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资格卷一(刑法)模拟试卷29
单项选择题
1.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
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应当按照
下列哪一选项处理?()(D)
A.定抢夺罪
B.定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数罪并罚
D.按照处罚较重的定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行为触犯数罪名的处置方式。实施抢夺公私财
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
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应
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关于招摇撞骗罪与罪的界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B)
A.招摇撞骗罪只能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罪的方式是各
种各样的
B.招摇撞骗罪和罪骗取的只能是财物
C.骗取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是法条竞合,应当以罪定罪处
罚
D.招摇撞骗罪与罪侵犯的法益差异很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招摇撞骗罪与罪的区别。招摇撞骗罪是以冒
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方式骗取包括财产在内的各种利益,不仅仅限
于财物。
3.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A.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
B.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还包括所有的普通参加者
C.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只包括首要分子
D.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罪的主体包括首要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和
所有的普通参加者
解析:本题考查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范围。参见《刑法》第292条聚众
斗殴罪的规定。
4.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
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
价值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对甲、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
选项是正确的?()(C)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
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
解析:本题考查职务侵占罪的共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
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是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侵占行为的,
以贪污罪论处。在本题中,甲为国有公司的聘用人员,并非公务人员,
因此不能构成贪污罪。甲和乙为共同犯罪,故答案为C。
5.徐某在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钱时,发现上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
在了机器里没有取走,于是徐某立即修改了这张银行卡的密码,随后
提取了10万元现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对徐某的行为定性,下列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
A.罪
B.信用卡罪
C.侵占罪
D.盗窃罪
解析:对于机器能否被骗虽然存在争议,但对此类案件存在明确的司
法解释。2008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
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自2008
年5月7日起施行)认为,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柜员机(ATM)上使用的
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
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罪追究刑事责任”。据此,B为
正确答案。
6.赵某以请客喝酒为名将高某灌醉,后将高某扶到一偏僻无人处,将
高某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0元)和手机拿走。对赵某的行为定性,下
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
A.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侵占罪
解析:本题考查抢劫罪的具体运用。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是指行为
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致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不能反抗的
方法,如用药物麻醉、用酒灌醉、使用催眠术或用药物毒昏。
7.关于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C)
A.挪用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
月未还
B.挪用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C.挪用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超过3个月未还
D.挪用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挪用资金罪的表现形式。根据《刑法》第272条
的规定,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不要求超过3个月未还资金,就
构成本罪。故选项C错误。
8.关于罪与抢劫罪中的“威胁”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
的?()(B)
A.罪的威胁既可以当面实施,也可以不当顽实施:既可以
由自己实施,也可以通过第三者实施
B.抢劫罪的威胁是当面直接对被害人实施的,也可以不当面实施
C.罪威胁的内容既可以是当场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
某个时间实现的;抢劫罪威胁的内容是可以当场实现的
D.罪既可以是当场取得财物,也可以在以后的某个时间取
得财物;抢劫罪只能是当场取得财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抢劫罪的威胁是当
面直接对被害人实施的。
9.关于盗窃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C)
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以认定为盗窃罪
B.多次盗窃公私财物、入户盗窃、扒窃,没有数额限制,都可以构
成盗窃罪
C.盗窃的公私财物,不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等
D.携带凶器盗窃,可以构成盗窃罪
解析:本题考查盗窃罪的具体运用。参见、最高人民检
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第3
项。
10.孙某将放入饮料内让被害人喝下,趁被害人麻醉昏睡拿走
其随身携带财物。孙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D)
A.抢夺罪
B.盗窃罪
C.罪
D.抢劫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抢劫罪的认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不能抗拒。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
为。孙某将放入饮料内让被害人喝下是用“其他方法”劫取他人
财物。
1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甲在实施抢夺的过程中,为抗拒抓捕
而当场使用暴力,造成他人轻伤。对甲应以下列哪一犯罪论
处?()(B)
A.抢夺罪
B.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
D.不构成犯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抢夺罪的转化犯。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
犯盗窃、、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
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多项选择题
12.蒋某欲抢劫出租摩托车司机彭某,但被彭某等十余名出租摩托车
司机驾驶员抓获。彭某等人质问蒋某是“公了”还是“私了”,蒋某等人
答应“私了”并同意叫家属拿钱取人。彭某等人将蒋某带往旅馆住下,
对蒋某进行殴打并迫使其在纸条上写明家庭住址、家属姓名以及叫家
属拿钱等内容,并通知蒋某家属,要求当日下午以5500元的价格领
走蒋某。对彭某等人的行为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B)
A.蒋某咎由自取,对彭某等人不宜认定为犯罪
B.彭某等人的行为构成罪
C.彭某等人将蒋某非法拘禁在旅馆的行为,被其行为所吸
收,不再单独定罪
D.将抢劫未遂的行为人限制住人身自由,以送派出所处理相要挟。
迫使其家属交出财物的行为构成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罪与罪的区别。罪是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以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蒋某的家属并非出于对蒋某本人的安危所虑而被迫
交出财物,其目的是使蒋某逃避法律追究,因此彭某等人的行为不构
成罪。
13.梁某设计了一个虚假的银行网上支付页面链接,以便窃取上网人
员的密码和账号。在1个月内,工商银行客户田某、吴某等人在网上
办理存取款业务时误认为梁某设计的网页为真实的银行网上支付网
页,并在该页面办理存取款业务。梁某窃取上述人员的账号和密码后,
以上述人员的名义进入真实的中国工商银行网上支付网页,将被害人
的存款转人自己的工商银行账号内共计4万余元,挥霍使用,案发后
未追回赃款。对梁某的行为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的?()(A,B,C,D)
A.梁某表面上是使用了手段去取得密码,进而获得财物,但对
田某等被害人来说。其合法财产的失去并不是其“自愿”交付
B.梁某的行为不符合罪的构成要件
C.梁某通过骗取的账号和密码,采用秘密手段转移被害人存款的行
为构成盗窃罪
D.4万余元的赃款被梁某挥霍,给被害人造成巨大损失,应酌情从重
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罪与盗窃罪的区分。梁某是以欺骗手段获得
他人的银行账号和密码,进而支取存款,应当按照盗窃罪定性处罚。
14.关于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C,D)
A.以实施暴力或者毁坏财物、名誉为要挟,造成被害人精神上的恐
惧,并被迫事后交出财物的,应以罪论处
B.利用被害人年幼将其哄骗到外地,但并未限制人身自由,同时谎
称其被向家属财物的,不构成罪,应以罪论处
C.没有债权的事实基础,胁迫他人出具债券凭证的,应以
罪论处
D.设立赌博,并向被骗的被害人胁迫索要赌债,迫使其交付财
物的,应以罪论处
解析:本题考查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274条。
15.关于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的?()(A,B,C,D)
A.侵占罪的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盗窃罪的犯罪
故意只能产生在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
B.侵占罪的手段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盗窃罪的手段
只能是秘密的
C.侵占罪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已经持有的他人财物;盗窃
罪的对象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
D.侵占罪必须是拒不退还或交出他人财物;窃取他人财物后又主动
退还的,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根据《刑法》第264条
与第270条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6.下列哪些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A,B,C,D)
A.甲窃取他人股票账户账号、密码后侵入该账户,利用该账户与自
己或第三人的股票账户进行交易并从中牟利的
B.乙非法侵入银行计算机系统,将银行资金划入自己或他人账户,
而后到储蓄所提取自己或他人账户上的现金
C.丙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事后留言表明自己身份并表示日后归还的
D.丁是邮政工作人员,他利用其对邮局储蓄资金存放环境的熟悉以
及其他邮政工作人员对其身份的信任,窃取邮政储蓄资金,数额较大
的
解析:本题考查盗窃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264条及相关司
法解释。
17.沈某由会计学校安排至某银行支行实习。沈某在柜面办理客户储
蓄业务时,从客户陈某的取款单上记录下其借记卡卡号及:余额,再
从该银行电脑中查得该卡的客户号。次日,沈某前往该银行的其他支
行,冒用陈某的身份在该银行存款单上填写客户号,办理了活期存折,
然后通过电话银行将陈某借记卡内的人民币1.9万元划人活期存折
内,再提款占为己有。对沈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
的?()(A,C,D)
A.本案中,沈某只是银行的实习生,不具备单位侵占罪的主体资格
B.沈某经授权独立从事储蓄业务,已经具备了该单位工作人员的同
等资质,具备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
C.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
额较大,构成罪
D.沈某只构成普通的侵占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务侵占罪的认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
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沈某虽然是实习生。但经银行授权从事银
行储蓄柜面业务便可独立办理客户的有关储蓄业务。沈某通过专用的
电脑网络查询客户资料.利用凭借客户号即可开立新账户的规定。通
过电话银行委托将被害人的欠款划入开立的新账户内,达到非法占有
的目的。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应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其
刑事责任。
18.下列哪些情形构成“入户抢劫”?()(A,C,D)
A.入户盗窃被发现后,为抗拒抓捕,对户主实施暴力
B.入户抄水表读数时,发现户主富有,临时起意实施抢劫
C.对部分时间从事经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行为人在
非营业时间以购物为名骗开房门,入内抢劫
D.对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
人进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
解析:选项A属于转化型的入户抢劫。根据《关于审理
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对于部分时间从事经
营、部分时间用于生活起居的场所,行为人在非营业时间强行入内抢
劫或者以购物等为名骗开房门入内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对
于部分用于经营、部分用于生活且之间有明确隔离的场所,行为人进
入生活场所实施抢劫的,应认定为“入户抢劫”。构成“入户抢劫”,需
要行为人具有“入户”的意思。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
入户后实施抢劫,包括入户实施盗窃、、抢夺转化为抢劫的,应
当认定为“入户抢劫”。因访友办事等原因经户内人员允许入户后,临
时起意实施抢劫,或者临时起意实施盗窃、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
的,不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19.李某是某村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个人借用
了村集体拆迁补偿款供自己的儿子出国留学。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
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ED)
A.村民委员会成员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
B.李某构成挪用资金罪
C.李某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D.李某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解析:本题考查挪用资金罪的主体认定和具体运用。从村民委员会的
职能来看。其成员所从事的是村自治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虽然属于公务,但不同于以国家或者政府的名义实施的国家事务
和公共事务,不属于“依照法律从事公务”。
20.下列哪些行为应以罪论处?()(A,B,C,D)
A.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给被害人造成是其过错所致的假象,借机骗
取被害人高额赔偿款
B.银行出纳员自制高额利率订单,对外虚构单位内部有高额利率存
款的事实,吸收亲朋好友的现金并占为已有,数额较大
C.以原始股为诱饵低买高卖骗取股民钱财的,数额较大
D.以虚件办理人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
数额较大
解析:本题考查罪的具体运用。ABCD项均符合罪的犯罪构
成,成立罪。
21.甲借口忘带身份证,用假名字骗过宾馆服务员,住进该宾馆二楼
一个标价468元的标准房。次日凌晨1点左右,甲用随身携带的螺丝
刀拆下电脑主板、内存条硬盘等配件(总价值6000元),然后在未付房
费的情形下。若无其事地离开宾馆。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
是正确的?()(A,B,D)
A.甲秘密窃取宾馆财物,触犯盗窃罪
B.甲拆卸电脑,使电脑无法使用,触犯故意毁坏财物罪
C.甲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取得宾馆的财物,触犯罪
D.对未支付房费的行为,甲不构成犯罪
解析:宾馆服务员仅因认识错误,使甲获得了宾馆的服务,住进了标
价468元的标准房。因数额达不到数额较大的要求,故对于骗取入住
利益以及未支付房费的行为,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宾馆服务员并未
因认识错误处分电脑主板、内存条硬盘等财物,故甲虚构事实、隐瞒
真相,取得宾馆的财物,不构成罪,C项错误。甲的行为构成盗
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犯。
22.关于职务侵占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C,D)
A.虽无经营、管理单位财产的权限,但在劳务活动中经手单位财物
的,应当认定为具有职务侵占罪的职务便利
B.网络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修改数据生成网络虚拟财
物并出售给其他玩家,获利数额较大,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C.临时聘用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
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公司职员利用代理公司业务的职务便利,将签订合同所得财物非
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解析:本题考查职务侵占罪的具体运用。参见《刑法》第271条职务
侵占罪的规定。
23.方某遇见被害人高某一人骑自行车经过时,用事先准备好的铁质
织毛衣用的毛线针插入自行车后轮中。高某停下车子,转身检查自行
车后轮时,方某将放在自行车前面篮子内的装有1000余元现金的钱
包、价值3000元的iPhone手机等物的黑提包拿走并逃窜。高某经
旁人提醒,报警将方某抓获。对于方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
错误的?()(B,C)
A.方某将置于车头篮子里的手提包拎走,是一种秘密窃取的行为
B.方某在高某在场的情况下拿走手提包,其行为是抢夺
C.方某用毛线针插入自行车后轮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方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盗窃罪方式的认定及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区别。
方某主要是通过自以为不被发现的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而不是
在被害人知晓的情况下夺取财物,因此方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24.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解析:本题考查盗窃罪和转化型抢劫罪的具体运用。甲教唆乙实施盗
窃罪,而乙接受了甲教唆,并且付诸实施,因此,甲的盗窃罪成立。
但是,乙在实施盗窃罪过程中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符合《刑
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应该按照抢劫罪处理。而乙
使用暴力抗拒抓捕,成立转化型的抢劫罪则不属甲故意犯罪意图之内
的,因此,甲不对此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应该分别认定犯罪。
25.俞某与朋友闲聊,谈及上网费用较贵,便起意要设法窃取密码。
俞某通过计算机网站上的黑客软件,强行侵入周某的电脑,窃取周某
的上网账号和密码,并将该账号和密码供其朋友、同学等多人使用,
共计盗用周某的上网费8071元。俞某的行为未触犯下列哪些犯
罪?()(A,C,D)
A.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侵占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盗窃罪的认定。根据《关于审理
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
“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
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之规定,盗用上网账号密码的行为成立盗窃。
26.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A,B,C)
A.村民委员会成员在实施协助政府执行公务以外的其他公共业务过
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
人构成犯罪
B.赵某是销售人员,她利用经营投注站的职务便利,不交
纳投注金而购买,且事后无力偿付购买款的
C.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原国有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挪用单位资
金进行营利的
D.韩某系某公司游戏项目管理中心运维部工作人员,负责维护服务
器、游戏软件,更新游戏环境内容等,拥有数字修改权。其利用工作
便利将所在单位的游戏“武器装备”盗出后出售牟利
解析:本题考查挪用资金罪的具体运用。D选项中的韩某构成盗窃罪。
不定项选择题
27.董某为在房屋拆迁中取得更多的拆迁安置款,伪造了其与妻子离
婚的法院的民事判决书,从而成功骗取巨额房屋拆迁款。对董某的行
为认定,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
A.为实施行为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不适用数罪并罚
B.属于牵连犯,应当从一重罪处断
C.行为人为实施行为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一般以罪定
罪处罚
D.对董某应当按照伪造国家公文罪与罪数罪并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罪的牵连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
公文、证件、印章并用于、招摇撞骗等犯罪活动的,是牵连犯,
按照其中的重罪处罚。而不数罪并罚。
28.温某想买高档音响,无奈手头有点紧,于是某日趁和自己做生意
的朋友赢某之子小西放学之机,将小西骗到自己的出租屋内,打电话
要挟赢某用20万元换孩子。随后赢某报警,温某知道赢某报警后将
小西杀死。对温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以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以罪定罪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罪的具体运用。行为人为了非法获得财物,通过
欺骗方法将小孩控制在自己掌握之中,然后向其家人索要财物,符合
《刑法》第239条规定的罪。致使被人死亡或者杀害被
人的,也应该按照罪来认定。因此,选择D。
29.何某在一快递公司担任装卸工,利用当班装卸托运包裹的职务便
利,先后多次窃取电脑、手机等物品,共计价值4.5万元。对何某
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D)
A.以秘密窃取的方式盗取他人物品,构成盗窃罪
B.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他人财物,构成职务侵占罪
C.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因为所侵占职务并非本单位财物
D.侵占罪中的“本单位财物”不仅局限于本单位所有的财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务侵占罪的认定。装卸工利用当班装卸包裹的
职务便利,窃取物资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中的“本单
位财物”不仅包括本单位占有、管理和支配的本单位所有的财物,还
包括本单位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临时占有、管理、使用、运输、
加工的他人财物。
30.关于挪用特定款物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
A.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对象是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
救济七种特定款物
B.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而是必须情节严
重
C.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的特征主要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改变特定
款物的既定用途,未经合法批准或授权以及不是归个人使用
D.党政组织中多人参加作决定挪用特定款物,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认
定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解析:本题考查挪用特定款物罪。参见《刑法》第273条的规定,挪
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
致使国家和人民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徒刑。
31.倪某拖欠王某10万元,因无力偿还,纠结张三等人将王某骗至一
宾馆内,对王某进行殴打,并向其索要欠款凭证,后迫使王某在收到
该10万元欠款的收条上签字。对倪某等人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
确的是:()(C,D)
A.本案是经济纠纷,倪某不构成犯罪
B.被抢的欠条不具有价值,不能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C.倪某等人构成抢劫罪
D.倪某等人抢劫的金额为10万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抢劫罪的认定。倪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
暴力胁迫手段强行索回欠款凭证,并让债权人在收条上签名以消灭债
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32.陆某为制衣厂经营人,自2013年年初,陆某因资金不足,开始拖
欠该厂职工工资,至2013年年末共拖欠韩某等17名工人工资共计人
民币15万余元。该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先后两次作出仲裁协议,
裁决陆某支付拖欠的工资。该仲裁协议生效后,陆某转移财产,逃避
支付报酬。对陆某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C,D)
A.由有关政府部门介入解决陆某拖欠工资一事即可
B.陆某是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构
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C.陆某的行为是其所在的制衣厂的行为,只需要追究该制衣厂拒不
支付劳动报酬罪
D.单位也可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对陆某及制衣厂都要依据该
罪定罪处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根据《刑法》第
276条之一的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
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
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陆某的行
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不是只需要行政机关
解决此事,A选项错误。单位也可构成该罪,但该题目所述行为并未
体现单位意志,也并非以单位之名,为单位谋取利益.所以制衣厂并
不成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只有行为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33.甲在乘坐乙的出租车时,将公文包遗忘在出租车内,包内有现金5
万多元。乙将该公文包予以隐藏。几天后,甲到乙所在的出租车公
司,将乙辨认出来,但乙拒不交出公文包。对乙的行为定性,下列选
项错误的是:()(A,B,D)
A.盗窃罪
B.罪
C.侵占罪
D.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解析:本题考查侵占罪的具体运用。《刑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成立
侵占罪。甲的行为属于这种情形,应以侵占罪论处。
34.熊某为某运输公司的货车驾驶员。在一次运输过程中。熊某从其
驾驶的货车内取出一箱品名为“纪念品”的货物,从该封存箱内窃得30
枚梅花鼠年纪念金币(价值人民币16万余元)。后在运输公司的一再追
问下,熊某将窃得的纪念金币退还给该公司。对熊某行为的评价,下
列选项正确的是:()(A,C)
A.熊某在运输途中利用其运输、保管货物的职务便利窃取货物,其
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B.熊某以秘密窃取的方式获得纪念金币,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C.熊某受运输公司委托具体负责该批货物,其在运输途中取得了对
该批货物的控制权
D.该批纪念金币不是运输公司的财物,故熊某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解析:本题考查对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涉案财物为该运输公司运输、
保管的财物,在运输过程中应当认定为该公司财物。熊某作为运输公
司的货车司机不仅负有将货物安全送达目的地的职责,同时对该货物
也负有直接保管的义务。因此熊某在运输途中利用其运输、保管货物
的职务便利窃取货物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35.孙某与丈夫陆某发生争执。孙某拿出事先用瓶装的鼠必死药液准
备喝下,被陆某夺取自己喝掉。陆某喝完后,出现中毒反应,孙某未
予救助,陆某中毒死亡。对孙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C,D)
A.陆某自己喝的农药,与孙某没有关系
B.孙某对陆某没有救助义务
C.孙某对陆某负有积极救助的义务
D.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故意杀人罪。孙某对被害人
负有积极的救助义务.应当积极救助而不作为,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
罪。
不定项选择题(含2小题)
不定项选择题(含3小题)
不定项选择题(含4小题)
本文发布于:2022-08-16 12:0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760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