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博弈

更新时间:2024-11-15 14:25:51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25日发
(作者:财务收支审计报告范例)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校园里的博弈

一、博弈论概述

传统微观经济学谈到个人决策,就是在给定一个价格

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他的效用;而个人效用函数只依赖于他自

己的选择,与他人无关;个人的最优选择只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

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也就是说一个人决策既不考虑自己选择对别

人选择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选择对自己选择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因此博弈论就将理性人的假设进一步实际化,

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

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博弈论就是以这种方式研

究经济问题。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支付、结果和均

衡。其中参与人、战略和支付是描述一个博弈所需要的最少的要素。

参与人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战

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水平;战略是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

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而支付在博弈

论中或者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

或者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下面即以校园中的几个例子应用博弈论的原理进行分

析。

二、校园生活中的博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师生之间的博弈——关于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现在许多高校出于种种想法和考虑都建立和实施了教学质量评估制

度:由学生给老师打分;学校根据评估表对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进

而对老师的职称评选、奖金等方面产生影响。由此产生了师生之间的

博弈,如图1所示

学生

公正不公正

严格a,b0,0

不严格0,0c,d

图1

在此博弈中,参与人老师和学生都分别有两种行动选

择:老师可以采取严格的教学风格,如讲课深入,难点增多,点名频

繁,试题加难;也可以采取松弛的风格,如降低教学内容难度,不点

名,考试方式随意,不抓人等等。另一参与人学生,对老师也可采取

公正或不公正的态度:前者如以学好知识为主要目的,给老师打分客

观公正;后者则只等着毕业,给老师打分也非常主观地以个人喜好行

事。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显然,如果严格的老师教了公正的学生,老师可以得到公正的分数a,

学生认为学有所获,得到效用b;但如果碰到了不公正的学生,老师

得不到公正的分数,学生也会得到不理想的成绩,两败俱伤,分别得

到(0,0)的效用。同理可得,在老师不严格、学生公正和老师不严格、

学生不公正的情况下,二者的支付分别为(0,0)和(a,b)。

这个博弈与性别战类似,有两个纳什均衡:(严格,公正)(不严格,

不公正)。在性别战中,纳什均衡通过默契实现,在实际生活中一次

看足球,一次看芭蕾,循环进行;而在此博弈中,笔者认为更多靠先

动优势,或者说路径依赖。一个学校的校风在这里起关键作用。在大

学里,校风更多是由学生主动形成的:他们若积极向上,老师也会兢

兢业业;他们若不以课本知识为重,老师也会"省心"上课。

而在高中,一则实行这种评估制度的不多,二则老师在校风的形成中

更占主要地位,况且大多数学生还是以考个好大学为目的的,因此更

多的中学会在(严格,公正)上达到均衡。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博弈

1.关于处理与老师的关系

大学是个小社会。到了大学,学生更多需要自己打理各种关系,其中

与老师的关系更是重要一环。因为若老师欣赏一个学生,该生将会得

到老师很多的重视和照顾,而这种欣赏对该生的发展将会起到很重要

的作用。那么学生如何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呢?

假设有甲、乙学生二人,他们各自能力分别为a,b。若他们都努力

搞好与老师的关系,则分别得到老师的欣赏为(C+a,C+b)(C为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大于0的常数);若甲在这方面下功夫而乙没有,则分别为(C+a,

b);若甲没有注意这方面而乙注意了,则分别为(a,C+b);若甲、

乙都没有则分别为各自的原有能力(a,b)。图2列出了这个博弈的

支付矩阵:

甲处理不处理

处理C+a,C+bC+a,b

不处理a,C+ba,b

图2

这个博弈的均衡解为两个人都努力去处理与老师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学习用功的同学认为:不必刻意去处理与老师的

关系,反正是金子总会发亮。然而通过这个博弈的分析,我们却发现

无论个人本身能力如何,都是应该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的。

即使一个同学能力再强,比如b>C+a,对方努力处理关系也比不上

老师对他的欣赏,但站在自己的角度,若与老师的关系更加进一步,

对自己只会更好,何乐而不为。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但其实在此博弈中之所以会得到这个均衡结果,与开始的假设有关:

因为初始的假设便是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只会对自己产生正效应(即

C大于0),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

然而现实中确实有些同学不爱跟老师打交道,尤其是本科阶段。这可

能是因为认为自己与老师过分亲热容易在同学中落得不好的名声,从

而减少自己的效用;或者自己性格生来不善言谈与交际,再或者是没

有机会。

但上了研之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总体的趋势是走近的。这一是

因为实行了导师制,老师只带几个学生,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机

会;二是导师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比本科阶段要大很多。

2.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校园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曾有这样一段颇引人深

思的话:如果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甲乙交换,每人得到的

还只是一个苹果;但如果甲有一条信息,乙有一条信息,那么两人交

换之后,每人都拥有了两条信息。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告诉我

们交流的重要性。如果用博弈论的方法,也可由下面图3表示出来:

甲输出不输出

输出a+b,b+aa,b+a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不输出a+b,ba,b

图3

图中假设甲的知识量为a,乙为b。交流需要双方都向对方输出自己

的知识。因此只有甲乙都输出时才构成交流,双方分别得到(a+b,

b+a)的知识量;而若只甲输出,乙不输出,则分别得到(a,b+a)

的知识量;反之分别得到(a+b,b)的知识量;若两人都输出,则

他们都只能得到原先(a,b)的知识量。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该博弈

中的每个战略组合都可以达到均衡。

但若再假设,一方向另一方输出知识的同时,一则可以增加在同学中

的声誉,二则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即产生正的效用,则该博弈

变为如下图4所示(其中c为增加的效用)

甲输出不输出

输出a+b+c,b+a

+c

a+c,b+a

不输出a+b,b

+c

a,b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图4

于是该博弈的均衡解变为(输出,输出)。

而若假设一方向另一方传输知识的同时会产生负效应,比如输出者担

心会被对方超过;或者某些事情的传播会降低自己的声誉等等。在这

种情况下,图4中的c变为负数,于是博弈的均衡解也相应变为(不

输出,不输出)。

因此总体而言,在这个问题上博弈均衡的达成,因事情性质的不同和

参与人性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3.关于爱情的持久性

一段感情定下来之后,两个人能坚持多久,这个问题里面涉及的是背

叛与否的问题。这也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

比如有一对恋人甲和乙。他们相爱时可以得到(a,a)的效应;若其

中一人背叛,则他/她一方面可以得到正效应b,如一个更好、更合

适的对象,或更多的自由去做更多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也会得到负效

应-c,如声誉下降等等;而若另一个人被蒙在鼓里,则他/她只会得

到负效应-d。于是得到以下如图5的支付矩阵

甲背叛不背叛

背叛b-c,b-cb-c,-d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不背叛-d,b-ca,a

图4

任何理性人其实都是在对a,b,c,d进行衡量,之后作出自己的选

择,要么继续坚持,要么毅然分手。现在不少年轻人对感情并没有认

真负责的态度,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也是人中比较普遍的心理,再

加上恐于不背叛时的完全负效用,因此现代人的恋爱成功率总是不

高。

(三)学校与学校之间

高中的时候经常义愤填膺的批判我国的高考制度,大声呼吁"宽进严

出"的大学教育方式。然而面对不容乐观的高校师生人数比,一年比

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愈来愈严重的学术腐败、教学质量问题,

我们不得不冷静下来反思一下扩招的是与非。

其实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猛进,再加上教育产业化政策的下发,各

个高校都躁动起来,无不想扩大生源,扩大地盘;尤其是种种网络排

名出现之后,各校更是争先恐后的圈地买地,想尽各种办法改校名,

扩生源,以扩大本校的知名度。然而各校在竭力扩大自己影响和声名

的同时,对教学质量的相应提高却无暇顾及,造成了现在教育界方面

的种种问题。总的看来,各高校其实是陷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为各

自的名誉疲于奔命,却使整个国家的教学质量和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

响。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校园学习和社会博弈

从前我是一个愤青,尽管不是骨灰级的,但是我对一些人凭借特

权或者看起来凭借运气大富大贵,心里极其不满,可是又无处发泄,

于是愤而为诗,为文,以为这也是才能之一,必将如李白那样“仰天

大笑出门去”,必将能“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今天,我突然意识到,

我完全错了,我由于“路径依赖”,还停留在“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

粟、颜如玉”的阶段,还在做着愚蠢的春秋大梦。可怜中国新文化运

动至今已近百年,我仍有如此严重的“路径依赖”,我不知道别人如何,

反正我今天觉得这是我的巨大失败,尽管就要永远离开PKU的校园

了,但这是我读书不够,长期沉浸在一些愚蠢的文字之中的结果,没

有尽可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的结果。因此我在此

强烈推荐大家读《博弈论的诡计》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世界并不是

我原来想象中的,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而是经济、博弈意义上的。

这里我只解释校园学习和社会博弈。在校园里的时候,学生们根

据学习成绩来排名,根据学习成绩来考大学,所以考上PKU的就有

了资本,可以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了,并且根据“路径依赖”,按照

咱们学而优则仕的封建老传统,当然也可以升官发财或者经商发财

了,尽管不是大家都会去升官发财,但几乎每一个PKU的人都有一

颗自大的心,以为只要自己愿意,当然可以发财、升官或者无论什么

事。这即是由学校的学习产生的“路径依赖”。以为学习好就什么都好,

或者学习好就意味着学习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当然就是能力强,只要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他愿意学习。然而事实却不停地打击着大部分PKU的人,因为他们

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成为富翁或者高官,当然大部分的人也没有成为他

们,这一点不应该成为PKU人攻击我的借口,然而问题却有一个无

法解释的,即:那些班上平时成绩远不如PKU人的,却能平步青云

者,究竟该怎么解释?(《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汤慕禹师长在和杨

立仁落荒而逃中,觉得自己输得不冤,说学校时杨立青的门门功课都

比他优,杨立青打败自己自己一点都不觉得丢人!这就是典型的“路

径依赖”。)

首先来看校园学习。校园学习的过程是间接知识获得的过程,绝

大多数时候考查的是记忆力,每一个经由考试(不管是高考还是奥林

匹克竞赛考或者其他考试)走进大学的人,都应该承认这一点,因为

在学习中,你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比如如何造一个手机这种实际

问题,你不可能在学习中遇到任何此类问题(从前考试有实验操作,

我记得是我中考的时候,是解剖青蛙或者制造氢气——大概是置换反

应吧,但后来的考试,似乎再也没有了,至少全国的高考都没有,如

果有,请一定要告诉我。)。在一个班里,能够取得老师欢心的,首先

是成绩,假设老师的欢心是稀有资源(事实也的确如此),那么成绩

高就能得到这一稀有资源,那么成绩高的学生就是这一博弈中的成功

者,因为他获得了稀有资源,而成绩差的学生就很难获得这一资源(当

然,如果你问一个老师,多少年后他印象最深的学生都有谁,他可能

不仅记住了成绩最好的,也记住了成绩最差的,成绩最差的没有获得

老师的欢心这一稀有资源,但成功获得了老师的印象——这同样是稀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有资源),中等成绩的就更不可能了(看起来,这拨人最可怜)。然而,

更惨的可能还在后面,就是必然有学生家长向老师打招呼,送礼物,

那些有钱人送的,当然可以让老师记忆深刻,并且博得老师的欢心这

一稀有资源。于是,最差的学生和最好的学生其实就获得了同样的资

源,当然,这一获得是不平等的。但说到不平等,上帝造人时就是不

平等的,有些人智商高,有些人智商低,这已经不平等了,智商高的

人成绩高于是获得了老师的欢心这一稀有资源,这难道是平等的吗?

还有勤奋,有人说我不聪明,我是因为勤奋才考进PKU的,我付出

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可是谁说社会或者上帝就会奖励勤奋的人?谁

说耕耘一定会有收获?谁说99%的汗水+1%的灵感=成功?(爱因斯

坦的公式是倒过来的)一些智商高的人或者勤奋的人占据了稀有资

源,于是开始拒绝分享(根据霍布斯的说法,这是人类的本性,或者

动物也如此,一旦占有稀有资源,就开始保护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

能夺得食物并一直保有它,于是才有强权,于是为了社会的和谐,才

有了政府和那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当然,这句话只有几百年

的历史,在霍布斯的年代,没有几个人同意这句话。直到现在,在南

美的一些国度,还有很多人不觉得您手里的东西就是您的,他们公开

夺您的东西,并且丝毫不觉得“罪恶”。),并且攻击那些使用其他手段

来获得这一稀有资源的人,这难道是平等的吗?况且,老师的欢心这

一稀有资源并不是唯一的,您得到了别人就得不到了,而是可以共享

的。那为什么还有人愤愤不平呢?个中缘由,不用再多说了吧。

再说纯粹的学习。还有人说我就是想学习好,我根本不管老师的

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欢心与否,您上面的分析纯粹是“民意”。好,那我们分析纯粹的。

前面说过,很多人认为学习能力强就是能力强,只要他愿意学习。所

以纯粹的学习就是凭借记忆力获得知识的过程,你记住的多,您使用

老师教的解决理想问题的方法正确,那么你就得高分,于是就考上了

PKU,这没什么了不起。在高考中,这是一个零和博弈,你占有一个

位置,必然会让和你争这个位置的所有人失去这个位置,你是高考博

弈中的胜利者,于是你也来到了PKU,享有了这里为你提供的高等

教育条件,并且拥有了一定的能力,比如英语之类的。这个博弈简单

的多,因为高考几乎不可能,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控制的极为严格,

高考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考试了。当然同样有的博弈者,

比如王佳俊案,这和讨得老师欢心一样,是使用作弊手段击败其他博

弈者的。不同的是这是一场零和博弈,理论上说,他占有这个位置就

挤掉了别人的位置,当然,贵州师大说每年都有考生不来,没有王佳

俊案中人的作弊,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PKU应该没有人考上不

来,要是考上不来,那就是中国的头号新闻了。所以PKU的位置是

一零和博弈,使用作弊手段肯定会造成不公平。然而,同样基于对智

商和勤奋的分析,并不是因为智商或者勤奋而说不公平,而是基于

PKU的零和博弈来说才是不公平的,即:假如有人使用作弊顶替了

一个人来到了PKU,那么这就是不公平。至于王佳俊案,我认为并

没有造成博弈上的不公平。即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博弈不公平的产

生也是因为贵师大修改了游戏规则所致,它导致了整个博弈的不公

平,但一个人对贵师大文凭的稀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众所穷追不

1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舍的,乃是所造成的“道德风险”:如果这个缺口越开越大呢?这才是

问题的关键。所谓的不平等,不过是漂亮的借口。(有人也在质疑北

大乱发毕业文凭,一些短期班的也获得了和长期班一样的文凭,还有

人认为一些学院如光华占用了北大的资源,当然这些人都是PKU的

人,然而,这是北大本身在稀释自己的文凭,是对所有博弈人的不公

平,矛头绝不应该指向那些人,而应该指向北大。然而,文凭重要吗?

只有那些最不自信的人才迫切的需要一个文凭。本质上,这难道不是

一旦占有资源就不愿分享的心理吗?从下文的社会博弈可以看到,真

正的社会博弈并不是文凭之战。当然,北大这么做,或者国家扩招大

学生本身,难道不是对这个社会更有利吗?它让更多人有了受教育的

机会,对整个国家民族,难道不是更有利吗?反对稀释文凭的人和愿

意缴纳高额学费参加短期班德人,究竟谁是更自私的人?究竟谁才更

可恶?有些人仅仅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利,却到处用什么不平等的借口

来蛊惑视听,实在让人叹息。)

然而社会博弈呢?社会博弈是一个零和博弈。每一个走进社会的

人,都必须明白,社会博弈是一个零和博弈。你得到这份工作,那么

必有其他的博弈者失去这份工作;你得到这个提拔机会,必然意味着

其他人的失去;你得到这个客户,必然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的失去;

你得到这个美女,当然也意味着其他人的失去。假如每一个社会博弈

都是高考,那么作弊者必然会极少,那么每一个凭借智商和勤奋的人

都能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最聪明最勤奋的就成为比尔盖茨了,就如最

勤奋者最聪明者走进了PKU一样。但事实上呢?几乎每一个社会博

1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弈都不可能是高考,在中国的所有考试中,也只有一个高考,为什么?

高考可以杜绝大部分作弊行为,但是很多考试并没有这么做,当然是

因为成本太高的缘故。真正踏入社会时,必须脱离高考的“路径依赖”,

必须彻底转变自己的身份,必须明白,高考博弈是这个世界上最理想

的博弈,再也没有这样的博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诸多社会博弈,比

如追美女,工作,都没法严格监督。于是,每一个人,只要可能,

都开始作弊。即便是那些最聪明的最勤奋的,如果不作弊,他们也很

难赢得这种社会博弈。原因无它,乃是因为所有博弈都不再是高考博

弈,而是社会博弈,当大多数的社会人(大人们,30岁以上的人)

明白这一点时,社会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最终导致所有

人都开始作弊,并最终形成社会博弈。现在回过头来说说为什么学习

好的人反而不如学习差的人(有些人还愤愤不平,说别人玩心眼),

要知道,高考博弈是理想博弈,社会博弈是作弊博弈,那么就不难理

解了。在社会上,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学习能力

或者记忆力(这些乃是最基本的条件),还有策略,包括作弊。(当然,

社会上有很多工作可以理想化为高考博弈,如研究员,如老师等,但

是一旦这些研究员、老师为了职称而争夺稀有资源,就必然产生社会

博弈。)那些看起来学习差的人,不仅可能会作弊,更可能是一个策

略高手,还可能极其擅长博弈。试问一下PKU的人,你真的擅长作

弊博弈吗?

关于作弊的问题前面已经论述清楚,每一个人也都能理解什么是

博弈作弊(博弈作弊是腐败产生的源头之一)。下面再讨论一下博弈。

1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还是那个问题,你真的会博弈吗?博弈难道只是实力吗?用蒋介石和

的例子最能说明博弈问题。实在是博弈高手(当然很多

时候也可以说是作弊高手,但兵不厌诈,这一点和社会博弈略有不同,

我们当然不能用社会博弈来批评。)。很明显,蒋毛博弈是零和

博弈,没有划江而治的可能。在五次大围剿中,都是出于劣势,

但他集中优势兵力的策略却让蒋介石失败了四次。什么是集中优势兵

力?这就是博弈。假如毛有10万人,而蒋的部队有50万人。但蒋是

要围歼毛,于是分兵包围,于是十面埋伏,每面5万人。结果呢?毛

泽东的十万一起,一个人都不分出来,然后把蒋的人一个五万一个五

万的吃掉,“活捉了张辉瓒”!第五次为什么会失败?王明们喊出的:

御敌于国门之外!典型的蠢蛋!敌强我弱时,分散兵力是自取灭亡。

考上PKU的高材生们,你们是分散学习语数外理化的吧?在高考博

弈中,你们会集中优势兵力只学语文吗?不会。在社会博弈中,你能

不集中优势兵力吗?当然要!那你们怎么能陷入“路径依赖”,以为考

入PKU就能赢得社会博弈?成绩差的之所以差,是所有成绩一起来

比的,你怎能知道他可能是一门极好呢?或者他对计算机极其有天赋

呢?比如比尔盖茨这种大学都没上的人?你怎么能把考入PKU作为

你终生的资本呢?或许,正如甲骨文的总裁说的吧:世界财富第一是

退学生,世界第二是退学生,世界第三也是退学生,世界前十有一个

不是退学生,他是鲍尔默,但你们都知道他在为谁打工。你们这帮哈

佛的学生,因为你们没有退学,所以你们这辈子没希望了!

再后来,日本侵入了中国,蒋毛博弈成了三方博弈。谁第一个提

1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出了“联蒋抗日”?当然是。这个三方博弈其实很简单。日本要

消灭蒋毛,蒋要消灭毛,毛要消灭日本、蒋,蒋和日本也势不两立。

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周恩来也不可能想到联蒋抗日,唯有!

如果不联蒋,那在日蒋的夹击下,必然会迅速消亡。但是联日吗?绝

不可能!又是谁在解释为什么发动百团大战时,说这是为了坚定蒋的

心,促使他放弃联日的念想?当然是!(一些人愚蠢地以为百

团大战得不偿失,实在是太缺乏博弈论的缘故。)博弈三方一旦有两

方联合,第三方几乎不可能胜利,所以日本肯定会败。当然,这只是

博弈论的角度,当然还有更多其他因素。之后呢?谁一定要去重庆,

让蒋介石担起了内战的恶名?还是他。又是谁在大举进攻的敌

人面前一撤再撤,直到撤离延安?为什么?不同样是集中优势兵力?

然后发动了孟良崮战役,一举击毙张灵甫。在辽沈战役里,谁能有胆

量拍板拿下锦州?当然是。锦州一关,那就是关门。还是

吴融说的好:“要是杨立青,一定会打锦州。”可惜杨立仁谋略太差!

只是在校园里行走的PKU学子们,你们谁曾研究过运筹帷幄,决胜

千里之外的?你们谁曾运用过博弈?可是那些在你们看来成绩差的

人,那些在你们看来所谓凭借特权的人,却可能是地地道道的博弈高

手。那些成为富翁、高官的人,也许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许文

学素养很低,然而人家是博弈高手。是博弈高手的意思就是他们将在

这个社会里平步青云,而你们当然只能在校园里叱咤风云。

当然,博弈论都有很多假设,比如人们都是自私的。数千年来,

中国人一直致力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以防止作弊,以防止腐败,以

1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而优则仕”,然而效果何如呢?历史已经证明,这收效甚微。想通

过道德来防范,就是典型的迂腐。人本质上是动物,道德只是学校里

的道貌岸然,如吴思所说的,然而进入社会,却还有无数的潜规则需

要你去学习。能反制腐败的,能最终让这个社会的假冒伪劣产品出局

的,只有卓越的品牌和质量越来越多的时候,才有可能。你无需怨天

尤人,更无需抱怨别人作弊。假如你是道德高尚者,你就应该明白,

除了吃亏,你别无选择。如果你想以牙还牙,那就必须学会博弈。只

是,再也不要活在高考的“路径依赖”里,实在那过眼云烟太不值一提

了。

而我最终不再是一个愤青,并非我不再愤怒了,而是我终于明白,

我也是自私的,我也无法做一个道德高尚者:当所有人都在高速路上

高速行驶时,你的慢速行驶就是自寻死路;反之,当所有人都在人行

道上缓缓行走时,您高速行驶就是蓄意杀人!这就是逆向选择。因为

这个社会的制度设计没能鼓励道德高尚者,也没能惩罚作弊者,所以

我们面临“逆向选择”:虽然知道这个社会是黑暗和丑恶的,但是如果

你不这样,那就是被淘汰。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这个社会能大部分都是

道德高尚者,这样这个社会就是完美的社会了。如果这样永不可能,

那么有一天社会博弈都是高考博弈,那这个社会也是完美的了。谁能

担负起监督博弈的重任?我想应该是众+媒体。阳光是最好的消毒

剂。我渴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又一场双选会尘埃落定了,这里有着一张张青春朝气的面孔却泛着焦

急的表情,他们期待着到释放自己才华的空间。这里有着正襟危坐

1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招聘方,他们也在期待他们能在这茫茫人海中淘出“真金”。这里还

有人在冷眼旁观,他们培养了这些人才,也招来了这些愿意充当伯乐

的人。这三方,紧密联系又甚似在相互博弈中。

双选会----是灵丹妙药还是无味鸡肋?

如今,在人们提到大学生的就业时,双选会是必不可少的话题,这是

这三方的弈局。支持者说它是求解大学生结业问题的最佳途径。它的

低成本、大规模可以使招聘单位与学生近距离接触,让招聘方充分选

拔人才。也让学生更好把握市场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挑选自己的就业

岗位。

可现在的双选会真是如此的灵丹妙药吗?就笔者观察以及采访毕业

生时所了解的情况,真正吸引优秀毕业生的岗位似乎出现得很少。大

型的具有吸引力的单位更多地采取专场招聘会的方式选拔优秀的毕

业生,而不是在这双选会上“赶集”。优秀的学生都被好单位在双选会

1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开始前挑走了,家里有一定社会关系,能到好工作的同学也不愿在

双选会上进行签约,在校表现优秀,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最多到双选

会上看看热闹,他们的心态早游离在就业大军之外。

校举行的双选会曾经是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学生就业的最便捷途

径。可如今的双选会形式陈旧、选择单一、竞争激烈、标准过高,“雷

声大,雨点小,呼声高,签约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双选会的

传统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的需求。

双选会似已成鸡肋,学校盲目扩充双选会的规模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及

标榜自己的学生工作业绩,实际上只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无用功。

改革是必要的,双选会的模式与目的并不错,错的是参与者的心态。

学生该改变的是自己的就业观,增强自己的创业意识。学校应做的是

改变自己对于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些功利性的做法,对双选会等已有的

毕业生就业模式进行改进,如转变只重视本校学生就业率的狭隘观

念。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做到以真正求贤的心态看待校园招聘,重视它,

给人才一个机会更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1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就业----水往低处流

记者采访了,一位硕士毕业生,他提到了,许多招聘的岗位普遍要求

硕士生,实际上干的工作本科生绝对可以胜任。他认为这实际上就是

就业压力过大造成的,水涨船高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们没法

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只能和本科生们抢饭碗。企业也愿意聘用研究生,

提高自己团队研究生的比例,以显示自己的高水平。结果物不能尽其

用,水往低处流。

而记者随后又针对此问题采访了一家招聘企业,他认为研究生有更多

的经验,同样的工作,研究生上手更快,而且专业知识更加深入,更

有利于企业的研发及创新。

而面对此现象,校方如何解释呢?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的领导谈到,

2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这是用人单位的观念错误,是对人才的不合理利用。他也呼吁广大用

人单位有正确的人才观念,合理利用人才。

人才----怎样赢出自己

这三方似乎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或许就是三方无数次博弈后得出的规

则吧。对于工作要有塌实的作风,这是用人单位最欣赏的一点。要在

必要的基础知识上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更要

善于表现自我,树立个人魅力。要有良好的择业心态,要注重社会需

求,不能一心向钱看,否则失去的可能更多。在如今这个就业压力空

前巨大的市场上,更要有对于工作的主动性,要主动去寻,去创造,

而不是在人人到奶酪时感叹:自己该得的奶酪被谁动了。既然自己

是人才,就该在就业市场上拿出自己的实力,赢出自己。

校园的这场弈局上空的疑云不会淡去一分,这表明着许多人的未来,

前方并不光明,但要有的是那坚信雨后彩虹的心。

2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关于图书馆的座位——公共产品?公共资源?

萨缪尔森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给出

的公共产品的定义。按照萨氏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

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

少。就这一点来看,图书馆的座位并非纯粹的公共产品,因为

每个同学对座位的使用都会导致其他同学对该产品消费的减

少。那么图书馆的座位到底是什么呢?经济学家提出了“非排

他性”(on-exclusiveness)与“非竞争性”(on-rival

ness)两个概念来界定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图书馆的座位对

于每位同学来说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因此是一种公

共资源。当对图书馆座位的“需求”增加,即现阶段英语四、

六级考试前(12月考研前夕),座位成了“稀缺”产品。这

种“竞争性”表现得尤为强烈。

二、关于图书馆“占座”——博弈后的理性选择

利用博弈论(GameTheory),主要看一看同学们的行为发生

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在博弈论

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

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他人的选择的函数。在这场图书馆

“占座”大战属于非合作博弈,每个人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

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言

2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归正传,用博弈论来解释公共资源效率低下(最高峰仍有30%

空座)的原因。

为了简化分析,以两个同学之间的博弈为例,当A同学和

B同学都到图书馆占位子,两个同学都有位子;当A同学占位

子而B同学不占(他8:30之后到图书馆),那么A同学有位

子坐,而B同学没有;当B同学占位子而A同学不占(他8:

30之后到图书馆),那么B同学有位子坐,A而同学没有;当

两个同学都不占位子,两个同学也都有位子。具体分析如下:

A同学

B同学占座不占座

占座都有位子A没有位子

不占座B没有位子都有位子

A同学的最优选择是“占座”,即不管B同学是否占座,A

同学都会有位子。B同学选择占座也是这个道理。两个同学都

放弃了“不占座”这个同样都有位子坐的策略。

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即个人理性的结果不

一定导致集体的理性或者集体最优。博弈论所讨论的居中人,

都是经济学上所讲的“理性人”。他们利己但不损人。现在的

大学生与其他不认识的同学关系上,差不多就是“理性人”。

2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所以,公共资源问题,一定要有人协调和管理。希望图书

馆的工作人员能负起责,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图书馆的座位大家坐——经济学和现实建议

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提高座位使用效率的方法就是公共资源有

偿化。可以在一定时间(一个学期)的图书馆使用期(15小

时*60%*120天=1080小时)。通过同学在进出图书馆时刷卡来

计算同学在馆时间。如果超过免费使用期,按照1元/小时收

费,这样避免了乱占位子,替别人占位子,自己不用还把自己

的东西丢在桌上不拿走等恶劣行径。

而最“老百姓”的办法——再盖个图书馆,叫科技图书馆。

将自然科学类书籍转移到新图书馆,这样转移了部分上自习的

同学和部分查资料的同学。然而,没有银子,什么都白说。现

在学校的经费紧张,拿这么大笔钱再盖一个图书馆也不现实!

再说也没地方盖了!

其实,图书馆工作人员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把放了东西却

长时间没人坐的位置清空;只允许带笔和本子进图书馆;增加

桌子数量;在走道添置许多凳子;但是同学们却感觉图书馆越

来越拥挤,占座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据我个人观察清理占座

图书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执行得并不彻底,应该一个小时清理

一次,把那些可恶的“占座族”给扼杀了。呵呵

2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总之,“占座”不只是学生的错误,他们只是做出理性的

选择。诚然,图书馆在这几年的条件大大的改进了,然而,新

问题总会出现,这不仅是值得图书馆的管理,更是值得全校管

理思考的问题。希望每个同学都出谋划策,使我们学校更有秩

序,有条理

附:没有占座的四大好处:

1、节约了时间,不用东西,半个小时也不一定有座位;

2、保证了睡眠,不用早上6点起来准备占座;

3、减轻心理压力,不用在别人占的位子上提心吊胆的怕和别

人吵起来;也不用怕自己“占”的位子被别人占了;

4、集中精力学习,不用看书的同时眼睛左顾右盼的瞄着四周

同学的动静,伺机个有桌子的位子;

二、有关现象概述

㈠、关于占位

“占位”是指某人将书包、书本、茶杯等物品置于座位之上,作为

标识,从而表征其对该座位在一段时间内为独占性地占有、使用。5

㈡、两大校区占位现象的简要介绍

在浦口校区,如果说占位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

对于整个校区则又是一种“制度”。因为与学生最紧密相关的几件事情

2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上课、上自习、听讲座乃至于食堂吃饭——都与占位息息相关,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占位则步步为赢,不占位则寸步难行”。

在鼓楼占位的现象就要少得多,教室里无论是上课还是上自习都

很少有人占位(有的课因为听课的学生较多,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

也会出现占位现象,对此笔者打算将它与听讲座中的占位现象放在一

起进行分析),而食堂里也只是稀稀落落地有人占位,所以占位的最

后一块市场便主要集中在听讲座的过程中。

第二部分刨根究底,探究上述现象的种种根源。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占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长期性占位,

主要是指上自习中的占位现象;另一类为短期性占位,主要指在食堂

吃饭、上课、听讲座过程中的占位现象。两者不同在于:长期性占位

对于座位的控制时间比较长一般为半天一天多则数月乃至一个学期;

而短期性占位对于座位的控制时间短一般仅为一顿饭、一节课、一次

讲座的时间,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它是每次重新洗牌”。一、关于长

期性占位

㈠鼓楼校区长期占位制度分析

几乎每一个初来乍到的“浦口人”都会惊奇地发现“鼓楼人”上自习

从不占位,他们随到随坐,颇有些随遇而安的豁达,而不似在浦口的

学生挑肥拣瘦的苛刻。“人也还是那些人”,从一个校区到了另一个

校区,为何会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细细地分析就不难发现,改变的

2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主要不是人而是环境,正所谓“时势易也”,事易时移,人为了适应环

境也自然要改变自身,从而适应新的环境。鼓楼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不

可能产生长期占位(即指自习占位)的地方,“什么土长什么庄稼”,

自习占位在鼓楼就注定要“水土不服”。

首先,鼓楼校区不安全,这里所指不安全只是针对自习占位而言,

而不是说在鼓楼校区生活学习的师生人身和财产得不到保障。因为鼓

楼校区地处市中心,校内的人员流动频繁成分也较复杂,因此难免有

一些素质不高甚至行为不检的人混迹其中,所以如果有人拿书包或书

本占位,结果很可能就是放什么丢什么。6试想占位的人不过想获取

一个座位,但如果因为占位不仅没保住座位反而连占位所用的书本、

书包也被人顺手牵羊,不恰当地说这叫“偷鸡不成反折一把米”。任何

一个人如果不是头脑发热,我想都不至于会做这种傻事。鼓楼人都不

是傻子,所以没有人自习占位,也都在情理之中。

其次,座位在鼓楼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既然如此,为了能够让更

多的人享用这一资源,人们就自然地倾向于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制

度。而自习占位是本质上一种低效率的座位利用的方式,因为占位过

程中普遍存在“占而不用”的现象。既然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如果说

“坑”多那也就罢了,但一旦是“人多坑少”,人们自然会起而攻之,

所以谁想“占坑不用”谁就不得人心,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坑,失人心者

失坑”,众目睽睽之下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2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总之,鉴于鼓楼校区“人多位少”的基本“校情”,一个自习占位的

人要付出的是:占位物品被盗的高风险,以及招受“千夫所指”的心理

压力。而换来仅仅是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某座位的可能性而已。权衡利

弊,我想任何一个有占位想法的人都只会望而却步。所以自习占位这

种低效率的资源分配制度不可能在鼓楼出现,即使是出现了也无以维

系,因为制度建立的基础在人心,制度运行的基础也在人心,试想人

人反对的制度如何可以建立,又如何可以维持!

㈡浦口校区长期占位制度的形成及其变化

⒈浦口校区长期占位制度的形成

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浦口校区,则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自习占

位的现象比比皆是,无论你走进其中的任何一间教室都可见有各式各

样的占位“标识物”,除了通常的书包、书本之外,甚至还有卷纸、零

食等不一而足,更有甚者有人用涂改液在座位上大言不惭地写下“某

某长期占位”,可见占位的风气已到何种地步。更有意思的是,尽管

也有一部份同学对占位之风颇有微词,对其抱怨不迭,甚至还有极少

数人用行动(即把有些占位用书一抛了之)来表示他们反对的声音。

但是,自习占位之风却仍是历久不衰。已经弄不清它是什么时候开始

的,只知道一直到现在,它还在浦口校区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是什么

催生了这种制度,又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它一路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

从对鼓楼校区的讨论中我们或许已经隐隐约约地到了一些线索。

2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首先,与鼓楼相比浦口是安全的,这里很少有失窃的现象发生。

这是因为浦口校区地处郊区,管理比较容易,人员构成也比较简单除

了必要的勤务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学生。所以在教室里很少有失窃的现

象,这样也就扫除了同学对于自习占位在安全上的顾虑。

其次,关于效率,这是一个经济学上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效率

只有在资源稀缺的时候才有意义,因为效率的目的就在于使尽量少的

资源满足尽量多的人的需要。否则,资源充足人们既不会也不需花费

精力去提高效率。以此来考察浦口的状况,我们就会发现,座位在这

里是一个“轻度稀缺的资源”,因为即使是在平时也仍有一部分同学

不到座位,所以效率仍有意义,也仍然应该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照此思路,自习占位这种低效率的制度建构应该被推翻被抛弃才对,

那为何它还能够历久不衰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追溯

浦口校区建立之初的状况而到部分的答案。

浦口校区是一九九三年建成投入使用的。九三的情况笔者没有能

够到具体的材料,但笔者手上有一组浦口校区九五年的数据,因为

仅相隔一年多,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替代性,可以将其替代为浦口建立

之初的状况。根据这一材料可知,当时浦口校区现有270066平方米

的现代化教学楼一座;计有教室195间,启用85间即可容纳5700

人同时上课。而在校学生则仅为2600多名。7

为了说明方便我们不妨将浦口建立之初的状态称之为“原初状

态”。8通过对于“原初状态”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十分理

2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想的生存状态:第一资源丰富,每个学生平均有两个座位,因此不管

是否有人占位,都不存在上自习不到座位的情形;第二安全有保障,

当时学校四周以荒山野地为主,“鸟不拉屎”的地方或许只有学生和老

师才是这里的唯一生物,因此除非是内盗家贼,不然即使是想个人

在教室里行窃都是不容易。所以当时的学生根本不会考虑诸如因为占

位而没有座位的问题,效率在“原初状态”下对于制度的构建几乎不发

生影响,安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那么,人在一个既安全又不用考虑效率的“黄金时代”下,会做出

怎样的选择呢?

第一,从总体上看,我想既然没有危险的后顾之忧又不需为功利

性的效率而蝇营狗苟,人的选择就转而考虑一些更为个人化的因素,

例如个人的便利、个人的座位偏好等等。关于便利,对于自习者而言,

占位比不占位更为方便,因为占位一方面省却了将书包书本拿来搬去

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重新座位的不便。虽然这两种便利都比较轻

微,但是在有条件做更好选择的情形下,哪怕是微弱的优势,人们也

仍然会做出相对更便利的选择——人性使然。9至于座位的偏好,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好”——有人喜好前座、有人喜好后座,有人

喜好临窗、有人则更喜欢贴墙——占位对于单独的个人而言更能够实

现其个性化要求,他们/她们可以将自己喜好的位置以占位的方式进

行排它性的使用。当然对于偏好我们必须明白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占

位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并不尖锐,相对于占位

3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实现个性化要求的可能性而言这是一种“可容忍冲突”;二是我们之所

以考虑偏好,前提是拥有足够的座位,否则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

决不会不切实际地去考虑“吃得好”的问题。

第二,浦口的占位之所可以有少变多,最终形成星星之火的燎原

之势,根本是在于那里有足够的资源容纳这种制度,正所谓“大庙容

大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的基本特性10指引这我们走上了自

习占位的道路,虽然还不至于是一条不归路,但是除非是发生重大的

变故,我们就注定会沿着它一直走下去。因为制度一旦建立再想要推

翻重来,不仅成本巨大而且基于人们的“心理惯性”也会遭遇各种阻

挠。11所以现实中满眼望去都是修修补补的各项制度,有的甚至已

经是千疮百孔却还在苟延残喘,因为制度的操纵者深深知道“脱却旧

衣换新衣”的代价将有多大,不是迫不得已是不可轻易为之的,至于

那种民间制度的改变就更需要在时间的砥砺下大浪淘沙。回过头来我

们再看看浦口眼下的状况,与建立之初相比现在的座位的确比原先要

紧张。但是,这种变化也并没有突破自习占位制度的弹性限度,所以

尽管自习占位的低效率已经显出它一定的不合理性,然而这种不合理

尚不足以引爆整个制度大厦,自习占位作为一种制度在浦口的土地上

也仍是生生不息。

3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另外,我们从人们相互间的心理博弈去考察,也同样可以窥见自

习占位历久不衰的力量所在。假设A和B是任意的两位同学,他们

选择占位或者不占位对于自身利益的影响如下表格。

占位不占位

乙占位0.7,0.70.5,1

不占位1,0.51,1

(注:以上的数值是指能够到座位机率,其中1是指每次都能

到座位,0.5则表示到座位的几率为二分之一,表中的数值并非

精确数值而只是用于说明相关问题。)

很明显无论对于AB还是比他们的优势战略都是占位。当然我们

还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因为AB是在同一个环境中长期生存的,所以

他们所进行的博弈是多次而非一次博弈,照经济学上有关多次博弈的

理论,AB最终应当放弃占位才对。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结论建立

的条件是垄断的存在或者说只有有限的博弈参与者,否则在博弈参与

人数众多的前提下,即使是多次博弈也仍然难以实现最优战略,人们

仍然会作出与一次博弈相同的抉择。12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浦口的

学生会选择占位,并且占位作为一种制度可以一直得以延续。

⒉浦口自习占位制度的演变。

3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⑴超长期占位现象的出现。

原先同学们占位至多不过“一占一天”,渐渐地校园里居然出现了

“一占一学期”的现象。13本质上这是占位制度的变种,是一些人看

准了占位制度所具有的空隙,并且就像蛀虫一样地钻着制度的空子来

谋求自身最大的利益。制度的滥用,其实是对于别人利益的僭越,但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们对于制度的钻营者不会置之不

理,他们针对一占一学期的占位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即只承认专

业书籍,书包等占位用物,而不加理会那些已经过期的书本与废旧的

书包。所以说,制度一久,就容易被一些投机分子钻营取巧挖制度的

墙角以谋私利。但是面对着这种情况,制度中的人们也不会“事不关

己高高挂起”,而会千方百计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修补乃至于变通,从

而达到维护制度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⑵期中、期末时占位制度的短期冲击

冲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超长期占位被彻底否定,期

中、期末时上自习人数骤增,座位出现短缺,效率的重要性也急剧凸

显,超长期占位的低效率性以及投入与回报的极度不公平性,使得它

再无立足之基础,进而被人们所抛弃;另一方面即使是正常的占位,

它的控制时间也在变短,由一天收缩为半天或者一个晚上,占位的发

生率也在下降。这两项冲击发生的原因,根本上还在于占位所固有的

低效率,同时也因为占位在特殊时期的风险的增加。当然其实后者在

很大程度上是由前者所引发的,因为占位效率的低下导致人们不断增

3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长的需求与有限的座位资源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于是再固守占位的

人们多少会惹来一部分没占到座位的人的不满,一些人在盛怒之下将

别人的占位用物,一抛了之也就再所难免。而且,座位越是紧张,人

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越是薄弱自然,也更容易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所以占位者也就只好“三思而后行”了。

⑶两次考试结束后自习占位现象从新兴起

浦口的自习占位几乎有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性,虽然

在期中期末考试的冲击下每每中断,但是“两考”一结束则又是“春风吹

又生”。之所以如此,除了浦口的基本环境条件未发生变化外,人们

的心理结构也未有实质性的改变。人们的心理惯性仍然在发挥作用,

占位的思维积重难返;同时这也是人们相互间心理博弈的必然结果。

14

二、关于短期占位

有关于鼓楼与浦口校区的短期占位情况见下表。

地点时间食堂、用餐时教室、上课时教校区室/礼堂讲座时

鼓楼有,但很少有/无有

浦口有有有

㈠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鼓楼校区的短期占位情况。

3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安全对于食堂占位影响甚大,但是对于上课与讲座的影响却

比较微弱。

食堂的占位可细分为,“自占”和“他占”。所谓自占就是占位人自

己为自己占位;而他占是指别人为自己占位。前种占位方式有较大的

风险,因为占位人会有一段时间(打饭菜时)与占位用物相分离;而

后一种占位方式则较为安全,因为是他人为自己占位,所以“占位用

物”一直在占位人的监视之下。所以食堂里的占位现象主要为“他占”

而很少有“自占”。

教室上课的占位,一般不考虑安全问题,因为一来几乎所有的教

室上课占位均为他占,否则人已经在了就没有再占位的必要性,占位

人的到来就是最有效的占位,根本不需再用书等其他物品来作为标识

从而画蛇添足;二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微型的“熟人社会”熟人

的存在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占位的安全性。所以上课占位基本上不

存在安全上的后顾之忧。

至于讲座的安全情况,在占位方式上也与上课相仿主要是“他占”

而很少为“自占”,所不同的是讲座中的人以陌生人为主,但是“他占”

本身就已经足以保证安全性,至于是否是熟人体并不关键。

2、效率对于整个短期性占位而言影响都比较微弱,因为无论是

用餐、上课、讲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历时短,且一次性。既然如此,

是否占位所影响的主要是资源在各个人中的分配,而不是整个资源的

3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利用率,简单地说,无论是否占位,都是这么多人吃饭、这么多人听

课、也这么多人听讲座。

既然安全与效率对于上课与听讲座都影响甚微,两者的结果为何

还会有较大的出入呢?

在表格中我们把上课占位分为“有”和“无”两种情况,占位是例外

情况,主要是在教室座位紧张的情形下发生;不占位则是一般情况,

通常上课都没有或很少有人占位。(因为教室上课占位的大致原因与

听讲座占位类似,所以笔者打算将它们合在一起讨论。)至于在一般

情况下不出现上课占位的现象,主要是基于人们简单的成本与收益的

核算。上课占位一般为他占,他占大多需要通过轮流合作而得以实现,

因此要达到占位的目的就必须有同伴提前到教室预定位子。由于是相

互轮流,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在一定时候为别人服务,但是占位者与不

占位者的区别在于坐在什么位置,而不是有没有位置,所以除非是某

些人对于某些座位有特殊的偏好否则,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多付出体力

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至于讲座中的占位与上课座位紧张时的占位,事实上是“物竞天

择,适者生存”在一个小范围内的显现。前面已经论及,无论是否占

位,对于位置的利用率都不发生影响,所不同的是:不占位随到随座

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资源分配方式,而占位就有了更多竞争的意味。因

为讲座也好上课座位紧张也罢,它们都同样面临着资源不足的困境,

这一前提下人们的关系趋于紧张,竞争也就在所难免。

3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㈡再者关于浦口校区的短期占位的简要分析。

至于浦口的情况,由表格中可见,占位在各个场合都是一统天下,

横扫千军。究根溯源,一方面是安全的保障与资源的相对充足,为其

扫平了前进道路上的羁绊;另一方面更是由于自习占位作为一种制度

形成以后,具有势不可挡的扩散力,15铁蹄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称臣。

所以上述两项因素的影响下,占位制度就从自习占位而发展为上课占

位、用餐占位、听讲座占位,继而几乎以形成了一个占位的系列。

结论

前面笔者用了相当的篇幅,对长期占位和短期占位分别进行了讨

论,通过这种细致的各种具体情形的分析,我们多少可以窥见,在没

有超级权威存在的前提下,主宰一种制度形成的根本动因,从而探寻

决定制度走向的力量所在。

一、基本安全与必要的效率是制度形成的第一张“通行证”。

二、个体的选择相互作用,并最终汇集而成的“合力”决定了制度

的发展方向。

个体的选择不能构成制度,至多不过是习惯而已,制度是一个集

体选择的结果。但是因为集体中的个人的选择之间所具有的差异性与

冲突性,使得制度的走向看起来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但是零乱的背后

并不失章法,混乱中仍有规律可寻,这一规律我们暂且粗略地称之为

3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个体选择的合力”。20对于这一合力必须明确两点:第一“选择的合

力”是一个粗略的描述它只是表明的在一种制度选择中所起作用的力

量来源,但是它并未能够像罗盘一样地精确定位,即使是恩格斯在提

出“历史的合力”时,也未能够做到精确定位的合力所指示方向,因为

鉴于历史主体数量众多,各自行为的复杂性,要想做到数学计算般的

精确是根本不可能的。第二文中所指的“选择”,是一种建立在客观条

件之下的选择,例如本文在分析占位制度之所以存在或者不存在的时

候,切入点是从其中的个体选择开始的,但是这些选择又是依据浦口

鼓楼两个校区之间各项客观条件而展开的,例如人数、座位数、学校

周围环境等等。申明这一点在于避免被扣上所谓的“唯心主义”的帽

子。

本文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其实整个占位现象仍有很多的内容可

以挖掘并展开分析,例如制度选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以及评价

制度的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问题,但是鉴于篇幅以及讨论的集中性

的需要,这些问题的讨论就不再进行。文中笔者只对制度形成的根源

进行了论述,但是关于应对的策略则几乎只字未提,一部分是因为笔

者的讨论兴趣所致;另一部分则是因为通过原因的讨论,笔者发现对

于占位一方面似乎更可以宽容一些毕竟它所存在的种种原因说明了

它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而且作为一种制度它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的机

能,另一方面对于这种民间的非正式制度,要想彻底改变就非动用一

种正式权威不可但是权威愿不愿介入是个问题,介入了基于监督成本

3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考虑是否能够使产出大于投入也仍然是个疑问。简言之笔者主要采

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任制度自身“花开花谢,潮展潮落”。

-------------------------------------------------

5这里对于占位的界定是笔者自己归纳的,只是便于理解并非严

格定义。同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占位”可以将其与民法上的“先占”进行

一个简单的比较:一方面前者所指向的目标是尚未有人使用的座位,

其结果是获取在一段时间内独占使用该座位的权利,后者所针对的是

“无主物”,结果是获得该物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因占位而获得的使用

权并非法律上的权利,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大家的普遍认同以及某些

个别情形中占位者的自助行为,而因先占所获的所有权为法定权利受

法律保护。

今天在“视点”板块看到很多人在讨论高校占座的现象,这里我试着用

博弈论分析一下成因(仅为个人观点)。

学校和学生是两个局中人,学校选择是否提供足够的座位(这里的座

位是指普遍认为可以很好的接受老师讲课内容的座位,可以理解为前

面6排和中间5列的位置,后面用“好座位”表示),学生选择是否占

座。座位可以视为学校的基础设施,学校提供足够的座位要花费成本

为C(i),否则为0;如果提供足够的“好座位”,意味着分班要更多,

这样可以提高师资(teacher)的利用率,学校可以获得T的支付,否

3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则为0。学生上课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当坐在前面或中间的位置,

听课的效果很好(high),为K(h),如果坐在后面或边上的位置,

听课的效果较差(low),为K(l),K(h)>K(l)。又假设占座(occupy)

要花费成本为C(o),如果学校不提供足够的“好座位”,占座了的同学

可以获得S的支付--可以理解为“我有而别人没用的额外效用”,由

人的虚荣心获得的满足(satisfaction)程度。

通过列出支付矩阵,可知当T>C(i)时,这个博弈的那什均衡为(提供,

不占座),即学校提供足够的“好座位”,学生不占座。这种均衡的存

在,与国外大学的情况比较相符,国外的高校教师相对较多(可以用

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来衡量),学校提供足够的“好座位”,使得教

师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多机会接受不同

思想,以期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品。还有另一种解释,国外学生可以更

自由的选择学校,如果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没有达到学生的期望,可

能招不到足够的学生,从而降低了教师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国外

的高校,T一般是比较大的,从而出现上述均衡。

当T

足够的“好座位”,学生选择占座。这可用来解释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

占座现象。因为,我国高校的师资资源相对不高,因此利用率提高的

空间不大(相反,我个人觉得是太少了,要不然研究生上课还是好几

百个人的大班呢),学校获得的支付也很小,即小于C(i)。另一方面,

国内高校的基础设施经费来自财政拨款,高校自主进行设施建设的积

极性不大。学校只关心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教室--这里并非分析中的

4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好座位”,可以用于上课用,而相对不关心学生知识接受的效果。因

此,就普遍出现了,而且越演越烈的占座现象。

综上分析,要根本解决占座的问题,并不在于学校出什么禁止占座的

规章,而应实行小班制,上课以班级为单位(其实现在重大名义上实

行的也是小班制,每个班一般20-30个人,只是这种分班制对于在哪

上课、和谁一起上课不起作用)。这样,每个人上课坐的位置都能很

好的接受老师的讲解,达到最好的听课效果。当然,这无疑意味着要

有足够的教师资源,能够对每个班分配到授课老师。这是最好的解决

途径。如果这种条件得不到满足,则只有学校有关部门介入,颁布禁

止令,使占座的成本无限大,出现(不提供,不占座)的均衡。

当然,我所提及的两种解决途径,在短期内国内的高校中都不太可能

实行,因此,大家还是继续“痛并快乐”的享受占座吧,;)不管你愿不

愿意。

近年来,大学校园里慢慢流行起了“占座风”,无论是在教室、食堂还

是在图书馆,凡是座位职员相对稀缺的地方,都不难看到占座的现象。

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

由于高校连年扩大招生,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而教室等基础设施

却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这就造成了教室使用的拥挤。于是后来

者就采取一种“后来者居上”的方法:占座。

对于先到者而言,当他看到座位上放着书包占座的时候,他可以

有良种选择:一是大胆坐下,把书包推开并将作为占为己有;二是避

而远之,再去寻另外的作为。从实际情形来看,多数人是选择了后

4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者。这是为什么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相比较而言,挑战占座者

的成本高而收效底:一旦大胆坐下就可能发生冲突,这样不仅浪费了

时间,而且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还不如花费一点时间,另一个座位

自习。于是,占座行为一般都会成功。在有人占座的情况下,那些不

占座的人就会处于劣势,为求“自保”,不占座者也一个个地加入了占

座者的行列。以往“自习者得座”的习惯已被打破,“占座者得座”的规

则开始生效。这一规则允许占座者把可能属于别人的对座位的使用权

先占为己有,却并不可能提高自习室的使用效率,相反,还会

造成效率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笔者无意指责或批评占座的学生,因为从

博弈的角度考虑,只要占座之风存在,所有的学生都可能陷入“囚徒

困境”而不能自拨。因此,学生的行为是一种制度安排,或者说是一

种通行的观念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占座行为被默许、承认的情况下,每一个理性的学

生都会有动机去占座。即使他们知道这样的后果是整体效率的损失,

他们也无法改变这样的结果。

那么,对占座行为我们又该采取什么对策呢?首先,加强校园基

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占座的根本原因在于座位不够,资源稀缺。因

此,学校在扩大招生的同时,也要考虑改善学习条件,也就是“把蛋

糕作大一点”。

其次,占座博弈的结果是由博弈的规则确定的,要想改变博弈结

果,以减少占座现象,就必须改变博弈规则。比如学校当局在《教室

4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使用守则》中加以强制性规定:禁止占座的行为,一经发现,将遭批

评和惩罚。这样一来,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再之,对博弈规则的改变也可以不由学校出面,而是由学生自

下而上地进行改革,方法就是在发现有人占座时不予以承认,直接把

占座的东西加以没收或上缴,作为自动“充公”。这种行为一旦被大家

认可,占座者得座的陋习将难以为继。

占座的惯例是在众多成员长期博弈中演化而来的,基于“成本——收

益”分析策略的相互博弈在无线次重复博弈中,占座逐渐演变成为一

种优势策略而被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合作现象,成员之间心

照不宣达成一种默契。于是,在没有人背叛或很少人背叛以至于可以

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这种策略不断得到强化以致根深蒂固。很明显,

这种成员之间相互不背叛或者即使有也是少量的现象的共同准则是

维持这一惯例得以保存的重要力量。这种似乎是道德的准则反而成了

不道德的惯例形成乃至强化,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分析这种现象是很有趣的,也是值得思考的。基于“成本——收益”

分析的策略是这样的:长时期占据一个位置可以很方便的让这个决策

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很方便的到位置,只要所在的场所不挪威他用

(要知道搜寻成本是相当高的,一方面,信息的不完全使你无法确定

哪个地方还有空位置,另一方面,这种不确定性往往会产生阻碍成本,

即因为不确定行可能使你对某一结果没有把握而放弃原先要执行的

会给你带来收益的行动,这是机会成本,也是经济决策乃至日常生活

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本。);而前面提及的道德准则使得成员之间

4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背叛现象几乎可以忽略,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其他人不会采取背叛现

象——基于道德的约束,其他人也认为所有人都认为其他人不会这

样……于是,不背叛成为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使得这种占座的均

衡现象成为一种可行解,乃至最优解。当然更令人不齿的是一些仅凭

一本笔记本,几张作业纸甚至一张报纸的廉价占座使得占座的成本即

使不为零,也是极低的,与占座所带来的方便的收益相比这个是可以

忽略不计的。于是收益远高于成本的占座现象得以保留乃至强化。这

样,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是,一些人背着书包到处位置,而许多没人

的位置上摆放着书本,文具,水瓶,向人传递一种信号“此位置已被

占用,你无权使用了”,更可恶的是有些位置被占着,但占座的人可

能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都没出现,这种资源浪费难道不可惜么。

然而这种缺乏效率的不道德现象却在成员默契之下被人忽视。一直以

来都在盼望着有一批人能够出来打破这种缺乏效率的均衡现象,走出

这个“囚徒困境”。如果有那么一批人不遵守这个所谓的道德规范,

该出手时就出手,往空位上一坐,如果超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说

一个小时,记得师大图书馆当初有个规定,占座不能超过半个小时,

否则视为放弃该位,这说明这种规定是有实际意义的)占座的人没有

出现,那么你就可以使用这个座位并且有权排斥原来的人与你分享一

个位置。那么,这些原先占座的人可能就不得不权衡要坐在同一个位

置很长一段时间把该做的事做完,还是占座但不得离开超过规定的时

间。但是,很可惜,一直以来这种现象都很少发生,似乎女生个个都

是淑女,而男生个个都是绅士(我曾经在中午到图书馆看书时就这样

4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往别人占着的但人已不在的位置上坐,结果发现至少在我看书那两个

多小时内,这个位置的“主人”并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有的时候人会

出现,我当然也会让开,再挑个没人的位置,就这么做,总能到那

么一个位置至少可以让你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坐着看书的。但是就是这

样一种有效率的做法也没有很多人效仿,至少我观察到的极少,似乎

每个人都极有那种产权意识,但问题是这种类似于公共产品的学校图

书馆自习座位并不是专属于某个人的,此时这种意识就是用错地方

了)。而图书馆内的管制措施往往是半途而废,这些没有多说激励的

额外劳动对那图书馆管理员来说是在浪费他们的本职工作的时间,他

们自然没有动力去执行了,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

所以,虽然这种现象是在浪费资源,是缺乏效率的,但这种所谓的道

德规范,甚至是不成文的默契却阻碍了帕累托改进,对此,唯一的辩

词是先来先得,谁叫你不早来呢。但是即使都很早来,僧多粥少,也

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位置的,你也不能以此为由长期占据一个位置,

而且还…

如何让最需要的人拥有座位的使用权??

我当时就想过,我愿意用5元租一个座位一天的使用权(现在想想也

是值得,你要是坐到情侣后面,这天算是浪费了)

学校只须公开说一句:任何占座标识无效。(公开贴出座位使用制度)

要是一个学校真地到了学生上自习都不敢上厕所的程度,这个学校的

硬件数量也实在让人不能接受了。

从经济学上来说确实不合理且没有效率。这样一些离谱的占座行为是

4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导致自习室争端的重要因素,甚至引发两类人(占座与不占座)之间

的集体冲突,不仅导致座位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影响所有学生的学习

效率,进而影响所有参与人的权益。占座问题的产生,矛盾争端的激

发主要是由于学校对权利的归属没有一个明晰的规范,对于学生是否

有权做出占座的决策没有规定和交代。

对策:学校需针对实验室占座现象建立起明晰的规定,明令禁止占

座现象,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加大占座的成

本),并赋予学生检举占座人的权利。

最简单的分配原则就是采取银行取款方式,自动领票按号入座。只要

到服务区(图书馆管理员)领取,并且展示基本文明规则,大众监督

和谴责不自觉者,这样一来占用者就不会空占位置,如果票在人不在

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为弃票。

票是可以回收,或者说大家都用智能卡,使用过程录入电脑便于安排

和调节。

比较讨厌的方式是花钱买座位,这样至少不能保证教育的平等性,也不

能奖励那些勤奋的学生.

很奇怪的是,大家在占座的时候都是争先恐后,好像占不到就活不了

似得。很多同学天不亮就去图书馆门前排队,像冬天黑乎乎的在外边

还吹着那小北风,滋味可想而知。像四六级考完试后的抢滩行为更让

人毛骨悚然,飞窗走避,甚至发生过踩踏事件!占座如此不容易,但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占得满满的自习室中上自习的同学聊聊无几,

真正在那认真学得更是凤毛麟角!资源的“占有”与“使用"间存在

4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严重的不对称!

言归正传,占座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即

学校的外部监管!出台一些硬性指标,如:严禁占座,否则占座书本

“杀无赦”。占座的成本和风险大大提高了,占座的非理性狂热也将

得到遏制。同学们可以随到随学,这样资源的利用率就上去了!

由于存在交易费用,学校禁止并监察占座情况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即

学校的管理费用),这部分费用非常高昂,一个是图书馆过大,位置

过多,逐个监管存在困难,且计量困难,难以界定具体什么情况才算

是占座位(比如离开座位多长时间才算占座,上厕所算不算),所以

我们可以发现监管的交易费用很高,所以学校只能选择次优方案,就

是在禁止占座的大框架下,默许以先到先得的这种支付时间成本的制

度,去让学生自发的解决座位问题,比如愿意支付时间成本的就早起

去占座,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发的去监管,比如就是占了座位的人长期

不在,其他没座位的同学发现了可以无视占座的东西,坐在那个位子

上,(因为学校禁止占座,当然了,也要支付成本,比如面子问题),

这样,学校的座位市场也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达到均衡,不同的学生

支付了不同的成本得到了有限的资源(人帮着占座也要支付成本

的,比如人情、或者没有占到座位的风险),不愿支付成本的得不到

资源,这样,在现有条件的约束下,可以说达到了最优情况,也可以

说是有效率的。关键问题是用什么去作为衡量效率的标准,金钱?时

间?等等……综合起来说还是达到了现有条件下的最优。

顺便说一下,买卖当然也可以,但是与学校这种事业部门的初衷相违

4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背,有钱的读书,没钱的不要读,针对学校读书来说,公平上存在不

合理。

假设学校有1000个学生,自习室有800个座位,同学们每天去自习

室学习的时间是固定的,比如晚上7点至11点。我觉得应该这样解

决:

1.安排一个自习室主任,配一台电脑。每个座位都编上号,例如1号

座位至800号座位。需要自习的同学提前一天在自习室主任处实名登

记,每人只能登记预定自己的座位,座位由自习室主任随机分配。每

天上午9点开始登记工作,一直到800个座位全部安排完为止。当天

只能登记预定第二天的座位。如果前一天有同学需要预定,可是已经

没有座位了,则发给这些同学一张凭证,并且第二天登记时凭这些凭

证给这些同学优先登记预定。

2.每天去自习室的同学必须准时在自习室门口自习室主任那里签到,

走的时候也要签到。说明你来了,并且确实自习了那么长时间。并且

按照主任分配的位置就坐。规定每天至少在自习室待1个小时。如果

当天记录显示你登记了,而你又没有去自习(人没到),或者仅仅来

签个字,则罚你这个星期都不能去自习室自习。

ps:一般来说,学校的自习室是够用的,所以第一条中座位预定完了

的情况应该是很少的,否则就不赖学生了,应该是学校升级硬件的问

题了。还有规定是实名制,所以就不存在用书本占座或者一个人占几

个位置的问题了。第二条给出了一个惩罚措施,倘若你有一次占着茅

坑不拉屎,那你这整个星期就别想拉屎了。整个星期不拉屎的滋味可

4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不好受啊!座位由自习室主任随机安排这一条可以排除那些谈恋爱的

情侣去浪费公共资源。至于这个自习室主任嘛,随便外面个会ms

excel的民工就行了,给他在自习室安排个床,一个月包住1500块。

顺到还可以把自习室清洁工的费用省了......

本人认为学校占座的情况,应该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道德观念入手,

因为现在大学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都应该是比较宽裕的,也就是说大

学里的学生要是都去上自习的话,那座位也会有空余的。而现在的问

题是到自习室上自习的同学能占有学校人数的多少呐。

关键是学习的硬件设施的不足如果座位的数量有相当的数量可以

占学生的某一个比例的话就可能不会出现占座问题了,还有一点原

因可能是占座往往是习惯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坐在一个位置

这样能给受益者带来一定的便利

占位在大学校园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笔者曾想晚上去看书,临近

图书馆,人数不多,以为可以尽情看书,可等我走进一看,满桌都是

书,有的还堆起了小山。类似的情况,我想很多同学都曾遇到过,乘

兴而来,沮丧而归。有朋友对我说:“呵呵,除非我去借书,不然绝

不踏足其中,对占位现象真的是深恶痛绝啊。”

的确,占位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小小的自修室,座位只有那么多,

可我们都是莘莘学子,谁不想个安静的地方饱览书,可是座位难

寻。即使看到空的座位,也要和某些人争论一番。如此,不仅折腾时

间而且心情尽失,痛哉!悲哉!叹哉!

4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如果把占位看成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应该不为过。当今主题是和

谐。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图书馆自修室是公共资源,每个人都享有

同等的使用机会。不能整天占着位置不学习,自己方便了却损害了大

部分人的利益。对占位现象我询问了部分同学的意见,他们认为:占

位除了浪费资源外,还会让人形成了一种散漫的心理,反正占了位置,

早去晚去都一样。的确如此,有人总是认为那位置是自己的,自己可

以随便怎样,漠视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作为校园学子的一员,我们

可以不理别人的感受?别人同样需要我们所需要的,我们也该真正的

为别人想一回,别让宝贵的资源就这样浪费着。还有一种变相的占位

现象。有些人坐在位置上,不是用心学习,一会儿发短信,一会儿又

接电话,一会儿又要去洗手间,来来回回。这样学习的效率可能高吗?

或许占位说明大家对于知识的渴望,但是在追求自身文化素质提

高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自我品德的塑造和提高。在我们的社会

中已经发生了不少关于大学生品质问题的事件,而种种的迹象都表明

能力固然重要,可良好的公民美德更让人敬重和推崇。这是不是也值

得我们深思呢!

我相信大家心底都有一根弦不容别人触动,我也相信我们在校的

每个学生内心都是火热的。我们可以做到不占位。我们可以给彼此一

个机会,让我们在和谐的环境里学习着,奋斗着。

初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对一切都是陌生的。一次课后,我留

在了教室里,突见两名外系的男同学破门而入,并不奇怪他们

5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本文发布于:2022-08-25 22:1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86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校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