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学案例教学论文
一、“土地法学”课程教学中5种案例教学运作模式适用性分析
“土地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领域的应用性行业法律法规,
对于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涉及较少。上述案例教学法的5种运作模
式直接来源于法学专业的课程案例教学方式总结,其是否适用于
“土地法学”的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分析比较,结果如表1。
1.案例讲评法案例讲评法主要是由教师对某一“土地法学”
案例进行解释、分析、评述,从中引导出背后蕴涵的基本法理和
相关知识,并通过个人讲评使学生掌握对应的教学内容,其运用
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适用于土地治理基础知
识储备较少的学生。因此从案例讲评法的应用目的和适用对象来
看,这种模式的适用性较强,适合应用于“土地法学”全部课程
内容的讲授。
2.案例列举法案例列举法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土地法
学”基础理论、土地法律制度构架或某项土地法律条款的具体内
容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其目的在于通过多个案例使某一“土
地法学”知识点于多层面立体化展现,并在说明、比较中总结出
内在的基本理论和内涵。因此从案例列举法的应用目的和应用方
式来看,此种模式同样适宜运用于“土地法学”全部课程内容的
讲授。
3.案例讨论法案例讨论法是指在“土地法学”课程某一主要
章节全面讲授完毕后,为了系统强化学习效果,巩固教学质量并
1
真实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学生为主体针对所举案例
进行讨论。这一方法应用前提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对案例的选择也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根据所讲授内容并有针对性
地选择有一定复杂性、争议性和难度的案例。因此从方法应用的
目的和前提来看,案例讨论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适用于“土
地法学”的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
4.案例模拟法案例模拟法是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法学知识
设计某类型的案例,并通过配置的模拟法庭实际演示案件审理过
程。这一方法针对的是既具备实体法知识,又熟悉程序法的学生。
土地法规是ZG法律体系中的行业性法律法规体系,“土地法学”
是研究土地法规与政策的学科,其面向土地领域的应用性特征非
常明显,对于法学基本理论知识涉及较少。因此就案例模拟法的
适用对象和“土地法学”的课程特征而言,案例模拟法不适用于
当前“土地法学”课程的教学。
5.案例听审法案例听审法是一种现场教学方法。主要是结合
授课内容,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旁听RM法院与土地相关的刑事、
民事、行政等案件的审理。其着眼点使学生直接面对司法运作的
实际状态,促进其对土地案件诉讼的过程有一个直观、感性认知,
以实现课堂教学与司法运作在实践层面的沟通。案例听审法作为
一种现场观摩法,要求土管专业与相关司法部门有良好的协作关
系,但就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及国内开设土地治理专业的多数高校
而言,这方面关系还较弱,不利于案例听审法的实施。因此案例
1
听审法也不适用于当前“土地法学”的课程教学。
二、“土地法学”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实践
通过前述研究可知,案例教学法中的5种运作模式只有案例
讲评法、案例列举法及案例讨论法3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当前土地
资源治理专业“土地法学”课程教学。而案例讲评法与案例列举
法对案例的选择与课堂授课时间限制性相对较少,对学生与老师
的互动性要求不高,仍属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案例讨论法注重的
是师生间的互动,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
因此,笔者仅就案例讨论法的教学实践进行介绍。
1.案例选择选择典型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结合案
例讨论法教学的要求及“土地法学”课程的特点,相关案例的选
择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符合教学计划,贴近教学目标;(2)
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3)体现土地治理的社会热点,具有真
实型、典型性和时效性。我校土地资源治理专业“土地法学”课
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土地法学”基础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土
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
权)、土地治理理论(国有建设用地治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治
理、耕地保护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利用相关税费及土地监
察与监督制度)。通过日常交流,笔者发现我校土地资源治理专
业学生关注的问题多集中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农村宅
基地的利用与开发、农村土地的征收与征用、城市房地产市场的
调控等方面。因此按照前述案例选择原则,笔者针对学生关注的
1
问题精心选择了以下几个案例:案例1,“安徽省郎溪县领先推
广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主要讲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
模式、新动向;案例2,“宋庄画家村首例小产权房纠纷案”,主
要讲述小产权房即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开发与流转问题;案例3,
“土地征收补偿‘出嫁女’也有份”,主要讲述农村土地征收补
偿问题;案例4,“楼市十年九调,政策变化影响各方利益,买
卖双方规避手段层出不穷”,主要讲述受20XX年以来不断出台
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买卖双方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相互博弈
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问题。
2.案例导入与组织案例选好后,教师如何把案例导入并呈现
给学生呢?这需要教师把握恰当的时机,可以在讲授相关知识之
前,也可以在讲授相关知识后。由于“土地法学”的课程内容整
体关联性较强,同时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我校
土地资源治理专业本科生“土地法学”课程教学案例讨论法的实
践是在教师系统地讲授完全部“土地法学”理论课程之后集中进
行。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取得良好的讨论效果,笔者事先将
全班60人分成4个大组,每组15人,每个大组要求选出主持
人、记录员和发言人。组内学生自由结合,3~4人组成一个小
组从上述4个案例中选择一个进行讨论。相关案例及所要讨论的
问题在案例讨论课实施一周前通过发给各组同学。在接
下来的至少一周时间内,各位学生要完成以下这些工作:(1)反
复阅读案例,查询案例产生的背景,理解案例所蕴涵的信息。(2)
1
根据案例思考问题“如何推进并保障‘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实
施?”“小产权房的违法性表现及如何治理?”“目前我国土地征收
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如何幸免或减少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的
合同纠纷?”(3)小组内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看法,最终达成组
内意见统一。(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书面归纳小组内各成员意
见及看法。(5)制作PPT,指定发言代表在课堂表达各组的核心
观点,为课堂演讲讨论进行必要准备。
3.案例互动讨论在案例导入并呈现给学生后,教师就要引导
学生根据案例内容、产生背景及所设置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互动讨论是案例讨论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其直接决定案例讨论
法运用的成效。因此在互动讨论环节,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有利
于学生比较随意地发表小组意见或个人见解的轻松愉快的氛围。
例如在讨论“家庭农场”这一新生事物时,笔者首先就安徽农业
大学的“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进行介绍,并就学生们关怀的经
费资助、技术支持及已参与“青年农场主”计划的部分学生创业
地方政府给予大力扶持的情况进行了重点介绍,逐步把学生们紧
张不安的情绪消除于他们对家庭农场主职业前景的关注和讨论
中。在调动了学生们对相关主题内容的兴趣之后,就需要组织学
生围绕所设置问题进行讲解讨论。仍以“保障‘家庭农场’经营
模式的实施”分析为例。受课时和案例讨论法应用时间限制,不
能每组同学都上台进行演讲辩论。因此在实践中,笔者以抓阄的
方式让4组同学各选一个案例并派主讲代表进行课堂讲演解答,
1
非主讲人负责补充;对于那些准备了相应内容但并未获得上台讲
演资格的小组,其成员负责对演讲者的讲演内容进行点评(教师
提前就点评方向做出指导),同时也可以就自己的不同见解及问
题与演讲者讨论或求解。在对该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负责讲演的
小组主讲人在对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国外现有家庭
农场的经营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就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对家庭农场进展的阻碍进行了详细探讨,并
从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该小组
主讲人思路清楚,问题分析的比较透彻,再加上图文并茂的精美
PPT,其演讲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在学生点评环节,负责点
评的学生在肯定主讲人成绩的基础上,针对主讲人对家庭农场进
展的障碍及保障措施的分析指出几点不足:第一,在阻碍家庭农
场进展的因素分析时,缺少对家庭农场主融资和经营能力、地方
政府的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分析;第二,在进行保障措施设计时忽
视了对家庭农场主个体的能力和技术教育、地方政府的金融扶持
等方面措施的设计。在问题提问环节,部分学生提出“如果不考
虑土地所有制及阶级的不同,仅从土地的经营权、经营期限及规
模考虑,现代的家庭农场主与解放前的地主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看法,引起了全体学生的热烈讨论。就此看法,该组组员在直接
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后,仅从两者是否存在对RM的剥削的表象进
行了简单分析,未从土地法学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这显示
1
出该组同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内涵仍未全面掌握,需要在课
后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与研究。
4.教师点评教师的点评总结有助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升华,
是案例讨论法教学模式的落脚点及归宿。教师的点评总结应围绕
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的讨论观点;二是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是教师对讨论案例的研究和理解。在对学生的讨论观点进行点
评时,主要关注其观点是否与所设置的主题相符合。在对推进及
保障“家庭农场”的进展措施进行探讨时,虽然演讲人仅基于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缺陷对家庭农场的进展阻碍进行政策设
计比较片面,但总体上其对问题的分析与政策建议并未偏离主题,
这点说明讲演者对问题的驾驭能力较强。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例如讲
演者在对“‘家庭农场主’是否等同于以前的‘地主’”这一观点
进行辨析时,由于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本质及内涵未能
完全理解,所以未能很好地运用土地产权理论从产权的取得、占
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角度对两者进行本质上的分析。在针对
上述两方面对学生的讲演点评完毕后,教师要针对所讨论的问题
就自己的研究和理解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以科学的解释,但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在针对“如何推进和保障家庭农
场的进展”这一问题进行总结时,笔者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特点、
产权属性进行了着重介绍,在此基础上围绕保障家庭农场经营能
力、家庭农场产权稳定及推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化等方面从素
1
养教育、技术扶持、金融支持、明晰产权、推动流转等方面提出
相应的政策措施看法,加深了学生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
度的理解和把握。
三、小结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法,应用于“土地法学”课程
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案例教学法5
种运作模式具体运用时,要针对客观实际比较选择后运用。案例
讨论法、案例讲评法及案例列举法3种案例教学模式在安徽农业
大学土地资源治理专业本科生“土地法学”课程教学中的穿插运
用,破除了传统教学中师生缺乏沟通与互动的现象,实现了教师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激发了学生的专业
学习主动性及潜能,增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大大提高了”土地法学”课程学习效率。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治理学院
1
本文发布于:2022-08-21 22:4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84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