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测试卷(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4-11-07 22:35:57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3日发
(作者: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各地组织开

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据此回答1—2题。

1.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要靠(

A.中学生学好法律、知晓法律、精通法律

)

B.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D.国家制定法律

2.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

动,尤其要针对青少年开展宣传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

①可以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③有利于青少年增强法治意识

④能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8种特定的犯

罪负刑事责任,而盗窃犯罪并未包括在内。据此回答3—4题。

3.之所以要对未成年人的权利加以保护,是因为()

①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②未成年人的依赖性太强

③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④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形势异常严峻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4.2019年1月15日,安徽来安县警方破获一起盗窃案,两名14岁少年被抓。两人在多地作案40

余起,涉案价值20多万元。他们被抓后,竟对警方称,“还能再偷400天”。对此,认识不正确的

是()

①法律完全成为未成年人犯罪活动的“保护伞”

②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没有约束力,但我们应尊法守法

③青少年就应该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不需要成为其参与者和推动者

④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护的权益,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5.2019年5月,宜春交警“花式”处罚交通违法行为获市民点赞,对摩托车、二轮电动车、三

轮车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措施,可由违法驾驶人自主选择以下三种教育方式:一是穿反光

背心协助指挥交通半小时以上;二是学习、抄写交通法律法规;三是主动检讨并发朋友圈

收集50个赞。这表明()

A.该处罚方式能杜绝交通违法行为

B.法治德治相得益彰

C.法律靠社会舆论发挥作用

D.道德的教化作用强于法律的规范作用

6.2018年4月10日,对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唐先生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他于

2016年7月28日在淘宝网买到假货一案终于有了结果:二审判决书下达,驳回淘宝网的上诉,维持

一审判决,淘宝网应给付唐先生网购损失赔偿款48元。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向唐先生学习,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为唐先生感到不值,为48元诉诸法律有点小题大做

③为唐先生点赞,积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捍卫者

④二审判决结果表明,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关于下边漫画,说法正确的是()

A.坚持以暴制暴,打击欺凌者的嚣张气焰B.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关爱生命

C.严肃校规校纪,及时将欺凌者开除出校D.加强家校合作,监视学生言行避免事端

8.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道德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③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②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二、非选择题

9.(2019江西丰城期末)材料一2018年3月28日,山西省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山西省

吕梁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张中生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一审公开审判,对被告人张中生以

受贿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

期徒刑8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二2019年3月8日,正值长江禁渔期,施某违法张网捕捞,渔政人员当场查获其捕

捞的鳗鱼苗22条。施某因非法捕捞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苗种的价值超过500元,被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上述两则案例给了我们什么警示?(6分)

10.材料一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

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我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

广泛,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如

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问题,甚至带来严重问题。

——习近平

材料二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众遇事法、解决问

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法而是人的现象。

——习近平

(1)两则材料共同强调要树立什么意识?(1分)其含义是什么?(2分)

(2)公民为什么要树立这种意识?(答出一点即可,2分)

(3)为帮助同学们树立这种意识,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写出两项即可,2分)

11.活动探究题

材料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

文明创建内容。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就要创新学校法治教育方式和模式,完善学校治理,优

化校园生活,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孩子的

头脑深处。

某校准备举行一次以“法治教育进课堂”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

任务:

(1)如果让全校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义务教育和自我保护的法律规定,你会推荐哪三部法律?(6

分)

(2)请你说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4分)

(3)为建设法治中国,你认为中学生应该做出哪些行动?(8分)

12.活动探究题

某校七年级(3)班开展“法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应任务:

【理论探究】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2019年是“攻案件,提升众满意度”之年,各级教

育行政部门层层下达文件,把“校园欺凌行为、校园暴力行为”列入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工作重

点。该班学生在班级QQ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两位同学的留言:

悠悠岁月: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微风徐徐:咱们学校也经常发生类似事件,预防校园欺凌,人人有责,我们要行动起来,还

校园一片安宁。

(1)请你写出“悠悠岁月”说的“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的理由。(3分)

【案例分析】班长给同学们分享了一则案例:

2019年6月4日,河南省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罪犯赵某某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死

刑。赵某某是河南省尉氏县人,初中文化,原系河南省开封市天源面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十三届开封市总商会副会长,尉氏县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尉氏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

大代表。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18年12月20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以罪判处被告人

赵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核准。

(2)分析案例,说说这则案例给你带来哪些启示。(4分)

【书写打算】建设法治国家,人人有责。班会的最后,老师呼吁同学们也要为建设法治国家

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写下心中的打算。

(3)请你也写出你心中的打算。(3分)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答案C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故选C。

2.答案B②③④是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的积极作用。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可以预防

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①错误。故选B。

3.答案C①③是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原因。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B法律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不等于法律对未成年人没有约束力,更不能认为法

律是未成年人犯罪活动的“保护伞”,①②认识错误。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的受益者,更

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③错误。④观点正确。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选B。

5.答案B宜春交警处罚交通违法行为属于法治,采用三种“花式”处罚方式体现了德

治,B正确。A、C、D观点错误。故选B。

6.答案A唐先生通过诉讼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③④是对唐先生行为的正确认识。遇到

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②错误。故选A。

7.答案B以暴制暴,维权的方式错误,还会引发新的违法行为,A错误。B是拒绝校园暴力

的正确做法。将欺凌者开除出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错误。监视学生的

言行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容易引发纠纷和矛盾,D不可取。故选B。

8.答案D漫画中的“法律”“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体现了②④的观点。法律

是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①错误。③夸大了法律的作用。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答案①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在实现自我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

体的合法权益;③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④要提高道德水平,树立法律信仰,让法治精神铭记在我们心中。

(每点2分,满分6分)

解析材料中的两个案例都是因违反法律、没有依法办事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两则案例

给我们的警示就是要依法办事。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出如何依法办事即可。

10.答案(1)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

例:举办法治知识讲座;制作法治宣传板报;等。

解析第(1)问,材料中的“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都强调了要

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第(2)问考查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这属于教材知识的再现,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

(3)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列出两种可行的活动形式即可,如主题班会、法制讲座、法治

辩论赛、模拟法庭等。

11.答案(1)①宪法;②婚姻法;③义务教育法;④未成年人保护法;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2)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分)

(3)①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②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③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弘扬法治精神;④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⑤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

律。(每点2分,答对4点得8分)

解析第(1)问要求回答三部与义务教育和自我保护相关的法律。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

可,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宪法等。

第(2)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这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熟练记忆即可作答。

第(3)问考查建设法治国家对青少年的要求。我们可以从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等方面回答。

12.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

能力不强。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

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每小点1分,共3分)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规范着全

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

环境;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不可违,违法

必究;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等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给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

给分)

(3)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等。(写出其中三点即

可给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第(1)问,“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的原因就是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这属

于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法院依法对赵某某案进行判决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法律的普遍约束力、法律

的规范和保护作用、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法不可违、违法要受到法律处罚等。

第(3)问考查建设法治国家对青少年的要求。我们可以从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提

高道德水平等方面回答。


本文发布于:2022-07-23 21:27: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32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制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