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11-08 11:29:47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2日发
(作者:济南房产证查询)

《环境法学》

名词解释:

环境问题:

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环境法:

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环境公平原则:

是指对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相关主体,如开发者、污染者、受益者以及主管者等,在使用环境

资源或对环境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时,应当按照环境正义精神,公平分配相关利益及其负担,

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保护环境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

环境行政立法:

是指有立法权的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环境管理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污染转嫁:

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污染严重的设备或技术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地区,技术较

先进的企业将淘汰落后的污染设备转移给技术落后的企业,使被转移地区的环境严重受到污

染的现象。

环境行政执法:

是指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对环境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具体权利义务的行为。

环境行政司法:

是指享有环境行政司法权的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对环境行政争议环境民事纠纷进行复议,调

解的行为。

环境侵害: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以致危害公民的环境权益或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的环境侵权行为。

环境标准:

是国家根据人体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况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

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

素的组成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某些技术要求加以限定的规范。

环境监测:

是指根据保护环境的需要,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反映环境资源质量的某些代表

值进行长时间地监视和测定,跟踪其变化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

现场检查制度:

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法律,法规,

执行其命令,决定的情况已经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情况,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的一种环境法

律制度。

水土保持:

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防治和治理措施的总称。

环境要素污染:

指外界物质进入环境,其数量超过环境要素的本底含量或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要素某种性能

的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指人体或环境难以降解或不能降解的那些污染物质进入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自然保护区:

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

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

区域。

风景名胜区:

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从环境中特别划定并加以特别保护的一些具有观赏、文化或

科学价值,且自然景物、人物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并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

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国家公园:

指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供公众旅

游娱乐、了解和观赏大自然奇特景观的场所。

填空:

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类型多样、山地面积大、农用土地资源比较小、后备耕地

资源不足等;

2.按国务院1989.12.18发布《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针(预

防为主、综合治理)。其基本原则(谁经营,谁防治)。

3.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

效益方针。

4.沙化土地的不断扩张,有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

起的。其中包括:—盲目开垦、过度放牧、滥采滥伐、滥挖野生中药材等沙生植物、水之源

开发利用不合理。

5.环境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

6.环境行政责任的形式可分为:惩罚性行政责任、补救性行政责任。

7.按计划长短,环境规划可分为:长期环境计划(又称远景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计划、短

期环境计划。

8.《环境影响评价法》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区分为:建设项目评价和战略性评价-两类。

9.排污收费制度包括:排污费的征收、使用两方面。

10.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预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1.《环境保护法》第15条规定: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

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商解决,做出决定。

12.限期治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限期治理项目,目标和期限。

13.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防止污染和破坏环境。

14.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15.自然保护区内部可以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16.风景名胜区一般分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和人工风景名胜区。

17.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的总称。

三、简答题:

1.环境要素的特点?

1)、最小限制性。

它是指整个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的要素的平均状况去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的那个与

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2)、等值性。

它是指任何一个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限制,只有与它们处于最差状态时才具有等值性。

3)、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和。

4)、环境诸要素虽然在地球演化史上出现有先后,但它们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特点。

2.森林防火的措施有哪些?

森林防火的措施有:

1)、建立防火责任制度和军民联防制度。

2)、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规定森林防火期和森林防火戒严期、

森林防火戒严区。

3)、森林防火期内禁止野外用火,对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者实行生产用火许可制度。

4)、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

5)、加强森林火险的监测和预报。

6)、实行森林火灾发现的报告制度。

7)、对森林防火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森林防火规定者给予严厉的惩罚。

3.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

①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它的主体明显广于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主

体,任何机关,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

②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是最重要的主体。在环境行政管理关系中,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是必要的

一方,具有不可替换性和不可选择性。

③权利主体与义务具有对应性。在环境法律关系中,一方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并不

存在专门的权利主体或是专门的义务主体。

4.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

①作为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环境资源具有强烈的生态性而非经济性,在环境法律关系中,各

个环境要素的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因此环境法为实现自身的立法目标和宗旨往往对物的经

济效益进行限制。

②环境行为时环境法律关系的经常客体。环境法调整由国家干预,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

规,规定管理机关的职权以及实施这些职权来实现。

5.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它要求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可以支撑的前提下,解决当代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协调关

系;

②它要求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与后代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③它要求在不危害全人类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当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各国内

部和各种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6.环境行政司法的原则?

①简便原则。简便高效地处理环境行政争议和环境民事纠纷,是环境行政司法的主要作用。

②公正原则。公正平等地处理环境纠纷在环境司法中尤为重要。

③相关人员回避原则。与环境司法有利害关系或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处理的人员应当回避。

7.环境行政责任具有如下特征:

①环境行政责任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责任,包括环境行政管理主体的责任和环境行政

管理相对人的责任。

②环境行政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任何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不履行环境法律义务,都应承担法

律责任。

③环境行政责任是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必然法律后果。环境行政法律责任必须以环境违法行

为为前提,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法律责任。

8.污染转嫁的构成条件?

①转移的设备和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严重。

②接受转移的企业或个体生产经营者没有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设备和资金。

③主观上有过错。转嫁方一般是在明知自己技术或设备已经淘汰落后的情况下,迫于当地的

政策,法律的压力,或为了谋取额外的利益,将其彻底淘汰的技术或是设备转移出去,而受

让方往往是受害者。

9.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①客观,公开,公平原则。环境影片评价活动的有关情况和文件的摘要都应当依法向社会公

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

②综合评价原则。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将环境作为一个生态整体给以综合考

虑,而不是单纯评价规划和项目队某一生态要素的影响。

③可运用性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依据。

10.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①为人类保存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组成与结构模本,从而为人类评价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提供参数,有利于人类确立防范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对策。

②为各种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繁衍的良好环境,保护生物物种,维持自然生

态平衡。

③为人类提供教学,科研基地以促进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④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为人类提供游乐,休息场所。

11。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

建立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

统区域以及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②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③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岸,海域,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④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

⑤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给予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12.环境要素污染具有如下特征:

①环境污染物一般是低浓度长时间而且多种物质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环境要素,并以环境

要素为介质作用于人体。

②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要素后,可通过生物的或理化的作用转化,增毒,降解或富集,从而

改变环境要素原有的形状或浓度。产生不同危害作用。

③环境污染物可通过环境要素或食物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受影响的对象广泛

后果严重。

④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各种环境要素彼此相互依

赖。

13.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特征?

①有毒有害物质通过环境介质进入生物领域并在生物体内富集积累并转移,最终通过食物链

威胁和危害人体健康。

②有毒有害物质大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分解,且能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其毒性对人体

健康的影响稳定而持久,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干扰十分严重。

③不少有毒有害物质是“三致”物质,对人类的正常生存和繁衍产生严重影响。

④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有些能在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危害性更大的二次污染

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3.水土保持激励措施有哪些?291

(1).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组织全民植树造

林和种草,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增加植被;根据当地情况,组织有关单位和组织有计划地进

行封山育林育草、轮封轮牧、防风固沙,保护植被;组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有计划

地对禁止开垦坡度以下、五度以上的耕地进行治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整治排水系统、修

建梯田、蓄水保土耕作等措施;对在防治水土流失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2).采取有利于水土保持的鼓励措施。国家鼓励开展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水土保

持科学技术水平,推广水土保持的先进技术,有计划地培养水土保持的科学技术人才;鼓励

水土流失地区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并在资金、能源、粮食、税

收等方面实习扶持。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允许实行承包治理,并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

益。

四.问答题

1。环境法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特殊功能?

①一方面,环境法具备了法飞一般属性,能够使国家调节环境社会关系的活动遵循客观规律,

并具有普遍效力,能够影响和引导被调节主体的环境决策和行动,使之符合环境法的价值目

标;另一方面,也使国家在法定范围内依法定程序调节环境保护秩序,保证其调节的社会利

益取向,防止国家利益侵害社会利益。

②环境法不仅具有一般法的稳定性属性,更具有其他法不突出的灵活性。

③环境法通过独特的调整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特殊调整方法包括强行性规范与任意

性规范,尤其是与提倡性规范的结合,还包括法律化的技术性规范的大量采用。

④环境法与基础法部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法体系。它们之间互相制约和合作,在促进

各自的利益和价值目标的同时,通过综合决策达到相互协调,妥协和平衡,以共同实现法律调

节私人利益,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互关系的目标.

2。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了如下一些防治措施?

①机动车辆排放标准制度。严格执行机动车辆排放标准,对应不达标车辆不给以发放行车执

照。

②特种车辆控制。特种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或

禁止车辆使用警报器的地段,不得使用警报器。

③声响信号控制。禁止机动车辆行驶的地段和时间,以控制交通噪声对一些特殊环境地段的

污染和公害。

④航空器控制。禁止航空器在城市市区上空做超低空训练飞行。

⑤交通噪声控制。控制在车站,港口,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使用的广播喇叭的音量,以减

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2-08-12 11:1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710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