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_坚持把非诉
纠纷解决机制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
平台建设论文提要:
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概述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体现了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众合法权益的价值追求、创新社会治理,构
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路径导向、深化司法改革、破解“诉讼爆
炸”难题的现实需求;
有利于激活当事人自主解决矛盾纠纷的积极性、降低时间成本便利当
事人、使受损或失衡的社会关系调整修复。
第二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及构建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的设想。主要内容包括:
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法院附设性纠纷解决机
制;
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一体导向”,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坚持“需求
导向”,刚性和柔性相结合、坚持“效果导向”,治标和治本相结合;
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主要是打造“三大中心”(“线下+线上”
非诉分流中心、“分调+联调”非诉办理中心、“共建+共享”非诉数据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中心)、构建“四大平台”(家事、商事、行政、民事纠纷);
建立“四项机制”(“接案、研判、流转”为一体的案件分流、以“联
动和补强”为核心的协调化解、诉与非诉的衔接融通、双向评价的督
促考核)。
第三章,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一
乡一庭”工作的建设情况。主要做到“五个提升”:提升推进工作层
级、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提升保障水平、提升数字信息化水平、提
升工作实效。
全文共7567字。
主要创新观点:
一、构建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基本原则是坚持“一体导向”、
“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打造“三大中心”:“线下+线上”非诉分
流中心、“分调+联调”非诉办理中心、“共建+共享”非诉数据中心;
构建“四大平台”,打造家事、商事、行政、民事纠纷化解“四大平
台”,实现对矛盾纠纷化解的全面覆盖;
建立“四项机制”,建立“接案、研判、流转”为一体的案件分流、
以“联动和补强”为核心的协调化解、诉与非诉的衔接融通、双向评
价的督促考核等“四项机制”,支持和促进非诉讼多元化综合体系协
同高效运行。探索制定“公证+调解”“调解+仲裁”“调解+行政复议”
等组合式化解方案,建立“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非诉纠纷化解
众满意度”等指标,推动形成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分类化解、联
动处置、跟踪监测的运行模式。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二、完善“一乡一庭”工作建设“五个提升”:(一)提升推进
工作层级;
(二)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1)规范人员选聘标准,(2)规范案件
来源,(3)规范案件办理,(4)规范文书制作及档案管理;
(三)提升保障水平;
(四)提升数字信息化水平;
(五)提升工作实效,(1)加强宣传引导,浓厚舆论氛围,(2)细化
考核标准,确保工作实效,(3)定期开展培训会,加强队伍建设。
第一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概述一、非诉讼纠纷解决
机制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把非诉讼纠
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这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变化,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论断,是深刻把握矛盾纠纷发展与化解趋
势,践行新发展理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推动多元化纠纷化解体
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
基本遵循。
(一)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维护众合法权益的价值追求。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诉求的多样化,导致矛盾纠
纷呈现多发性、多领域、多主体发展态势,有限的司法资源难以充分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满足众需要。非诉方式以便捷和低廉的优势,拓宽了众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的渠道。
(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体现了创新社会治理,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路径导向。
“非诉”与“诉讼”作为化解矛盾的两大手段,都是推动矛盾纠
纷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的重要途径。非诉纠纷解决方法在法制框架内
运用乡规民约、道德文化等规范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自治善治,充
分体现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自治、
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治理思路。
(三)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体现了深化司法改革、
破解“诉讼爆炸”难题的现实需求。
中国人奉行“和为贵”和“无讼”理念。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
公民权利意识增强,特别是受立案登记制等因素影响,诉讼案件数量
快速增长,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
建起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要求我们加快推动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建设,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体
系,筑牢矛盾纠纷化解屏障。
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独特优势与诉讼相比,非诉讼纠纷
化解方式在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优势。主要表现
为:
(一)纠纷双方合意,纠纷非诉解决的当事人主要基于双方合意解决
纠纷,有利于激活当事人自主解决矛盾纠纷的积极性。解决依据多样,
4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纠纷非诉解决通常是在法律框架内,灵活运用各种社会规则来解决纠
纷,有利于满足现代化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二)程序设置灵活,纠纷非诉解决方式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
可视争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选择余地大,时间成本低。
(三)解决过程非对抗,非诉解决方式大多以协商而非对抗的方
式解决纠纷,有利于受损或失衡的社会关系调整修复。在制度设计和
法律规定层面,非诉纠纷解决方式之间有紧密的逻辑相关性。
第二章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设计诉讼作为一种传统的、权
威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最高的权威性。然而,面对“诉讼高潮”的
到来,传统审判机制的诉讼负荷日益沉重。仅依靠正式的司法诉讼程
序难以满足社会纠纷解决的需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逐渐得到立
法、司法的重视,建立一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更符合我国社会和法
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有明确法律依
据的非诉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民间性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是人民调解,
是处理社会民间纠纷的重要手段,主要作用是民间纠纷的调解与仲
裁,来缓解民间纠纷双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缓
解降温,使矛盾双方保持非紧张姿态,遏制互相之间的紧张局势扩大
化和蔓延。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点在于纠纷处理的快速性,不拖延,
不耗时,只要双方能够意见协调一致,纠纷处理便可以结束,能从长
远角度处理双方之间的矛盾,甚至缓和双方关系。与诉讼相比,前者
5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对矛盾双方利益及关系的发展有更多的好处,在不破坏双方现有关系
的基础上解决纠纷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
(二)行政性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行政机关进行纠纷调解是当前
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的执行效力与民间纠纷调解比较相对较高。
行政纠纷调解需要专门的相关法律进行约束,使其成为行政机关及政
府的一种工作职能,是目前社会中多样化纠纷解决的一项重要手段。
行政性纠纷除了可以调解公民之间的矛盾外,更多的可以运用与社会
中的一些不太容易调解的较重大的问题。如农民工讨薪问题,这种问
题关乎民生,社会影响大,比起劳动者自发要求管理人员给付工资的
方式,行政干预更具有威慑力,也能更好的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行政
性纠纷调解介于民间性纠纷调解和法院诉讼,既能及时有效的处理社
会中产生的一些社会纠纷,也不会影响司法机关处理其他重大社会问
题的权威,是处理相对不容易解决的民间纠纷的有效方式。行政性纠
纷解决机制主要包括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
(三)法院附设性纠纷解决机制法院附设性纠纷解决主要强调
事件的是非对错,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不以调解为手段,不考虑结果
会否是当事人所期待的。而纠纷调解相对更加人性化一点,处理结果
不一定应用法律知识或者法律手段,只要当事人双方同意、满意,就
可以终结纠纷。法院的介入让经济案件转化成诉讼,势必造成时间上
的拖延和程序的一一进行,不会像普通调解一样,很快让矛盾双方达
成协议。调解不属于法定程序,所以,不需要法律正式机构和法律正
式裁判人员通过正式法律程序进行审判,只需要相关法律助理人员或
6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街道社区法律顾问等法律附设性经济方法来化解纠纷双方民事矛盾。
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原则从发展趋势来看,非诉纠
纷解决方式逐步向一体化、组合式、高效率转变。
(一)坚持“一体导向”,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树立开放、协调、
融合的工作理念,打破各自为战、自成一体的格局,推动非诉纠纷受
理、办案机制从“一部门、一通道、一条线、一入口”到“一张网、
一站式、一条龙”转变。
(二)坚持“需求导向”,刚性和柔性相结合,既引导众发挥
主体作用,运用私力救济手段,自我化解矛盾,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通过公力救济机制救济纠纷。
(三)坚持“效果导向”,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在发挥非诉纠纷
化解定纷止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修复社会秩序、防范社会风险确
立为价值追求,运用非诉手段有效调节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实现政治
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构建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的设想(一)打造“三大中
心”。主动对接人民法院,统筹行政机关、专门机构、社会组织、民
间人士等各方面的力量,以建设“线下+线上”非诉分流中心、“分调
+联调”非诉办理中心、“共建+共享”非诉数据中心“三大中心”为
抓手,打造以“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分类化解、联动处置、跟踪监
测”为运行模式的非诉讼纠纷化解实体、网络、热线平台,建立健全
非诉讼纠纷化解组织网络,构建起多主体参与、多领域汇集、多链条
驱动的非诉讼纠纷调处工作体系。
7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1.“线下+线上”非诉分流中心,在有条件的市、县人民法院诉
讼服务中心和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建立“非诉大厅”或“非
诉专区”,承担非诉解决接待、指引、受理、分流等功能。
2.“分调+联调”非诉办理中心,在行政机关、专门机构、行业
组织依法设立非诉办理平台及网点,实现对各类非诉纠纷化解的全面
覆盖。
3、“共建+共享”非诉数据中心,联通汇集各部门各方面、各领
域各类型纠纷数据,集聚归类储存、统计分析、实时监测、研判预警
等功能,建立“四预警”体系,对矛盾纠纷风险实行分等级研判、
预警和处置。
(二)构建“四大平台”。树立一体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
做到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刚性和柔性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针
对不同类型的纠纷、不同化解方式的各自特性,按照分类而治、分类
而建的基本思路,打造家事、商事、行政、民事纠纷化解“四大平台”,
实现对矛盾纠纷化解的全面覆盖。
(三)建立“四项机制”。聚焦解决衔接不畅问题,着眼破解不
同方式之间联动不足问题,以纠纷化解效能为落脚点,坚持协同治理,
建立“接案、研判、流转”为一体的案件分流、以“联动和补强”为
核心的协调化解、诉与非诉的衔接融通、双向评价的督促考核等“四
项机制”,支持和促进非诉讼多元化综合体系协同高效运行。
探索制定“公证+调解”“调解+仲裁”“调解+行政复议”等组合
式化解方案,建立“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非诉纠纷化解众满
8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意度”等指标,推动形成多元导入、一体受理、分类化解、联动处置、
跟踪监测的运行模式。
第三章“一乡一庭”工作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
成部分“一乡一庭”脱胎于“枫桥经验”,是服务和保障国家乡村
振兴战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需要,致力于让矛盾消解
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推动“一乡一庭”工作向纵深发展,必
须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强化政
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
感,努力使人民法庭在巩固基层政权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
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一)提升推进工作层级把“一
乡一庭”工作提升到推进国家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
层面上来,认识到该项工作是人民法院参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
设、保障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性举措,是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
的有益探索。县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现场指导、跟踪问效,分
管责任人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瞄准重点,精准发力。要构建党委
领导、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由县委、法院、人民法庭构成
三级联动,县委政法委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由各乡镇党委
书记参加的推进会议,明确乡镇主管政法工作的副职为具体负责人。
建立定期通报会商制度,由政法委牵头,每月定期开展活动,汇报、
研讨问题、制定措施等。努力实现“小时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
不上交,层层有人负责,事事有人真抓实干”的目标。
(二)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1)规范人员选聘标准制定统一
9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的人民陪审员选聘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选拨任命。人民法庭的陪
审员统一由乡镇党委政府推荐符合条件能驻庭开展工作的专、兼职人
员,优先选聘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众威望高的老干部、
老教师、企业家等乡贤人士,由县司法局和法院统一进行考察,考察
合格的,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保证每个人民法庭的
常驻庭人员至少达到四名。每月、每年对陪审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
秀的进行奖励表扬,对考核不合格的采取劝退机制。
(2)规范案件来源1.法院委派调解法院立案庭按照诉前分流
程④④序将适合乡镇法庭调解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赡养纠纷
及双方当事人居住地为同一乡镇的借款、合同纠纷等挑选出来,委派
给相应的人民法庭进行诉前调解。
2.乡镇党委、村委会推荐乡镇党委、村委会等机构将本乡镇适
合调解的矛盾纠纷及有信访隐患的矛盾纠纷交由人民法庭进行调解,
力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3.众主动申请调解众有了矛盾纠纷,出于对人民法庭的信
任,主动向人民法庭申请,人民法庭积极受理,认真负责,尽全力调
解案件,力求化解矛盾纠纷,解众之所急。
(3)规范案件办理详细安排陪审员的值庭情况,确保每天至少
两名驻庭陪审员。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台账,对案件进行统一登记、
造册,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案件的受理、调解的过程及调解结果
等事项。登记后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依法开展调解工作。人民陪审员
在调解过程中要遵守调解纪律,遵守自愿、保密、诚实信用等调解原
10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则。对调解成功的案件,除现场履行完毕的,原则上指导当事人向法
院申请司法确认,以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对当场履行的案件,人民陪审员要记录在册。对于陪审员多次耐
心调解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陪审员指导当事人到相关部门申请处
理或到法院申请立案。
(4)规范文书制作及档案管理人民陪审员要对各类案件及时登
记,录入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调解过程、调解结果,并按照法院统一
下发的文书样式规范填写并整理归档,确保每个案件一卷一档。
(三)提升保障水平落实办公用房,将“一乡一庭”工作纳入
乡镇综合治理中心建设,统筹考虑,确保每个法庭有两件独立的办公
用房(含调解室)。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细化奖惩
政策,将人民陪审员的办案补助纳入县财政预算。落实“基本待遇+
绩效补贴”奖补政策,绩效补贴包括“以案定补”和“以奖代补”两
种形式。根据考评结果,每年发放一次。每年开展优秀法庭、优秀人
民陪审员评选活动,激励创先争优。
(四)提升数字信息化水平加强“一乡一庭”工作的信息化、
现代化建设。主动协同联动,建立线上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运用互
联网技术与社会纠纷力量实现跨网络互通、跨终端连接融合,与综治
中心、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调解组织等机构的信息平台对接,使得
各方的联动更加紧密、便捷、畅通,形成及时传输、实时互动、环环
相扣、紧密衔接的工作网络。开发“互联网+诉非衔接平台”,设立
“一乡一庭”综合指导中心。人民法庭全部接通四级政法网,安装视
1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频在线指导系统,实现了人民法庭之间、法庭与法院之间、法院于与
政法委、司法局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与数据同步。视频会议平台极
大地方便了法院与人民法庭之间的沟通交流,院机关可以方便快捷的
实现针对人民法庭的视频会议,上级有关指示的传达与落实,人民陪
审员在岗在位情况的查阅以及视频调解和指导调解等作用。视频会议
平台还实现了法院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机对接,使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交流更加便捷及时,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
缩短了地域、空间的限制,方便了众,向着“让信息多跑路,让
众少跑腿”迈进了一大步。
(五)提升工作实效(1)加强宣传引导,浓厚舆论氛围一乡
一庭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离基层众更近的优势,积极采取“以案释
法说理、参与旁听庭、集中进行宣传、解读热点问题、解答法律咨询”
等方式方法,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采用法院
公开日、法律进学校、法官进乡村等多种方式,向广大众普及宪法
及法律法规知识,让广大人民众知道法庭的存在、法庭的功能和法
庭的作用,引导百姓走进人民法庭,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要用“以点
带面、以线带面”的工作思路,注重搜集并大力宣传法庭工作中出现
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努力打造品牌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发挥法
庭工作的“明星效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细化考核标准,确保工作实效明确规定人民法庭的工作职
能,起草制定《“一乡一庭”年度考核方案》,制定人民法庭的工作制
度,包括矛盾纠纷登记流程、调解流程、转立案流程、参与综合治理
1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情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情况等,同时还要对法庭庭长制定日常工作
规范和管理制度,制定人民陪审员作为调解员的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和
考核制度。每月一次考核,年终进行总考核。对考核优秀的进行奖励,
对考核不合格的采取劝退。
(3)定期开展培训会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人民陪审员的司
法能力和履职水平,加大对陪审员的培训力度,通过老法官帮带、绩
效考核、定期培训等多种方式助力陪审员的快速成长。由法院、司法
局组织,邀请法学教授、优秀法官及资深律师等人士进行授课,既传
授法律知识,又教工作方法,实现人民陪审员的业务素质的大幅度提
高。
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的法律环境来作为保证的基
础,人民当家作主就需要法律机关来为人民众谋取利益,在谋取利
益的同时必然产生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民事纠纷,如何优化和完善民事
纠纷时当前法律部门的重中之重,然而民事纠纷的经济如果依靠非诉
纠纷解决机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可以化解民事经济双方矛
盾。
参考文献(1)胡太伟:《新疆沙湾县烧坊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石河子大学2011年版。
(2)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
比较法研究2003(04)。
(3)戴斌,吴雪峰:《论我国多元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安徽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1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4)彭贺:《论我国医患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南昌大学2013。
(5)武丽琼:《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山西大学
20XX。
(6)丁爱玲:《浅析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现状及发展》,载
《法制博览》20XX(10)。
(7)朱素梅:《物业管理纠纷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山东
大学2013。
14
本文发布于:2022-07-22 11:4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29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