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A)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5-04-07 12:24:06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4日发
(作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A)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成绩: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题号

答案

题号617181920

答案

1.健康的人格有着自己的特征。下列不属于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的是()

A.有良好的情绪状态B.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C.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D.有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2.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以()为判断标准。

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善恶D.内心信念

3.下列不属于我国诉讼的基本程序的是()

A.刑事诉讼程序B.民事诉讼程序

C.调解仲裁程序D.行政诉讼程序

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的一项是()

A.刑事违法行为B.扰乱公共秩序C.妨害公共安全D.妨害社会管理

5.()就是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负责父母必要的生活费用。

A.赡养B.辅助C.抚养D.孝敬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映了()

A.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B.要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C.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相互忠诚D.要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的美德

7.《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这表明()

A.我国法律体系仍不够完善B.有些法律和法规形同虚设

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D.普通法律与宪法是相辅相成

8.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判断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的是()

A.独立性原则B.关怀性原则C.回避性原则C.公开性原则

9.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举证一般实行()的原则。

A.依据事实B.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C.谁主张谁举证D.原告负主要举证责任

10.下列不属于公共秩序的是()

A.家庭秩序B.社会秩序C.公共场所秩序D.交通秩序

11.()是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服务众D.奉献社会

12.法院接到诉讼状后要进行审查,如果起诉符合条件,即可在()日内立案、

接受起诉,这种活动称为受理。

A.六B.七C.八D.九

13.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周岁,女方不得早于()周岁。

A.2221B.2120C.2121D.2220

14.()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刑法B.民法C.宪法D.军事法

15.201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公民基本道德

规范:()、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A.尊老B.文明礼貌C.爱国守法D.邻里团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题号

答案

1.道德主要是以()来维系的。

A.社会舆论B.传统习惯C.内心信念D.法规

2.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有()

A.热爱真理,追求正义B.从办实事,办真事做起

C.坚持原则,不徇私情D.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3.根据宪法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A.依法纳税B.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实行计划生育

4.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方式的()

A.拘役B.C.警告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5.犯罪的基本特征()

A.社会危害性B.舆论反响严重C.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惩罚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诚实守信:

2.依法治国:

3.程序公正: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2.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有什么作用?

3.法律的特点有哪些?

4.劳动合同履行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谈谈它主要体现在哪里?

1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题(A)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题号

答案

1

D

2

C

12

B

3

C

13

D

4

A

14

C

5

A

15

C

6

D

16

7

C

17

8

B

18

9

C

19

10

A

20

端庄、着装整洁,语言文明、态度温馨。

2.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有什么作用?

答: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作用是:

(1)提高综合素质

(2)促进事业发展

(3)实现人生价值

(4)抵制不正之风

3.法律的特点有哪些?

答;(1)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题号11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题号

(2)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

答案ABCACDABCDBCDA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诚实守信: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尽职尽责,对别人交办的事情尽心尽力,在

工作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2.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

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

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

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程序公正:又称形式的公正,指司法程序必须公正、公开、民主,保护当事

人诉讼权利,切实保障司法人员独立公开地开展司法活动以充分体现效率的原则,

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答: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

意志,它的实施就由国家来保障;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5.劳动合同履行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亲自履行原则,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由劳动合

同明确规定的当事人来履行;

(2)实际履行原则,即除了法律和劳动合同另有规定或者客观上已不能履行的以

外,当事人要按照领导的规定完成义务;全面;

(3)全面履行原则,即劳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除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履行外,还要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按质、按量地履行全部义务;

(4)协作履行原则,即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有互相协

作、共同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2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谈谈它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国家

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

其他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国家标志等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意志和根本利益,因此只能由宪法来

规定和确认。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强制

性和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

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总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

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法律保障。

3


本文发布于:2022-07-24 11:4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333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