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测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题号
分数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横
线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1.所谓纪律,是指社会上一定组织为维护(A.小团体利
益B.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都遵守
的(A.道德准则B.行为准则)。
2.法律是(A.国家B.组织)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
是(A.组织B.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
以(A.国家B.组织)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3.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A.体现B.再现),是人民当
家作主和实现幸福美好生活的最高(A.要求B.保障)。
4.公民履行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就要正确行
使(A.权利B.权力),认真履行(A.职
责B.义务)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5.维护和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就是在维护和坚持每个公
民(A.家庭完整B.幸福生活)的基础。
6.在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我们要以(A.公
民利益B.国家利益)为重。
7.公民的权利,是(A.国家强盛B.家庭幸福)的前提;
对人权的保障,是(A.国家B.家庭)的职责。这便是我
国宪法确立保障人权原则的真意所在。
8.在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A.程序正义B.过程正义)
和(A.结果正义B.实体正义)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9.在现代社会,程序法能否得到严格的遵守,是衡量一个国
家(A.法律公正B.司法公正)、诉讼民主、人权保障程度
的重要标志。
10.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
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A.管辖B.管理)。
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府的组织、权利、运行和行为,都要以()为依据并受其约束。
A.宪法B.法律C.民法D.宪
法和法律
2.()是衡量社会主义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
价值。
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党的领
导
3.2002年3月24日,中国足球甲A联赛,陕西国力队在西安主场与青岛颐中
海牛队的比赛接近尾声,现场三万多民观众把身边一切可以到的东西都扔进场
中,用疯狂的方式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一帮闹事球迷用报纸点燃座椅,最后,所
有的看台都燃起了大火。直到消防车驶进场内,才将火势控制住。300多名防暴
警察出动,使用高压水来驱散闹事球迷,并扣押了几名闹事球迷,现场局势才
被逐渐控制下来。这则材料给你的启示是()。
①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
的有效准绳
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④学法、用法、护法,是我
们应尽的责任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走在路上要遵守交通法规,在教室要遵守课堂纪律,看电影不能高声喧哗,
这主要表明()。
A.法律是最具权威性的规范B.社会公共生
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C.这些规则就是要约束人们的行为D.这些规则就是法律
5.依法治国首先是()。
A.以党治国B.以民治国C.依宪治国D.以权治国
6.宪法序言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
个人,都必须()。
A.负责维护宪法尊严的职责B.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C.负有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D.负责检查宪法执行情况的职责
7.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习惯和法律B.风俗和法律C.道德和法律D.习惯和风俗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中国共产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人
民D.
9.尊重人权要求()。
A.国家对于人权消极地不作为,使这些权利在不受到不合理干预的情况下能够
自我实现
B.国家保障这些权利能够借助国家的力量得以实现
C.其他公民尊重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D.行政执法机关在进行执法时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10.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通
过积极的行动,创造物质和制度条件,为广大公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人民
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这是国家对于人权的()。
A.尊重B.保障C.强
调D.实施
11.人之为人,有其受到尊重并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我们把这种需求称为
()。
A.平等权B.人权C.公民权D.劳动权
12.宪法要求我国公民应当严守权利的边界,指的是
()。
A.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并不是毫无限制的,是以不侵害他人的正当
权利和自由为界限的
B.限制公民的权利C.束缚公民的自由D.可以侵害他
人的权利和自由
13.程序正义是指()。
A.结果的正义B.过程的正义C.方法的正义D.内容的正
义
14.王某系某市的一无业游民。一日夜间在抢劫出租车司机时被抓获。某市检察
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公诉。此案件属于()。
A.民事诉讼B.行政诉讼C.刑事诉讼D.公民自
诉
15.某法院法官李某在审理一起财产纠纷的民事案件中,因其弟弟是其中一方的
当事人之一而退出审判活动,这体现了诉讼法规定的()。
A.合议制B.两审终审制C.回避制度D.公开审判制度
16.调解、仲裁和行政复议等属于()。
A.民事诉讼B.行政诉讼C.刑事诉讼D.不打官司
解决纠纷的方式
17.张三、李四和王五结伙在A县抢劫,在B县窝赃,又在C县销赃。有一天他
们到D县游玩,被被害人发现报告公安机关将他们抓获。此案()。
A.应该由D县司法机关审理B.应该由ABC三县中的一县司法机关审
理
C.四县司法机关均可审理D.应该由ABC三县司法机关共同审理
18.小张与丈夫离婚时孩子判给男方,现在小张想到法院起诉,要求将孩子交给
她抚养,她应当到()法院起诉。
A.男方现在户籍所在地B.男方父母居住地
C.女方现在户籍所在地D.男女双方一起生活时的户籍
所在地
19.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举证B.由律师举证C.由被告举证D.由警察
举证
20.收集证据要做到客观、合理、合法、与案件有关联。甲公司与乙公司因一份
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并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供了一盒证明
两公司无买卖合同内容的录音带,但法院认为该录音带不是按法定程序取得的,
不予认定为案件的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A.客观公正性B.关联性C.合理性D.合法性
得分评卷人
三、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纪律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所以纪律和法律没有本质的区别。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那么公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必要去干涉他们。
3.只要有一定的程序,就能实现程序正义。
4.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纠纷,只有向法院提起诉讼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5.如果宪法没有权威,则法制无存。
得分评卷人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2003年3月17日晚,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被民警带回派出所,对其是
否是“三无”人员进行甄别,后被作为拟收容人员送往公安分局待遣所。3月20
日,孙志刚遭连续殴打致重伤医治无效死亡。此案发生后,三位法学博士根据立
法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向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封公民建议书,认为《城市流浪乞
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相抵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
审查。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
理办法》,同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问:(1)什么是人权?我国公民有哪些人权?
(2)上案例中孙志刚的什么权利受到侵犯?国家应该怎样正确实施宪法保障公
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3)国务院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说明了什么?
(4)人权的保障与国家整体的富强有什么关系?
(5)你认为公民为什么要严守权利边界?怎样严守权利边界?
2.美国思想家罗尔斯教授在他那本著名的《正义论》中举了一个我们都能够理
解的例子,即“两个人分一个蛋糕,最公平也最能够为双方接受的办法是,由其
中的一方将蛋糕切为两份,同时给另一方优先选择蛋糕的权利。”事实上,大家
很容易明白,在这个例子中,蛋糕最终切开的两个部分在实质上是不可能达到“完
全相等”的分量。而这种分法之所以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是在于程序或
者说分配过程的合理性。而这种分配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程序”。
(1)这种分法为什么能够为利益冲突双方所接受?联系上面案例说明司法程序
正义的重要作用。
(2)什么是程序正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什么关系?
(3)实现程序正义有哪些确定的标准?
(4)说说你学习了第八课“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后的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2-07-24 11:5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333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