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有法律效力吗

更新时间:2025-01-13 17:35:41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12日发
(作者:养老金计算方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篇一:关于承诺函(保证书)的效力问题

影响单方承诺保证函法律效力的要件不外以下两种:

第一,是否具有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从合同法角度而言,任何一

个合同的订

立,都要由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尽管单方承诺保证函系一

方当事人单方面出具,但是如果在承诺保证函中明确无误地表达了类

似“愿意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的意思表示,另一方当事人也表示了接

受,那么保证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应当视为已经具备。

第二,第二,单方承诺保证函形式与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担保法》

司法解释第22条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

书,债权人接受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案例一中,当事人在承诺书中所作出的承诺符合《担保法》司法解

释的要求,因此被法院认定担保合同已生效。而在案例二中,当事人

承诺的是其“将在银行提出要求之日起的14日,为借款人提供保证责

任,并签订保证合同”,因此,该承诺书尽管已具有明确的提供保证

责任的意思表示,但却同时表明将另行签订书面保证合同,即意味着

该承诺书只是一份立约的要约,而不是已生效的保证合同,据此法院

认定该保证合同不成立。银行在接受客户为落实保证责任而提供的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件和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保证担保合同的形式。根据

《担保法》第13条和《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2条的规定,保证合同

的形式包括“保证人与债权人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单

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出具担保书”、“保证人在债权人和债务人签订

的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等。第二,保证担保合同

的法定内容。根据《担保法》第15条的规定,双方签订的保证合同

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数

额;(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三)保证的方式;(四)保证

担保的范围;(五)保证的期间;(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依照《担保法》司法解释第22条的规定,当事人单方出具的保证承

诺函中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同时明确“本承诺函系依据《担保法》

司法解释第22条出具,具有担保合同法律效力”。

此外,安慰函是近年来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资料中包含的经常性法律

文件之一,其是指发函人给债权人的一种书面陈述,表明发函人对债

务人清偿债务承担道义上的义务,或督促债务人清偿债务等。安慰函

在国际经济法中也称“意愿书”,通常是指政府或母公司分别为政府下

属机构的借款或子公司的借款向贷款方出具的表示愿意帮助借款方

还款的书面文件。有学者指出,意愿书虽然在广义上为国际融资信用

担保形式之一,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条款一般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而只有道义上的约束力,即使明确规定了它的法律效力,也由于其条

款弹性过大而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权利义务。从我国法院判例实践来

说,大部分法院的意见是倾向于认定安慰函不能构成中国法律意义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的保证,不具有保证担保的法律效力,也是目前银行在审核安慰函的

法律效力时的倾向意见和观点。

鉴于此,商业银行在接受单方保证承诺函时,应注意该承诺函措辞

不能含糊不清,而应明确表达担保的意思,同时该承诺函应载明担保

合同所必须具备的内容要素。

案例启示

日常信贷业务中,银行常常会遇到一些大客户以公司内部制度或董

长不在国内为由,拒绝按照银行内部管理制度或流程办理业务,如

不愿意和银行签订保证合同而只愿单方出具保证担保函等等。对于这

样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应尽可能要求客户按照银行的常规做法操作。

另一方面也需要站在客户立场思考问题,如确系客户合理要求,应在

做到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避免风险。

篇二:丈夫写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丈夫写保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案情]黄琳(女)与李裘自20XX年5月登记结婚后,因家庭生活

琐事,双方时有矛盾,李裘往往动不动便对黄琳施以拳脚。经亲朋好

友多次劝解,李裘虽一再表示痛改前非,但常常事过即忘,黄琳渐渐

对李裘失去了信心。

20XX年7月,李裘再一次对黄琳进行打骂后,见黄琳提出离婚,

为挽回婚姻,李裘向黄琳写下了一份保证书:“我保证今后不打黄琳。

否则,如导致离婚,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均归黄琳一人所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20XX年8月,李裘在酒后又将黄琳打得头破血流,黄琳遂愤然向

法院起诉离婚。事情至此,李裘对离婚并无异议,但认为保证书是为

了挽救婚姻才写的,没有法律效力,而且将20余万元的财产全部给

黄琳显失公平。

[审判]法院审理认为,该保证书是李裘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夫妻

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属的约定,它的产生并不存在欺诈、

胁迫等违法行为,也不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具

有法律效力,遂判决支持了黄琳“全部夫妻共同财产归其所有”的诉讼

请求。

[点评]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

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

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

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

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本案的关键也正在于,保证

书是否属于夫妻对财产归属的约定。

首先,黄琳与李裘符合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属的实质要件。夫妻约

定财产制的实质要件包括:(1)缔约双方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2)缔约双方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约定必须双方自愿;

(4)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利用约定规避法律。

很明显,黄琳与李裘系夫妻,彼此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初双方

均无异议,也不违法,即完全与之吻合。


本文发布于:2022-07-12 18:5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7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