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老汉与狗的故事》与《木木》的比较阅
读
作者:杨萍萍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这部作品以一种平和、质朴的叙述方式,从二十
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西部受“极左”政治路线影响导致的农村凋敝现象的社会背景下展开,讲述
了一个普通农民邢老汉与狗的充满温情却悲惨心酸的故事。屠格涅夫《木木》这篇小说以“平
淡之中见深意”的笔调,揭示了俄国十九世纪农奴专制背景下的小人物格拉西姆和狗的悲惨生
活命运。这两部小说的作者没有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故事,而是以独到敏锐的视角,
从人与动物狗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温情来表露人类社会现实的本质和生命悲剧的根源,发人深
思。
关健词:人与狗民间叙事生命主体意识
一.人狗叙事模式
《邢老汉与狗的故事》主人公形象是一个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农民中的一员,是处于社
会最底层的卑微劳动者。他的身上有着中国劳动者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也有着对待受难者的
同情与帮助,也有对爱情朴实的追求。他因为天灾人祸的命运捉弄经历了三次不幸的婚姻,每
一次不幸对邢老汉都是巨大的打击,逃荒女那次尤甚,邢老汉差点精神奔溃。而小狗就是在这
种情况下出现的,给予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最后一丝希望,他相信妻子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可
是最后,没有等到妻子回来,却等到了狗被毙的结局,这一刻,邢老汉唯一生存下去的精神
支柱轰然倒塌,离开了这个悲苦的世界。狗在邢老汉眼里不是单纯的动物,更是一个通人性的
“伴侣”,是邢老汉在屡遭政治打击和生存困境后获得温情、消除孤寂的生命寄托。狗是在邢老
汉对生活濒临绝望的时候出现在他的身边的,不仅牵连着他对妻子的思念和期待,也是他孤独
心灵的唯一倾听者和忠诚的精神伴侣。
《木木》的主人公形象一个生活在俄国农奴制下遭受阶级压迫的小人物,虽然身份卑微但
却是一个爱憎分明、善良敢于追求自己爱情的人。格拉西姆有一身的大力气,却先天有聋哑缺
陷。同样是他心爱的女人走了以后小狗木木来到他的身边,小狗和格拉西姆爱着对方到了谁也
离不开谁的地步。可是后来木木遭到女主人的厌恶和驱赶,格拉西姆最后无奈把木木淹死了,
淹死木木通过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刻画,没有震撼人心的呼喊或辩驳,却更能体现格拉西姆内心
的悲愤。最后的结局是他愤然离开农场主家回到乡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本文发布于:2022-07-25 17:0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36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