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 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11-13 04:07:02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6日发
(作者:国庆节假期高速免费吗)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法律是什么。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义务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

的法律法规。

3.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能力目标

1.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2.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

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

(2)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

(3)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

(4)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

2.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

3.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2页图片,列举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

的权利。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

3.课件出示第4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

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

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课件出示第4页的阅读角。)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作

用。

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

件出示生活涉及法律的图片)

小组讨论:我们的亲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

律?

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

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不同的法律调解不同的社会关系。

2.体会法律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区分自身生活中所蕴含的法律范畴。

2.学习用相应的法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进一步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

涵。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生活中涉及法律的图片。

(2)调查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

(3)区别认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区分它们各自的规定?

(4)实地采访,了解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

么样的作用?

(5)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第

二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了解与我们生活

关系密切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特点。2.知道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感受

法律的公平正义。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与我们小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2.有人说:“法律不外乎人情,打官司又很麻烦,我们尽量别打官司”,

这种说法对吗?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6页阅读角,明确刑法的发展及作用,进一步明确当今刑法

的作用及大体规定。

2.课件出示第6页相关链接,了解民法的作用及大体规定。结合图片进一

步明确民法对于我们生活的相关保障。

3.同上方法进一步了解行政法及其作用。

4.小结: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

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者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5.课件出示第8页活动园,将有关情景与相应的法律连接。将所学理论与

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区别掌握刑法、民法和行政法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及所

起作用。

6.过渡: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

了外部保障,维护者我们的正常生活。(课件出示第10页的阅读角。)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7.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

件出示法律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图片)。情景讨论: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如

何维权。

8.课件出示相关链接,了解法律援助。

小结:法律明确我们的行为方向,指引我们的行为方向,保护我们的合法

权益。让我们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

正、和谐。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

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国家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能力目标

1.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2.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一)猜谜游戏,导入话题

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

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

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

答:宪法)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法

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宪法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

国。

(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

(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

4.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__。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___,它规定了一个

国家的根本_____和根本____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_____和必须履行的

基本_____。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_____、

_____、_____。

2.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

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_____、

_____、_____,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_____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

权益的_____。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国家宪法日图片,了解的宪法地位,以及国家宪法日的由

来。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3.课件出示第14页的活动园。

列举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

4.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

结果。(课件出示第15页的“新中国伟大历史变革”。)

小结: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5.了解宪法的主要构建内容。(课件出示宪法目录)

小结: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

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

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宪法的主要内容。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标

1.了解宪法宣誓及其发展状况。

2.设计一些宣传宪法的标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一)辩论,导入话题

1.辩论――“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

2.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对不同法律的陈述和辩论,让学生对法律有更深的

了解。

3.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从思想上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3)了解宪法宣誓及其发展状况。

4.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部分条款,《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什么?保护对象的权利有哪些?宪法又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认为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

点是什么?反映了宪法和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辩论会:《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

小结: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确宪法是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活动园:阅读《刑法》、《物权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

定,知晓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

与宪法相抵触。

(3)出示19页活动园,通过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

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宪法法律效力的

认识。

小结: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

的基本义务。

2.树立宪法权威。

(1)活动园:“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

小结: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2)怎样进行“宪法宣誓”。

小结:进一步感知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权威。

3.设计宣传宪法的标语。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宪法权威。如何进行宪法宣誓。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

3.公民意味着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的图片。

(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

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

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

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

身份证。

(1)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

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公民身份证号码

(2)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

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

为10,则用x代替。

(3)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

3.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1)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2)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4.小结

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

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

方式取得。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

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

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

为10,则用x代替。

4.身份证用处

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必做题]

一、填空。

1.国籍的取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_,并为__________所沿用。

3.___________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号码。

二、判断。

1.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2.外国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批准

加入中国国籍。()

3.公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选做题]

小组之间讨论:机场的边检为什么设置“中国公民”通道和“外国人”通

道?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身为中国公民,应该知道国家的建设成就。

2.明白如果走出国门,我们就是中国的名片,要严于律己。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知道自己应该为祖国做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爱国热情,能自觉维护祖国形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能展现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可以联系实际谈谈现在的科技发展

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认识自己中国公民身份,并了解我们祖国的

建设成就,而且一定要知道身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骄傲

和自豪。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利用课件教学:

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

GDP的2倍。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

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

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科技方面的成就: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

二位;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天

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

第一。

体育方面的成就:成功举办北京奥运;男足曾实现历史性突破,闯入2002

年韩/日世界杯赛;跳水从梦之队时代到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金牌第一的超级梦

之队;中国横扫世界乒坛;中国女排东山再起,两夺世界冠军,更夺得了里约

奥运会金牌。

……

这一些,都是我们中国公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看到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感想。(激发民族自豪感)

3.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

看到这些成就,内心真的是很激动,那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祖国做些

什么呢?我们不能像科学家叔叔那样搞科研,也不能像解放军叔叔去保家卫

国,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学好每一个知识做起。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想怎

么做?

4.小结

同学们的答案让老师特别欣慰,老师仿佛看到了在你们的努力下,我们祖

国更加灿烂的明天。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锻炼好身体,加油

吧!孩子们。你们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成长为我们国家最优秀的

公民。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我是中国公民,我关心国家建设。

经济军事航天……

我是中国公民,我自豪。

2.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3.努力做好中国名片。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必做题]

一、填空。

1.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____________的使

命。

2.中国是全世界第_____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___________研究

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_____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4.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__________。

二、判断。

1.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2.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了。()

3.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4.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5.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三、简答题。

1.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

2.很多中国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业等方面的成功,你知道他们的励志故

事吗?

[选做题]

作为中国公民,你打算为祖国做些什么?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2.知道一些基本法律的内容。

2.能力目标

明白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合法使用权利,并自觉履行个人义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图片,引出主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认识一些

基本法律法规,让我们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孩子。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借助课本32.33页的活动园,小组讨论公民有哪些权利。

1.公民的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

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

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

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2.公民的义务

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义务。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

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

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二)议一议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三)在生活当中,我们还应履行一些道德方面的义务。

(四)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第一,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义务。《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

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

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第三,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

第四,权利上附有限制条件,《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

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宪法》第51条)。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公民的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

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

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9)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0)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废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11)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

或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2.公民的义务

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义务。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

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4)劳动的义务;

(5)受教育的义务;

(6)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7)依法纳税;

(8)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

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必做题]

一、填空。

1.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二、判断。

1..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3.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义务观念无所谓。。()

4.男性和女性在求职时权利是一样的,单位不得歧视女性。()

三、简答题。

1.列举你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2.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选做题]

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履行自己的义务。?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人权是什么?

2.了解国家为了保障人权做了哪些工作?.

2.能力目标

能够列举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合法使用权利,并自觉履行个人义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图片,引出主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国家为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

权利,制定了那些法律法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1.结合课前预习,小组讨论:什么是“人权”.

2.交流探究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

分为几大部分,涉及哪些方面?

3.小组交流“活动园”——人权保护在身边,请同学们列举自己身边的人

权保护事例。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五大目标

(1)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2)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3)充分保障各类特定体权利

(4)深入开展人权教育

(5)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工作

3.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必做题]

1.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

3.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

约义务,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判断:

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2.12月12日是世界人权日。()

3.我们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努力消除性别歧视。()

4.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

简答题

1.列举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

2.你知道《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包含哪些内容吗?

选做题

你知道《儿童权利公约》的来历和主要内容吗?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职权。

2.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2.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能了解国家机关在维护人

民当家做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说说我们学校有哪些职能部门,都担负着哪些职责。

(2)活动园:看看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通过本课

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明确国家机构及其各自职权范围。2.

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国家机构的职权。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我国各国家机关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生活中经常与国家机关打交道的经历。

3.我们的日常生活能否离得开国家机关?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一)学习“身边的国家机构”

1.课件出示第42页的活动园。

交流:看看身边哪些单位属于国家机构。

2.过渡:各国家机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让我们走近身边的国家机

构,来进一步了解这些机构。(课件出示了解国家机构。)

3.出示第43页活动园。进一步了解所在地区的国家机构。

总结:总体了解国家机构的概念和基本构架。

(二)学习“国家机关的职权”

1.课件出示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简表,了解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及其职责。

2.做一做44页活动园,加强认识。

3.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进一步了解它的四项权力。

4.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及所属工作

部门。

5.课件出示,进一步学习国家机构的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以

及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6.通过活动园,了解法院可以审理哪些类型的案件?

总结:通过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机构有

哪些,并且知道正是它们保障了我们的国家生活正常运转。并且知道宪法是规

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我们与国家机关相互联系的具体事例。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职权。

2.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其各自职权范围。

2.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能了解国家机关在维护人民当

家做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国家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出示图片:说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

(2)活动园: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代表人民行驶当家作主的权

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什么时候召开?会讨论、决定哪些事情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第二课

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

的呢?2.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的?

3.了解“一府一委两院”的含义,以及具体职责。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何履职,以及与人民的关系。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48页的活动园和49页的知识窗。

交流:国家权力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2.过渡:我们了解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相关知识。那么作为全国权力机关的

执行机关——国家机关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课件出示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选举情况。)

3.出示第50页知识窗,了解“一府一委两院”。

4.出示第50页活动园,分析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

关系。

5.探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从“穿制服”说起。

总结:通过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国家权力机关以及执行机关的产生、

履职情况,还知道了国家机关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让我们进一步拥

护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时必须穿制服?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人民代表为人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和人大、人民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人民代表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观察社会政

治现象及其关系的大局意识和能力。

2.通过阅读、课堂学习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列举人民代表在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民权利实现和维护等方面的重大作用,体会到人大代表和人

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关心人大代表工作,关心支持其开展工作,并逐步培养国家意识。

3.引导学生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体验人大制度对我国人

民利益实现、巩固政权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培养其具有良好的政治参与

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请同学简单介绍汇报自己调查采访的具体情况:如区县人民代表选举工

作的过程,代表的产生情况,代表对人民的责任、承诺等。

二、实践反馈

活动1.我国选举制度的内容;人民代表的产生、与选民的关系;

活动2.人民代表接待日活动安排;

三、交流与共享

1.“谈一谈”:为什么说我国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请同学们根据教

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主

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根

本利益。保证全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质,按照民主

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

它既有利于全国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也有利于在民主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国家

事务。

2.它的具体表现是:

(1)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2)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受人民众的监督。

由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组织和运行的,所以它保证了各

级人民政府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事,成为有效的行政工作系统。随

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将同整个社会主义制

度一样,逐步得到充分的发挥。

3.我国选举制度的内容。

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普遍享有选举权。

资产阶级虽然最早提出"普遍选举"的口号,用来动员人民众参加反封建

专制的斗争,但是在他们夺取政权后,却严格限制选举权,规定了诸如居住期

限、财产资格、教育程度、性别、种族等选举资格的限制。直到20世纪初才成

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原则,但这一原则在实践中仍未能得到很好贯彻。

我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依照法律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使普选原则我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贯彻。

4.讨论与交流

通过这一具体实例你得出哪些结论?

人民代表和人民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表、受委托与委托的关系。板书

5.谈一谈

为什么说我国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谈谈自己的看

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

2.进一步了解“一站式”政务服务。

2.能力目标

能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明白行政办事流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识,增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出示:图中的工作人员分别是哪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2)生活中,我们熟悉的行政机关有哪些?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一

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了解我国国家机关

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2.进一步了解“一站式”政务服务。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我国各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

2.生活中去行政办事大厅办事的经历。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一)学习“权力行使有边界”

1.阅读第62页的活动园。

交流:从图上你能看出哪些问题?

2.课件出示,继续了解行政机关的组成及履职情况,以及国务院机构改革

后,机关部门设置情况。

过渡: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

权不可为。也就是说,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就不能行使。(课件出示活动园和相关链接。)

总结: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

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二)学习“一站式行政服务”

1.课件出示了解“一站式”行政服务的定义,了解其性质。

2.和同学一本县的“行政服务中心”。

3.课件出示,了解“12345公共服务系统”。

总结:“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

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人们到这里办理业务时到相应的区域就

可以。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我们与国家机关相互联系的具体事例。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它们行使权力必须加强监督,权力违法必定追责。

2.能力目标

懂得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支持依法行政,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出示图片:这组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

(2)启示: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

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二

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国家行政机关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它们行使权力必须加强监督,权力违法必定追

责。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如何接受公民监督?监督方式有哪些?

2.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是否也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呢?

3.国家权力机关或工作人员违法行政会追责吗?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一)学习“权力运行受监督”

1.阅读第66页的活动园。

交流:从图上你能看出哪些问题?你在生活中有同样的困惑吗?

2.课件出示小贴士,继续了解行政机关的履职情况,以及要受到来自各方

面的监督。

过渡: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

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

证权力的依法运行。(课件出示主席寄语和小贴士,加强认识。)

3.课件出示活动园,查资料,判断下列事例属于何种监督方式。加深认

识公民参与监督的方式。

4.课件出示知识窗,继续了解“信息公开”和“政府公报”,

5.讨论:小学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

6.阅读角:党的领袖对于权力监督的观点。

总结: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

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

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二)学习“权力违法必追责”

1.课件出示“活动园”明确国家机关违法行使权力,一定会追责。

2.课件出示活动园,讨论“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如何处

理”。

3.课件出示阅读角,通过“河南死刑保证书案”加深对权力违法必追责的

认识。

总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

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

关依法行使职权。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说说生活中我们与国家机关相互联系的具体事例。

3.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2.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有关法律有哪些?

3.我们都受到了哪些方面的保护?

能力目标

知道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提升幸福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图片,引出主题----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国家为了尊重和保障公

民的权利,制定了那些法律法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

精讲点拨。

(一)讨论交流:我们是未成年人。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交流:什么是未成年人?

2.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有什么不同?

(二)讨论:活动园

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问题?

正反方辩论

三、合作探究:

1.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2.我们享受那些方面的保护?(出示课件图片)

家庭学校社会司法

3.国家为什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了解未成年人犯罪及相关法规。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2.未成年人作为家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国家制订了很多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未成年人受到的保护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关注弱势体的受教育问题。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必做题]

一、填空题

1.在我国,未满的公民为未成年人。美国的成年年龄是,英

国,德国,法国的成年年龄是周岁。

2.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

3.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全面提高,不仅有助于促进,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

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判断题

1.从世界范围观察,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

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3.10岁是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

4.小学生在家可以不做家务。()

5.6——7岁是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

三、简答题

1.列举我们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法规。国家为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

什么意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规定有哪些内容?

选做题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

存在哪些问题?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解社会

各界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特别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2.能力目标

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体贴家人。能回报社会,做有价

值的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家人的付出,初步培养家庭责任感。明确社会各界的关怀,初步培养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新课导入:

照片欣赏,调动激情。

1.欣赏一组幼童时期和成长历程的照片。

2.揭示课题

(设计说明:照片源于学生生活,唤起幼时记忆,初步感知成长道路上一

直与家人同行。)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能

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解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

特别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故事回忆,体验亲情

1.分享故事: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她见我神情痛苦地躺

在床上,赶紧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呀,烧得好厉害!”妈妈望了望窗外的大

雨,二话没说,披上雨衣抱起我就向医院跑去。

一路上,风吼得厉害,雨也越下越大。妈妈怕我被雨水淋着,就把雨衣的

一大半给了我,把我裹得严严实实。我躺在妈妈的怀中,心里有说不出激动。

渐渐地,我发现妈妈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也好像放慢了,每挪动一步都那

么费力。我着急地想:“医院啊医院,以前觉得你离我家挺近的,可现在为什

么变得这么遥远?”

2.幻灯片播放家人关爱孩子事例,引发回忆:回忆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

中,感受到了哪些来自家庭的关爱?讲述自己感触最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

感恩之心。

(设计说明:以身边同学的故事为例,真实地讲述家人疼爱子女平凡而又

感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共鸣,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有感而发,知道自

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悉心照顾和培养。)

3.学生小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

要场所。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

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

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二)阅读角:了解国际家庭日和《儿童权利公约》

1.简要讲述P78国际家庭日的由来和意义。

2.同学们,听完这些故事,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小结: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承载

着世界的美好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前行,不负厚望。

(三)知识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请同学们讨论,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与家人相处,或家庭和睦能做

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

1.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

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幻灯片出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

2.补充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3.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下:在你的成长过程

中、感受到了哪些来自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怀?

(五)关爱留守儿童

1.简介留守儿童成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

程的推进,全社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

将未成沪未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

现。

2.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902万人。(完成81

页阅读角)。

谈一谈你认为留守儿童在成长中会面临哪些些问题?

3.就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合理的建议。

4.教师小结: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

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

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一)感恩家人感情升华

1.家人需要关心和体贴

家人这么爱我们,他们是否也需要我们去关心、体贴呢?上一周我们已经

开展了“我爱我家”第一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观察记录了父母一天的活动,

现在先请你们先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同学们,我们在享受家人关爱的同时,也要试着学会关心、体贴自己的家

人。平时,你有主动关心过家人吗?请你说一说。

2.学着关心、体贴家人。

接下来我们就做一个“关爱家人”的闯关游戏,想参加的同学马上请你准

备好。

(1)第一关:知道家人生日

我知道的生日是月日;

我知道的生日是月日;

我知道的生日是月日;

我知道的生日是月日;

同学们,每年家人都为我们过生日,我们也应该记住他们的生日,心中有

他们,这就是关心家人的表现。

(2)第二关:为家人庆祝生日

先说一说你以前是怎么给家人庆祝生日的。

假如今天就是妈妈的生日,我就是寿星妈妈,你还有其他庆祝的办法吗?

(3)第三关:我会做,我能行!

开饭了,我会()。

妈妈不高兴了,我会()。

(),我会()。

(),我会()。

……

(设计说明:通过游戏的形式,检测学生关爱家人的行为,告知学生关爱

家人的方式,在游戏中分享快乐,体会到关心、体贴家人也是自己应该做的

事,培养家庭责任感。)

(二)感恩社会,明理导行

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什么?

出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辨析导行。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该如何保护自己?你

该如何感恩家人,回报社会?

出示梁启超和的名言,对学生提出希望。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教学目标

1.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知道正确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边界。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难点:知道正确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边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

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

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

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学习第九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依法维

权》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那么,是怎样做的呢?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

1.当别人对你强行搜身时,你是怎样做的?

2.你为什么不让家人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你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1.你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

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你利用自己所

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你,你这

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

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

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2.是的,你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

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你不让哥哥去他们。你这样做有两个好

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你知

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

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

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

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

吗?

③小结:你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

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你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

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

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

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

1."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小结:少年儿童

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因此应该学法、知法、

守法。

2."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

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

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

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你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

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

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简答题

1.我国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

2.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

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

迟。对于12周岁的小学生是否有责任做家务的问题,请你替刘律师劝说王阿姨。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公民参政议政有什么重要意义?(至少两点)

5.说一说我们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6.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

法,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7.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

8.本学期学习了一些法律,把你的收获写下来。

9.请你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10.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宪法,你了解哪些知识?至少写两个方面。

11.列举宪法中规定的我们享有的基本权利(至少三种)

12.在新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府一委两院”说法,请你说一说我们山东省的“一府一

委两院”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机关?

13.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说一说法律有哪些作用?

14.杜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因为是家里的“独苗”,父母、爷奶都格外疼爱。上小

学时,杜某变成了一个招人讨厌的孩子,经常打架、骂人、欺负他人。老师多次批评他,

并让爸妈管教。15周岁那年,杜某因拦截、欧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派出所进

行了治安处罚。后来,杜某又因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

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由父母、学校管教;(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3)由政府收容教养;(4)由法

院追究刑事责任。

说说杜某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由轻到重的顺序填写在对应的

答题卡)

15.赵某因楼上住户吵人,竟在家安装了一台振动马达,并时不时在夜深人静时打开。受

到噪音影响的邻居忍无可忍,将其起诉到法院,要求拆除家里的振动马达。从该案例中,

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16.在酒店、手机营业厅、邮局这三个地方,身份证分别有什么用处?

17.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否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何监督?

18.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合适途径依法维权,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

非法手段报复。请你写出你知道的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不少于三部)

19.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20.我国居民身份证分为正面和背面,请你在下面方框内写出身份证背面的那些信息。

21.你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权利和义务?

22.“每个中国人走出国门,都是中国的名片。”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写一写你应

该怎样做,才能做好中国的名片呢?

23.“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我想几点开工就几点。”“楼上天不亮就装修太扰

民了,老人孩子都休息不好怎么办?”如果是你的邻居有这样的矛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

呢?

24.我们国家关爱未成年人的具体举措有哪些?请列举出其中三项。

25.请将法律名称与其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在横线处填入序号即可。

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④女性的权利⑤财产权

法律名称公民基本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______)

26.居民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用处?请列举出其中三项。

27.法律的作用?

28.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

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___________________。

29.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你认为人大代表怎样才能

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呢?

30.妈妈准备从化妆品公司订购一批产品在自家超市销售,双方即将签订一份合同。

我会提醒妈妈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赵新的姑姑怀孕了,喜欢安静的环境。可小区的广场上,每天都有跳广场舞的,大早

跳,下午跳,晚上跳……赵新的姑父与他们交涉,他们说∶“广场不是你家的,你管得着

吗?”赵新的姑父应该怎么办?写下你的建议。

32.为了更好的便民利民,许多地方政府建立了“12345”公共服务系统,设置“12345”

、“12345”政府网站等。小明认为:“这是非紧急报警类。是政府听民

情、解民困、分民忧的新平台,当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政府的帮助。”你认为该怎样正确

使用“12345”公共服务系统呢?

33.刘明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他该怎么办?

34.你知道哪些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请至少列举3条。

35.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哪些情况用得上身份证呢?(请至少例举三

种)

36.在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

37.通过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宪法知识?(至少答出两点)

38.寒假的一天,黄海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办事,过的非常充实。他们先去派出所办理身

份证,然后到银行取钱,再到民政局咨询老年优待证办理事宜,期间路过了济宁市监察委

员会,最后去医院看望了生病的李阿姨。请你判断一下提到的这些单位哪些属于国家机

构。

39.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却频频发生,伤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

康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六年级1班召开了“拒绝校园

欺凌”主题班会。作为本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告诉大家面对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

40.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知道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还

有哪些吗?

41.你在家里做家务吗?都做些什么家务活?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42.留守儿童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关心和帮助他们?请提出你的建议。

43.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写出两种办法即可)

44.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45.作为小学生,你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

策呢?请列举三种方式。

46.王然同学从外地转入了新的学校,被三位同学威胁,强迫他给他们背书包、要零花

钱,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如果是你,该怎么做?

47.什么是留守儿童?

48.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至少列举三条)

49.如果你遇到校园欺凌,你应该如何应对?

50.法律规定我们小学生有哪些义务?

51.未成年人在出现性侵害事件后,应当怎么做?

52.人民法院的法定职权是什么?人民法院依据什么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53.王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

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自己创办了工厂,做了厂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

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请分析一下王军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

义务。

54.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

55.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媒体进行监督?列举出三个。

56.在中央,“一府一委两院”分别指的是什么?

57.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很大,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说一说身份证的用途都有哪

些?(至少写出2个以上)

58.谈一谈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取得的

成就。(至少4点)

59.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

专门的法律,以便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请写出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60.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简答题

1.我国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其中在我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

防线。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法律方面作答即可。

2.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

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

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详解】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

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但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12周岁的小学生也应对家庭尽一份

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

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意思相近即

可。

3.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家庭保护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和家庭保护四个方面作

答即可。

4.公民参政议政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的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

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有利于实现民主科学决策、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等方

面作答即可。

5.示例: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这些法律为我们

的人身安全、受教育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详解】

6.宣传宪法精神;宣传宪法和法律,增强宪法观念;.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宣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等方面作答即可。

7.明白自己权利、不忘索要发票、牢记维权时限、运用维权渠道。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委会自己消费权益的方法即可,比如不忘索要发票、

牢记维权时限。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还规定了公

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即可。

9.从学生个人层面: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懂法、知法、

守法。

从社会层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包括家庭教育、

网络环境、社会环境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作答即可。

10.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详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同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

容。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意思相近即可。

11.①受教育权;

②物质帮助权;

③休息权。

【详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

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我们享有的权利有:受教育权、物质帮助

权、休息权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写出三条即可。

12.山东省的“一府一委两院”:一府——山东省人民政府;一委——山东省监察委员

会,两院——山东省人民法院和山东省人民检察院。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山东省的“一府一委两院”即可。

13.答:法律的作用:

(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如法律规定适龄儿童要履行义务教育的义

务,作为适龄儿童,我们就要接受义务教育,不能辍学打工。再如,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

禁止吸烟,我们在图书馆、广场等地方,就不能吸烟。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如法律禁止酒后驾车,如果喝醉了酒在开车上

路,就是错误的。

(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如当我们的受到不法分子侵犯的时候,我们

就可以请求法律的帮助。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法律的指引、衡量和保护作用即可。

14.

1

2

3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写出杜某的行为及相对应的惩罚即可。

15.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不得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

益。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权力的行使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方面作答即可。

16.酒店时,手机用于办理住宿;手机营业厅,手机用于身份验证;邮局,手机用于身份

验证。

【详解】

身份证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但都有身份证明这一个共同的特点。故相关答案可

从验证身份的角度组织答案进行表述。

17.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了哪些违法的或者说以权谋

私的,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权利。

【详解】

每个公民都有监督的权利,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也可以履行自己的权利,本题答案不唯

不良行为

打架骂人,欺负同学

拦截殴打同学,强行索要财

盗窃

处理措施

父母、学校管教

公安机关治安处罚

政府收容教养

一,言之有理即可。

18.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详解】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

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写出三部即可。

19.宪法宣誓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详解】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

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

究。宪法宣誓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

一,意思相近即可。

20.身份证背面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身份证号。

【详解】

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证明。身份证背面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出生日

期、家庭住址、身份证号。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很多,我们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

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

21.公民有人身自由、言论、出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人格尊严等权利,需要履行遵守

公共秩序、服兵役、维护民族团结、依法纳税等义务;权力与义务是一致的,享受权利就

必须履行义务,即便放弃权利,也必须履行义务。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首先写出公民的权力与义务有哪些,然后写出权力与义务

的关系即可。

22.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国外的任何行为,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我们应当遵守当地

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这样才能做好中国的名片。

【详解】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

“每个中国人走出国门,都是中国的名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国外的任何行为,

都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

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

唯一,意思相近即可。

23.我会劝说邻居不要在他人休息的时候装修,每个人都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如果

劝说无果,我会依法报警处理。

【详解】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

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

候,不能滥用权利。本题中,虽然邻居有装修的权利,但我们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

利。我们应该劝说邻居装修时不能打扰到别人。如果劝说无果,我们要依法报警处理。本

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描述清楚即可。

24.①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②全社会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③家庭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

【详解】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

学校和家长们的关心、重视和引导。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

保护未成年人。我国关爱未成年人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

保护未成年人;全社会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

人;家庭和学校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等。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

不唯一,写出三条即可。

25.⑤②③④①

【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保障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6.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③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详解】

身份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证明。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很大,它能保障公民的

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的上它。例如:

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等。本题为开放性题

目,答案不唯一,写出三项即可。

27.(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指引方向、衡量对错、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作答

即可。

28.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根据相应的情况,写出法律的作用即可。

29.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当前人民众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征集全国和省两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议案、建议案,向国家机关部门反映人民呼

声,提出意见和建议。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加深与人民众的联系、反映人民众的意见等方面作

答即可。

30.买方和卖方名称,买卖商品的数量、质量,商品的价款,交货的日期,支付货款的方

式,违反合同的责任,争议的解决方式等。

【详解】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

易、消费等社会关系。本题中,合同主要条款有:买方和卖方名称,买卖商品的数量、质

量,商品的价款,交货的日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违反合同的责任,争议的解决方式等。

签订平等、互利的合同,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

31.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就可以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协商解决或者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等方面作答即可。

32.首先在拨打这个12345公共服务系统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了解,并且梳理

好自己遇到的麻烦,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尽量使用普通话,这样才能够让对方更好地为你服

务。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正确使用“12345”公共服务系统的方法即可,比如梳

理清楚自己的问题,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等。

33.首先应该去打防犬疫苗,然后和邻居协商赔偿,如果协商无果就运用法律维权。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打疫苗、然后进行维权等方面作答即可。

34.《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义务教育法》即可。

35.身份证用处多。全家旅行,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要用身份证;在火车站购买

火车票的时候,要用身份证;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的时候,要用身份证;在邮政局邮寄物

品时,要用身份证;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要用身份证;在医院看病时,要用身份证……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用得上身份证的情况即可,比如全家旅行,在机场办

理登机手续。

36.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

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这

方面作答即可。

37.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

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宪法的相关知识即可。

38.派出所、民政局、济宁市监察委员会属于国家机构。

【详解】

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据此解答即

可。

39.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及时向老师和家

长求助,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及时求助和运用法律保护等方面作答即可。

4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即可。

41.我在家里做家务。我会扫地、洗碗。我认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尽一份责任,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我们承担责任的能力,

培养我们的责任意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自己会做的家务,然后从培养责任意识等方面作答即

可。

42.问题: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

做法:在学校老师多关注,设置专门的儿童心理室;社会和居住地也给予更多的照顾,照

顾心理缺失和生活。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首先写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写出方法即可。

43.告诉老师或父母,与对方协商;报警或者上诉处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告诉大人与之协商和报警处理等方面作答即可。

44.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

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刑法和民法的作用即可。

45.①在政府网站留言;②给人大代表写信;③参加听证会等。

【详解】

本题旨在考查我们关心国家大事采取的方式。我们青少年是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大事,

社会生活的问题,我们要从小做起。我们可以在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参加听

证会等。

46.校园欺凌;我会告诉父母和老师,请他们帮忙解决。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围绕校园欺凌及应对的方法即可。

47.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

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留守儿童的含义即可。

48.蛟龙号入海、嫦娥号奔月、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女排夺冠。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的事情即可,比如蛟龙号入海、

嫦娥号奔月等。

49.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么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架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详解】

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对欺凌行为说不、依法维权等方面作答即可。

50.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

环境;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

己的贡献。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小学生的义务即可。

51.应该及时求助父母或者依法进行维权。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从求助父母、依法维权等方面作答即可。

52.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人民法院的法定职权以及依据的法律即可。

53.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

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王军享有的权利和规定的义务即可。

54.首先,身份证能用来识别身份;身份证,用来登记;身份证,用来购买车票。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身份证的用处。身份证可以用来识别身份,用来进行登记,还可用来购买车

票。

55.电话电报、报纸杂志、政府网站、媒体发布会。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公民进行监督的媒体即可,比如电话电报、报纸杂

志、政府网站等。

56.一府:人民政府;一委:监察委员会;两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一府一委两院”代表的国家机构即可。

57.酒店住宿、办手机卡、车站取票。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身份证的用处即可,比如酒店住宿、办手机卡等。

58.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2019年中国在北京开展世界园艺博览会。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开展。

【详解】

本题在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展开说明即可,答案不唯一。

5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描述能力,学生写出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即可,比如《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等。

60.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

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

健康成长。

【详解】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保

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并在其他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法律对未成年

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

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本文发布于:2022-08-26 18:5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88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图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