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

更新时间:2024-11-07 01:40:04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8日发
(作者:新发票管理办法)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李晓邦学号:AHG2013371成绩:

试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

在1884年至1984年这110年里,中国的历史颠覆,国家主权丧

失和领土破碎,是中国近代社会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结

果。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基本恢复,是中国共产党完全自觉地领导

中国人民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结果。但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如香港、澳门

和台湾问题的继续存在,使得中国的领土不复完整,国家无法真正统

一,因此我们在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艰苦探索的历程中,也包含着对解

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懈努力。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首先结束了一百多年中国的屈辱

历史,雪洗百年耻辱,彻底铲除了一切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政治和军

事的基础,维护了中国国家安统一。如果说抗日救亡解放运动,使祖

国统一事业胜利渡过救亡图存的阶段,那么,人民民主解放运动,则

为祖国统一事业奠定了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的全面基础。新中国

完全以其独立自主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进入了在国家建设的同时

逐步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

历史经验,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希

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一并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香港和澳门

问题,以实现祖国统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

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

1/6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李晓邦学号:AHG2013371成绩:

两种制度”的简称,它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

构想主要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它的提出最初是从解

决台湾问题开始的,并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同事为以后解决澳

门问题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对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作了概括的说明: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

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文选》第3卷,第58页)具

体地说,就是国家必要时在香港、澳门、台湾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

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享有高度自治权,享有行政管理权、立

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外交、防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

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

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一国两制”包含有四个要点:(1)在国家的主体内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2)在一些特殊地区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高

度自治;(3)在特别行政区内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

变,包括法律基本不变;(4)特别行政区由当地人管理自治范围内的事

务。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这四个要点,才能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精

神实质。“一国两制”也要讲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里允

许一些特殊地区搞资本主义,不是搞一段时间,而是搞几十年、成百

年。另一方面,也要确定整个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形成和发

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至1981年8月,是“一国两制”构想

2/6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李晓邦学号:AHG2013371成绩:

的萌芽或初步提出阶段。1978年12月22日发表的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公报指出:“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回到祖国

怀抱,实现统一大业的前景,已经进一步摆在我们的面前。全会欢迎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共同为祖国

统一和祖国建设的事业继续作出积极贡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

选编(上)》第3页)。”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

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提出“在

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

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

编(上)》第36页)”。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宣布

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和通商。同

年1月30日,在访美期间指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的

提法,只要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将尊重台湾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第二阶段:从1981年9月至1982年9月,是“一国两制”构

想正式提出活成熟的阶段。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

记者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

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具体

概括为九条方针,内容主要是: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

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

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

协议;祖国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

3/6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李晓邦学号:AHG2013371成绩:

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

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当

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

理等。这实际上就是对“一国两制”内容的阐释,只不过没有使用这

个名称而已。1982年1月10日,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内容指

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同年9月在会见英

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阐明了我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

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他指出,我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主要涉及

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这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

国将收回香港。二是1997年后中国采用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

保持香港繁荣。中国收回香港后,“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

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合

适的制度要保持(《文选》第三卷,第13页)。”三是中英两国

政府如何使香港问题的全面阐述,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熟。

第三阶段:1982年9月以后至1993年,是“一国两制”构想

逐步系统化、法制化的阶段。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

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在必要时得设立特

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大以

法律形式加以规定,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

障。1984年和1987年分别签署的中英、中葡联合声明,1990年和

1993年全国人大分别通过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自始

至终贯彻并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使之进一步系统化、法制化。

4/6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李晓邦学号:AHG2013371成绩: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需要有非凡的原件和胆略,而这个胆

略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为一项庄严

的历史责任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并为寻求实现统一的方式和途径

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积极努力。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

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

委会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

的方式与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志愿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

方式解决问题。1956年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

如果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1963年周恩来把有关解决台湾

问题的政策主张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是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四目”为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权大

政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

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破坏对方

团结之事。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主张未能付诸实施。

“一国两制”构想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地联系

于理论体系的各个重要方面,为完成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事

业,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

本原则,它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同时,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理论科学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

的意义。

5/6

函授站:安徽水院站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姓名:李晓邦学号:AHG2013371成绩: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得香港问题得以解决,使“一国两制”构

想变成现实,澳门也已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了祖国,台湾问题

不能在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台湾的前途关系着祖国统一,分裂是没有

出路的。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之下,海峡两岸同胞如能够团结,实

现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就能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理论概论》

6/6


本文发布于:2022-08-08 19:0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64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