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题库-《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11-07 05:36:14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6日发
(作者:代办营业执照)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的概念

(1)[多选题]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二者调整范围不同,法律比道德调整的范围更为广泛

B.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重义务的一面性

C.法律具有确定的表现形式,而道德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

D.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而道德仅存在于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中

【参考答案】BCD。法与道德调整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更为广泛。一般地说,凡法

律调整的关系,大多也由道德调整。A项表述有误,B、C、D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CD。

(2)[单选题]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有着不同分类,按照制定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

以划分为()。

A.—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成文法和习惯法

【参考答案】D。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按

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可以把法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适用范

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

惯法。故本题答案选D。

(3)[多选题]关于法的国家强制性,表述正确的是()。

A.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国家强制力的介入

B.在法自觉得到遵守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运用国家强制力

C.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

D.法的实施也需要社会舆论,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

【参考答案】BD。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的实施的唯一力量,只是最终保障手段。法的

实施也需要社会舆论、法制观念、伦理道德等多种手段来保证。故本题答案选BD。

(4)[多选题]法的基本特征包括()。

A.调整人们思想和行为关系的规范

B.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C.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D.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参考答案】BCD。A项说法错误,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不包括对思想的

调整。BCD三项都体现的是法的基本特征。故本题答案选BCD。

(5)[单选题]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这是因为()。

A.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B.法反映的内容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反映的思想永恒不变

D.法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参考答案】D。法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法

的本质。

(6)[单选题]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

A.物质制约性

B.阶级性

C.正式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A。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物质制约性。法的物质制约性是指法的内容受

社会存在这个因素的制约,其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选项A正确。

(7)[单选题]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法律强调调整人的行为,道德强调调整人的内心

B.法律是道德的最高要求,道德是法律的最低要求

C.法律和道德在调整人类社会关系,都起到规范作用

D.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保障实施

【参考答案】B。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

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追求的是最底线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

定,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同样是一种社会规范,既规范人们的行为,也规范人们的思想,

往往通过社会舆论保障实施。道德倡导的是终极的天下大同和社会和谐,因而说道德是最高

标准的法律。故本题选B。

(8)[多选题]道德发挥功能的方式主要有()。

A.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国家强制力

D.传统习俗

【参考答案】ABD。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等力量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因此可知本题选ABD。

(9)[多选题]《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

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条规定属于()。

A.成文法

B.根本法

C.实体法

D.一般法

【参考答案】ACD。成文法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制定发布的具体系统的法律文

件。我国的宪法、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都是成文法,故A项当选。根本

法是指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我国的根本法只有《宪法》,故B

项不选。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与程序法相对

应,《刑法》属于实体法,故C项当选。一般法是指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

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刑法》即为一般法,故D项当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

为ACD。

(10)[多选题]关于法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依据法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C.依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不同,可以把法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D.依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参考答案】ABCD。法的一般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依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的不同,可以把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依据法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分为实

体法和程序法。(3)依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不同,可以把法分为根

本法和普通法。(4)依据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5)依据

法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法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故应选ABCD。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的要素

(1)[单选题]我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

为。这一规则属于()。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委任性规则

D.准用性规则

【参考答案】B。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可为或不可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其他人为或不

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应为或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可分

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

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准用性规则是一个法理学上的名

词,是指法律条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

容规定的规则。题干属于勿为一定行为的规则,故答案选B。

(2)[多选题]—般而言,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在立法实践中,两者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个完整的法律规则可以有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达

B.—个法律条文可以表述数个法律规则

C.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D.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则具有对应关系

【参考答案】AB。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

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

个法律规则。在立法实践中,通常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明示人们的行为界限,分别以不同

的条文规定表现出来。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情形:(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

律条文来表述;(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3)—个

条文表述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其要素;(句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故正确答案是AB。

(3)[单选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37条规定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

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

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

机构制定。”这属于()。

A.准用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命令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参考答案】D。依照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已明确肯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

的内容来确定该规则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所谓确

定性规则是指法律规则的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需再援引或参照其他法律规则的内容来确定该

规则的内容。绝大多数的法律规则属于确定性规则。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

规则的内容,只是规定了某种概括性的指示,授权或委托某一机关或某一机构加以具体规定

的法律规则。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规定可以参照或援引

其他的法律规则的规定来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则。依照题意,本题答案选D。

(4)[单选题]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不

得非法干预。这一规定属于()。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术语

D.法律传统

【参考答案】B。法律原则指能够作为法律规则基础或本源的原理或准则。它在法律规则

中占有至上地位,是其他一切规则产生的基础,因而具有权威性;同时它可以作为直接的行

为规则被适用,又具有可操作性。本题中体现的是自愿原则。故本题答案选B。

(5)[单选题]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参考答案】B。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内容,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达和表现形式。故本题答案选B。

(6)[判断题]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原则。()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诚实守信既是一种公共道德规范,又通过这种“诚信”思想理念,制

定出了许多保证和维护“诚信”道德规范得以实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以它又是一种

法律原则,故本题判断正确。

(7)[单选题]我国《婚姻法》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该法律规范

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任意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参考答案】A。禁止性规范,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

律规范。禁止性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

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

任意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

务的法律规范。准用性规范,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的规

则使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A项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8)[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

中的()。

A.委托性法律规范

B.命令性法律规范

C.禁止性法律规范

D.授权性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D。按照法律规范调整方式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

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其中,授权性规范,就是规定人们可以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

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它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授予公民或法人某种权利;二是授予

国家机关、公职人员某种权力(职权)。故本题答案选D。

(9)[判断题]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

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法律规范由法律条文表示、组成。故本题判断正确。

(10)[单选题]法律规范的形式的来源和其外在表现形式称为()。

A.法的渊源

B.法的来源

C.法的形式

D.法的构成

【参考答案】A。法的渊源,简称“法源”,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

形式,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选

项A正确。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的作用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具有同时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发现

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这体现了法的()。

A.评价作用

B.指引作用

C.教育作用

D.制裁作用

【参考答案】B。指引作用是规范本人的行为,指引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故本

题答案选B。“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是指引作用中的“确定性的指引”(义务模

式),指引作用还包括“不确定性(即有选择)的指引”(权利模式)。

(2)[多选题]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乙在30天内向甲交付并过户A房屋。

在签订买卖合同后第三天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50天后出租A房屋给丙

居住。从这两份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甲的行为,法律显示出哪些作用?()

A.评价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参考答案】BD。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主体的意志行为

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1)法律的指

引作用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以及违反这些规定的制

裁,来指引人们的行为。(2)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则,评

价作用是评价他人已经作出的行为是否合法。(3)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人

们可以预测即将作出的行为的后果,即主体可以事先预计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也可以预知国家对某种行为的态度。(4)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对各种违法行为可以实施

制裁,以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强制作用是强制违法者的行为。(5)法律的教育作用

是指法律通过自身的存在及运作实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督促、引导、教育人们弃

恶从善、正当行为的作用。本题中,甲先与乙签订了二手房买卖合同,基于对乙将会把房屋

过户给自己的这样一种预测,甲做出了与丙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行为,并可预计该行为产生

的法律后果,这体现了法律的预测作用。而甲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后,明确了自己享有的权

利,进而行使这种权利的行为又体现出了法律对其行为的指引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D。

(3)[单选题]包工头甲拖欠农民工钱多年,被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判罪,强制执行了

农民工的工钱。这主要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强制作用

C.预测作用

D.评价作用

【参考答案】B。法的规范作用分为五个方面: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

用和教育作用。甲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判罪,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

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法的规范作用包括()。

A.指引、评价、惩罚、强制、教育作用

B.指引、评价、教育、预测、惩罚作用

C.指引、教育、强制、鼓励、预测作用

D.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D。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自身表现出来的、对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

所产生的影响。它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五个方面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

(5)[单选题]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行为起导向、引路的作用

B.法的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

C.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D.法的作用的发挥不受人的因素影响

【参考答案】D。法的规范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指引作用: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

引导作用,指引作用发生在行为之前,其作用对象是本人;②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权威

的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③教育作用: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警示作用和示范作

用,教育作用的对象一般是案件之外的其他人;④预测作用: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

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预测作用的对象不是个人,而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

互行动;⑤强制作用: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强制

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强制作用与法律责任直接相关。即ABC选项说法均正确。D选项

中法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需由守法、执法和司法的主体参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因素的

影响,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6)[多选题]李某某日看到公司门口停着一辆车,车门开着,座位上有块金条,李某趁人

不注意把金条拿来了,后告诉其朋友王某,王某告诉李某,这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李某听

后主动向公安局自首。这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AB。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

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

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

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髙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

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

作用。

(7)[多选题]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是()。

A.以强制性手段配置社会资源

B.保护人类传统文化不受损害

C.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D.降低和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

E.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参考答案】CE。法的社会作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

公共事务。故本题选CE。

(8)[单选题]法的规范作用中,()是对本人行为具有引导的作用,具有“律己性”,

()是衡量、判断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具有“律他性”。

A.教育作用评价作用

B.指引作用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指引作用

D.指引作用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B。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它涉及

的对象主要是本人的行为。法的评价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对他人的行为的评价;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

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为保

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的作用;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

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

(9)[单选题]中央电视台的《天网》栏目经常报道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作为国家电视

台这么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挥法的规范作用的()。

A.预测作用

B.评价作用

C.指引作用

D.教育作用

【参考答案】D。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的

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选项D

正确。

(10)[单选题]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中最首要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参考答案】A。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

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

有的,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即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违反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和做出某种

行为的功用和效能。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最首要的作用。故本题选A。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律体系

(1)[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部门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包括不同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

B.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就是一个部门法

C.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按其规范的性质可以归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就是“刑法”这一部门法的主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B。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它是普遍、多次和反

复适用的法律文件,即通常所谓的法律,有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渊源形式。二者之间

的关系是:(1)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

文件构成的:(2)部门法不等于规范性法律文件。部门法往往是由许多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构

成的。同时,大多数规范性法律文件并非各自包含一个法律部门的规范,可能还包含属于其

他法律部门的规范。故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2)[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

C.中华法系也即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参考答案】ABD。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

构成的体系,是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

单位。AD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B项正确。中华法系指的并不是我国的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是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C项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BD。

(3)[单选题]()是指一国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A.法律部门

B.法律体系

C.法律渊源

D.法学体系

【参考答案】B。法律部门,是运用特殊调整方法调整一定种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法律的渊源,指那些来源不同,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4)[多选题]不属于法律体系范畴的是()。

A.法律

B.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C.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D.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ABCD。选项ABCD全是法的渊源的内容,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

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5)[单选题]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A.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的社会关系

B.法律调整方法

C.法律数量的多少

D.法律的制定机关

【参考答案】A。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有:(1)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

规范的调整方法。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基础或是最重要的标准。故

本题答案选A。

(6)[单选题]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

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面关于法律体系的表

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内地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D。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

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D项认为我国古代不存在法律

体系是错误的,我国古代法律的总体特征虽然是“诸法合体”,但仍然存在民事、刑事等法

律部门,也存在法律体系。

(7)[判断题]法律体系包含国际法律体系。()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

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

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所以说法律体系不包含国际法律体系。

(8)[单选题]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是(),其奠定了后世法系,尤其是大

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A.《罗马民法大全》

B.《十二铜表法》

C.《乌尔纳姆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A。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

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律》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

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

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法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

料。故本题答案为A。

(9)[多选题]下面哪些是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

A.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C.继承了中国法制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D.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参考答案】ABCD。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其具有

十分鲜明的特征:⑴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⑵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⑶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⑷体现了继承中国法

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⑸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

展要求。因此,答案选ABCD。

(10)[单选题]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

A.宪法

B.行政法

C.民法

D.经济法

【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常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

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集中反映了掌

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根本利益,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在国家

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律体系

的基础和核心。故本题选择A项。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律关系

(1)[单选题]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关系。二者之间

具有紧密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

一关系()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的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保障权利的实现

【参考答案】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第一,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

可分割的。权利和义务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与

发展为条件。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不存在了。第二,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第三,从产生和发展看,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第四,

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

因而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一般而言,在等级特权社会,法

律制度往往强调以义务为本位,权利处于次要的地位。而在民主法制社会,法律制度较为重

视对个人权力的保护。此时,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性的,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

障权利的实现。根据上述第四点,权利是第一性的,义务是第二位的,义务设立的目的是为

了保障权利的实现,知道A是正确的。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的表述是错误的。

根据上述第一点可知C的表述是正确的。根据上述第四点可知D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2)[单选题]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

为()。

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参考答案】B。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权利

能力,亦称法律人格,指的是法律关系生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法律事

实,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

关系所指向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故本题答案选B。

(3)[多选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形成了法律关系?()

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一万元

B.甲区警方査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C.何某为急赶回家,用信用卡透支4000元购买机票

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参考答案】BCD。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

利和义务关系。刘某因赌博欠吴某一万元,属于非法之债,不是法律关系。所以A选项错误,

不选。甲区警方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在甲区警方和企业之间形成法律关系。B选项正

确,当选。何某用信用卡透支4000元购买机票,与银行形成法律关系,C选项正确,当选。

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与医院之间形成医疗方面的法律关系。所以D选项正确,当选。

故本题答案选BCD。

(4)[多选题]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有()。

A.物,即各种物质资料

B.非物质财富,或称智力成果、精神财富

C.行为

D.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ABC。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是

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物、人身、精神产品、行为结果。故

本题答案选ABC。

(5)[单选题]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C。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甲、乙双方

签订房屋装修合同而形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装修劳务行为。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装

修的房屋,而是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的行为。故本题答案选C。

(6)[单选题]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歌星与演艺公

司签订赴某地演出的演出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中,客体是()。

A.物

B.人身

C.精神产品

D.行为

【参考答案】D。歌星与演艺公司签订赴某地演出的演出合同,其客体是歌星的演出,而

不是歌星本人。选项D正确。

(7)[单选题]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

消灭的属于()。

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部门

【参考答案】B。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

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法律事件是指

法律规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

(8)[单选题]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此,若

以一双鞋的买卖法律关系为例,小王是买方,她的义务是支付鞋的价金,权利是取得鞋子;

小张是卖方,她的义务是交付鞋子,权利是取得价金,则()是这个买卖法律关系里面的

客体。

A.小王和价金

B.鞋子和价金

C.小王和鞋子

D.小张和小王

【参考答案】B。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此,

若以一双鞋的买卖法律关系为例,小王是买方,她的义务是支付鞋的价金,权利是取得鞋子;

小张是卖方,她的义务是交付鞋子,权利是取得价金,则鞋子和价金是这个买卖法律关系里

面的客体。故本题选B。

(9)[多选题]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关系的主体

C.法律的权利与义务

D.法律关系的客体

【参考答案】ABD。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主体和法律关

系的客体。故本题选ABD。

(10)[单选题]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两个条件,法律事实和()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正义

D.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D。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两个条件,分别是法律规范和法律事

实。故本题答案为D。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的运行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行政法

【参考答案】C。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1)宪法;(2)法律;(3)国家最高行政

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4)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5)民族自治

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特别行政区的法律;(7)国际条约。故本题答案选C。

(2)[单选题]根据监督主体不同,法律监督分为()。

A.事前监督、事后监督

B.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C.合法性监督、合理性监督

D.纵向监督、横向监督

【参考答案】B。对于法律监督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各种分类,基本的

分类有以下几种:(1)根据监督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又称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

会监督两大类。(2)根据监督主体和被监督的国家机关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不同,可以分

为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3)根据监督主体和被监督的国家机关是否属于同一系统,可以

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4)根据监督实行时间的先后,可以分为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故本题答案选B。

(3)[单选题]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部

D.纪律检查委员会

【参考答案】B。《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

机关。故本题答案选B。

(4)[单选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的过程中。

A.法的制定

B.法的实施

C.法的适用

D.法的遵守

【参考答案】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体现在法的适用的过程中。在法的适用领

域,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①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

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②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

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③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

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④对任

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不

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故本题答案选C。(备注:此题不严谨。公民在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因此,在法的遵守过程中亦能体现出该原则。)

(5)[单选题]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

的活动,称为()。

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参考答案】B。法的适用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法律的规定运

用国家权力调整和保护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活动。法的适用是法的实现的重要形式之一。法的

适用的主体是国家专门机关和由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专门活动。法的适用是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故本题应选B

选项。

(6)[单选题]()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

门活动。

A.法的遵守

B.法的执行

C.法的适用

D.法律解释

【参考答案】C。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

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由于这种活动是以国家名义来行使,因此也称为“司法”,法的

适用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

(7)[判断题]法的渊源,也称为法的来源,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法律文

件的表现形式。()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法的渊源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分为直接

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

(8)[单选题]法律形式又称()

A.法律规定

B.法律渊源

C.法律条文

D.法律文件

【参考答案】B。法的渊源含义是指法的表现形式,法的效力来源。正式渊源: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非正式渊源:习惯、判例、政策

(9)[多选题]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A.守法的最低限度是不违法

B.守法的范围与一个国家的正式法律渊源密切相关

C.守法不仅指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而且包括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D.守法仅指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不包括对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遵守

【参考答案】ABC。守法的范围主要是各种制定法,但某些非规范性文件如人民法院的判

决书、调解书、裁定书等也属于守法的范围,D项表述错误,其余三项表述正确。故答案为

ABC。

(10)[单选题]黄某是甲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

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2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

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下列哪一种?()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参考答案】B。守法,也称法的遵守,广义上即法的实施,狭义上则专指公民、社会组

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本题中黄某

以公民身份做出举报行为,是依照法律行使公民监督检举权利的活动,属于法的遵守。B项

正确。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

的专门活动。广义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

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的执法,则专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

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法的解释,是指特定的人或者组织对法律条文的含义、适用范

围以及法律条文中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规定进行的一种解释。A、C、D项均不符合题意。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的效力

(1)[判断题]法律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时间和行为,不能适用于生效前发生的时间和

行为。()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法律具有溯及力即法对它生效前所发生的行为和事件可加以适用的效

力。

(2)[单选题]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

【参考答案】B。法律生效有四种方式:(1)自颁布之日起生效;(2)法律本身规定具

体生效时间;(3)由另外的专门决定规定生效时间;(4)规定在法律颁布后一段时间后生

效。如无明文规定时,法律生效时间即为法律公布之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不论行为人的国籍与住所,只要行为人损害了某国利益,都适用该国家的法

律效力原则是()。

A.属人主义原则

B.属地主义原则

C.保护主义原则

D.折衷主义原则

【参考答案】C。保护主义原则,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

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故本题答案选C。

(4)[单选题]“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

法。”这体现了()。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参考答案】A。刑法中的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

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故本题答案

选A。

(5)[单选题]我国某大学留学生甲(M国人)与另一名留学生乙(国人),在食堂用餐时

由于人多拥挤发生争执,继而发生打斗事件,甲用随身携带的匕首朝乙的腹部刺了一刀,乙

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对于这一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根据属人管辖原则,适用M国刑法或者国刑法

B.应根据保护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

C.应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

D.应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

【参考答案】D。属地管辖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

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属人管辖原则以

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

法。保护管辖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

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普遍

管辖原则以保护各届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

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

用本国刑法。我国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基础,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补充的刑

事管辖原则。我国《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

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案例中的情形发生在我国某大学内,当然属于我国《刑法》

的管辖范围,应根据属地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故本题答案选D。

(6)[单选题]下列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项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免其罪”

【参考答案】A。A项属于法的时间效力,法律须经公布后始得生效。它表述了一个重要

的民主原则,即不经公布的法,公民可以不遵守,该项正确。B项中,规定解决法律之间效

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的规范应为根本法一宪法,而不是基本法律,故该项错误。C项中,

法律无溯及力的含义是:新法对过去不生效,旧法仍然对过去起作用,这是从旧原则而非从

新原则。故该项错误。D项中,前半部分正确,但后半部分错误。公民是不能因不知法而被

免罪的,法对人的效力是以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等原则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是否

知晓为标准。故本题答案选A。

(7)[单选题]凡是本国公民,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受本国法约束,面对外国人一律不

适用。这种法律对于人的效力范围属于()。

A.属人主义

B.保护主义

C.属地主义

D.综合主义

【参考答案】A。确定法律对人效力的原则有:(1)属人原则,即一国法只适用于本国公民,

只要是本国公民,不论其在国内还是国外,均受该国法的约束,但对于外国人,即使在该国

境内,也不适用该国法律。(2)属地原则,即一国法只适用于本国主权范围,不论是否为该

国公民,只要其身在该国境内,都适用该国法。(3)保护主义原则,即一国法的适用以保护

该国利益为依据,任何人不论其是否为该国公民,也不论其身居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侵害了

该国利益,就适用该国法。(4)综合主义原则,该原则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和保

护主义,既维护了本国利益,又尊重了他国主权,具有现实的操作性。故本题答案选A。

(8)[单选题]关于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我国采取()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参考答案】D。我国关于法的时间上的效力,一般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故本题答案

D。

(9)[单选题]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原则

B.只采用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与属人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参考答案】C。根据我国法律,对自然人的效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公民的效

力。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律使用中国法律,中国公民在国外也是用中国法律。第二,对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对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法律适用问题:外国人和

无国籍人在中国域内,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使用中国法律。因此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采用

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原则。故选C。

(10)[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对于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特殊优于一般”

B.我国民法的溯及力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C.新的法律公布后,原有的法律即丧失效力是我国法律终止生效的唯一形式

D.只要是A国公民,无论其身处何处,都适用A国法律,则A国采用的是“属地主义”

【参考答案】A。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刑法适用原则。B项说法错误。C项所述只是法律效力

终止的情形之一,此外还有:新的法律取代原有的法律,同时宣布旧法失效;法律本身规定

的有效期届满;由有关机关颁布专门性的文件来宣布废止某个法律;法律已完成其历史使命

而自行失效。C项错误。属地主义,指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是本

国的公民,都受到本国法律约束和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就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由此可知,A国并非采用属地主义,D项错误。A项说法正确,本题选A。

《法理学》专项特训题库:法律责任

(1)[多选题]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我国的法律制裁可以分为()。

A.行政制裁

B.违宪制裁

C.民事制裁

D.劳动仲裁

E.刑事制裁

【参考答案】ABCE。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司法制裁(包

括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因此,本题选择ABCE。

(2)[单选题]交通主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依法处以的制裁,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A.民事制裁

B.惩罚性制裁

C.行政制裁

D.刑事制裁

【参考答案】C。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依照行政法规或内部规章对

违法乱纪,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法人或公民的处罚或处分。交管部门对违章驾驶司机是行

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的范畴。故本题答案选C。

(3)[判断题]承担法律责任就是接受法律的制裁。()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

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就其性质而言,法律关系可以分为法律上的功利

关系和法律上的道义关系,与此相适应,法律责任方式也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

接受法律制裁只是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之一,故本题判断错误。

(4)[多选题]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

A.刑事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行政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ABCD。法律责任的类型是指承担法律责任方式的类别。按照违法的性质和危

害程度的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

责任。故本题答案选ABCD。

(5)[多选题]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每一位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负有法律责任

B.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C.民事关系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因而民事责任通常不具有强制性

D.开除党籍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

【参考答案】ACD。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

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A错误。根据责任承担的内容可以分为财

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B正确。民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C错误。开除党籍属于党内处分,

行政责任是指因为违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开除党籍不属于行

政责任的承担方式,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CD。

(6)[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A.甲因酒驾被行政拘留

B.乙因高空抛物砸中他人车辆被法庭裁判赔偿2200元

C.丙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单位开除

D.丁因犯罪被判处管制

【参考答案】ABD。A项是行政制裁,属于行政处罚里的行政拘留;B项属于民事制裁;D

项属于刑事制裁里的主刑管制;C项与法律无关,它只是单位内部的人员的处分行为。故本

题答案选ABD。

(7)[多选题]法律责任的免除包括()。

A.立功免责

B.时效免责

C.补救免责

D.不诉免责

【参考答案】ABCD。我国法律责任的免除形式可以分为:时效免责,不诉及协议免责,自

首、立功免责,补救免责和因履行不能而免责。故本题答案选ABCD。

(8)[单选题]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主体和个体

B.违法行为和违约行为

C.因果关系

D.损害结果和过错

【参考答案】B。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包括责

任主体、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五个方面。其中,违法行为

和违约行为是最主要、最基本的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和根据,是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前提,

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9)[单选题]对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称为()。

A.责任能力

B.行为能力

C.权利能力

D.法律义务

【参考答案】B。行为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是行

为人对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其中,对违反刑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就叫刑事

责任能力,对违反民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资格就叫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10)[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的是()。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

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参考答案】D。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指虽然违法者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而被

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免责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时效免责、不诉免责、协议免责、

自首及立功免责、自助免责和因履行不能免责。A项中,蒋某将入室抢劫的康某关押的行为

属于自助免责的情形;B项中,蔡某盗窃的行为已超过追溯时效,属于时效免责的情形;C

项中,双方达成合意,属于协议免责的情形。D项属于打架斗殴行为,高某将他人刺伤

不是自助行为,也不符合其他免责形式,因此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本题答案为D。


本文发布于:2022-08-26 12:27: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87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试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