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浅谈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高校信息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
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
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信息道德是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加工者、传递者、使用
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
播变得难以控制,伪劣信息、无用信息比重加大,全社会对信息道德
问题日益重视,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因此,信息道德教育已
经成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很多高校都在通过各
种不同途径实施信息道德教育,但总的来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教育
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一、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信息法律法规不完善
自1986年4月开始,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计算机病毒
控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互联网安全条例》《计算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
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和法规,并在刑法、
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加入了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
的条文。随着这些信息法律的颁布实施,我国信息活动领域无法可依
的局面已经有所改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立法还属于起步
阶段,现行信息法律法规主要分布在信息市场、信息产权及信息安全
保护等方面,缺乏对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等
方面的法律规范。
(二)缺乏具体信息道德评判标准
信息道德主要包括网络道德和学术道德。我国早在2001年11
月就颁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
的网络行为。但它只是对网络行为做了一些大致的规定,明确了哪几
种典型行为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但没有健全如何判断是否属
于这种行为的具体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不良信息是指哪些信息,哪
种信息行为属于破坏网络秩序、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哪种情况属于
侮辱欺诈他人的行为,哪种学术行为属于合理引用范围,哪些学术行
为属于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这些都没有具体明确的道德评判标准,
因此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信息行为的善恶无法有效区分,道德评判显得
非常困难。
(三)实施信息道德教育的主体不明确
传统观点认为信息道德教育工作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所以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少数德育课教师是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实施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主体。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图书馆、
各教学单位等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工作
信息道德教育工作。在各高校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实施信息道德教育
的主体不明确,“共管”往往变成了“不管”,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变成“盲区”。
(四)部分教育者的自身信息道德素质不高
现代社会浮躁之风同样吹进了高校,部分高校老师、科研工作者
在科研过程中不能潜下心来搞研究,急于求成,不遵守信息道德规范,
出现了论文抄袭、成果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术气氛浓厚的大学校
园中的教育者存在着信息道德的缺失,这不免愈发引发对大学生信息
道德教育的担忧。
(五)信息道德教育教学设施较落后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采取各种途径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校
园信息化建设,但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室比例不高,有的承担信息道
德教育的信息检索课还在一般教室上课,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的电脑还
比较陈旧,无法做到端对端的指导和监控,使学生们始终缺少信息的
切入点和锻炼机会,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在条件
更为“优越”、气氛更为“宽松”的宿舍或网吧进行上网,由于缺乏
有效的监督管理,各种不良的网络信息行为也随之在这种放任状态下
泛滥起来。
(六)信息道德教育的教材明显缺乏、内容不明确
目前大部分信息检索课教材中没有信息道德教育的专门篇章,只
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有极少数的新近出版的教材提到了信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都是从
理论层面上阐述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
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有的学者提出信息道德教育应包括信息道德
观念、信息道德意识、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犯罪、信息垃圾等内容,
但目前高校尚无统一的信息道德教育内容及教材。
(七)信息道德教育方式单一
涉及信息道德教育的老师大多是以命令、说教的语气要求学生不
接触有害的信息、不发生破坏网络秩序的行为,缺乏“晓之以情、动
之以理”的教学方法,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统一安排,也没有提供
与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相配的学习辅导资料。所以在信息道德教育的
课堂上就出现了教师授课随意性非常大。
(八)缺乏信息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高校实施信息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
道德习惯,信息行为始终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
中,如何针对大学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道德评价机制显得尤为
重要。但我国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信息道德
的内涵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相应的信息道德教育评价机制。
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广泛开展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和教育
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校园网、广播、电视、校报、展览等多种
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知识产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教育大学生
全面、客观地了解信息,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增强信息法律意识和信
息道德观念,保证其真正成为网络中的道德主体,主动承担起维护网
络秩序的重任。(二)制定具体的信息道德评判标准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首先应该考虑制定具体的信息道德
评判标准。高校可以参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大学生做文
明网民倡议书》等规定,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按开发信息产品过程、
查询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等分别制定具体的信息道
德规范,要求大学生严格遵守。可在校园网的显着位置设置信息道德
规范栏目,将《关于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若干意见》《校园
计算机网络用户手册》等信息管理制度放入信息道德规范栏目中,对
本校学生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上网范围等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
通过这些具体的信息道德评判标准,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网络是非
观。
(三)利用文献检索课开展信息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文献检索课呼唤信息道德教育,文献检索课老师可以而
且应当成为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实施主体,通过向大学生介绍一些
知识性和学术性较强的网站,引导他们在学习、写作过程中正确使用
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术信息,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信息道德教育。信息检
索课教师在教学生熟练掌握检索方法和技能的同时,要言传身教,促
使学生自觉遵守各种信息道德规范。
(四)改善信息道德教育教学设施
高校应继续加大经费投入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在硬件上,要加
快网络进学生宿舍的进程,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课余时间将公共机房
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和使用,这样可以将大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
环境中争取过来。软件上,要主动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以宣传部门牵
头、相关部门配合,加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使校园网真
正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网络精神家园。
信息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信息检索课教师,高校图书馆应在
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改善信息道德教育教学设施,建立一个集电子资源
检索、阅览、咨询、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
基地。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是
实现和改善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
(五)在文献检索课教材中增加信息道德教育内容
信息道德教育在文献检索课课程体系中目前还处于边缘地位,要
不断加强研究,逐步形成信息道德教育系统性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信
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信息、信息道德、信息交流、信息安
全、信息垃圾、信息素质教育、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犯罪、心理健康
教育、信息道德评价。信息道德教育要突出案例分析,最好以大学生
平时经常发生的信息检索行为、上网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关注的焦
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点等生动的案例,向学生具体阐明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不
道德的,什么行为是应该加以约束和禁止的。通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
信息道德教育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法律等国
情,编写与信息时代要求与特点相适应的专门的大学生信息道德教
材。
(六)改革信息道德教育方式
通过加强校园网的内容建设,把国内外优秀的影视作品、世界名
着搬上网站,把教师制作的优秀的课件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搬上网
站,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浏览,促进学生的信息道德向预期良好目
标发展。
将信息道德教育内容融入信息检索课程活动之中,比如在学习
“上网搜集资料”时,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资料。
聘请高校辅导员为图书馆导读馆员,把那些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
正确世界观和开阔眼界的优秀的信息道德书刊推荐介绍给大学生。
尽量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利用虚拟社区、师生博客
在网上组织讨论;通过校园论坛进行信息道德知识宣传,利用网上聊
天功能进行答问;对典型案例进行征文讨论;举办信息道德法律法规
竞赛活动等。总之,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要坚持以理感人,以情
动人,在平等尊重的沟通交流中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
的信息道德水平。
(七)建立和完善信息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
要选用科学的信息道德测量标准和统一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分
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析,对信息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对信息道德
教育活动起反馈调节作用,为信息道德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方法
选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让信息道德教育的效果得到社会各方面认可,
特别是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制定信息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和机制要有具
体性和可操作性;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的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大学生作为信息道德主体的承受能
力,既要注重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又不能忽视其自身的权利要
求。
大学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较为集中的人,我们应该积极研究
并系统地开展信息道德教育活动,才能发挥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健康成
长的积极作用,才能增强大学生的信息道德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道
德自控自律意识、增强大学生对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免疫力”、
自觉地抵制有违信息伦理精神和有害社会道德风尚的信息,从而维护
信息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杰.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J].中国成人教
育,2008(3).
王洪娟,赵军成.图书馆开放获取背景下的大学生信息道德素质教
育[J].绥化学院学报,2010(5).
孙丽芳.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J].图书馆工作
与研究,2005(4).
陈利平.试论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
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
王磊.网络时代高校信息检索呼唤信息道德教育[J].图书馆学
刊,2006(3).
9
本文发布于:2022-08-24 23:3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854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