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新闻报道的误区及对策
陈 凯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15000])
【关键词 已罪新闻;报道:误区;对策
犯罪行为构成了对社会和他人的危
害,这种行为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
犯罪新闻。犯罪新闻报道承载着多种功
震惊全国的“长春304案”。
在案件的侦破过程巾,长春出动数
干警力进行全城大搜捕,当地媒体也通
者”。另外,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有阶级性,必须为本阶级
的利益鼓与呼。作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
能,比如宣传法制精神、进行普法教育
等。总结起来,犯罪新闻报道的核心功能
应该是通过报道,减轻公众生活在“风险
社会”中的压力,让人们看到法制力量对
自身权益的保护。然而现实中的犯罪报
道却屡屡走入误区,不仅没有起到减压
的作用,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社会
压力.甚至助长了暴戾之气。要解决这样
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犯罪报道中常见的
误区。
一
、
过多描述犯罪细节。间接教唆犯
罪
2006年4月.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
审理一起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某餐
厅门前,趁被害人打开车门毫无防备时,
将其强行挟持在后座上.抢得人民币
2100元及手机一部,并将被害人价值人
民币17万元的轿车藏匿于嫌疑人的亲
属家中。3人再次伺机作案时被抓获。经
搜查3人随身携带有手铐、眼罩,以及用
来遮盖车号的贴膜。令人震惊的是,3名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供认.此种作
案方法,是他们从北京一档收视率很高
的法制节目中受到的启发,他们模仿节
目中披露的作案手法,有预谋地进行分
工、准备了_丁具等。
犯罪新闻具有特殊性.报道时应该
侧重与对案件的侦破和对犯罪的惩罚
上.而不是事无巨细地将犯罪报道做成
“犯罪教科书”,展现犯罪的全部过程。这
样也许能够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在很
短的时期内提高媒体的关注度,但却起
到了“启发”潜在犯罪者的负面作用,增
加了社会治安成本.也就增大了公众的
安全压力。
二、缺乏人文关怀。助长暴戾之气
2013年3月4日.犯罪嫌疑人周某
在长春市西环城路与隆化路交会处,盗
窃车牌号为“吉A・MM×××”银灰的丰
田RAV4汽车.并将车内约两个月大的
男婴残忍掐死.埋在了路边雪中。这就是
过特别直播,号召众协助警方寻失
窃车辆和婴儿,虽然最终没能阻止悲剧
发生,但这一过程体现了媒体对生命的
尊重和对人性的关照。然而就在嫌犯残
忍杀害婴儿的消息传出后,部分媒体开
始借助公众的愤怒情绪。炒作消息以吸
引眼球。殊不知,这样的暴戾之气不仅侵
犯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实际上也
不利于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因为
制止暴力的方法从来就不包括暴力本
身。激起民众愤怒,看似让人们发泄了压
力,实际上增加了社会环境中的不确定
性,也就增大了公众的生存压力
三、裹挟舆论.妨碍司法公正
2013年2月19日,北京市某区公安
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月17日晚.
其在一酒吧内与李某等人喝酒后.被带
至一宾馆内。接警后,海淀分局立即
开展工作,于2月20日.将涉案人员李
某等五人抓获,该五人因涉嫌罪被
刑事拘留
这一起案件与其他的案件
相比,无论是犯罪动机、手段以及适用的
法律,都并不特殊。然而这个案件的特别
之处在于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身份——
李××之子。于是部分媒体抓住了人们“担
心名人能量大影响司法公正”的心理,制
作出大量的激起民愤的报道,比如“李××
为儿子聘请70人律师团”、“律师表示李
某第一个参与不构成罪”等等.
事后都被证明是不实消息,但就是这样
的假新闻.将舆论引向了“重刑主义”的
歧途,使得李某的“星二代”身份完全压
倒了“未成年人”的身份,而后者才是决
定此案司法结果的关键。
针对上述原因,媒体在犯罪新闻报
道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
、提高记者报道时的职业素养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
实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深入
实际进行采访.而不是变成“办公室记
业,其政治性突出表现在为人民服 .为
礼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的T作大局
服务.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二、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法
律修养
在采写犯罪新闻时,记者应该谨慎
描述关键性的犯罪情节.不能泄露公安
机关办理案件的技术手段,对敏感的犯
罪新闻事件应进行保密,避免侵权行为。
新闻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犯
罪新闻报道对社会的责任重大,一旦侵
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对受害人造成的伤
害是无法弥补的。采写犯罪新闻报道.需
要记者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三、确立犯罪报道的正确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在使用舆论监督的时候.
也应该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道
的重点因放在案件的宣传教育意义上进
行报道,这有利于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有利于给人们警
示的作用。媒体在履行正确舆论导向的
同时,还能预防减少犯罪。
四、犯罪新闻报道应避免“身份越
位”
记者在表达观点时,要注意自己的
身份,记者只是一个旁观者,不是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