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债权制度

更新时间:2025-02-26 01:26:07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8日发
(作者:人民监督)

一、债的概念

《民法总则》规定,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

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人主张自己的权

利,债务人也需向享有该项权利的特定人履行义务,即债的相对性。

二、债的内容

债的内容,是指债的主体双方间的权利与义务,即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和债

务人负担的义务,即债权与债务。债权为请求特定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债权与物权不同,物权是绝对权,而债权是相对权。债权相对性理论的内

涵,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债权主体的相对性;

(2)债权内容的相对性;

(3)债权责任的相对性。

债务是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务人所负担的应为特定行为的

义务。

三、债发生的根据

债的产生,是指特定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产生的关系。引起债产生的一定

法律事实,就是债产生的根据。产生的根据有合同、侵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

利。

3.1合同

在当事人之间因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也就是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便设

立了债的关系。任何合同关系的设立,都会在当事人之间发生债权债务的关

系。合同引起债的关系,是债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依据。合同产生的债被

称为合同之债。

3.2侵权

侵权,是指公民或法人没有法律依据而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

行为。侵权行为一经发生,即在侵权行为人和被侵权行为人之间形成债的关

系。侵权行为产生的债被称为侵权之债。

3.3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没有法律上的特定义务,也没有受到

他人委托,自觉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无因管理在管理人员或服务人员

与收益人之间形成了债的关系。无因管理产生的债被称为无因管理之债。

3.4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者合同上的依据,有损于他人利益而自身取

得利益的应为。由于不当得利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害,因此在得利者与受害者之

间形成债的关系。得利者应当将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

产生的债被称为不当得利之债。

•合同之债四

•侵权之债大

•无因管理之债根

•不当得利据


本文发布于:2022-07-28 13:0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43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提纲内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