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条是对《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
费用的细化,规定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
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
合理的费用,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费用是企业实际发生
的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费用概念的进一步细化或者界定,有助于
提高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之所以允许费用予以税前扣除,是因
为费用并非企业所获取的增值部分,费用的耗费的目的就在于获取经
济利益,而企业所得税从实质上来说,是对企业增值或者利润所得部
分征税,所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费用支出,
属于企业所取得收入的对价,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事先扣除。
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
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
财务费用。本条基本沿袭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
费用概念的界定,只是增加规定了“已经计入成本的费用”不属于费
用的内容。这主要是考虑到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于
费用概念的界定较为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反映不同性质、行业的企
业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但是由于最近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与调
整,企业会计准则不再严格区分成本与费用的概念,而是采用了大
“费用”的概念,即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
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而企业所
得税法已经明确区分了成本与费用的概念,所以条例对此进一步做了
细化,考虑到实践中,成本与费用的概念并非界限分明,而是存在较
多的交叉地带,所以本条就增加规定了“已经计入成本的费用”不属
于费用,以避免同一笔支出分别作为成本、费用,得到重复扣除。
本条规定的准予税前扣除的费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必须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必须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支出或者耗
费,在非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不得作为企业的生产经
营费用予以认定。也就是说,企业所发生的费用,必须是企业在生产
产品、提供劳务、销售商品等过程中的支出和耗费。
二、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企业为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
种费用。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出售前,其经济利益只能说是潜
在的,而尚未得到正式的社会承认,只有等产品真正售出后,才能实
现现实的经济利益,而企业为销售商品,必然将发生一定的支出,这
部分支出是企业为获取收入而产生的必要与正常的支出,包括广告
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保险费、销售佣金、代销手
续费、经营性租赁费及销售部门发生的差旅费、工资、福利费等费用。
从事商品流通业务的纳税人购入存货抵达仓库前发生的包装费、运杂
费、运输存储过程中的保险费、装卸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
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购货费用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从事房地产开发
业务的纳税人的销售费用还包括开发产品销售之前的改装修复费、看
护费、采暖费等。从事邮电等其他业务的纳税人发生的销售费用已计
入营运成本的不得再计入销售费用重复扣除。
三、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等为管理组织经营活动提供各
项支援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企业除了生产经营所直接相关的各种机
构、人员、财物之外,作为一个行为主体,还需要一些为组织生产经
营提供辅助性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的配置、职能的发
挥等,都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益性,相应地支出也是与
企业取得收入有关的必要与正常的支出,这些在企业所得税扣除方面
体现为管理费用,包括由纳税人统一负担的总部(公司)经费(包括
总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金、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
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研究开发费(技术开发费)、
劳动保护费、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股东大会或董
事会费、开办费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含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
费)、坏账损失、印花税等税金、消防费、排污费、绿化费、外事费
和法律、财务、资料处理及会计事务方面的成本(咨询费、诉讼费、
聘请中介机构费、商标注册费等)。
四、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经营性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实践中,一个企
业很少能做到不借助外来资金来满足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发生
的资金拆借行为较为普遍,为此企业要发生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就
是被计入财务费用的,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
费以及其他非资本化支出等。
第三十一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
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释义」本条是关于准予税前扣除的“税金”的进一步细化规定。
本条是对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细化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
规定,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税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税金是企业为取得经营收入实际发生的必要的、
正常的支出,与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性质相同,是企业取得经营收
入实际发生的经济负担,符合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因此,企业所得
税法第八条将税金和成本、费用并列为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予以扣除。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税金是指
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
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与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
施细则对可以税前扣除的税金进行正面列举不同的是,本条对可以税
前列支的税金的界定,采取了概括性的反向排除方式。这主要是考虑
到,我国目前的税收种类较多,各税种又可能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
没有一个绝对恒定的态势,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将来
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税种,或者取消某特定的税种,采用正面列举
的方式容易挂一漏万,也无法适应今后税收体系的新变化,所以本条
采用反向排除的方式,对允许税前列支的税金范围做了界定。企业所
交付的税收种类很多,性质也不一样,虽然都与企业取得收入有关,
但是,企业所交付的有些税收可能是企业取得收入之后所缴纳的税
收,或者并不是由企业直接所负担的税收,对于企业所缴纳的这类税
收是不允许税前列支扣除的。本条就是基于这个考虑,对不允许税前
扣除的税金做了除外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税收种类包括:
一、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款是依据应税收入减去扣除项目的余额计算得到,
本质上是企业利润分配的支出,是国家参与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的一种
形式,而非为取得经营收入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不能作为企业的税
金在税前扣除。可能很多人会质疑,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企业所得税
的税前扣除,既然是税前扣除,那么就还没计算出企业所得税,缘何
说“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似乎有本末倒置的感觉。这种疑问存在
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在讲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时,确实还未计算
出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但是实践中,企业在会计账本中,往往
是根据经营活动常规或者一般会计制度,预先列支企业本纳税年度应
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来确定本企业本纳税年度的会计利润,这时企业
会计上出现的“企业所得税”一项实际上企业并未实际支付,是属于
企业税后的列支,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是不允许其扣除的,
为了税务实践操作上的需要,就有必要明确企业所列支的“企业所得
税”是不能税前扣除的。
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的一种商
品税,它的主要特征就是税不重征,能避免重复征税,而且增值税能
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嫁给购买方,是一种价外税,实际上并非由企
业所负担,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中的实际发生和负担原则,这部
分支出的所谓增值税税金,是不允许税前列支扣除的。对于企业未实
际抵扣,由企业最终负担的增值税税款,按规定允许计入资产的成本,
在当期或以后期间扣除。如我国实现的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置固定
资产所发生的增值税税款,由于不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款,成为企
业实际发生的支出,按规定计入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当期或者以
后期间通过固定资产的折旧得到扣除。
所以,根据本条的规定,在我国目前的税收体系中,允许税前扣
除的税收种类主要有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教
育费附加,以及房产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
辆购置税、印花税等。
本文发布于:2022-08-14 20:5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742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