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一、单选题
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B)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
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D)的法律.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
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C)。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
C.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它是社会规范
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
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
力的行为是(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
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
7.法律所体现的是(A)的意志
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8.法律由(B)决定的.
A.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
9.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B)为核心的。
A.行政法B.宪法C.民商法D.经济法
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
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C)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
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
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C)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
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
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B.法律遵守C.法律的制定D.法律执行
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
和义务的活动称为(B)。
A法律适用B.法律遵守C.法律的制定D.法律执行
15.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
A法律适用B.法律遵守C.法律的制定D.法律执行
16.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B)
A.法律执行B.行政执法C.司法D.法律运行
17.(B)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D.政府
18.(A)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D.政府
19.要求人们依法不得作出一定行为,属于(D)
A.法律作为义务B.法律权利C.法律权力D.法律不作为义务
20.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B)
A.法制B.法治C.法律意识D.法制观念
21.(A)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A.法制B.法治C.法律意识D.法制观念
22.(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
C.社会主义法律制定D.社会主义法律适用
23.(C)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A.法制B.法治C.法律权利与义务D.遵守法律
24.强调(B),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A.法制B.依法治国C.法制观念D.法治观念
25.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称
为(B)
A.法律义务B.法律权利C.法律权力D.法律意识
26.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属于(D)
A.法律作为义务B.法律权利C.法律权力D.法律不作为义务
27.(C)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要求。
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
28.(D)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政治安全、国防安全
29.一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控制
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这是(C)。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30.《国家安全法》规定:”公民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
助。”这属于(C)义务: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31.《国家安全法》规定:”当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时,公民应当直接或者
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这属于(D)义务: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32.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称
为(B)。
A.法律意识B.法律思维方式C.法律方法D.法制思维
33.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B)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
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A.道德B.法律思维C.合理性思维D.科学思维
34.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
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属于(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35.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
或执行,这属于(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36.法律思维首先要(A),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37.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关键在于(B)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38.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
建议,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这属于(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39.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是(C)。
A.法律B.法理C.证据D.法律事实
40.思考与处理法律案件时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属于(B)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41.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这是证据的(B):
A.合法性B.客观性C.关联性D.科学性
42.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是证据的(A):
A.合法性B.客观性C.关联性D.科学性
43.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这是证
据的(C):
A.合法性B.客观性C.关联性D.科学性
44.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
做这些事情,这是法律的(C):
A.思维B.证据C.程序D.方法
45.(C)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
A.思维B.证据C.程序D.方法
46.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这是法律思维中的(D)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
47.寻求法律作出结论的理由,即寻求那些认同法律并依赖于法律的人们能够接
受的理由,这属于(D)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
48.(A)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性条件。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D.了解和分析法律案例
49.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是(B)
A.法律思维B.法律方法C.法律意识D.法律观念
50.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从,就是(D)
A.法律意识B.法制观念C.法治意识D.法律权威
二、多选题
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ABC)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私有制B.阶级C.国家D.文明
2.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一致,法律有几种历史类型,即(ABCD):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
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AC):
A.制定B.设定C.认可D.承认
4.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ABCD)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B..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C.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D.国家对违法行为的保护
5.保证法律实施的力量包括(ABCD):
A.法律意识B.道德观念C.纪律观念D.国家强制力
6.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AD)
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D.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的意志
7.法律的特征有:(ABCD)
A.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B.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D.属于一种行为规范
8.以下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法律制度有:(BCD)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
9.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ABCD)环节。
A.立法B.法律遵守C.执法D.法律适用
10.依法办事包括(ABCD):
A.依法享有权利B.依法行使权利
C.依法承担义务D.依法履行义务
11.我国适用法律的机关包括:(AD)
A.人民法院B.政府C.学校D.人民检察院
12.我国执行法律的机关包括:(ABC)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军队
13.以下属于法律不作为义务的有:(CD)
A.依法纳税的义务B.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C.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D.不得挪用公共财产
1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以下(AC)基本内容:
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
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
15.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BC)
A.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分情况给予保护
B.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分情况区别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1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ABCD):
A.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B.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C.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D.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17.以下属于各国的国家安全内容的有(ABCD)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
18.以下哪些属于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ABCD)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19.以下哪些属于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ABC)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20.讲法律,要求(ABC)
A.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B.某种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C.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
遵守或执行
D.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
21.证据要具有(ABC):
A.合法性B.客观性C.关联性D.科学性
22.讲证据,要求(ABCD)
A.查清案件事实
B.正确运用法律
C.思考与处理法律案件时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
D.以证据为根据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23.讲法理,即要求:(ABC)
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
C.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D.提供结论
24.讲程序,要求(AB)
A.从程序出发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B.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
C.关心行为的实质
D.注重内心的想法
25.大学生可以通过(ABCD)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
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A.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D.了解和分析法律问题
26.法律知识通常包括(ABCD):
A.关于法律规定的知识B.关于法律的原则
C.关于法律的原理D.关于法律的规范
27.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来源于(ABCD)
A.法律合乎情理、通俗易懂B.维护正义、促进效率
C.执法公平D.司法公正
28.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应当(ABCD)
A.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
B.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C.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D.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9.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ABC)
A.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B.事中和事后制止
C.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D.看情况而定是否制定违法行为
30.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包括(ABCD)
A.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B.把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C.懂得如何适当行使法律权利D.正确履行法律义务。
三、判断题(A对,B错)
1.法律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完善的。(B)
2.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判例
法。(B)
3.法律不但由国家创制,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也就是说,法律具有国家强制
性。(A)
4.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B)
5.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而仅仅是上升为
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A)
6.每一法律部门均由一系列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众多法律、法规所构成。
(A)
7.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A)
8.守法是指履行法律义务。(B)
9.法制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B)
10.只要有法律和法规存在就有法制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A)
11.法律义务中的作为义务要求人们依法不得作出一定行为.(B)
1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首先提出,并在资本主义
法制中首先确立。(A)
13.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可以承认有免除法律义务
的公民。(B)
14.国家安全即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
15.社会公共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
生安全和食品安全。(A)
16.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
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A)
17.当代大学生只要具有社会主义法律常识就行了,无需加强法律修养。(B)
18.法律问题并不包含着政治、经济或道德问题。(B)
19.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道德思维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
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B)
20.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B)
21.一项法律规定,就算是不合理的,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
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A)
22.程序就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A)
23.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提供法
律结论的理由。(A)
24.法律思维的首要任务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结论,无需寻求据此作出结论的理由.
(B)
25.大学生只要学习了法律知识,就可以培养法律思维方式了.(B)
26.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A)
27.脱离开活生生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还是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的。(B)
28.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A)
29.对那些蔑视法律的人来说,外在强制力是使他们服从法律的最后手段。(A)
30.正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外在强制力,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敬仰。
(B)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答案要点: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
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答案要点:1、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
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3、从法律
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
障。)
3、简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答案要点:1、从来源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般都来源于法律的明文
规定,或者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但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推导出来。2、从基本内
容来看,法律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
或不作一定行为。3、从范围来看,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4、简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要求所有
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
承担和履行法律义务。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
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
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
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5、简述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答案要点:1、讲法律;2、讲证据;3、讲程序;4、讲法理。)
6、简述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答案要点: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
7、简述法律权威的含义与必要性。
(答案要点:1、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
的,是指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从;2、法律权威
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
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3、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
权威的内在基础。)
8、简述当代大学生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方式。
(答案要点: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3、敢于同违法
犯罪行为作斗争。)
9、简述“法制”与“法制”的区别。
(答案要点:1、“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
种社会意识;2、“法制”则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只要有法
律和法规存在就有法制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
10、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过程。
(答案要点:1、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
法)、法律适用(司法);2、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
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执行、遵守、适用则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
实的权利和义务,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五、案例分析
1、欠债还钱是几乎所有社会普遍通行的一项道德原则。法律也保护债权人
的合法权利,但法律中有诉讼时效的规定。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权
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也就是说,如果债权人在二年内
既没有向法院起诉债务人,也没有向债务人提出还债要求,而且债务人也没有表
示要偿还债务,那么债权人的债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法律虽然不强迫债务人履
行义务,但并不反对债务人自行履行,因为从道德上说,一项债务不论过了多长
时间,债务人都有义务偿还。请问:
(1)该段话中体现了哪些思维方式:(AB)
A.法律思维B.道德修养C.法制观念D.法治观念
(2)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如何做?(AD)
A.法律思维应当优先B.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应当优先
C.可以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D.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3)此段中”如果债权人在二年内既没有向法院起诉债务人,也没有向债务
人提出还债要求,而且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要偿还债务,那么债权人的债权就不再
受法律保护。”属于(C)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2、苏格拉底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因其智慧得罪一些所谓“智者”的理论,
这些“智者”便利用雅典荒诞不经的法律,控告其传授对诸神不敬的学问,腐化
及误导青年,并且将其送进监狱,最终被判饮毒自尽。临刑前,苏格拉底的学生
来看他,告诉他朋友们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已安排妥当。可苏格拉底表示
不越狱。其学生以各种理由来说服他,告诉他法律的不公正,遵守只是迂府,仍
然无效。可苏格拉底反问:“越狱就正当吗?对于一个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
他确信对他的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制裁难道就正当了?”请问:
(1)苏格拉底的想法属于(A)
A.法律思维B.道德修养C.法制观念D.法治观念
(2)苏格拉底的处理方式属于(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
(3)你认为苏格拉底的态度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BCD)
A.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B.某种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
C.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
须遵守或执行
D.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也不能随意地抛弃或搁置法律。
(4)从该案例中,你体会到什么样的思维方式:(AB)
A.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B.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C.没必要遵守不合理的法律制度
D.只尊重善良的法律制度
3、某法律规定,偷窃他人财物500元者,处15天监禁并处。现在有一
人甲,平时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一天在邻居那里偷了500元;另有一人乙,因
为母亲病重无钱治病,为付医药费而偷了杂货店500元;还有一人丙,喜好读书,
但家境不好,无钱购买,便时常去书店偷书,没过多久已窃得500元的书。后来
法官为了解决公平的问题,将日常品德不良的人处罚重点,出于良好道德动机的
人处罚轻点。现在请问:
(1)该法官具备了什么法律思维方式:(AD)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
(2)作为大学生,在看待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对待:(ABC)
A.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当以法律为标准
B.某种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为标准
C.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
D.适当时候,可以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本文发布于:2022-08-02 15:2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52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