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道德法规重点

更新时间:2025-01-13 15:50:57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9日发
(作者:广安热线)

新闻道德与法规重点

&第一章&

1、什么是法法的根本特点(特征)是什么

“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标准体系,它通过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确认、保护和开展有利

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1982年中国法学界)法的特征:

(1)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共同意志的表达,即国家意志的表达;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4)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5)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2、新闻法制的概念、构成体系以及渊源

新闻法制: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意志,通过政权机关建立起来的,

用以调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度.

构成体系:

渊源:法律渊源一一从形式意义上来使用这一概念,指依据法律效力的来源不同而形成

的法律类别,其制订机关、效力范围、修改程序都有不同.

补充: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

3、新闻违法行为分类及定义

新闻违法行为的定义: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

法律标准要求和法定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新闻违法行为的分类:(1)新闻刑事违法行为;(2)新闻民事违法行为;

(3)新闻行政违法行为.

4、新闻法制中法律关系及特点

新闻法律关系的定义:新闻法律关系,是指新闻法律标准所确认和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

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新闻权利和新闻义务关系.

新闻法律关系的特点:(1)是根据新闻法律标准建立的关系;

(2)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4)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PS:*新闻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即新闻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新

闻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当义务的人或组织.

eg:①新闻媒体:报刊;播送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

②新闻记者或新闻从业人员:总编辑;主编;编辑;记者;通讯员.

*新闻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

向的对象.

eg:①物②新闻行为③智力成果

&第二章&

1、我国封建社会新闻法的历史开展

战争以前新闻法的历史

①古代“言禁〞制度;eg:偶语弃市法令

②古代“书禁〞制度;eg:曾吕案

③古代“报禁〞制度.eg:何遇恩、邵南山案/苏报案

我国最早的是什么〔焚书坑儒〕

2-战争以后一一清末报律的颁行

1906年7月?大清印刷物专律?;

1906年10月?报章应守规那么?;

1907年9月?报馆暂行条规?;

1908年3月?大清报律?;

1911年1月?钦定报律?;

?著作权章程?、?清新刑律?等.

3、新闻根本法

国民党统治时期一一以“党治高于法治〞为特点,以“新闻统制〞为核心的新闻法

律制度.

新闻根本法:1930年?出版法?、1937年?修正出版法?、1945年?新闻记者法?

4、建国初期

1949年11月,成立新闻总署.任命胡乔木为署长、范长江、萨空了为副署长.

1987年底,全国有三个新闻法起草小组,即新闻出版署新闻法起草小组、中国

社科院新闻法研究室、上海新闻法起草小组,先后修订了10个草稿,于1988

年5月至10月相继使出了三个?新闻法?草案.

&第三章&

1、新闻媒体的设立

*审批制是我国新闻媒体设立的根本制度

新闻媒体的设立制度主要有:保证金制、审批制〔许可证制〕、注册登记制、

追惩制.

我国新闻媒体的设立实行审批制.

*设立程序:申请一审批一登记

2、四级办播送电视

设立播送电台、电视台的程序:

中央的播送电台、电视台由国务院播送电视行政部门设立.

地方设立播送电台、电视台的,由县、不设区的市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播送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本

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逐级上报,经国务院播送电视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筹建.

中央的教育电视台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设立,报国务院播送电视行政部门审查批

准.

地方设立教育电视台的,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征得同级播

送电视行政部门同意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逐级上报,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由国务院播送

电视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筹建.

经批准筹建的播送电台、电视台,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播送电视技术标准进行工程建设.

建成的播送电台、电视台,经国务院播送电视行政部门审查符合条件的,发给播送电台、电视台许可证.

播送电台、电视台应当根据许可证载明的台名、台标、节目设置范围和节目套数等事项制作、播放节

目.

3、对报纸、期刊的日常监管:

依法出版制度:

报刊是连续出版物,在履行法定注册手续后,必须自始至终地遵循审批时确认的所有

登记事项,不得擅自变更.报纸休刊10天以上和期刊休刊,须向当地省级新闻出版局

备案,报纸休刊不得超过180日、期刊休刊不得超过一年,超过时限许可证将被撤销.

报刊停刊,由主办单位向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向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小题〕

4、有关播放的限制

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

25%;每天播出的其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15%.未经广电

总局批准,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影视剧.

播送电台、电视台每套节目每天播放播送电视广告的比例,不得超过该

套节目每天播出总量的20%0其中,播送电台在11:00至13:00之间、电视台在19:

00至21:00之间,其每套节目中每小时的广告播出总量不得超过节目播出总量的

15%,即9分钟.

教育电视台应当播放各类教育教学节目,不得播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电影、电视

剧等.

5、新闻媒介经营活动的标准〔识记〕

1978年底,?人民日报?等八家新闻单位联合向财政部递交报告,要求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治理〞,得到批

准.

80年代后期起,国家对新办报刊一律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再有财政补贴.

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1993年,?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开展规划根本思路?

200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地位、层次:

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播送、电视、电影、

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众文化服务、文

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

互联网、旅行社效劳、游览景区文化效劳、室内娱乐、游乐园、

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代理、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

告、会展效劳等.

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

带、光盘、印刷设备、播送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

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

6、对外记者治理〔临时、常驻、港澳台记者、治理机构I

对外国记者与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的治理

⑴在华外国记者的治理

①常驻记者的治理:申请注册手续;年检、注销、

②短期采访记者的治理

〔2〕外国在华常驻新闻机构的治理:

申请、注册、变更、关闭、运作等.

n对港澳台记者到祖国大陆采访的治理

1、来大陆采访的港澳记者的治理:①申请;②治理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治理:①

申请;②治理.

&第四章&

代任等

1、重大政务新闻的发布与报道

重大的政务新闻,是指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的重大决策、重要会议

和事件、重要文件以及有关领导人的重要公务活动等.

这类新闻一种是有正式文件或文书的,需以公告形式发表;另一种虽然没有文件文

书,但也要有一个权威性的官方文本,称为公告性新闻.

①建国初,确立重大新闻由新华社统一发布原那么;

②时至今日,新华社作为党和国家发布新闻的机关,负责准确地及时地统一

发布重大政务新闻仍是其主要职能;

2、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

司法新闻一一是报道国家司法审讯活动的新闻.

司法新闻的发布、报道的相应单位、部门是什么

3、我国广告立法进程,建国后第一个广告法规是什么时候

进程:①1982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广告法规?广告治理暂行条例?,并自

5月1日起施行,共19条.

②1987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广告治理条例?,自同年12月1日起施行,同

时废止1982年发布的?广告治理暂行条例?.

4、广揭发布的具体行为准那么:

(1)九种禁止的行为

(2)广告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那么

(3)几种特殊商品的广告的特别规定

广揭发布的根本原那么:

①广告必须真实;

处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揭发布者之间的关系,坚守公平、老实信用

原那么;反对虚假广告.

②广告必须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

③广告必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章&

1、新闻侵权

定义:所谓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采写者利用新闻传播媒体对公民、

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造成不法侵害的行为.

新闻侵权行为的分类:

①成心侵权:预见到损害,但仍希望或放任此种结果的发生;

②过失侵权:能预见但没有预见,或虽已预见却轻信能预防.

2、名誉与名誉权

名誉是公众对于某一公民的思想、品德、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是公民个人得到社

会成认和尊重的标尺,俗称“名声〞;对法人而言,名誉是指公众对其信誉的评价,如对其

社会经济活动、生产经营成果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客观;人格价值评价.)

名誉权是公民和法人依法对其名誉所享有的不受侵害的民事权利.

(法定性;人身专有性;财产关联性.)

3、新闻侵权的辩护理由

(1)新闻侵害名誉权责任的辩护理由

①内容真实;〞文章反映的问题根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

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②消息来源权威;③评论是公正的;④特定人是同意的.

(2)新闻侵害隐私权的辩护理由

①公共利益:比方政府官员的个人财产申报;正在秘密实施的犯罪活动;遗弃

虐待等;

②获许报道.

4、侵害肖像权行为(哪些行为属于违法)

侵害肖像权的主要形式

①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

②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创造他人肖像;

③擅自拥有他人肖像;

④以不当方式使用他人肖像等.

5、停止侵害等非财产性方式

一、停止侵害方式

(1)新闻侵权行为已经发生、尚未停止并继续造成损害时,令行为人停止其侵害行为,

以缩小损害范围,减少受害人的损失.

(2)在包含有侵害他人人格权内容的新闻作品未刊登、播放之前,作品涉及

的相对人请求其不要刊登播放,以阻止其传播(侵害预防请求权).

二、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抱歉等方式

(1)更正;

(2)辩论;

(3)抱歉(口头、书面)

三、适用非财产性民事责任承当方式的原那么

(1)范围一致;

(2)尊重受害人意愿;

(3)对需要公开刊登的抱歉声明、更正、辩论,法院应对其内容进行审查;

(4)对行为人不执行生效判决,不为对方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抱歉的,法院可以

采取公告、登报等方式将判决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公布于众,费用由被执行人

负担.

&第六章&

1、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平安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

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1)关系国家平安和利益;

(2)依照法律规定的一定程序加以确定;

(3)在某一确定的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道.

国家秘密的密级:

绝密;机密;秘密.

2、新闻泄密行为及其查处

1、泄密行为与新闻泄密行为

①泄密行为:

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实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②新闻泄密行为:是指通过新闻媒介造成的泄密行为.

A、成心泄密行为;B、过失泄密行为.

2、新闻泄密行为发生的原因:

(1)保密意识淡薄;

(2)保密常识缺乏;

(3)保密制度不严;

(4)见利忘义,泄密牟利.

对造成泄密的单位,根据情节轻重,由省级以上新闻出版治理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

禁物品、、没收非法收入、通报批评、停业整顿直至撤消营业执照等行政处分;

对有关责任者,由出版单位和出版单位主管部门严肃处理,行为人还应受

到必要的行政处分;

秘密一一警告、记过;

机密一一记过、记大过、降级;

秘密一一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观察、开除

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P157)

泄露国家秘密罪;

向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非法获取或非法持有国家秘密罪.

3、著作权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查处

著作权(版权),是指法律赋予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在一定的期限

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具体有以下5种: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说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

像或者改编、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

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与新闻工作有关的著作权其他问题

时事新闻问题: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保护,发表时事新闻也不受著作权法的限制;

对作者的投稿处理问题:“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15天

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30

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

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4、侵犯新闻作品著作权的行为

①侵犯新闻作品著作权行为,主要表现为抄袭和剽窃.既可以是已发表作品,也可以是

尚未发表作品.可分为直接抄袭和间接抄袭.

②新闻记者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新闻作品的著作权

(1)新闻作品,只要不是时事新闻(单纯事实消息)均受著作权法保护.

(2)时事新闻作品还可适用民法通那么,作者的姓名权、报酬权、报道内容不得歪

曲.

③新闻记者也要遵守著作权法,预防侵犯他人著作权.

&第七章&

1、道德标准(论述,低俗化、暗访、舆论引导)

【结合本章重点第7点进行论述】

2、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

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社会意识、原那么标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天赋道德论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锐我也,我因有之也.〞

康德:道德源于人与生俱来的“纯粹理性〞.

感觉欲望论如费尔巴哈:没有快乐感和不快乐感的地方,也就不会有善与

恶的区别.感觉的呼声是第一重要的绝对命令.〞

自然起源论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说成是动物本能的直接继续4、道德的三种类型

蜡姻家庭受系]婚姻家庭道德

5、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的概念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应遵循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

是调整某一行业中个人、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形成以职业的产生即社会分工为根本前提.

6、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

①艰苦性:辛苦、紧张、危险;

②社会性:接触面广、社会影响力大、渗透力强、威信高;

③指导性、思想性:倾向性、舆论导向.

7、(important)现代新闻事业的困境

(1)重商主义冲击下的“低俗化〞倾向:①低俗化②娱乐化

(2)非道德主义的“新闻自由〞

①虚假新闻、诽谤新闻的流行;

②无视把关责任,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爱好,甚至是不良倾向强加于社会.

(3)金钱和权力压力下的疲软的监督

①现实的威胁;

②潜在的诱惑.

8、新闻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①在新闻职业活动中发挥调节作用一一根本职能.〔沟通、评价、教育、示范、

鼓励〕

②对新闻工作者具有指导作用与自我心理调适作用.

③对社会道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第八章&

1、中国近代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①新闻工作者以品性为第一要素;

②新闻报道务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③新闻媒介要反映民情,指陈时事,主持清议,为民请命;

④报刊要力求通俗易懂,面向人民众,办报要有众观点.

2、中国近代新闻界有限的职业道德建设

①报刊守那么之类;

②新闻社团的创立;1910年中国报界俱进会;1919年全国报界联合会;以及一些地

方社团等.

③1942年,马星野为中国新闻学会拟定?中国新闻记者信条?一一我国近代新闻事业

史上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国性新闻职业道德准那么.

3、社会主义中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概念的明确提出

①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新闻系内刊发表译文?新闻道德的标准?,引进这一概念;

②1981年,中宣部新闻局和首都各新闻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记者守那么?〔试行草案〕,

共10条.〔尚未明确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这一概念〕

③1982年前后,“新闻道德〞这一概念开始在新闻界广为流行,不少有识之

士开始将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

4、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那么?:1994年4月30日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

26日第二次修订;2021年11月9日第三次修订

5、反对和制止有偿新闻

★什么是有偿新闻

新闻从业人员或明或暗地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费用的活动.

*有偿新闻的具体表现

①提供有偿的版面或播出时间,刊发各种形式的“含金〞报道.

②混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大搞“广告性新闻〞或“新闻性广告〞.

③新闻从业人员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便利条件,接受企业提供的种种优厚待

遇,甚至向被采访对象索取现金、有价证券、实物或其他特殊待遇.

*有偿新闻的实质:权钱交易

*有偿新闻的危害:

对受众而言:欺诈

对新闻事业而言:①破坏了新闻根本原那么;

②降低了新闻报道质量;

③腐蚀了新闻工作队伍.

6、暗访、低俗、娱乐化〔论述〕自己整理一下吧〜〜


本文发布于:2022-08-09 14:3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66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