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分析论
文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心理分析》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注目的一个社会
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不断增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全
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最高,而且杀人、抢劫、、
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家庭、学校
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且分
析了他们犯罪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作者简介:梁军,甘肃联合大学政法系教师,讲师职称,2009
年兰州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
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
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据南方某市教育局
老师估计,跨校跨区的校园事件占到整个校园滋
扰事件的60%左右,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愈演
愈烈的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暴力事件的不断发
生,给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现状带来了警示。众所周知的药家鑫
案又给我们每个家庭每所学校甚至每个人都带来怎样的反思?“青少
年犯罪”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
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
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危害。当然,造成
青少年犯罪的原音有很多,其呈现出的特点也是多样化的。本文就
综合考虑阐述一些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呈现的特点
(一)犯罪呈现“疯狂性”和“突发性”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某些青少年
在社会进化过程中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往往容易走向歧途;由于年
轻人逞强好胜,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中,常常带有很大程度的疯狂
性;由于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其目的单一,随意性强。一
般来说,较少有预谋,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精心的策划,常
常是受到某种因素的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
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有的
仅仅是为了偷点钱去上网而杀人。
(二)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然性
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
合往往是一拍既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
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
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如:浙江校园暴力升级,学生组团买对抗
黑社会。这个学校的学生为了对抗黑社会对他们正常的学校生活的
干扰,组织了一个组织,并购买了一只猎来保护自己。他们弄的
这个团伙是一种偶合性的临时纠合,而并非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
虽说他们能是偶合性的团伙,但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是非常大的,
对于这样的团伙,学校要是发现一个及时解决一个,把他们都消灭
在萌芽状态中。
(三)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好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
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的行为多数是模仿电视、电影中的
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同学或朋友之间所谓的争强好胜,显示自
我的“天不怕,地不怕”而犯罪。有的出发点是为了偷钱,却造成
了难以挽回的后果,这也可见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严重盲目性和不计
后果性。
(四)犯罪心理的报复性和犯罪心态和逆反性
青少年虽年幼无知,但同样渴望人格上的独立和自主,能够获得
平等的权利和尊重,不愿意受管束,这种心理随年龄的增长有时会
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他们具有一些不良行为而被管教时,他们轻则
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五)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
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14岁至18周岁年龄段、抢
劫犯罪比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
农村青少年犯罪比例偏高及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低,潜伏着巨大的
社会危害性。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分析
我国就目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现象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犯罪中
绝大多数是心理扭曲后,不同的犯罪行为有不同的犯罪心理,在同
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不同的犯罪心理出现。
(一)“攀比嫉妒”心理
这是造成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总觉得社会对他来说不公平,
别人有的自己却没有,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于是就有夺回
“应得”的欲望和冲动。如“某中学一位年仅13岁的中学生张某,
家庭条件也不错,但是因为同班同学有一辆轻骑摩托车,张某要父
母也给他买一辆,未能如愿,于是他就开始想办法,在某一天中午
十二时许,张某趁邻居曾某家无人,翻窗进入屋内,盗得现金3850
元,2000元首饰。张某正准备享受其得来的胜利品时,被公安机关
抓获。就张某而言一个年仅13岁的中学生,对于同班同学的一辆轻
骑摩托车,就能产生如此大的攀比嫉妒心理,这是非常可怕的。现
在的孩子生活非常优越,他们怕吃苦,怕受累,不愿干活,提起学
习就摇头,连学生最起码的作业有时候也得让家长代劳。轮到自己
打扫卫生、大扫除之类的,家长们得拿着扫帚去“义务劳动”,这
些家长的行为真让人费解。
(二)“孤注一掷”心理
这相当于赌徒的心理。他们把人生看成是一场赌博,认为“赌注
越大,得利越多”。甚至认为“这年头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
的”。这些青少年心理一般都孤僻,不爱与人沟通,他们往往发生
在单亲家庭。他们缺乏父爱和母爱,缺乏人生坐标的指引,在做任
何事情的时候,不考虑别的因素,我行我素,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
么,对于社会公德、法律、公约等一概不看、不问、不知。对于自
己所做的事情已经触犯法律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负什么责任也不知
道,这些青少年的存在对社会的危害性特别大,建议社会多关心、
开导这些青少年。这些青少年的存在对社会的危害性特别大,建议
社会多关心、开导这些青少年。
(三)“浓缩人生”的心理
(四)“青春期的浮躁”心理
个别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女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好奇心强,求富心切,急不可耐。一旦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就情
绪浮燥,感情冲动,丧失理智,就走向极端,不惜挺而走险。如
“去年五月,某公安机关抓获一少女,不仅自己,而且还介绍
容留他人”。像这样的一位生理进入发育期的女孩子,对“性”
有无知感、探索感。脾气暴躁属于发育期综合症,某件事情,不达
目的誓不罢休,对于能赚钱的行业,不识别它的好坏以及合法性,
只要能赚钱就干,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正确的性教育,可以
使青少年树立科学、健康、进步和有益的性观念,提高他们在性问
题上的辨别力、鉴赏力和选择力。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我们不仅
受自己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必然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性的各种
信息和思潮靠禁是禁不住的,不向青少年传授科学的性知识,非科
学的东西就会影响他们”。只有向青少年传授正确的性知识的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减少社会上的青少年“性”犯罪。
(五)“法不责众”心理
一些青少年认为“法不责众”,“法也不难治众”。中国这么大,
违法犯罪经常出现,“混水摸鱼,被抓获的是少数”。在调查心理
青少年犯罪中,就有80%明知违法,触犯了法律,但又普遍心存侥
幸。有的甚至认为我不够法定年龄,即使进去了,我还是尽快出来,
不相信,甚至认为不可能会绳之以法。如:小强和小明均出生于
1994年,2010年两人因涉嫌抢劫被逮捕。后来,两人分别被海口市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和1年。听到判决,两人傻了,不
是说未成年人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吗?我国《刑法》的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
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
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
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满十六周岁不予刑
事处罚的,责令她的家人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根据刑法的规定这个案件中的两位少年已经犯
了罪,犯罪以后认为自己不是成年人,不够刑事处罚年龄,这是明
显的无知性,这是“法盲”的表现,他们能根本不知道法律是怎样
规定的,也不学习法律,最终导致了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悔也晚了。
(六)对某种事物的“好奇”心理
由于社会上的阅历浅,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差,缺乏正确的、良
性的、积极向上的诱导,好奇心驱使青少年去干某种事情,去体验
某种享受。如:一位品学兼优的少女禾某,因好奇去,结果沦
落到以换取毒资的地步。这个案例中的少女乔某,只是因为看
到别人,心想,这是什么味呀?这种心理驱使她去尝试,结果上
了瘾,不能自拔,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七)“贪慕虚荣”心理
因贪慕虚荣而走向犯罪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最突出的。现在青少
年受西方资本主义享乐观的深刻影响,认为自己这一代就应该吃好、
穿好、玩好。处在这种负面的阴影下生活,青少年的身心在高消费
的虚荣心的强烈驱使下就开始偷、抢、骗等等,利用各种手段满足
自己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青少年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成熟,有的就是跟在一起
玩,从思想上根本不考虑这件事为什么要干,能干不能干,干了以
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后果严重不严重。这些严重的后果对自
己有没有影响,有些青少年在他们的思维中就没有罪与非罪的界限,
只知跟在后边瞎胡闹,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我们的家庭、
学校以及整个社会不得不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的
进一步落实,或许会对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起到一定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曲新久主编.刑法案例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2]马克昌主编.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陆小娅.大学校园学生社团缘何“性”字打头?炫风.2004(9).
[4]刘戬.透视青少年犯罪-构筑预防三工.法律与生
活.2003.3(上).
[5]吴家麟主编,关欣副主编.宪法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1991年版.
[6]王湛.预防青少年犯罪要内外并举.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4
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分析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2-08-28 21:2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907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