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题答案(九)

更新时间:2024-11-06 16:38:34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4日发
(作者:个人驾驶证状态查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标准预测试卷(九)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能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能成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

神支柱的是()

A.专业技术B.身体素质

C.物质财富D.科学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2.下列关于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的选项中,错误的是()

A.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B.理想信念具有矛盾性和统一性

C.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D.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3.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的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是()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政治领域的理想信念

4.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

神支柱。因此()

A.世界上只有中国主张爱国B.世界上只有小国主张爱国

C.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主张爱国D.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主张爱国

5.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

国主义的主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人民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否定我们的缺点和失误B.强化民族自尊感民族自信心

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D.拒绝接受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任何东西

6.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称为()

A.人生目的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观D.人生实践活动

7.道德起源的科学说明是()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

B.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8.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

A.以遵纪守法为核心B.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C.以经济建设为核心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C.乐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才可以做到()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1.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A.荣辱观B.道德观

C.价值观D.人生观

12.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这是社会公德中()

A.爱护公物的要求B.助人为乐的要求

C.文明礼貌的要求D.遵纪守法的要求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A.尊老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D.文明礼貌

14.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

本道德要求的是()

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以寻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A.邻里团结B.保护环境

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

1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

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A.道德修养B.道德行为

C.道德意志D.道德认知

17.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四有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及()

A.有知识B.有思想

C.有纪律D.有特长

18.下列有关依法治国的标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主要不在于法律的多少

B.主要在于法律体系是否完善

C.主要在于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

D.主要在于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9.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命题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不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B.法律体现的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C.法律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统治阶级意志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20.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这里

的司法机关是指()

A.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1.法律规范中具体指明的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的行为模式是()

A.假定B.处理

C.制裁D.分类

22.法律又可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下列选项中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的

是()

A.民法B.刑法

C.诉讼法D.文物保护法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

C.爱情关系D.家庭关系

24.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

律的活动。在狭义上也被称为行政执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执法的是

()

A.工商部门吊销了某个体经营者的营业执照

B.民政部门委托基层众性自治组织代为发放救灾物资

C.人民法院判处某国家工作人员5年有期徒刑和没收财产

D.《食品卫生法》授权卫生防疫站对食品卫生进行检查监督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全体人民B.全体公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D.年满18周岁,依法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26.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B.罚金

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

27.甲研制出了一种汽车节油的新方法。对这项发明,甲可以享有()

A.版权B.著作权

C.专利权D.商标权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B.没收财产

C.吊销执照D.暂扣许可证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有权罢免国家机构领导人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罚的是()

A.拘留B.管制

C.有期徒刑D.没收财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它()

A.具有实践性B.停留于主观领域

C.能够进入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D.能够化为人们行动的热情和意志

32.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的表现有()

A.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

B.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C.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

D.认为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33.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的层次有()

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B.专门利己;损公肥私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3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就是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和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

A.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B.知荣知耻,树立荣辱意识

C.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D.分清荣耻,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35.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内容的有()

A.爱护公物B.爱岗敬业

C.文明礼貌D.遵纪守法

36.个人品德的形成()

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B.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C.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D.取决于一个人的一次、两次道德行为

37.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以及()

A.执法为民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D.党的领导

38.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强制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威慑全体社会成员B.确保法律的应有权威

C.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D.实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39.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类推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2.简述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

43.简述个人品德及其含义,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婚姻法》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道其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论述怎样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标准预测试卷(九)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D4.C5.C6.B7.D8.D9.B10.D11.A12.C13.C14.D

15.A16.A

17.C18.B19.A20.D21.B22.D23.C24.C25.D26.A27.C28.B29.B

30.A

二、多项选择题

31.ACD32.ABCD33.ACD34.ABCD35.ACD36.ABC37.ABCD38.BCD39.BCD

40.BCD

三、简答题

41.简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1)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2)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2.简述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它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也出现

了五种历史类型。原始社会是氏族内部统一的社会道德。奴隶社会是奴隶主道德和奴隶道德两种对立的道

德,但奴隶主道德成为奴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封建社会道德是封建主道德和农民道德两种对立的道

德,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主道德。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也产生和

形成了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两种对立的道德,占统治地位的是资产阶级道德,无产阶级道德则作

为一种全新的道德形态产生出来。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形成的社会主义社会道德

不再是对立的阶级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一部分先进分子,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随着社会主

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道德将进一步发展为人类最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

43.简述个人品德及其含义。

答:个人品德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

的倾向和特征。正确理解个人品德的含义可以有几方面:一是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

为活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二是个人品德既包括个人

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个人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

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三是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

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四是个人品德是个人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是一个人在进

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五是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

一个复杂整体,包括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

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答:(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从中国国情出发;

(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45.简述《婚姻法》的主要内容。

答:(1)结婚。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法律行为。结婚必须符合法

定的条件和程序。不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的婚姻是无效婚姻,法律不予以保护。

(2)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妹关系和祖孙关系等。

(3)离婚。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保护离婚

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诉讼离婚。离婚只是从法律

上解除了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并不因此而消除,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

务。

四、论述题

4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答:(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

(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

出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坚持自己的主权和利益,才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国经

济的发展,最终摆脱落后与依附的境遇。同样地,也只有把国家的主权、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才能防止

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把发展

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3)这就要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地分享

全球经济增长的利益的同时,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

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4)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狭

隘民族主义;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要

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但是绝对不能搞“全盘西化”,从

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47.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论述怎样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从自然界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但人又和

其他动物不同,人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是生产劳动。而

生产劳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人在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结成了社会关系。所以说,协调好人与自

然的关系,就需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使这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影响另一部分

人的发展,这一代人的发展不能影响下一代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能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索取自然与回报自然统一起来,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平等互助的关系,形成人类以及人类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格局。

(3)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和环保意识,人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尽责出力,共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本文发布于:2022-08-04 22:4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56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