社会自我阶段。
5、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
6、小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7、个体智力开展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的。
8、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二、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是个性和社会开展的核心
概念。它包括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z.
-
2、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
评价。
3、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的心理关系。
三、简答
1、小学生记忆开展的特点
〔1〕从记忆的目的来看,无意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有意记忆逐步开展。
〔2〕从记忆的容来看,形象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抽象记忆逐步开展。
〔3〕从记忆的方法来看,机械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意义记忆逐步开展。
2、小学生思维开展特点
〔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2〕思维的根本过程日趋完善。
〔3〕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场开展。
3、小学生情绪感开展的特点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情感的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开展。
4、小学生品德开展的特点
我国小学生品德开展所显示出来的根本特点就是“协调性〞,主要表现在:
〔1〕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2〕小学生的道德言行从比拟协调向逐步分化开展。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开展在小学生品德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4〕小学阶段品德的另一特点是品德开展过程中出现“飞跃〞或“质变〞。
5、小学生同伴关系开展特点
〔1〕交往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
〔2〕在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4〕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5〕开场形成同伴团体。
6、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的开展和社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1〕良好的同伴关系是满足学生社会需要、获得心理归属的重要源泉。
〔2〕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开展学生社会能力,顺利完成学业的坚实根底。
〔3〕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形成自我概念和健人格的必要条件。
7、小学生个性开展的特点
〔1〕小学生个性开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
〔2〕小学生性格的独立性较差,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
〔3〕儿童的求知欲在整个小学时期都在不断开展,至小学六年级到达一个顶峰。
〔4〕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变。
〔5〕态度不够稳定,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
〔6〕自我意识的开展特点。
第七章学习理论
一、选择填空
1、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2、按学习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3、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泊尔将学习分为承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z.
-
4、按学习的意识水平:心理学家将学习分为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5、按学习容: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的学习。
6、经典性条件反射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消退、泛化、分化。
7、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8、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9、奥泊尔把有意义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三种类型,其中命题学习又
分为上位学习、下为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0、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的联结—试
误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1、认知派学习理论包括: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奥泊尔的
有意义承受学习理论。
二、名词解释
1、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历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拟持
久的变化。
2、强化物: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3、程序教学: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入深,并及时给予反响和
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到达预定的教学目的。
4、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5、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典范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6、先行组织者:先于*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三、简答
1、学习的特点
(1)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2)学习是由反复经历引起的;
(3)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历的过程;
(4)学习的过程可以使你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5)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桑代克连结论的根本观点可集中对学习的实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在于
形成情景与反响的联结,不需要中介作用,联结公式是S—R。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
反响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
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主要观点
有机体做出的行为与随后出现的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
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他把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称作强化物。学习和行为的发生变
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行为就要千方百计地控制强化,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强化是
塑造行为的有效而重要的条件。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只要
在教育中提供一种最好的强化程序,就能随意地塑造学生适宜的行为。因此,学习需要两个
必要条件:一是必须有反响;二是必须在一个反响出现之后立即给予强化。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些新的行为反响或使已有的
行为反响得到修正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习得的行为
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会受强化的影响。
四、论述
.z.
-
1、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1)课程目标层面。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不但有知识,还有良好的
人文修养。这在价值取向层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身心全面开展置
于课程目标核心位置。
(2)课程构造层面。新课改要求课程构造表达综合性,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的课程构造,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3)课程容层面。新课改的目标首先要选择适合现代社会开展需要的容,同时要严密联
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经历。另外,主以“生活世界〞为课程容的围,并在教学
实践中创新与开展教学容。
(4)课程实施层面。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信息化、人文化的学习环境,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开展,正确
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经历与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
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5)课程评价层面。新课改提倡开展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本观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根本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观和知识观。在学习观上强调学
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生经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
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或补充其已有概念。教师还要结合学习
材料的容,组织学生进展一系列的认知活动,生成新的能力和技能。
第八章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第一节知识学习
何谓知识.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安德森将知识分为:
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
知道独立宣言是什么
知道各国及其首都的名称
知道计算面积的公式
知道圆是什么
知道谁写了"战争与和平"
怎样使用一个计算机程序
怎样完成一个数学运算
怎样玩篮球
怎样写作
怎样学习
.z.
-
1、根据知识本身存在的形式和复杂程度分:
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构造的关系:
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1〕获得
〔2〕提取和建构
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2〕有效运用注意规律
〔3〕对述性知识进展精细加工
〔4〕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体系化
〔5〕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1〕述性阶段
〔2〕程序化阶段
〔3〕自动化阶段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注意课题的选择和设计
〔2〕注重示和讲解
〔3〕运用变式与比拟
〔4〕大量练习与适时反响
〔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6〕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第二节技能学习
一、技能概述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历,通过练习而行成的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一、操作技能
也称动作技能,通过练习而行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吹拉弹唱
操作技能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形成途径:练习
二、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又称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如阅读,
构思,观察等。
形成阶段: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化
培养要求: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进展有效的分阶段练习
第三节学习策略
一、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点
.z.
-
何谓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到达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
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特点:1.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2.外显性和隐性的有机统一3.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
机统一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功能:对信息进展有效的加工与整理;对信息进展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一〕复述策略: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一
遍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二〕精细加工策略: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
策略。记忆术、记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三〕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构造的更高水平
的信息加工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元认知策略:1.方案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
四、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正确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环境管理策略:调节自然条件,设计学习空间
努力管理策略:鼓励学生自我鼓励,维持意志努力
学业求助策略:遇到困难时向他人求助
第四节学习迁移
一、迁移的定义
迁移:在一种情境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
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二、迁移的分类
〔一〕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
1、知识和动作技能的迁移
2、情感和态度的迁移
〔二〕迁移的方向:
1、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
2、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三〕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校级影响。
〔四〕从迁移容:
1、一般迁移
2、具体迁移
〔五〕从迁移的路径分:
1、低路迁移
2、高路迁移
〔六〕从迁移的容的抽象概括水平:
.z.
-
1、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
〔七〕从迁移的程度
1、近迁移
2、远迁移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主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产生。
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根底。
认为心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整体,一种成分的改良会加强其它的各种官能,迁移就是心的官
能得到训练而开展的结果。
教育的目的仅在于进展这种形式的训练。
认为学校教材的选择不必重视其实用价值,只应重视它们对心理官能训练所具备的形式。
2.一样元素说
桑代克通过研究发现,任何学科对一般智力都没有大的迁移效应。
他认为形式训练实际上对学生智力并无多大的影响。
提出当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而且其反响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一个情境与另一
个情境中一样的元素越多,迁移越大。
伍得沃斯提出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在课程方面开场注意重视应用学科,教学容的安排也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3.概括化理论〔经历类话说〕
贾德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在经历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
水中打靶实验
实验过程
控制组:不作提示;
实验1组:讲解简单的光学折射原理;
实验2组:讲解光学折射原理和深浅比例。
水下12英寸靶子
再移至水下4英寸
实验结果:实验2组的效果最好。
实验过程
控制组:不作提示;
实验1组:讲解简单的光学折射原理;
实验2组:讲解光学折射原理和深浅比例。
水下12英寸靶子
再移至水下4英寸
实验结果:实验2组的效果最好。
4.格式塔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重视学习情境中对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在迁移中的重要作用。
小鸡米的实验
认为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作用,而不是其中的一样要素,被试选择的不是刺激的绝对性质
而是比拟其相对关系。
苛勒认为对关系的顿悟是获得一般训练的真正手段。
.z.
-
〔二〕当代的迁移理论
1.认构造迁移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迁移就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用于新的事例。
奥贝尔:认为一切有意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构造的根底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构造影响
的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2.产生式理论
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历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构造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注意教学材料和容的编排
2、改良教材呈现的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根底知识及根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良对学生的评价
题目:
一、选择
对圆的直径是其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贾德的水下打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经历类化说。
二、名词解释:
策略性知识:是指关于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
学习、记忆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概念学习: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到达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
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垂直迁移:指不同概括水平的经历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简答题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历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5、认知构造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简述学习迁移的分类
〔一〕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
.z.
-
1、知识和动作技能的迁移
2、情感和态度的迁移
〔二〕迁移的方向:
1、顺向迁移
2、逆向迁移
〔三〕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
1、正迁移
2、负迁移
〔四〕从迁移容:
1、一般迁移
2、具体迁移
〔五〕从迁移的路径分:
1、低路迁移
2、高路迁移
〔六〕从迁移的容的抽象概括水平:
1、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
〔七〕从迁移的程度
1、近迁移
2、远迁移
简述规则教学〔原理学习〕的考前须知
了解学生对概念理解和掌握的水平;创设规则学习的问题情境;设置言语指令,唤起对相关
概念的回忆;强调原理运用,促进对规则的理解。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论述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1〕注意课题的选择和设计
〔2〕注重示和讲解
〔3〕运用变式与比拟
〔4〕大量练习与适时反响
〔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
〔6〕分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论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注意教学材料和容的编排
2、改良教材呈现的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根底知识及根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良对学生的评价
第九章: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展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
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部动力。
2、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3、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到达的目标的主观估计。
.z.
-
4、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
生的动机。
5、外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诱因激
发出来的学习动机。
6、认知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7、自我提高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8、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制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一问题的愿望或趋
势。
9、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
10、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二、选择:
1、学习动机中最活泼的成分是:〔C〕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兴趣
2、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C〕
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C、成倒U性曲线关系D、没有关系
3、数学教师讲课很生动,激发了*学生**数学的愿望,其学习动机属于〔A〕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低级的动机C、高尚的动机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4、〔C〕是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
A、学习期望B、学习兴趣C、学习压力D、学习动机
5、*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归因是〔A〕
A、部、不稳定、可控B、外部、稳定、可控
C、外部、稳定、不可控D、部、稳定、可控
6、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时,学习动机的最正确水平是
〔A〕
A、偏低一些B、偏高一些C、中等水平D、不能确定
7、小一同学在做出一道数学题后快乐不已,其动机属于〔B〕
A、附属驱力B、认知驱力C、自我提高驱力D、高尚的动机
8、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心理学家〔A〕提出的。
A、班杜拉B、马斯洛C、斯金纳D、奥泊尔
9、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机是〔B〕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10、以下学习活动中,属于在学习动机的是〔D〕
A、获得表扬B、获得高分C、获得好名次D、获得解答
三、填空:
1、个体为了获得长辈赞许和同伴接纳而表现出来的对工作、学习的一个种倾向,被称为〔外
部学习动机〕。
2、〔按学习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分为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4、列举国外几种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1、成就动机理论2、成败归因理论3、自我效能感理
论
四、判断:
1、学习动机的两个根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2、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这种动机很具体,但不够稳定,易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远
.z.
-
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起作用。
3、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成功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4、防止失败者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
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5、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中的六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
境〕,三维度: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
因。
6、韦纳发现,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并非完全以其考试
分数的上下为根底,而是受教师对他的成绩表现所反响的影响。
7、自我效能感在形成过程中也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行为的成败经历、替代经历、
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
五、简答和论述:
一、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二)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三)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四)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五)认知驱力、自我提高驱力和附属驱力
二、附属驱力的三个条件
附属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
机。
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情感上具有依赖性;
第二,学生能从长者的赞许或认可中获得一种派生地位,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
决定的,而是从他所效法的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
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待,借以
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
三、简答: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为中介的。
〔2〕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其间的关系表现在: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
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四、试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动机缺乏或过分强烈都会影
响学习效率。动机水平和行为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动机的最正确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
不同而不同。在比拟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
动机的最正确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正确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五、韦纳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韦纳的归因理论在教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
机。学生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很重要的。因为归因促使学生在从了解自己到认识别
人的过程中,建立起明确的自我概念,促进自身的成长。学生的不正确归因需要教师的辅导
与帮助。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响的作用,并在反响
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
六、自我效能感理对学生影响
.z.
-
1、影响活动的选择
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在活动时的情绪
4、影响完成学习任务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展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换来成就的归因观
八、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适宜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响
4、合理利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展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九、如何培养学生努力换来成功的归因观
教师训练学生的步骤如下:
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2.让学生进展*种活动,并取得成功体验
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
4.引导学生进展积极归因
第十章教师心理
一、选择题
1.角认知是角扮演的先决条件,个人能否成功扮演*种角,首先取决于其对这一角
的认知程度。
2、信念坚决并努力去实践,正是专家型教师的显著特点。
3、教师是在知识含量高的教育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职业的成功有赖于教师良好的知识
构造和教学能力。
4、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专业学科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
性知识。
5、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自我调控和自
我反思能力。
6、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
心;二是教师富于鼓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填空、选择〕
7、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根本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
8、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
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新教师更多地关注生存阶段;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
情境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能会出选择判
断〕
9、微格教学的显著特点是训练单元小。
10、伍尔假设和梅将教师职业压力按性质的不同分为五类:中心压力—较小的压力及日常的
麻烦;外围的压力—教师经历的重大生活实践或压力情节;预期性压力—教师现在的心境;
回忆压力—教师对自己过去的压力事件及相关经历进展评价而产生的压力。〔要会判断〕
.z.
-
1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学会调适和寻求开展。学会调适是根本目标,以此
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开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
导可称为开展性辅导。
12、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常见于儿童,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男学生。
13、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响是考试焦虑。
二、名词解释
1、角:个体在社会体中的特定身份和与之相联系的行为模式。
2、角期待:社会对每一种社会角所规定的行为规和要求。
4、职业信念: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
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
5、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分为两局部:
一般教学效能感: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身心开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
判断;
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6、教学归因: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
然会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
7、期望:教师基于对学生已有智力、学业或品德的水平等方面的评价,表现出对学生未来
可能到达水平的估计。
8、教师期望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了学
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罗森
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革马列翁效应。
9、微格教学: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
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展分析。
10、教学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
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展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响、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
11、心理安康: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围所能到达的最正确功能状态。至少包
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开展的心理状态。
12、教师的职业压力: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反响。
13、应对:教师面对职业压力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
14、职业倦怠: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主要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15、心理辅导: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开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立性的人际
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
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安康水平的过程。
16、焦虑症: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响为特征的神经症。
三、简答
1、教师职业角的形成〔新手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主要经历的三阶段〕
〔一〕教师角的认知。角认知:角扮演者对*一角行为规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
行为是适宜的,哪些行为是不适宜的。
〔二〕教师角的认同。教师角的认同:个体亲身体验并承受教师角所承当的社会职责,
用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三〕教师角的信念。教师角的信念:教师在角扮演中,将职业角的社会化要求转
化为个体需要,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正确认识,并将其作为规自己行为的指南,形成职业
.z.
-
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2、职业信念的心理研究主要集中于:〔1〕教学效能感〔2〕教学归因
3、职业性格、教师“促进〞主要表现在:
〔1〕理解学生〔2〕与学生相处〔3〕了解自己
4、教师的行为特征:
〔1〕教师行为的明确性,即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正确;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即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手
段是否有效;
〔3〕任务取向,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而进展;
〔4〕富有启发性,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否启而得法;
〔5〕参与性,即在课堂教学中,班上的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6〕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即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据
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5、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比拟:
〔1〕课前方案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4〕其他差异
6、一般的心理安康具有以下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
绪积极稳定;〔6〕人格构造完整
7、教师心理安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承受并喜欢自己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8、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求与这些需求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自我认知出现偏差。一是自我扩型;二是自我否认型。
9、压力应对策略:直接行动法,即积极地处理压力源;
缓解方法,即努力减轻由职业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
10、职业倦怠的干预:
〔1〕个体的自我干预:观念的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
〔2〕组织有效的干预: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沟通与
反响、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11、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
多动症的原因:
〔1〕先天体质上的原因,如产前、产中和产后缺血、缺氧引起的轻微脑损伤
和遗传因素的作用;
(2)社会因素。不安的环境可能引起他们的精神高度紧。
多动症的方法:〔1〕多动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2〕行为疗法;〔3〕
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
.z.
-
12、焦虑症的表现:
(1)情绪方面:紧不安,忧心忡忡
(2)注意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响、难以作出决
定。
〔3〕躯体病症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
焦虑症产生原因:
〔1〕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缺乏在自尊。
(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3〕学生的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于失败的耐受力等。
焦虑症的方法:
〔1〕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
〔2〕采用认知校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
〔3〕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1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教师应采取的策略:
〔1〕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影响学生
〔2〕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3〕巧用气质类型因势利导
胆汁质的学生倾向于大胆、坦率、热情,但又易粗心、莽撞和刚愎自用;
多血质的学生显得活泼开朗、机敏灵活,但往往不够踏实,心思多变;
粘液质的学生比拟稳定、踏实、有耐心,但不够活泼,比拟固执、缓慢;
抑郁质的学生细致、慎重、多思多想,但怯懦、孤僻、易退缩。
(4)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心理层次额分析
(5)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6)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一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
二是对一些问题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多与他们交流,让他们对孩子充满信心,给予
孩子更多的关爱,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三是让一局部具有成功教育经历的家长,向大家介绍经历。
四、论述
1、教师成长与开展的根本途径:
一是通过师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
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方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开展微格教学〔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进展专门训练;
进展教学反思。
2、教学反思过程的步骤:
(1)教师选择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
〔2〕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3〕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在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实施行动方案。当这种行动在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场了新一轮循环。
3、教学反思的方法:
反思日记,即在一天教学工作完毕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历;
详细描述,即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看到的情景,并对此进展讨论分析;
.z.
本文发布于:2022-08-29 19:4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92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