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问题及建议
秦 玮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
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四是有创新的兴趣
展现状,从课程设置、就业导向、教学方式、制度建设等几和热情,但缺乏毅力。
个方面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最后,从不同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考核指
角度就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建议对策。标,是中国大学生普遍很少具备的一种能力。科技创新是大
关键词:科技创新 实践课程 制度建设
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以一个全新的思路去创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项目名称:
造独有的设计,依靠个人或团队集体智慧,从理论基础到实
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际操作,做出最终的设计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研
究,项目编号:SGH140790究能力、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意志
DOI:10.3969/.1674-537X.2015.09.070
力、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
结果。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飞思卡尔”智能汽
一、引言
车竞赛、大学生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
当今国内和国际上争相进行科技创新革命,我国经济发
活动,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一些提高,单单通过此类竞赛培
展模式由粗放型向创新型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新技术的
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还存在着问题。
需求量持续增长。作为向市场输送人才的高校,大学生的科
二、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分析
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新时期的大学(一)课程设置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生经过高考的“厮杀”,按照“定式模式”进入大学,学生
当前很多大学的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教育,实践课程要
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一是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
求不够严格,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理论课
创造条件;二是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三是
程的学习是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但实践课程能够更好地
(二)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法律英语翻译教育,形成教师和学生正确的认知,让他们
长久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英语翻译教学方法的争议不断。
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活动当中;其次,
笔者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极尽完美的,它们都是利
高校应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英语翻译教学考评纳入
弊共存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英语翻译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到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对英语教师作出客观、理性的评
取长补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英语
价,督导他们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再次,
翻译教学,如此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效。目前,我们
高校应加大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环境的建设力度,结合校园
可选用的法律英语教学方法有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
建设规划,加快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广大的师生提供
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交流合作式教学法、
良好的物质环境。除却这些,高校还应加强对法律英语翻译
层次化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结合
教学的研究,全面分析本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所面临的契机
使用。以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为例,高校英语教
和挑战,明确其教学内容、任务和目标,继而促进法律英语
学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可以事前创设一个虚拟的教学情景,
翻译教学的优化和发展。
以情景引出问题和教学内容,让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
总之,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优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是
力和所学知识,使其自主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和教学知识,刺
提升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必经路径。在高校法律英语翻
激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无形之中完成对大学生法律英
译教学实践中,高校领导、教师应提高对法律英语翻译教学
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
的重视,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积极探索出更多的优化措施,
的教育主导作用,必要时刻给予大学生一定的启示和引导,
以提高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实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保证大学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针对环境因素对高校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影响,高[1]扈明丽.翻译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从一次
校必须要加强相关教学建设,改善法律英语翻译教学环境。翻译比赛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J].中国翻译,2002(06).
在此过程中,高校领导层应给予法律英语翻译教学足够的重[2]满颖,侯正良.法律英语教学与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培
视,适度加大其项目建设在高校建设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为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2).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高校应大力宣(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175
Copyright©博看网htsReserved.
统
计
与
管
理
二
○
一
五
·
九
百家争鸣
统
计
与
管
理
二
○
一
五
·
九
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课程,能够训练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
式,使学生达到主动探求知识的目的,提供及时、直观、全
面的学习信息反馈,真正达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课程
体系。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就业导向影响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同学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越来越多,较短时间内做出的成果很难得到竞赛组专家或市
场的认可。再加之大学生就业压力形势的影响,同学们更多
的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考取相关证书和学科考试,真正花在科
技创新活动中的人数越来越少。
(三)社会上“浮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
校内大学生遇到问题总有些同学说,“有啥问题百度”,
不敢主动需求答案,“便捷”、“急功近利”充斥着校园。
学生的家长普遍对大学生在创新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缺乏应有
的关注和支持,更多的持有否定和保守态度,不太愿意大学
生去“挫折”、“冒险”。
(四)传统教学方式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教学活动通常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中一直提
倡“创新”,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着讲授式和实验室
训练(灌输式),课堂教学时间较多,实践教学时间较少,
影响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大学生自身的内在
作用。
(五)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参与率不高
各大专院校都组织大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但是总
体参与率不高。经调查,一是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兴趣不浓。
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真正付诸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