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科目:道德与法治
提供者:
教学对象:六年级
单位:
课时: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是六年级法治专册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第一课,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法律是
什么、法律与生活、法律作用大。“法律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法律的内涵,了解法律与纪律、
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与生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知
道法律调整和规范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保障着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法律作用大”这一部分了解法
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本课的第三部分“法律作用大”,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法律的三
个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判断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作用;法律维护我们权利的保障作用。作
为本册教材开篇之课,努力利用好一切教学资源,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形象感知生活中的法律,
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
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巧用形象的比喻,体会法律的指引、评价、
保障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
识,培养公民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
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
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本课针对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六年级学生知道法律这个词,但会感觉法律遥不
可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观点认为,只有在违法乱纪之后才会与法律发生联系,法律的存在是为了惩治
罪恶。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识与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系统地开展有关
法律法规的学习。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资料搜集能力,能借助书籍、网络开展课外的拓
展活动,能有效拓宽教学的途径和时空。当然,小学生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要认知形式,需要通过具体
的情境和典型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得到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因
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采取“明理践行”的策略:
针对法律指引、评价、保障的作用,在教学上,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案例,巧用形象的
比喻,把“法律生活化、具体化”。通过讲故事、辩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在它
的指引和保护下,生活更幸福、公正、和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体会法律的指引、评价、保障作用。
难点: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
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下棋、踢足球的图片)
谈话:看,他们在干什么?下棋和踢球需
要注意什么?
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运
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你认为会变
成什么样?
2.是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法
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
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3.课前我们分组采访了同学和老师,了解
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
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一起来听一听
吧。
例: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
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
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
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保护法》)
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
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
位。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照法
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
……
4.小结:法律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保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不管在学校生
活,还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法律都与
我们息息相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法律作用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聊法律的作用。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采访小组整理资料,推荐学生交流。
在学生课前采
访的基础上,课伊
始,教师就组织学
生进行交流活动。
了解学校生活中会
涉及哪些法律以及
法律发挥的作用。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
要多鼓励学生,多
肯定学生。然后,
从学校生活,走入
家庭生活、社会生
活,体会法律的作
用。
二、活动一:法律如同指南针——行为指
引1.过渡:同学们,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吗?你看到这些提示又会怎么做呢?
.2出示图片1: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
一篇小说。
交流:玲玲她拥有什么权利呢?(著作
权)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
权不受侵犯。
.3.出示图片2: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交流:想一想,在公共场所,我们还应该
注意什么?
出示相关图片(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
等)
4.教师小结: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
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
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
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板书:指南针——行为指引
学生了解著作权,说说还有什么权
利。
学生观看图片,联系自己生活进行延
伸。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
入手,注重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启发
学生思维,让学生
充分地发表自己的
的观点,让学生对
权利和义务有了很
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