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科目:道德与法治
提供者:沈丽萍
教学对象:六年级
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法律是
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
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
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
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一部分“法律是什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内
涵,知道法律与纪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作为本册教材开篇之课,努力利用好一切教学资源,通
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象感知生活中的法律,对法律的权威、强制力有一定了解。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
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
与义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从而深刻认识到
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
培养公民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
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
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本课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会感觉法律遥不
可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
罪恶。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
法律法规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
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
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因
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1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采取“明理践行”的策略:
针对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上,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把“法律生活化、具体化”。
针对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采用辩论与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强制性与严肃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认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
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一、谈话导入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1.谈话:你今年多大了?在你的成长中离不
开谁的保护?除了父母亲人和老师,还有它
也与我们的成长一路相伴,引出“法律”(板
书)。
2.出示:法律是国家规定每个公民必须遵守
的准则。
3.提问:对于法律,你有哪些认识?
4.播放法治教育宣传广告,现在你又有哪些
认识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活中的法
律。
5.揭示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学生观看宣传广告,并谈感受。
学生阅读。
以生活中父母
老师的保护成长为
本课导入语,通过
比拟的方法拉进学
生生活与法律的距
离。再以生动形象
的法治教育宣传广
告让学生感受法律
给生活带来的保护
作用。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2
二、活动一: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1.过渡: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哪些地方
有法律呢?我们来看这些生活场景,法
律的影子。
2.出示图片:
早上,父母送我上学;
马路上行人车辆有序前进;
我在学校认真听讲学习;
休息日,我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看病;
学校组织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这些事情和法律有什
么关系呢?
学生观看图片,有机联系自己生
活。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了解这些生
活中的事情和法律的关系。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
入手,便于学生直
观地感受到法律在
生活中是无处不在
的,与生活密不可
分的。
4.指名学生交流,教师课件出示相机法律。
4.提问:除了这些事情,你觉得还有哪些事
情也是和法律有关的?
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经验进行交流。
5.教师小结:这些活动受法律的约束,也会
受到法律的保护。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3
三、活动二:我的权利
1.过渡语:法律保护我们的成长,因为它给
了我们很多权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2.播放法律小博士介绍:公民的权利
3.提问:你现在了解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公民,都享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呢?
4.补充介绍:针对儿童这一特殊体,1959
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
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对享有的各项
基本权利,我国也是共同提案国之一。让我
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一下。
5.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更好地保护了我们
的成长,请看下面这则案例,这位同学是怎
么样来维护自己的上学权利的。
学生交流。
学生观看视频,并交流儿童享有的特
殊权利。
以法律小博士的形
式将枯燥的权利生
动地传达给学生,
并补充了适合小学
生的《儿童权利公
约》,是教材内容
的有效拓展和补
充。在学生获得认
知的基础上,通过
对生活中常见案例
的分析,激发学生
维护自身权利的情
感。
6.出示案例,引导辨析:借给同学的相机,
别人一直没还;暑假里父母上班,把孩子反
学生观看案例并进行讨论交流。
锁在家里;父母偷看我的日记。
7.小结:以上案例中都显示了同学的受教育
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被侵犯了。
学生阅读故事《还我上学的权利》并
交流感受。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4
四、活动三:我的义务
1.过渡语:除了权利,我们每个公民还必须
履行自己的义务,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
2.出示法律小博士介绍:公民的义务
3.自我行为检测:出示相关义务,引导学生
进行自我检测。
.过马路时要等红绿灯
.公共场合不乱扔垃圾
.借别人的东西以后及时归还
.在景点旅游时不乱写乱刻
.按时上学并完成作业
.课余时间能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
学生学习并交流感受。
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并交流。
通过资料呈现,在
学生了解公民基本
义务的基础上,以
日常行为自我检测
的方式推动学生的
自我反思,从而激
发学生自律的行
为。通过案例评析,
关注生活中的小事
件,鼓励学生用实
际行动做好监督。
4.出示教材图文相关资料阅读,教师小结:
学生阅读资料
我们过马路遵守交通法规,公共场所要爱护
公物、保护环境,借东西及时归还。
5.案例评析:把小区里的公共绿植挖回家。
你认为作为一名公民,他违背了什么样的义
务?如果你遇见,会怎么做呢?
6.教师小结。
五、活动四:法律与纪律、道德的关系
1.过渡语:有人说,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但是有的内容纪律和道德也是这样
学生进行辩论。
规范的,你觉得三者之间是一样的吗?
2.组织开展学生辩论会。
学生阅读材料。
3.组织阅读教材第4页资料
4.教师小结:法律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学生进行案例评析。
通过辩论会的形式
引导学生清晰分辨
三者的关系,同时
也是对本课所学内
容的巩固和运用。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5
六、总结延伸
1.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课后延伸作业:利用网络去查询与生
活、学习有关的法律。
学生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教学的基
础上进行有效拓
展,课后的查询是
为下一课时的学习
作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本课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教师评价:通过教师呈现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认识、评析,从而评价学生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
况;
2.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进行的书面自我行为检测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评价,从而更好得理
解义务对人们的约束作用;
3.学生互评:以辩论的形式评析对法律、道德、纪律三者关系的理解,以例举事实、摆出道理的形式体现
的是学生之间的互评。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权利
法律规范、保护我们
义务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6
实用文档精心整理7
本文发布于:2022-07-31 09:41: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487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