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11-08 02:54:28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30日发
(作者:城管摆摊)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懂得法律规范公民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感受法治对我们生活的保

障,积极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思维,崇尚法治精神,

2.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与人交往时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当他人的行为触犯法律

时,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认识到法律保障你我

他的生活。 

3.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积极参

与国家法律政策的讨论,感受法律保障国家、保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感悟到奉法者

则国家强。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范、尊重法律的意识,感受法律的尊严,自觉做一

个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2.能力目标:能够增强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提高自我控制、约束自

己行为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

教师:对于中学生而言骑摩托车这个美好的愿望可以实现吗?

学生:略。

教师:法律为什么要禁止呢?

学生:略。

教师:是的,法律的这个规定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从而保障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学习《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题。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愉快的歌曲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法律保障生活。

1.知识解读——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是一部地

方性法规,通过观察图片,请说说这部法律是由谁制定的?

学生:略。

教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法律。我们再看看

《民法典》是又由谁制定的呢?

学生:略。

教师:看来,法律并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展示相关链接:制定或认可。

教师:你认为哪些人需要遵守这些法律呢?

学生:略。

教师:所有人具体指的是谁?比如在我国生活或工作的外国人是否包含在内?

学生:略。

教师:回答得很好,这是有法律依据的。让我们看看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如何

规定的。

展示宪法第32 、33条的规定。

教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全体社会成员就是指

在我国领土居住的所有人,不仅包括中国公民,还包括在我国长期生活或工作的外国人。

过渡:既然全体成员都应该受到约束,那么不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最近我采访到了班级孙同学爸爸单位的工作人员孙警官,听听他怎么说。

播放采访视频1(内容为关于不戴头盔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教师:有人说,戴不戴头盔靠自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呢?

学生:略。

教师:自觉不具有强制性,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如警察、监狱、法庭、军队

等都属于国家强制力,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过渡:当相关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后,戴头盔的情况有没有明显的改善呢?让我们继续听听

吧。

播放采访视频2(内容为有法律后戴头盔数据的上升)

教师:数据告诉我们,戴头盔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了,但是施行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同

的声音。

展示不同网友对待戴头盔的态度

教师:你如何看待网友的不同评论?

学生:略。

教师:法律一方面规定我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提供

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另一方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

法权益。戴头盔看似是种约束,实则是对我们生活的保障,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现

实生活中按法律办事才能更加彰显法律的作用。

播放视频3(交警举例金先生的遭遇,因为戴头盔挽救了生命)

教师总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了法律的规范与保护作用,你我他的生活才可以

更好地得到保障。所谓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法

者,治之端也。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的事例及问题串的追问形式完成本课重点知识的澄清。首先,法

律是由谁来制定?其次法律制定后试用的对象有哪些?第三,法律在适用过程中是靠自觉还

是国家强制力来执行?最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产生的效果。从而达到层层递进的

目的。

2.生活感悟——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过渡:通过刚才案例的探讨,相信同学们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让我们通过“高空抛

物”的前世今生来感悟法律的美好。

展示案例:

2000年5月11日,重庆市民郝先生被高处落下的烟灰缸砸成重伤。经公安机关侦查后,未

能查到具体的加害人。2000年的时候,我国对于“高空抛物”类的侵权案件还缺乏明确具

体的法律规定,法院只能根据谁可能是这起事故的过错方来审判,最终判决24户居民中的

22户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虽然原告最终胜诉,但该案执行时间跨越近20年。

教师:你如何看待法院的审判呢?

学生:略。

教师:我觉得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老师还想问问同学们,这个案件原告虽然胜诉,为什么

会跨越近20年呢?

学生:略。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都不错。但是科学立法是前提,所以我们国家积极出台、完善相关法律

治理社会存在的这些乱象。

展示法条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第1252条: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

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订案(十一)》第三十三条: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

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教师:法律在不断健全,有法可依让高空抛物案件的处理更为高效。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案

例。

展示对比案例:

2021年3月31日,重庆万州法院宣判:被告人钟某某为泄私愤将椅子、花瓶、电饭煲、电

视机等从12楼扔出窗外,致楼下停放的4辆车不同程度受损,被法院以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

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入刑即宣判。

教师:为什么20年后类似的案件能够高效地解决,入刑即宣判?

学生:略。

教师:有了法律,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生活。你有没有感受到法律在保障我们的生活,与

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课前老师布置了小组任务,下面请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课前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我们身边的法律并说说这些法律保障我们哪方面的生活?

2.每个小组可以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

3.小组指定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看来,法律无处不在,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不仅保障我们每个人的生

活,还保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国家安全等。因为有了法

律的存在,让我们有了更为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 “高空抛物”案例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价值,通过小组活动引导

学生感悟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3.释疑解惑——为什么法律能保障生活

过渡:通过前两个部分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么就带着我们已掌

握的知识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

小组活动:

民法典编纂前后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有425600多人参与提供意见,总数达102万条。民

法典的编纂过程,既是在立法过程中深入贯彻众路线的过程,也是寻求人民众法治意愿

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问题1:结合老师提供的素材及两个案件的推进,请你说说为什么法律能够保障生活?

问题2:通过案例的对比,法律有时滞后现实生活,你还认同它对我们生活的保障吗?

要求:

(1)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2)每小组有发言人及记录人;

(3)讨论时间5分钟。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第1个问题:因为法律具有人民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立法的根本遵循;因

为法律具有强制力,不是一纸空文,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作支撑;因为法律有约束力,可以制

裁违法犯罪;因为法律有威慑力,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底线意识。

教师总结第2个问题:虽然法律具有滞后性,但我们要对法律的滞后性予以理解并积极参与

到关于法律政策的公共讨论中,促进法律的进步。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也是为了更好地

规范和保护我们的生活、维系社会的稳定、促进国家的发展。

教师:既然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保障,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滥用法律呢?前两天我的一

位学生家长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请同学们结合情境思考问题。(同桌讨论2分钟)

展示情境:

学生:略。

教师总结:有了法律这一国之重器,不代表我们可以滥用法律。法律保护的是个人、集体、

国家的合法利益。社会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百姓福祉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核心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深入探究为什么法律能保障我们的生活?

目的在于打开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深度思考,起到立意提升的作用。

4.情感提升——感恩有法,学法奉法

过渡: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所有公民都应该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模范,因为奉法则国

强。下面请看视频。

播放视频:

教师总结: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通过特殊的规范保障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要积极

维护法律的权威,只有全社会都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律信仰,依法行事,我们的国家才能

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才能越来越强大。愿法令行天下!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要努力做奉法者,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从内心信仰

法律、尊崇法律,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法律保障生活的价值与意义。达到情感的高度升华,回

应框题。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反思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节市级公开课的打磨历程,使我更深刻地感受

到一位老师在课堂精彩呈现背后的付出与辛苦,但同时收获更多的,却是琢磨思考的充实与

快乐,却是南京市中心组第一小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动与成长,却是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

更深的认识与提升。

一、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育价值的追寻

    在授课之前,我也一直在思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更准确地界定?本节课的教育

价值又是什么?追寻,迷茫,再追寻,却也山重水复,迷失了道路。幸好有中心组各位老师

的帮助与指导,在一次又一次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柳暗花明,从而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和教育价值。本课作为七年级学生学习法律的起始课,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我力求让学生在

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树立尊重规范、尊重法律的意识,感受法律的尊严,自觉做一个学

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而从教育价值的确定来看,我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即分别从学生的自我成长、我与他人

的关系,以及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努力增强学生在以下方面的意识,即感受法治对

我们生活的保障,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悟到奉法者强则国强等。

二、如何让学生到达想要到的地方——教学策略的实施

    本节课设置了四个环节:知识解读——法律的特征与作用;生活感悟——法律让生活更

美好;释疑解惑——为什么法律能保障生活;情感提升——感恩有法,学法奉法。

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我注意了不同教学策略的恰当运用。

首先,选用案例生活化真实化,确保问题提出情境化。

    第一环节通过生活化的事例及问题串的追问形式完成本课重点知识的澄清。在这一环节

中,我选择了骑电动车要佩戴头盔这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使学生理解起来

不陌生,直入主题,并且通过实地采访江宁区交警大队的形式,使所使用的素材更新鲜更具

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的问题思考也就更加立足于生活情境。

    第二,案例的使用注意采用对比的方法,注意使用同一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层挖

掘。

    第二环节通过没有法律拖了近二十年受害者的权益才真正得到保护与有法即判的对比,

突出法律保障生活更美好,从而更好地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生活的指导意义。第三环节通过对

本课核心问题的探讨——为什么法律能保障我们的生活?继续使用高空抛物的案例来引导

学生进一步思考,但运用案例的角度产生了转换,即虽然有了法律最后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

护,但是从事情发生到最后出台法律毕竟拖了近二十年,间隔时间很长,从法律出台的滞后

性的角度看,是否还仍然认为法律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既然

法律保障生活,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滥用法律?通过三个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更好地实现教育价

值。 

    第三,层层深入,注重情感的升华。

    本课力求通过经典案例的对比,法律条文的展示,体现法律从对个人到社会、乃至到国

家的重要作用。第四个环节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要努力做奉法者,共同维护法律的权

威,从内心信仰法律、尊崇法律,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法律保障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以此达到

情感的高度升华,回应框题。

三、把学生带到那个地方了吗——教学评价的指引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基础知识,并逐渐深入探讨核心

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思维在课堂中一点点打开,如探讨法律保障生活,是不是意味着

我们可以滥用法律?学生可以想到学习法律的目的不是与父母对抗等。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

学法的目的是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法律来保障我们生活更美好。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审视,在教学过程中我更为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采用对学生进行追

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等。从教学的实效来看,基本达成了这堂

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我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问题设置的深度不够,对学生

回答的引导不够全面等。“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学无止境,这也恰好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

了不断思考与改进的空间,追求课堂教学的至善至美,我永远在路上!


本文发布于:2022-07-30 09:49: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468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