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金融法律制度

更新时间:2025-01-14 01:04:52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7日发
(作者:医疗费报销)

第十二章金融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金融法律制度

第一节金融法概述

一、金融的概述

(一)金融的涵义

金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指全社会的货币

资金的筹集、分配、融通、使用和管理活动的总和。狭义

的金融,指货币流通和信用分配活动的总和。简单地说就

是货币资金的融通。金融学和金融法意义上的金融指狭义

上的金融。(参加主体:企业、银行、个人、国家等)

(二)金融产生的条件

金融的出现有其产生的条件:

1、货币从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分离出来,起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作用。

2、信用日益发展,多种信用形式的出现。信用是指不

同所有者之间以一定的财物或货币为客体,以偿还本金及

支付利息为条件而实现的一种价值运动形式。

3、银行等专门金融机构的出现

(三)金融的分类

1、从资金融通有无中介来看:

(1)直接金融:指融资双方当事人即筹资人和投资人

直接发生货币资金有偿借贷行为或投资行为,产生的法律

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2)间接金融:指融资双方当事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

构作为媒介体而发生资金有偿借贷行为,产生的法律上的

债权和债务关系。

2、从金融资产交易的方式看:

(1)证券融通(证券投资方式交易)

(2)信贷融通(借贷方式交易)

3、从筹资主体资产形成来源:

(1)债务融资:信贷形式取得,筹资者必须承担还本

付息的责任。

(2)股本融资:以证券形式进行,投资者自己承担融

资风险

(四)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组织体系,即这

个国家有哪些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发挥什么职能作用。

广义的金融体系是指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

市场和金融制度基本要素动态的金融体系。

1、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指一切能够证明金融债

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存折(存款单)、借款合同、股

票、债券、商业票据等,均为常见的金融工具。

2、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

3

184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由政府首相皮尔提出的《英

格兰银行条例》即皮尔条例,此为世界上第一部银行法,

亦第一部专门性的金融法律规范。后来逐渐制订了其他金

融法律法规,形成金融立法体系。

我国金融立法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83年底。金融立法的初创时

期。

2、1984--1992年。金融立法全面发展时期。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3、1992南巡、十四大-1995年。金融立法的升级时

期。

1995年全国人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中国人民银

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票据法》、《担保法》。

4、1996年至今。金融立法充实和完善时期。

1999年《合同法》、1998年《证券法》、2001年《信

托法》

(二)金融法的定义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

国家领导、组织管理金融业和保障金融秩序的基本手段和

基本方法,是国家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关系是指金融领域内有关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

关系。金融关系可以分为三类:

1、金融交易关系。比如:存款、贷款、同业拆解、

票据贴现、银行结算、证券买卖、金融信托、金融租赁、

外汇买卖、保险等。

2、金融监管关系。国家以及有关的国家机关对金融

市场、市场主体、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实施监管。

3、金融调控关系。国家以及有关的国家机关,直接/

间接金融调控。

(三)金融法的特点

金融法具有以下特点:

(1)金融法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的特点。

(2)金融法具有融合公法和私法,以社会为本位的

社会法的特点。

(3)金融法具有强行性、准则性特点,其法律规范

多为义务性、禁止性规范。

(4)金融法具有调整范围越来越广、法律内容日益

增多的特点。

(四)金融法的调整对象:

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金融关系,它是金融机构相互之

间以及它们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之间,在货币资金融通

过程中所发生的金融监督关系和资金融通关系。

1、金融监督关系,它是指国家金融管理机关与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管理关系。

2、资金融通关系,它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以及

非金融机构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之间融资关系。

7

(五)金融法体系

金融法的体系是指一国调整不同领域的金融关系的

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我国金融法由以下几个部

分构成:

1、银行法。是指调整银行的组织和活动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2、证券法。是指调整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发生的

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票据法。是指调整票据关系,规定票据规则,规

范票据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保险法。是指调整保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信托法。是指调整信托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外汇管理法。是指调整外汇收支、管理监督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六)金融法的功能

1、确认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金融机构

组织体系。

2、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规范金融市场行为,

协调、确保金融市场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金运营

效益,实现资金融通的个体效益目标和社会整体效益目标

的统一。

3、确定金融宏观调控目标,规范金融调控、管理、

监督行为,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监管体系。

8

(七)我国现阶段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1、发展经济、稳定币值,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原则

(1)、既要求公平正义,又要有助于提高金融业效率,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金融法也必须依市场经济程序要求,明确各金融主体的法

律地位及权利,克服“大锅饭”、“产权不明”、“政

企不分”的弊端,强化约束机制,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效

率。

(2)金融立法要加快、稳定、具超前性、要完善

2、适度竞争原则

3、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

4、与国际惯例接轨原则

(1)明确中国银行的法律地位

我国的金融体制: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政策

性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类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为补充。

(2)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间接控制

(3)制定外资银行法

(4)推动股份制体制改革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法

一、银行的概念

银行是指专门经营存款、货款和汇兑等货币信用业

9

务,充当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从历史

上的货币兑换业发展而来的,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就出现了货币兑换业、货币兑换商。

货币兑换商最初工作条件非常简陋,相传意大利渡河

流域的伦巴第族人,在市场上坐只凳子(Banki)即可营业。

因之,兑换商称为Banko,英文Bank(原意存放钱币的柜

子)就是从Italy语Banki转化来的。汉语翻译Bank为

银行,而我国长时期以白银为通用货币,因此国际上又称

银行为白银的经商店铺。

据史料记载,世界上真正意义的银行最早产生于中世纪

末期的意大利。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概念

中国人民银行是指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实施金融监管的特殊

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

天发行人民币。刚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并不是中央银行。

1952年全国各大区银行行长会议作出《关于各级银行机

构调整问题的决定》,强调银行不划专业系统,各个银行

都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的组成部分。此时中国人民银行

既是发行货币和执行国家金融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又是

从事信贷、储蓄、结算、外汇等业务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

10

和国唯一的银行,同时履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

十年动乱,金融工作遭到破坏,因此,1969年7月中

国人民银行总行并入财政部,直到1978年,中国人民银

行才恢复部委级地位。1984年国家将商业银行的职能剥

离出去,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1993年12月确定了将中

国人民银行建成中央银行的目标。1995年3月《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其为

中央银行的地位。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决定》,自2004年2月1日

起施行。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设行长一人,副行长若干人协助

行长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

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人民大会闭会期间,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任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副行长及其他工作人员一律不得

在任何金融机构、企业和基金会任职。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制定

和咨询机构。其组成、职责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另行规

定,但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11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是由其机构性质决定的,人民银

行性质的双重性(即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法人和国家金融

行政主管机关)决定了其职能的双重性。一方面,人民银

行要提供金融服务,必须具备从事一定业务活动的经济职

能;另一方面,人民银行要完成货币政策目标和维护金融

稳定,就必须具备行政管理的行政职能。因此,我们认为,

人民银行的职能包括了经济职能和行政职能两方面。

(一)从经济职能上看,人民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

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是指人民银行是有权发行银行券的

银行,它垄断货币发行特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

构。这种对发行权的独占作用表现为:

(1)有利于防止因分散发行造成的信用膨胀、货币

紊乱和币制不统一;

(2)有利于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量。

(3)由人民银行发行钞票,并有政府作后盾,有利

于货币的稳定。

2、银行的银行,是指人民银行只与普通银行和非银

行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不与工商企业发生直接的信用

关系,因而是银行的银行。人民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其

原因在于人民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领导地位。人

民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具体职能主要有: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成为普通银行的现金准

12

备中心;

(2)建立全国金融业票据结算中心;

(3)充当最后贷款者,当普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

构资金周转困难时,可以向中央银行融资,主要方式为办

理再贴现、再抵押或直接取得贷款。

3、政府的银行,是指人民银行作为特殊的银行隶属

于国家,是由中央政府即国务院领导的银行,对政府提供

金融服务。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职能主要包括:

(1)充当政府金融顾问;

(2)代理国库、管理政府资金;

(3)作为政府证券的代理机构;

(4)代理政府进行黄金和外汇交易,或管理国家黄

金外汇储备;

(5)直接对政府贷款;

(5)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从事国家金融活

动以及与国外中央银行进行交易。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

(二)从行政职能看,人民银行主要具有调节职能和

管理监督职能。

1、调节职能是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和实施货币政

策,运用自己所拥有的金融调控手段,对货币与信用进行

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的经济进程,实现

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具体包括:

13

(1)运用存款准备金手段、再贴现和再贷款手段;

(2)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及其他手段进行调控等。

2、管理监督职能是人民银行作为最高金融行政管理

当局,为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维持正常的金融秩

序,而制定金融规章并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其具体内容包

括:

(1)草拟金融法律、法规,制定金融行政规章;

(2)管理资本及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等。

五、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履行

下列职责:

1、发布与履行其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4、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

5、实施外汇管理,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

6、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7、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8、经理国库;

9、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10、指导、部署金融业反工作,负责反的资

金监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4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需要指出的是,本条第十项增加了人民银行反职

责的规定。这是本次人民银行法修改的诸多看点之一。

(一)的概念

“”一词,源于本世纪初,美国旧金山一家饭店

老板发现肮脏的钱币常常会弄脏顾客漂亮的手套,于是就

将在饭店流通的钱币放进洗涤剂中清洗,这就是最初的洗

钱。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一黑手党金融专家买了

一台投币式洗衣机,开了一家洗衣店。他在每晚计算当天

的洗衣收入时,就把其他非法所得的钱财加入其中,再向

税务部门申报纳税。这样,扣去应缴的税款后,剩下的其

他非法所得钱财就成了他的合法收入。这就是真正“”

一词的来历。

“”是指将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

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

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现代各国法律对的解释不完全相同,金融机构反

比较权威的机构巴塞尔银行法规及监管实践委员会,

从金融交易角度对进行了描述: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

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帐户向另一个帐户转移,以掩盖

15

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

供的资金保管服务存放款项。

(二)的程序

典型的交易分三个过程:

1、入账,即通过存款、电汇或其它途径把不法钱财

放入一个金融机构;

2、分账,也就是通过多层次复杂的转账交易,使犯

罪活动得来的钱财脱离其来源;

3、融合,以一项显示合法的转账交易为掩护,隐瞒

不法钱财。

通过这些过程,罪犯就可把非法所得转移并融合到有

合法来源的资金中。

(三)的后果

目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

的数额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介于6000

亿至1.8万亿美元之间,且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

断增加。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情

况下,活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后果。

1、从司法角度看,成为一种“犯罪屏障”,既妨

害了司法活动,也助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的气焰,促使他

们不断实施犯罪。

2、从金融管理秩序角度来看,活动往往借助于

合法的金融网络清洗大笔黑钱,这不仅侵害了金融管理秩

16

序而且也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规则,破坏了市场经济主体

之间的自由竞争,从而对正常、稳定的经济秩序带来一定

的负面影响。

(四)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三定”(定机构、定职责、定人

员编制)方案规定,原由公安部承担的组织协调国家反洗

钱工作的职责转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

中国人民银行将原来的保卫局改为反局,反

局的主要职责:

1、承办和组织协调国家反工作;

2、研究和拟订金融机构反规划和政策;

3、承办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4、汇总和跟踪分析各部门提供的人民币、外币等可

疑支付交易信息,对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并协助

司法部门调查涉嫌犯罪案件。因为支付清算系统是资

金流动的重要渠道,所以人民银行作为社会资金清算服务

的最终提供者,能通过对大额资金流动的监测发现可疑资

金的线索,有条件在反工作中担当组织领导角。

2003年初,人民银行先后公布了金融机构反规

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

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三部“反洗

钱”部门规章,具体规定了反的各项措施和职责。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17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

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3、货币政策是一种间接的控制措施。

4、货币政策是一种较长期的经济政策。

(二)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

进经济的发展。

(三)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

段和措施的总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二条的

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1、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应

当依法将其吸收的社会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国人民银行,

交存的部分就称为存款准备金。央行通过这种方式达到间

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各国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

一,是指立法授权中央银行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等交存中

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此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

18

力,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制度。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根据1983年9月《国务院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决定》恢复建立

的,1984年正式启动。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

六次调整。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

接调控转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根据宏

观调控的需要,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调整:1998年3

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

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将存款准备金

率由13%下调到8%;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

备金率由8%下调到6%。随着金融形势的变化,央行将在

需要的时候对存款准备金率再次做出调整,存款准备金制

度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

(1)所有吸收的一般存款(非财政性存款)的金融

机构,都有按规定比例和期限支付存款准备金的义务。

(2)存款准备金应当存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

构,另有规定除外。

(3)法定准备金缴存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不同银行不同;不同时期不同。建行——20%;其他国家商

业银行——13%;农行信用社为30%

(4)计提基数为旬末或月末平均存款金额,每旬5

日或每月8日后,按欠缴金额每天按2%00计收罚息。

2、再贴现制度

19

所谓的贴现是指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取得现金,

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商业银行,后者按规定的贴现率,扣

去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后,将票面金额支付给

持票人(贴现人)的活动。票据到期后,商业银行凭票向

债务人兑取票款。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由企业转让的未到期的票据

再转让给央行,从而取得现金的一种制度。央行通过制定

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

供应与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1)再贴现的条件及其对象范围

条件:票据依法规范,符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导

向,我国目前条件不佳,再贴现的对象和范围有所限制。

对象:限于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能根据国务

院的决定从中国银行处获得贷款。角不同:存款货币

的创造者;货币形态的转换者。货币供应量增加。

范围:必须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开户的金融机构”以

合格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贴现。

实质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是中央银行与

商业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度的过程

(2)业务程序

首先审查再贴现资金的用途,票据本身进行审查;

其次必须办理票据转让手续——背书。

3、再贷款制度

20

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提供的短期信贷。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

构提供贷款,一是基于其最后贷款人的责任,二是为了调

节货币供应量。央行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再贷款,只能

解决商业银行的临时资金不足,不得用于放款和证券投

资。我国规定:

(1)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

利和再贴现率)。基准利率指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基

础利率,它的水平和变动决定其他利率的水平和变化,有

的指再贴现率,有的包括二者,我国指再贷款利率——法

定利率。

(2)由中国人民银行为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办理再

贴现。

(3)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4)在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时,为执行货币政

策,可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4、公开市场业务制度。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国人民

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国债、其

他政府债券和外汇,以此调控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但央

行不能从事诸如公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买卖。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金,96年4月1

日开始此业务。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操作,操作的工具只能是国债和

21

外汇,其他有价证券不能操作,具体规定见《公开市场业

务一级交易管理暂行规定》

5、确定基准利率制度

基准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

构的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起基础性和主

导性作用,直接影响浮动利率、优惠利率、差别利率、加

息利率等的高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社会资金

和向社会放款的利率由央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紧缩或放松银行的目的。

6、直接干预制度

直接干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以“银行的银行”身份,

直接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施以合理的

干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业务。

七、中国中央银行的业务及其操作

(一)业务活动特点及基本规则

1、业务活动的特点

(1)不以盈利为目的,宗旨在于调节宏观经济,促

进经济增长;

(2)业务对象特点,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

构,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

(3)代表国家,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和身份开展工作。

2、中央银行在开展业务活动时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22

(1)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贯彻国

家的方针政策;

(2)遵循市场经济活动的规则,不得享有业务经营

的特权。

3、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禁止性规定

(1)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

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因其实质上是一种财政性的货币发

行,势必导致通货膨胀,影响币值稳定。

(2)不得对金融机构帐户透支。金融机构在中国人

民银行开立的帐户有存款准备金帐户、财政性存款帐户和

支付准备金帐户。其中支付准备金帐户是金融机构为办理

清算和应付提款而开立的帐户,金融机构在该帐户上必须

保持与其业务规模相应的存款余额,以满足日常资金收付

的需要。此禁止性规定主要是指不得对支付准备金帐户透

支,否则会引起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

(3)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

(二)国库

1、国库的概念

国库是指国家金库的简称,是专门负责办理国家预算

资金的收纳和支出的机关。国家的全部预算收入都由国库

收纳入库,一切预算支出都由国库拨付。国库经营体制有

两种。一种是独立国库制,一种是委托国库制。我国实行

委托国库制。因此,经营国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业务

23

活动。

2、国库设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结构,按照国家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设立,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立一级国

库。国库设总库、分库、中心支库和支库。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经理总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行经理分库,省辖市、自治州和成立一级财政的地区由

市、地(州)分、支行经理中心支库,县(市)支行(城

市区办理处)经理支库。

国库业务工作实行垂直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分库及其所属各级支库,既是中央国库的分支机构,也是

地方国库。国库主任由各该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任。

2、国库的职责和权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金库条例)

国家的一切预算收入,应当按照规定全部缴入国库,

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坐支或自行保管。国家各项收入,分

别由各级财政机关、税务机关和海关负责管理,并监督缴

入国库。

国库工作是国家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

办理国家预算收支,反映国家预算执行情况。主要任务有

下列几项:

(1)准确及时地收纳国库预算收入

国家的一切预算收入,应当按照财政、税务部门的规

定和期限,以及国库条例规定的缴款方法,办理税款的缴

24

纳。国库应当及时地收纳入库,并按照中央、省、市、县

不同的预算级次和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进行划分,按照上

级财政部门规定的比例办理分成留解。

(2)审查办理财政库款的支拨

各级财政库款,一律凭同级财政机关填发的付款凭证

办理拨付。在办理财政资金的拨付中,国库应认真审查,

对于违反国家财政制度的应予拒付,以监督财政资金的合

理使用。

(3)正确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预算收支的执行数字是检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的依

据,也是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资料。按照国家金库条例的

规定,县(市)级支库应于每日营业终了,将收纳的各项

预算收入进行划分,按照规定的预算科目编制各种报表。

(4)监督预算收入的退库

各级预算收入由国家统一支配资金,属于国家所有,

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不得任意冲退。对于有正当理由需

要退还的预算收入,要经收入机关或监交机关批准,国库

按规定进行审查后方可办理退库手续。

(5)组织管理下级国库和经收处的工作

国库资金是采取由国库系统逐级报解入库的。下级国

库和经收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级国库资金的集

中,所以,加强对下级库和经收处的组织管理也是国库的

一项重要任务。

25

八、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

为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经营,必须对金融业进行

监管。《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

的领导下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原则

1、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的原则;

2、公正、独立的原则;

3、合理性与合法性原则;

4、效率性原则;

5、协调性原则。

(二)中国人民银行监管的对象

1、从机构上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对象是

一切金融机构。

2、从内容上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对象是

一切金融活动。

(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

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进行检

查监督:

1、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同银行超额准备金、市场货币供

应量的变动成反比关系,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市场上短

期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关系。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者降低存

26

款准备金率可以扩张或缩紧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必然对整个金融市场以至全

国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这些政

策的顺利执行,必须赋予人民银行对有关机构、个人执行

情况的检查监督权。

2、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是指国务院决定的由中国人

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这样规定

是因为:

一方面,19世纪中叶前后,连续不断的经济动荡和

金融危机致使人们认识到,金融恐慌或支付链条的中断往

往是触发经济危机的,因此中央银行逐渐承担起

“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其责任是全力支持资金周转困难

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提风潮的扩大最

终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同时,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

行的贷款,可以控制和调节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从而控

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所以,在《中国人民银

行法》中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向商

业银行提供贷款。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虽然具有银行(金融机构)的一

般性质,但它与普遍银行不同,更多地体现出国家机关的

性质,表现之一就是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其业务经营不

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为了保证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

27

独立性,保证其货币政策职能的顺利实现,防止其陷入营

利的陷阱,《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非银

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

除外。此种贷款也通常与央行实行的宏观调控职能相关。

因此,鉴于这种贷款的特殊性,为了严格规范央行的贷款

行为和金融机构使用贷款的行为,必须加强对贷款申请、

使用、偿还情况的检查监督。

3、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

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一方面具有无限清偿能

力,以人民币支付中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另一方面,又是我国境内惟一

的合法货币,禁止其他任何单位、个人印制、发售票

券。

由于人民币的发行实际上是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而基础货币是高能货币,通常指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

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

通货这两者的总和。基础货币具有倍数扩张的效应,直接

关系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

此,必须依法加强对人民币发行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作

为中央银行,职能之一就是作为发行的银行,由其垄断全

国钞票的发行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发行全国统

一的本位货币,并负责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在《中

28

国人民银行法》中第三章,专门规定了人民币的发行和管

理内容。

因此,在规定人民银行依法享有发行与管理人民币的

权限的同时,赋予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的权利也是不言而

喻的。

4、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

管理规定的行为;

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相互之间为了弥

补临时性资金不足而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主要用于

支持资金周转。

其特点是:期限极短、利率很低。

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特指在银行机构之间,为了调

剂头寸和临时性资金余缺,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

场。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准备金盈余的商业银行可以及时地

贷出资金,准备金不足的金融机构可以及时地借入资金保

证支付,从而提高银行的资金运用效率并满足必要的流动

性需求。

1996年1月我国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

市场。目前拆借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有1天、7天、20

天、30天、60天、90天和4个月七个交易品种。市场主

体也由最初较为单一的银行逐步扩展到包括银行、信用

社、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了

把商业银行的拆借资金风险控制在银行自身可以承受的

29

范围内,防止短期长用,或把拆借资金用于放款而带来风

险,人民银行对同业拆借已经制定了若干的规定加以规

范。如规定:

商业银行拆出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

过4%;

拆入资金余额与各项存款(扣除存款准备金、联行占

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8%。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些规定,

因此赋予人民银行对此事项的检查监督权。

5、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通常均拥有一定数量的外汇和

黄金储备。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并履行服务职能,通

过为国家保管和管理黄金外汇储备,以及根据国内国际情

况,适时、适量购进或抛售某种外汇或黄金,可以起到稳

定币值和汇率、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国际收支平衡的作用。

(1)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

动态意义的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即将一国货

币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券债务的活动;

静态意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清算的

支付手段。

(2)外汇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①它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

②它可用作国际支付,

③它是一种支付手段。

30

(3)外汇管理是指一国依法对所辖境内的外汇收支、

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的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

场所实施的限制性措施。

(4)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目标:

①调整外汇供求、平衡外汇市场;

②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保证资金的及时调

拨和运用建立科学的储备资产结构,提高储备经营水平,

增加资产回报;

③合理安排投资,有重点地支持国内建设项目。

6、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以黄金资源配置和调节的基础性

作用,促进黄金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健康发展,2002年

黄金市场开始正式开放,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沿袭的黄金

统购统配、封闭运行的管理体制被打破,中国人民银行逐

步退出黄金收购体系,黄金企业终于“入市”,真正开始

直接面对市场。而与此同时,如何依法加强对黄金市场的

监督管理就成为央行面临的问题。央行对黄金市场管理的

手段包括理顺黄金管理体制,适时调整黄金价格,制定规

范黄金制品零售市场经营秩序的规章制度等等。

7、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

国家的全部预算收入都由国库收纳入库,一切预算支

出都由国库拨付。

国家财政预算收支保管一般有两种形式:

31

(1)国库制,又分为独立国库制和委托国库制。独

立国库制是指国家专门设立相应的机构办理国家财政预

算收支的保管、出纳工作;委托国库制是指国家不单独设

立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代理国库业务。

(2)银行制,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金库机构,由财

政部在银行开户,将国家预算收入作为存款存入银行的管

理体制。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多采用委托国库制。我国

法律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把政府作为其直接的客

户,在我国承担起经理国库的职责。

但同时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代理经理国库。如为了规范选择

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招投标程序,积极推进财

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确保中央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3月7日制定了《中央

银行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其中

规定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负责对商业银行代理国

库集中收付业务的资格进行认证,也规定了申请代理国库

集中收付业务的投标银行应当具备的条件等等。此外,为

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代理支库和商业银行、信用社办理

国库经收处业务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国库代理和经收业

务,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1月9

日发布了《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

32

对于此类规定的落实,央行要加强监督检查。

8、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所谓清算,即指一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货币关系的计

算和结清,亦称“结算”。清算又分现金清算和转账清算。

其中现金清算是指直接用现金进行支付清算,转账清算是

指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账户将款项从付款人账户划到收款

人账户的货币支付行为。中央银行主持一国的资金清算事

宜,其作用有:

(1)为各家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提高了清算

效率;

(2)节约了社会劳动,有利于提高银行工作效率,

增强了银行的信誉;

(3)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情况及各商业银行、金

融机构的资金情况加强了解,便于正确制定和执行金融政

策,有效地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我国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具体包括集中办理票据交

换,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办理异地的资金转移等。

9、执行有关反规定的行为。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

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

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

自收到建议之日起30内予以回复。

33

第三节商业银行法

一、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含义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2条的规定,商业银行是指依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

的企业法人。

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特征:

1、商业银行是企业

(1)是企业:盈利为目的,从事营业活动;

(2)是金融企业,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

依照《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

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商业银行必须具备法人成立的条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商业银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

34

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公司法人,商业银行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享有公司的

各种权利,承担公司的各种义务。

商业银行的法律性质是公司,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就

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根据有关

法律规定,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

的干涉,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商业银

行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条件和程序不仅要符合《商业银

行法》的有关规定,还要同时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商业银行是存款类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代表,它的基本

业务就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从而赚取利差。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分类

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其性质分为四类: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中是投资

银行;

2、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招商、中信实业、兴业、

深圳发展、光大、华夏、上海发展、海南发展、中国民生

银行。

3、合作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银行。

4、外贸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

二、商业银行的设立

(一)设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35

1、有符合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规定的

章程。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章程

(2)股份有限商业银行章程

2、符合《商业银行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1)全国性商业银行为十亿元人民币;

(2)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

民币;

(3)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

人民币。

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调整注册交资本最低限额,但

不得少于上述限额。

3、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

级管理人员

根据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国

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

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

构有权规定任职资格的管理办法。

根据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

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包

括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36

所谓积极条件包括:

(1)国籍要求,如担任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应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政治要求,如能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金

融方针政策,熟悉并遵守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

(3)业务要求,如具有与担任职务相适应的专业知

识和工作经验,具备与担任职务相称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

务能力。

法定代表人必须是65岁以下的中国公民;

10亿元以上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须有经济、金融

本科以上学历,从事金融工作或经济工作15年以上,本

业工作3年以上;

其他专业本科,从事金融工作15年或经济工作20年

以上,本业工作15年以上;

具有金融、经济硕士专业以上的,从事金融工作8年

或经济各种12年以上,本业工作2年以上的,具有高级

职称。

(4)道德要求,如具有公正、诚实、廉洁的品质,

工作作风正派。

所谓消极条件,是指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七条

规定的不得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

37

(1)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

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

政治权利的;

(2)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

或者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

的;

(3)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企业的法

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4)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的;

(5)受到司法机关或党纪、政纪部门审查尚未作出

处理结论

(6)有赌、毒、嫖等不良行为;

(7)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

(8)已累计两次取消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

有关的其他设施。

营业场所是企业法人进行业务活动的必要前提。作为

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通信、消防、防盗抢、报警、保安、

计算机网络等也是商业银行进行正常经营必不可少的条

件。

6、关于审查商业银行设立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38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承诺,金融

机构的设立无经济需求测试、无数量限制、五年内取消所

有非审慎性限制、审批程序透明、有明确时限等。

由于“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银行竞争的状况”属于

经济需求测试的范畴,同时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也不能

以此为由对机构设立进行数量限制。为避免与世贸组织规

则相冲突,修改《商业银行法》时删除了“应当考虑经济

发展的需要和银行业竞争的状况”。本条第二款规定了设

立商业银行还应当符合“其他审慎条件”。按照我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将取消银行机构设立的非审慎性限

制。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银行设立时,需要增加一些审慎性的限制。这是世贸组

织规则允许的。由于“审慎性条件”包含的内容较多,在

《商业银行法》中不宜一一列出。同时,保留一个灵活性

的条款,也有利于今后根据银行监管的需要,加以调整。

审慎性条件至少包括下列条件:具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

构;具有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内容控制制度;

具有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申请人经营状况良好,无重大

违法违规记录;具有有效的反措施。

(二)设立商业银行的程序

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

查批准,并依法办理营业执照。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

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

39

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

具体程序为:

(1)申请

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相应级别的分支机构提交申请

文件,3个月给答复;6个月筹建期。经批准可延长,不

得超过一年。

(2)审批

审批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对应分支机构;

审批期限接到申请开业文件之日起30日内书面通

知。

审批了即发《经营金融业务(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

机构)许可证》

(3)登记

取得许可证可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领取《企业法人

营业执照》

(4)公告

工商行政部门发公告。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连

续6个月停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商业银行法》第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根据业务

需要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分支机构。设立分

支机构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分支机构,不按行政区域设立。”“商

40

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按照规

定拨付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运资金额。拨付各分支机

构营运资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额的百分之六

十。”

(一)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是指在它的总行机构以外,依

法在境内外各地另设的营业场所或者办事处。分支机构不

具备法人资格,是商业银行的组成部分,在总行授权范围

内依法开展业务,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

(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

根据我国目前的有关规定,设立分支机构应具备的主

要条件如下:

1、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必须是已经设立一年

以上,经营成绩良好,无违反金融监管法规的银行;

2、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在拟设分支机构地区

已经发生的贷款业务应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3、拟设置的分行,应由其总行拨给不少于1亿元人

民币的营运资金;

4、拟设置的支行,应由其总行拨给不少于5000万元

人民币的营运资金;

5、设置分支机构的银行拨给其各支行营运资金总和,

不得超过其总行资本金总额的60%;

41

6、申请设置分支机构的银行,其资产负债比例,应

达到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各项管理指标。

7、各类银行一律不得设置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分支

行。

(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营运资金,是由商业银行拨付给

其分支机构的用于减少风险,维持其正常经营的资金。营

运资金来源是投资者有权支配的自有资金,只能由总行从

资本金中拨付。营运资金的作用主要是:

1、保持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承担亏损和偿债能力;

2、控制分支机构的资产额以减少其所承担的风险;

3、维持分支机构的资本流动性。

商业银行总行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的总和,不得

超过其资本金总额的60%。

(四)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的审查批准

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

理机构审查批准。《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

1、商业银行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由国务院银

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

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

倍以下;

2、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

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

42

3、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

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业务范围

1、吸收公众存款;

吸收公众存款是指商业银行以承诺随时或定期偿付

为条件接受存款人货币的行为。

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借款人偿

还本息为条件将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的行为。

3、办理国内外结算;

结算是基于商品交易、提供劳务等原因进行的货币收

付活动。商业银行可以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结算存款账

户转账划拨办理货币的收付。

4、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

额的票据行为。

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向票据持有人提供短期的资

金融通而预收利息购入未到期的商业票据的行为。

5、发放金融债券;

43

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为筹集中长期资金而面向社会

发行的有价证券。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或者到借

款,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经批准。

6、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是商业银行的一

项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接受委托代理政府销售政府债

券或者向政府债券的持有人支付到期本息,同时收取手续

费。

7、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此类业务的实质是一种投资行为,有利于保

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商业银行通过买入和卖出政府

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获得

收益。

8、从事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之间以借贷的方式融通短期资

金的行为。

9、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买卖、代理买卖外汇是指商业银行以自身的名义或者

以客户的名义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资金、买入外汇资

金或者卖出外汇资金、买入人民币资金以获得利润或者手

续费的行为。

10、从事银行卡业务;

11、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44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的最主要的方式。提供信用证

服务是商业银行以银行自身的信用来补充开证申请人信

用的不足。

12、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是银行接受委托,利用

自身结算的便利条件办理指定款项的收付和保险公司授

权范围内的保险业务。

13、提供保管箱服务;

保管箱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申请,按照业务章程和协

议条款,以出租保管箱的形式代客户保管各类物品(违禁

品除外)的中间业务。

14、经国务院银行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的业务需求,商业银行也可

以经营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监督

管理机构批准。”“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

营结汇、售汇业务。

(二)业务规则

1、存款业务基本规则

存款业务规则的基本宗旨是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

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

45

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

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

个人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

率的上下限,确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

(4)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

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

(5)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支付,不得

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2、贷款业务基本规则。贷款业务规则的宗旨是保障

信贷资产的安全性、营利性和流动性。《商业银行法》规

定了9项贷款业务规定:

(1)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规则

(2)严格贷款审查规则

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具体实

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同时,为了保障贷款能够及时收

回,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应当做到“三查”,即贷款前要调

查、贷款时要审查、贷款后要检查。

(3)贷款担保规则

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避免贷款损失,商

业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时,应当要求借款人根据我国《保

46

证法》的有关规定提供担保。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

提供担保。

(4)借款合同规则

签订书面合同。

(5)执行利率政策规则

(6)禁用信用贷款规则

(7)自主贷款规则

(8)有偿与归还规则

3、同业拆借规则

商业银行进行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

的期限,拆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四个月;禁止利用拆入资

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

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

闲置资金;拆入资金只能用于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

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只能用于票据结算、联行清

算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4、结算业务规则

商业银行办理结算,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兑现,收付

入账,不得压单、压票或者违反规定退票;有关兑付、收

付入账期限的规定应当公布。

5、发行债券和借款规则

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或到借款,应当依照法

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经批准。

47

6、竞争规则

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应采取公平、正当的手段进行,不

得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

(1)公然以提高利率的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2)公然以降低利率的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

(3)以散发馈赠品为条件吸收存款;

(4)以抽奖的方式吸收存款;

(5)利用汇款等业务手段强迫储户存款等。

商业银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使商业银行处于平等竞争的法律地位。只有商

业银行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才能有相互间的公平竞争。这

也是商业银行公平竞争的前提。目前我国既有国有独资商

业银行,也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既有全国性商业银行,也

有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无论所有制性质是否相

同、也无论经济实力的强弱,都应当享有平等的竞争地位;

(2)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正当竞争行为。

7、营业时间公告规则

商业银行的营业时间应当方便客户,并予以公告。商

业银行应当在公告的营业时间内营业,不得擅自停止营业

或者缩短营业时间。

8、开立账户规则

48

企事业单位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商业银行的营业场所

开立一个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基本帐户,不得

开立两个以上基本帐户。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

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五、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

商业银行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指商业银行利用价值形

式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管理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1、遵守会计法、财务通则、会计准则、金融保险企

业财务会计制度、金融会计制度。

2、应编制

会计报表、年度财务报告、每会计年度终了前3个月

内编制经营业绩和审计报告。

3、提取呆帐准备金

呆帐准备金用于冲销呆帐。按年初放款余额的1%提

取呆帐准备金,用于弥补下列损失:

(1)借款人和担保人经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

不能还清的贷款;

(2)借款人死亡或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

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

大,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以保险赔偿清偿

后,未能还清的;

(4)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

49

六、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自我监管

商业银行的自我监管是商业银行监督管理的基础。

《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的自我监管作了如下规定: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2、稽核检查制度。

3、建立健全会计制度。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专门监督

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职责,也

是商业银行监管的核心。《商业银行法》第10条明确规

定,商业银行依法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中国人

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时有以下权利:

1、中国人民银行有权按照规定审批金融机构的设立、

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

2、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的存款、贷款、结

算、吊账等情况

随时进行稽核检查监督,有权对金融机构违反规定提

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3、中国人民银行有权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

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表和资料;

4、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定期或不定期对商业银行进行

现场检查;

50


本文发布于:2022-08-27 07:2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885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 金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