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12-26 03:09:11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7日发
(作者:金华交警大队)

专题复习备战中考2014方媛老师汇编

专题4抵制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热点聚焦】

材料一网络大V被查2013年8月.北京警方一举打掉一个在网络蓄意

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北京

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抓获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

二拆四”)及公司其他4名成员。据调查,秦、杨等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

网络热点事件,吸引粉丝.使自己迅速成为网络名人,非法牟取利益。

材料二坚守七条底线2013年8月l5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

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该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

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

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

材料三我国网民超六亿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

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

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

占网民总人数的81%。

☞【知识链接】

❀心理、道德知识

1、诚信

2、责任

❀法律知识

1、法律的作用

2、权利和义务

3、公民行使权利时要注意的问题

4、不良诱惑

5、名誉权

6、依法治国

7、监督权

❀国情知识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设问角度提示】

1.网络谣言的危害是什么?

①给广大网络获取信息带来困扰,严重破坏诚信,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络

秩序;

②误导社会舆论,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严重损害互联网的形象和公信力

1

专题复习备战中考2014方媛老师汇编

④败坏社会风气,妨碍社会稳定;

⑤容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抵制网络谣言,发展健康网络文化?(意义)

(1)对网络环境: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2)对社会: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3)对青少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3)对依法治国: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对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义明建设。

(5)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3.结合材料一和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用法律武器整治“网络谣言"

的必要性。(”谣言推手“被警方依法刑拘说明了什么?)

(1)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3)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4、谈谈你对网络谣言的认识。

(1)(行为定性)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违背诚信的原则,是不道德的行为,同时

也触犯了法律,是违法行为。

(2)(危害)①给广大网络获取信息带来困扰,严重破坏诚信,污染网络环境,

扰乱网络秩序;②误导社会舆论,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③严重损害互联网的形

象和公信力④败坏社会风气,妨碍社会稳定;⑤容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结论)它既要受到道德谴责,又要受到法律制裁。所以我们要坚决抵制网

络谣言。

5.有的同学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公民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各种信息和言

论,这是公民“言论自由"的表现。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加以分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

应的义务。

(2)公民有权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和言论,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不得损

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超

越法律规定和许可的范围行使非法权利,不仅不受法律的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

法律责任。

(3)公民要依法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不造谣、不传谣,健康、文明上网。

6.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国家:(1)加强网络立法工作,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有法可依;(2)依法打击制

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等。.

社会:(1)倡导和遵守网络公约,文明建网、绿建网;(2)加强网络监督,

2

专题复习备战中考2014方媛老师汇编

不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等。

个人:(1)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依法使用网络;(2)不制造网络谣言,不信

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等。

7.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谣言?

(1)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做到不造谣,不传谣。

(2)努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文明上网。

(3)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正确对待网络谣言

(4)积极同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拓展训练】

单选题

(2013苏州)我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进

入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利用网络传播谣言、窃取个人信息的现象也时有发

生。据此回答1、2题。

1.据新华网报道,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

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于2013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主

要保护了公民的(B)

A.受教育权B.隐私权C.劳动权D.平等权

2.某市民利用自己的博客发布了一条某地十多人患禽流感死亡的虚假信息。发

帖者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说明

(C)

A.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B.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受限制的

c.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时必须以遵守法律为前提

D.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发表言论纯属个人私事

3.(2013无锡)2012年7月22,一名家住扬州市宝应县的17岁学生;为了

“提高QQ的关注度”,在网络上发布“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将再次发生较大地震”

的谣言。因为涉嫌散布谣言,该学生被警方及时控制并处警告教育。针对这一事

件,正确的认识是(D)

A.该学生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简答题:

材料一互联网通常被称为虚拟空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人们不需担

心被识破现实生活中的真面目,所以网络成了人们自由放松的生活方式,形成了

3

专题复习备战中考2014方媛老师汇编

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独立的虚拟空间。可是这种宽松的环境越来越受到网络

犯罪的侵蚀,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蹶,急需建立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规

范。

材料二2012年12月28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

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对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个人隐私的电

子信息予以保护,规定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体现了思想品

德课的哪些知识?(3分,至少答三点)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

力。具有最高立法权。

②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做到了有法可依

③我国重视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保障公民的隐私权,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展观

④我国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社

会文明进步

(2)有人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这下我们公民个

人的信息安全就高枕无忧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3分)

这种说法不对。

①国家出台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只是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了法律保

障。

②网络信息安全除了要法律保障,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严格执法,依法

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还需要公民个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

意识,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心,发现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要及时举报,依法维

权。

4


本文发布于:2022-08-07 16:1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619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