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点冲刺班 配套讲义 第六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更新时间:2024-12-13 05:47:08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6日发
(作者:行政诉讼法案例)

第五章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1.道德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

(1)道德的起源

①道德起源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等

这些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要么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注解,要么是旧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分析,均无法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

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

生活的过程。”

a.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

提。

b.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

别是利益关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c.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

(2)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a.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b.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和阶级性。

d.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主要不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而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

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通过社

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是调

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等活动的动力。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功能

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①认识功能

a.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b.道德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理想、道德准则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

的规律、原则、义务和责任,正确选择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善良道德品质。

②规范功能

a.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

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b.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的实践精神,也就是

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调节功能

a.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

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b.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

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c.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不断调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系,调节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使

个人、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

d.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主要是法律

和纪律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导向

功能、激励功能等。

(2)道德的作用

①含义

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

响及实际效果。

②表现

a.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e.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③反对两种极端看法:“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

a.“道德万能论”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高于一切、支配一切,只

要道德水平高,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颠倒了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否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b.“道德无用论”则根本否认道德的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非道德因素的作用来否定道德

的积极作用,或者通过强调道德的消极因素来否定道德的积极作用。

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

础所决定,另一方面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

④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

a.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

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b.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

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3.道德的变化发展

(1)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

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

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2)道德发展规律

①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②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

(3)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①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越来越突出。

②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③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二、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①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始终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在

“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见义勇为。

②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推崇仁爱、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从仁爱精神出发,强调社会和

谐、讲求和睦友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和平共处。

③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中华传统美德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

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④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

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提倡“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⑤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确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使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能够转化成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提倡

“修身”“慎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善养吾浩然之气”“察修身”“存养”

“克治”“知耻”等。

(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道德具有两重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

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①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a.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而形成的,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

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

b.总结传统美德中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

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a.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

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

新的原则,赋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以鲜明的民族特。

b.要立足于面向大众、服务人民,发挥中华传统美德人伦日用的化育功能,使传统美德

与日常生活水融,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③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两种错误思潮

a.复古论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

为主体的道德体系。

b.虚无论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必须从整体上

予以全盘否定。

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道德

的进步。

2.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①含义

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

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

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②中国共产党对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的重视

a.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曾经指出,是否发扬革命传统,是我国民主革命能否取

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保持和发扬

革命时期的热情和

拼命精神,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

的贡献,努力创建先进的精神文明。

③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作用

a.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胜利,能够保证革

命事业的发展和壮大,就是因为有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有革命的精神。

b.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由于继承和弘扬了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

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

c.在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继承和弘扬了革命道德传统。

历史经验表明,革命传统特别是革命道德传统,是克服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的重要精神

支柱,是战胜千难万险的重要力量源泉。

④中国革命道德与中华传统美德的联系

a.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渊源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中华传统美德的

长期发展和丰厚积淀,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b.中国革命道德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摒弃了传统道德的糟粕,是中国优良传统

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

尚等方面,也包括革命理想、革命精神等方面。

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

挠的精神,是革命道德的灵魂。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

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和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

用。

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为革命利益

而奋斗。当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以革命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树立社会新风,

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

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党员的个人道德修养,把加强个人道德修

养看成是能够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而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

律、保持节操。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弘扬中国革命道德,有利于树立和

培养人民众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对于帮助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底蕴,增强价值观认同,为中

国特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今天,发扬光大革命道德,能够引导人们正确

对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国家利益,能够帮助人们在深刻把握历史、认识社会、审视人生

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

征程。

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解决道德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革命道

德的精神力量,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净化社会人际关系,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树立浩

然正气,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3.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既要注意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道德传统,也要在文

明互鉴中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1)必要性

①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都是某个民族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回应

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具体的民族或国

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

②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促进道德的发展作出过不同程度的

贡献。

③从古至今,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对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

和道德修养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灼见,

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丰富资源。

(2)借鉴方式

①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持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坚持马克

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

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又必须掌握好鉴别取舍的标准,善于在吸收中消化,把人类文明优

秀道德成果变成自己道德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

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

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

道德的显著标志。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的现状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体系,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

会和他人服务,而且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

③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

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a.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

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

b.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c.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要力求做到共同

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②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a.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

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

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

b.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国家、社会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

能保全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作出牺牲。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

了维护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③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a.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b.只有在国家、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国家、社会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c.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

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3)集体主义的层次

①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

的道德目标。

②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

③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①公共生活的特征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网络使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

虚拟世界。

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公共生活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公共空间,

它涉及的内容是开放的。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

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这就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

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

②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

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

要基础,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①内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

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

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

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a.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大学生应当自觉讲文

明、懂礼貌、守礼仪,真诚待人、礼让宽容。

b.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公益

事业,关爱他人,并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c.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是社会文明水平的

重要标志。大学生要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坚决同损害

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d.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大学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身体力行,倡导简约适度、绿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e.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

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需要共同

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加强信息的辨识能力,增进信息的应

用能力,使网络成为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工具。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a.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友,

避免受骗上当,避免给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

b.网络虽然拉近了自己与陌生人的距离,却有可能使自己疏远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

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不能以网络交往代替现实交往。

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大学生应当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约束上网行为,避免沉迷网络。

④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为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

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做到自律“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⑤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带头引导网络舆论,对模糊认识要及时

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3.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①职业与职业生活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所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

源的社会活动。

职业生活则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获取

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

②劳动观念

a.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很光荣。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

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

b.在职业生活中,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c.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踏实劳动、

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d.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

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①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

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②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a.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它要

求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b.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它体现从业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在行业中扎根立足的基

础,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c.办事公道

以公道之心办事,是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做

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d.服务众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以服务众为目标。

如果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自觉遵循服务众的要求,社会就会形成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

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

e.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

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的最高目标指向。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在

择业和创业时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②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择业和创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

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现实的可能结合起来。

③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大学生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未来适应多种岗位。

④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

创业的有关政策,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b.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只有勇敢地接受创业的挑战,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才能

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c.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各种现实的因素,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4)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①重要性

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

②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a.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目的,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认知能

力、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b.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应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

面。大学生应当以职业道德模范为榜样,培养积极进取、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良好职业道

德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

c.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大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紧密联系。大学生应当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社会实践,

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使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得到运用和升华。

4.家庭美德

(1)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①注重家庭

家庭和睦则社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

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

真。

②注重家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

③注重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

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①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a.恋爱的含义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

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

爱情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

b.道德规范在恋爱中的必要性

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是建立婚姻家庭的前奏。

c.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第一,尊重人格平等

恋人间彼此尊重人格的表现,主要是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重视双方的平等。

第二,自觉承担责任

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第三,文明相亲相爱文明的恋爱往往是恋爱双方既相互爱慕、亲近,又举止得体、相互

尊重。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守社会公德,避免对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②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a.婚姻与家庭的比较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

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

b.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家庭美德以尊老、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维系

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其一,尊老。

子女要孝敬、赡养父母及长辈,父母要抚育、爱护子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

道德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要保护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虐待、

遗弃老人和儿童的行为。

其二,男女平等。

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

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坚持男女平等,特别要尊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反对歧视和迫

害妇女的行为。

其三,夫妻和睦。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其四,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既要勤劳致富,也要量入为出。大学生要尊重父母劳动所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操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俭,尽量减轻父母和家庭的生活负担,这就是对父母和家庭最实

际的贡献。

其五,邻里团结。

邻里团结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民族习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做

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

(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①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

异性之间要理智地把握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异性之间完全可以建立和保持健康的友谊。

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

切忌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

③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

片面追求外在形象,或者只看重经济条件,或者仅仅把恋爱看成是摆脱孤独寂寞的方式,

都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

④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责任是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如果把爱情当成游戏,既会伤

害对方,也会伤及自己。

⑤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恋爱过程是恋爱双方互相熟悉和情感协调的过程,恋爱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现象,大学

生应该正确对待失恋现象,做到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学、失恋不失爱。

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应当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

a.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学习是主要任务,应把爱情作为奋发学习的动力,应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作为衡量爱

情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b.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

恋爱中的双方不应把自己禁锢在两个人的世界中,脱离集体,疏远同学。

c.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爱的情感丰富博大,还有对父母之爱、对兄弟妹之爱、对社会和国家之爱。

5.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①个人品德的内涵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②个人品德的作用

a.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只有内

化为个人品德,才能成为现实的规范力量。

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和法

律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b.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决定着一个人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选择,以及对各种关系的协调和

处理,直接显示出个人境界和素质的高低。个人品德又为自我整体素质的修养、锻炼和完善

规划目标指明方向,为个人成长提供指引和调控。

c.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个人品德的提升,不但直接成为社会道德水平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通过自身的

影响和带动,为社会道德更大程度的发展进步开辟道路、提供动力。

(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①道德修养的含义

指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以促进人格

的自我陶冶、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

②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一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身体力行。

a.学思并重的方法。

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

b.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及时抑制和

克服。

c.慎独自律的方法。

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

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

d.知行合一的方法。

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e.积善成德的方法。

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

(3)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①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a.要客观评判古代传统道德观和近现代资本主义道德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尤其要清醒

认识当代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的不合理性。

b.还要深刻理解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所具

有的历史优越性、时代进步性,牢固树立中国特社会主义道德观念。

②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自觉涵育对家庭成员的亲亲之情,对他人、集体的关心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感、国家认

同感、民族归属感、时代使命感,在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同步伐、与人民心连心的高尚情

怀中,陶冶道德情操。

③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人们在践履道德原则、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

和障碍的毅力,通过道德意志和信念的坚守,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出恒久性。

四、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1.向道德模范学习

(1)道德模范的内涵

是指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善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人物。道德模范既

包括在一定社会道德实践中涌现的符合特定道德理想类型的人物,又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能

够近距离感受的具有积极道德影响的人物。

(2)学习道德模范的必要性

①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有利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整

体道德水平。

②道德模范的行为彰显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高尚品格,彰显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高

尚品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道德的内涵,展示着道德的力

量。

③尊崇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这也是时代的呼声、是众的心声。大学生应积极从

道德模范生上获取前进的动力,做社会良知的守望者、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内涵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

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精神,是精髓。

(3)意义

①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②个人把为社会和他人的服务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从服务社会和帮助

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③有助于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4)大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成为大学生关爱他人、

传播青春正能量的重要途径。

①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国际国内大型活动中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救灾一线不畏艰险、奋力救援,在贫穷

落后地区帮扶、支教,带头把志愿服务活动做进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这都是大学生

关爱社会、奉献爱心的重要表现。

②帮助弱势体

大学生应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多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农民工及其子女、

残疾人等社会弱势体,注重向他们送温暖、献爱心。

③做力所能及的事

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应注重结合自身的能力、专业、特长在实践中长知识、强本

领、增才干,特别要积极参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帮扶行动,多参与城乡清洁、绿

出行、低碳环保、美化家园等活动。

3.引领社会风尚

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

者和引领者,促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1)知荣辱

①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②社会风尚同荣辱观紧密相连,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大学生应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坚定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助推

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辱的良好道德风尚。

(2)讲正气

①讲正气,就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②要做到讲正气,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③积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抵制歪风邪气,敢于伸张正义、见义勇为,坚决同践踏社会

道德风尚的一切行为作斗争。

(3)作奉献

①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奉献精神传递社会温暖,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

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③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德厚者流光”,大学生要在奉献社会中积极发光发热,使

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幸福。

(4)促和谐

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②对于大学生来说,促和谐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

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③大学生要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人生实践,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和行为习惯,推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融洽相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友好共生。

典型例题:

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这主要是因为:(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

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为

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

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更在于强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引导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

尚又普通,它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

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答: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这主要体现在:

(1)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能分割的。

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

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

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靠抑制一方来发展另

一方,而是要力求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2)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

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

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

(3)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

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

应有之义。只有在国家、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本文发布于:2022-07-26 08:5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37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道德与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