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5-01-13 13:26:00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8日发
(作者: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

精品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01239

英文名称:Thelegalbasisforthemanagementofpublicutilities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限定性选修课

2.适用专业及课程性质选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3.课程目的《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行政法

律规范的基本精神和内涵,提高法学理论修养,加强对行政法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的理解。

4.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2.学时为40

5.建议先修课程《法学概论》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公共管理法律基础》(第一版).毛昭晖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参考书

目:

(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比较宪法与行政法》(第二版).龚祥瑞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

(3)《行政法学》.罗豪才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行政法学》(第一版).郑传坤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

(5)《法理学》.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

7.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本课程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同

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对“公共管理法律制度”这门课程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8.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形式有:出勤、作业等;考试成绩或论文成绩占60%。

9.课外自学要求认真完成课堂有关的复习思考题,阅读相关资料及网络信息。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法与私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公法和私法的划分

一、划分的历史

二、划分的标准

三、我国关于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四、实践中的公法与私法

第二节私法

一、私法的组成

二、私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三、私法的指导思想:个人本位的自由观

四、私法制度

第三节公法

一、公法的组成

二、公法与法治

三、公法传统

第四节私法和公法的社会化

一、私法社会化

二、行政法社会化

三、社会法的产生

第五节法律结构要素的配合

一、结构要素之间的区别

二、法律体系及法律结构要素的互补

基本要求:本章为非重要章节。应了解什么是公法,什么是私法;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有何意义和标

准;公法与私法的组成,掌握私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私法制度的基本内容;公法和私法的社会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意义和标准;私法和公法的社会化。

第二章公共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公共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

一、公共管理法律基本原则的含义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三、公共管理法律基本原则的作用

第二节有限权力原则

第三节正当程序原则

第四节责任行政原则

基本要求:学习本章,在了解公共管理法律原则的基本内容的同时,理解并掌握基本原则在法律体系

中的作用及其行政法、刑法、民法的基本原则。从而进一步理解公共管理法律基本原则在整个公共管理法

律体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管理法律基本原则及其在整个公共管理法律体系中的价值。

第三章公共管理法律关系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法律关系概论

一、公共管理关系

二、法制监督关系

三、法律上的救济关系

四、公共管理组织内部关系

第二节公共管理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行政上的法律关系

二、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民事法规的适用

三、其它公共管理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一、组织法上的法律关系

二、公共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三、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基本要求:本章为重要章节,通过本章学习,要把握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了解行政法律关系中

民事法律的运用;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法律地位、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复杂关

系,从而明确公共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不同法律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管理活动中复杂的法律关系,除了公共管理主体、相对人和法院三者之间的关

系外,还要掌握公共管理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以及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四章公共管理主体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公共管理主体概论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概念与特性

二、行政国家与政府失败

三、行政分权与类行政组织的发展

四、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节行政机关

一、中央人民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三节其他公共管理主体

一、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特征

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分类

基本要求:要掌握各个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理解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特征与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管理主体实际上就是公共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着重于主体的界定、主体的具

体类型、主体的权利义务。

第五章权力和权利

基本内容:

第一节行政权力的法律控制

一、行政权力概述

二、法律原则对行政权力的控制

三、控权模式

第二节私人的公权

一、实体法上的权利

二、程序上的参加权

第三节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力和权利

一、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力

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权利

基本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应注意把握: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关系;行政职权与行政行为的关系;

行政职权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平衡;

公权。

第六章公共管理行为

基本内容:

第一节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概论

二、行政行为效力

三、关于行政行为的辨析

由于行政职权引发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管理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以及权利,其中更加强调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以及私人的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四、具体行政行为

第二节违法行政行为及其责任

一、违法行政行为

二、国外违法行政行为的理论

三、行政法律责任的形式

第三节村级治理行为

一、村级治理行为的主要内容

二、基层行政组织的公共职能

三、村民的公共参与及效能

第四节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

二、其他公共管理主体行为的法律责任

基本要求:学完本章,应该把握我国行政法学关于行政行为的内容、效力和分类等基本知识;在学习

行政违法及其责任时要努力把握我国行政诉讼法中相关的内容和司法解释。同时,也要认真思考其他公共

管理行为的法律调整问题,法律责任问题以及它们的社会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行政行为;违法的行政行为及其责任。

第七章公共管理的立法制度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公共管理立法概述

一、公共管理立法的含义和范围

二、公共管理立法的原则

三、关于授权立法

第二节公共管理立法的分类

一、行政法规

二、行政规章

三、行政解释

四、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

第三节公共管理的立法技术

一、公共管理法外部形式的立法技术

二、公共管理立法内部结构的立法技术

三、公共管理立法的系统化

第四节公共管理立法的监督

一、关于立法监督

二、公共管理立法监督的完善

三、公共管理立法监督的具体制度

基本要求:在掌握我国的立法体制的前提下,进一步理解行政立法在我国整个立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

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行政立法;不同层级法律规范的立法程序及效力。

第八章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

基本内容:

第一节公共管理法律监督的特点和含义

一、腐败的含义

二、公共管理法律监督的特点

三、公共管理法律监督的含义

第二节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的分类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一、依监督的主体所进行的分类

二、依监督模式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第三节公共管理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合法性监督,忽视合理性监督

二、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主体发生缺损

三、被监督对象强烈的不认同

四、现行监督体制存在缺陷

第四节公共管理法律监督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的内容不许能够反映监督对象执行政策和履行职责的情况

二、公共管理法律监督的内容必须能够正确评价监督对象的管理行为

三、公共管理法律监督的内容必须正确反映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四、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必须是一种正式活动

五、从事监督的机关和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第五节公共管理的事前监督、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

一、事前监督

二、事中监督

三、事后监督

第六节公共管理活动中职务犯罪的认定

一、贪污罪的构成及其法律监督

二、贿赂罪的构成及其法律监督

三、挪用公款罪的司法认定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

基本要求:掌握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制度及其存在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公共管理法律监督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了解贪污罪、贿赂罪、挪用公款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律特征及其制度建

设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管理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基本要求

第九章公共管理的程序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法律程序

一、法治与法律程序

二、实体与程序

第二节程序正义与行政程序

一、程序正义

二、程序正义与行政程序

第三节行政公开程序

一、行政公开概述

二、美国的行政公开制度

三、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

第四节听证程序

一、听证程序概述

二、听证程序的原则

三、听证程序的进行

基本要求:领会法治与法律程序的关系。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行政程序的基本理念及其程序的内在价值;我国的行政公开程序和听证程序两

种制度。

第十章行政赔偿

基本内容:

第一节行政赔偿的渊源

第二节行政赔偿的基本问题

一、归责原则

二、构成要件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四、赔偿范围

五、行政赔偿的程序

第三节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民事赔偿之比较

一、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之比较

二、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之比较

第四节关于行政赔偿所涉范围的讨论

基本要求:理解并清楚把握行政赔偿涵义,同时与其相关或相近概念区分开;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

件、行政赔偿的范围。

教学重点与难点:行政赔偿;行政追偿;行政补偿。

第十一章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

基本内容: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一、证据的概念

二、证据的特征

第二节证明理论

一、证明对象

二、证明责任

第三节我国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

一、我国不同诉讼法的证据制度

二、行政诉讼证明对象

三、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四、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五、行政诉讼的证据收集规则

六、行政诉讼的质证

七、《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基本内容

基本要求:了解证据制度的基本问题,深刻理解证据理论的基本要素。教学重点与难点:行政诉讼的

证据规则;证明责任。

第十二章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制度

基本内容:

第一节行政复议制度一、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

三、行政复议的管辖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二节行政诉讼制度

一、行政诉讼制度概述

可编辑修改

精品资料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管辖

四、行政诉讼参加人

五、行政诉讼程序

六、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七、行政决定司法执行的程序

第三节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一、立法中的完善

二、司法中的完善

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基本含义、基本原则、受理范围以及行政复议程序和行

政诉讼程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40学时,讲课40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讲课实践习题讨论小计

、、时数^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八早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公法与私法

公共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

公共管理的法律关系

公共管理主体

公共管理的权力和权利

公共管理行为

公共管理的立法制度

公共管理的法律监督

公共管理的程序法

行政赔偿

2

3

2

1

2

4

2

2

2

4

3

1

2

3

6

3

2

11

2

31

1

4

4

2

6

40

3

2

4

32

第十一章证据制度的一般理论

第十二章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总计

说明:

11

53

可编辑修改


本文发布于:2022-08-18 16:2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79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共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