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小抄

更新时间:2025-01-11 02:49:21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1日发
(作者:最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述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的法源分为:(1)宪法。

(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

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

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6)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或承

认的国际条约。

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

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其中,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

系称为行政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

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

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4、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

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

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

人身及财产自由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

总称。

20、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拒

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

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21、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

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

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22、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

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则,针对

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

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

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23、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

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4、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即行

因素是指行政案件的原告、第三人或者被执行人是

外国公民、无国籍人或者外国组织。

填空

1、(C)是行政法律关系必不可少的当事人

A、行政机关B、行政组织C、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

更,包括(ABD)

A、主体变更B、客体变更C、形式变更D、内容

变更

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法规规章

的权力。

3、行政法规是(B)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

文件的总称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组成部

.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行政公

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4、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BC)

责任的组织

5、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

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行政职权只能由行

政主体来行使,行政管理相对方不享有行政职权。

6、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

承担的法定义务。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

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行政职责随行政

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在相应变化。行政职责

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7、行政机关: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

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用权国家权

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也叫国家管理机关,简称政府

8、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

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简称首长制;而赋予

委员会议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议负责制,简称

委员会制

9、层次制与职能制

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

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

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职能

制又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部门,

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

同。

10、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

或有自主权,一切均需按照上级机关的指示去办。

分权制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

上级机关对其权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

11、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

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

作人员。即我国公务员的范围限于在政府系统任职

的国家公职人员,不包括各级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

员。

1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

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

法律行为

13、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

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

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14、行政相对方:在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

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15、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

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

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

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行为所进

行的监督。

16、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

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17、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

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18、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

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许可

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

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

具体行政行为。

19、所谓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

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

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的法律监督。

25、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

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

依法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26、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

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

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

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

益。

27、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

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

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

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

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28、行政赔偿即行政侵权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

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

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

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问答

27、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

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

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

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

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28、行政诉讼法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

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中所进行的

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简言之,行政诉讼法就是调整行政诉讼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9、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

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

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

30、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

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31、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

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

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

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32、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依法对案件再

次进行审理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不是必须经过的

审理程序,不具有审级的性质,是第一审、第二审

以外的检验法院已结案件办案质量的一种监督程

序。

33、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

件过程中,为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民法院

裁判的顺利执行,对有妨害诉讼秩序行为的人所采

取的强制手段。

34、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

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的

实体裁判。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35、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

对行政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行政裁定与行政

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6、决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

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

37、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

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涉外

1/4

A、街道办事处B、公安派出所C、治安联防队

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划分依据是行为

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律形式

5、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

以将行政行为分为(B)

A、单方行政行为和多方行政行为B、要式行政行

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D、一般行政行

为和特殊行政行为

6、下列情形中,表明我国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

责制的有(ABC)

A、国务院总理负责领导国务院工作B、国务院副

总理分别负责领导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工作C、各部

部长分别负责领导本部门的工作D、国务院秘书长

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

7、下列组织中,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的有(BD)

A、乡人民政府B、村民委员会C、镇人民政府

D、居民委员会

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

8、(B)属于行政处分。

A、免职B、撤职C、降职D、辞退

9、公安局给予某人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属于(B)

A、行政司法行为B、行政执法行为C、行政立法

行为

行政处罚分为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和申诫罚

10、下列机关中,(ACD)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

章。

A、北京市人民政府B、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C、河北省人民政府D、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选择题

1.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

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2.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合法性原则

3.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沈阳市铁西区重工工商

4.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

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

证人山,对其10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

议。问题:工.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县林业局

5.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

6.以下行政行为属于双方行政行为的是.行政合同

7.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法律)设定

8、根据许可的性质不同,行政许可分为(A)

A、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B、行为许可和事实许可

C、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9、(ABD),不预行政处罚。

A、违法行政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B、不满14周

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C、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D、精神病人在

发病期间有违法行为的

10、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

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C)

A、直接强制B、即时强制C、代执行D、执行

11、下列各项制裁形式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BC)

A、罚金B、警告C、拘留D、拘役

12、行政复议以(A)为一般形式。

A、书面审理B、开庭审理C、书面审理与开庭审

理相结合

13、我国行政赔偿实质上是一种(C)赔偿。

A、行政机关B、公务员个人C、国家

14、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时,由(D)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进行选择B、上级人民法院裁定C、被告

所在地D、最先收到起诉状

15、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ABD)

A、原告B、被告C、代理人D、第三人

16、行政诉讼的证据来源于(ABC)

A、原告举证B、被告举证C、人民法院依职权收

集和保全

D、全人民检察院依职权收集和保全的证据。

17、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A)

A、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一律不准上诉

B、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10日

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的主体和客体以外,还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的条件:

具有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赖以发生的法律根据,即

有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具有导致行政法律关系发

生的法律事实。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

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和内容变更

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行政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

消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消灭,

从而使原行政法律关系消灭。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权

利、义务内容全部消灭,从而使原法律关系消灭

4、简述行政法基本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

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

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

主体必须严格遵行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

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

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

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

(2)不可处分性

(3)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另外,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还享有行政优

先权和行政受益权。行政优先权是指,行政主体在

行使行政职权时所享有的种种职务上和行为上的优

先条件。行政优先权虽然不属于行政职权,但它与

行政职权密切相关,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保

障条件。行政优先权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

会协助权和推定有效权。行政受益权是指行政主体

从国家所享受到的各种物质优益条件。为了保证行

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提高行政效率,国家必须向

行政主体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如财政经费、办公条

件、交通工具等。

9、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1)适应需要原则(2)精简原则(3)高效率

原则(4)依法设置的原则

10、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有下列特点:

他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

C、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7日内

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D、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5日内

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B)不适应调解。

A、可以适用B、不适用C、应当适应

19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BCD)。A.在行政法

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行政

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

定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D。行政法律关系

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20下列属于行政法特点的是(BCD)。

A.行政法具有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

多,内容广泛C.行政法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D.行

政法规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

21行政主体是(ABC)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

大于行政主体B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C非行政机关

也可以是行政主体

22国家行政机关概念是A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B权

利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C行驶的是国家行政权力

D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

23应当告知当事人是A行政处罚决定B行政处罚的

理由C行政处罚的依据D依法享有的权利

24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属于B行政强制

执行D执行罚

问答题

*简述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

(1)提出申请的权利(2)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

(3)听证的权利(4)了解情况的权利(5)申请行

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1)制裁的性质不同。(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惩

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不同。

(5)做出处罚的形式不同。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

体。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

先规定。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

性。

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

其特殊性。

2、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三

大要素构成。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也称行

政法主体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

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

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

富。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权

利义务。行政法律关系既然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那么,由权利、义务构成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

也是行政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要素。

3、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除了必须存在行政法律关系

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

违反实体法和违反程序法都是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

破坏。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

是为保证行为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

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

面的内容:

(1)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执行这

一原则的制度是回避制度。

(2)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

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3)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

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这是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行政专业

部门与综合部门的权限划分、上级与下级的权限划

分等都必须依据法律确立。各部门不能超过法律赋

予的职权范围,否则即构成违法。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

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

遵循实体法规范,而且应遵循程序法规范,两者不

能偏废。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

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

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

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

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实际

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

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

(1)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

(2)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

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

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

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

当的动机

所谓正当考虑、正当动机,是指行政机关作出某一

行政行为,在其最初的出发点和动机诱因上,不得

违背社会公平观念或法律精神,必须客观、实事求

是,而不是主观臆断,脱离实际,或存在法律动机

以外的目的追求。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所谓合乎情理指合乎事情的常规或规律。

5、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

的组织这一特征将行政主体与其他国家机关、组织

区别开来。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这主要是指行政主体应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能独

立地对外发布决定和命令,独立采取行政措施等。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

法律责任的组织。

8、行政职权的特征:

(1)强制性

2/4

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各种义务;

他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个人行为,但不能以国家

名义从事公务行为,否则就是另外一种身分了;

他的个人行为只代表他个人,不具有强制性,而且

行为效果归属于他自己。

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

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当公务员依法代表国家

从事公务时,他就具有了其作为公务员的法律身

分,从而享有公务员的法律地位。由于自然人和公

务员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身分,二者所处的法律地位

是不同的。当其处于公务员法律地位时,便显示出

其特点:

公务员有资格作为国家的代表,以公务机关的名义

从事公务行为;

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享有行政优益权,同时需要

承担行政职责;

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具有强制性,公务行为所引起的

效果,由所属公务机关承受;

所属公务机关对公务员个人过错负连带责任。

11、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

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是通过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的权利、义务表现出来的。

(1)行政相对方的权利

A.提出申请的权利B.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

C.听证的权利D.了解情况的权利E.申请行

政法上的救济的权利

(2)行政相对方的义务

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B.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

务的义务C.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

12、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

的。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

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

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其中国家权力机关、国

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所

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力性监督,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

公民、组织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利性监督,权力性

监督主体一般能对被监督主体直接采取法律上的措

施,产生法律效力。而权利性监督主体则不能作出

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监督行为,而只能通过批评、

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向权力性监督主体

反映,或通过新闻媒体曝光而引起权力性监督主体

的注意,最终由权力性监督主体采取具有直接法律

效果的措施。因此,权利性监督主体的监督是启动

行政法制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结合在一起共同

实现行政法制监督的目标。

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

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

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和被授权

的组织中的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

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

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

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13、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

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

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

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

性所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

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

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

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

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

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

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

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

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14、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1)主体合法

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

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

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

定,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

(3)行政强制执行的对象范围广泛

(4)行政强制执行不允许进行执行和解

18、行政合同有如下特征:

A.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B.行

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C.行政合同的双方意思表示必须一致D.在行政

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

益权

19、行政指导有以下特征:

(1)行政指导是非权力行政活动(2)行政指导是

一种事实行为(3)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

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4)行政指导是一种适用较

大幅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5)行政指导适用法律优

先的原则(6)行政指导是一种外部行为

20、行政处罚的特征

A.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

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也就是说,行政处罚不是

在个人或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时,促使义务人承担

渐为自己正名,过去的2008年可谓“”元

年,这一年,“人肉”在反腐,权力监督方面屡建

奇功,起到了尖刀作用,也昭示了一种舆论监督新

方向。这既有法律自发的调整,也有现实的原因。

譬如体制内监督的不足,传统的媒体监督能量有

限。正因为如此,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

善璐曾表示“党员干部要经得起网络监督”,因为

对权力来说,根本没有隐私可言。

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

一个是法律层面,可以适用民法的相关规定,另一

个是道德层面,这里不得不提的是,网友自发组织

制订的“公约”,称将规范网络道德意

识。如果法律还停留于最初的认识,而意识不到

“”已经悄然转身,那显然称不上正义的

法。

1998年2月,李某当选某县某镇闵楼村民委员会主

任。3个月后,李某被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

授权的组织。并且该行政主体应当是依法设置的行

政机关或是依法被授予行政职权的组织。

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实

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

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体合法除了要

求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

须在权限范围内。若行政主体的行为超出其权限范

围,则其行为不合法。

(2)内容合法内容合法要求:

A.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根据。

B.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

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C.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

神。

(3)程序合法

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等。

任何行政行为均须通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没有

脱离程序的行政行为。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

行政行为实体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

A.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

度。B

B.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

15、行政立法的性质

行政立法既有行政的性质,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又具有立法的性质,是一种准立法行为。应当结合

这两个方面来认识行政立法。

A.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立法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及与行

政管理密切关联的事务;

行政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

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B.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

(a)行政立法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

制定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b)行政立法所制定的

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即普

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c)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相

应的立法程序。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必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会议审查、通过、签

署、公布等法定程序。

16、行政强制的特征

A.行政强制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或法

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

权的组织没有权力直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况

下,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实施强制,但行政强制

的主体并不因此而变成人民法院,行政强制也未因

此改变其行政的性质。

B.行政强制的对象是相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

由于相对方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或对社会秩序及

他人人身健康和安全可能构成危害或其本身正处在

或将处于某种危险状态中,而导致行政主体作出行

政强制行为。

C.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

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17、行政强制执行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强制执行以行政相对方不履行行政法上的

义务为前提

(2)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人民

法院来实施

义务的措施,而是对个人或组织不履行法定义务或

不正当行使权利时的一种制裁,促使其不再重犯。

行政处罚的这一特征使其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开

来。

B.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

授权的组织。司法机关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适用主

体,这就将行政处罚与刑罚区别开来。刑罚只能由

司法机关来适用和执行,行政机关不能作为适用刑

罚的主体。

C.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

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这一特

点将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区别开来,行政处分是一

种内部行为,是基于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层级关系

或内部监督关系而形成的。被处分的对象只能为行

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

人员。而一般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则不能成为

行政处分的对象。

不得公开他人信息资料,不得攻击他人系统,网吧

实行实名登记……昨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条例》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通过,将于2009年6月1日起生效。该条例对计算

机安全等级管理、保护措施、禁止性的行为、法律

责任等,作出了详尽规定,特别是对近来社会广泛

关注的“”,该条例明确“说不”。

(《扬子晚报》1月19日)

从“没有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到现在的“人

肉搜索”,互联网的发展史,也可谓公民权利史。

网络提升了公民表达权,也给个人隐私权带来了风

险。也因此,关于网络实名制,立法规范网络行

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呼声近年来此起彼伏。从这个

意义上说,该保护条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也仅此而已。从立法技术角度说,该条例与

上位多有重合之处,似有浪费立法资源之嫌。正如

省人大法工委有关负责人所说,根据国家民法、行

政法、刑法的规定,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这里,

个人隐私所包含的关于个人的有关信息,与“人肉

搜索”的内容并无二致。也就是说,依据现有法

律,完全可以将那些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绳之于

法。这方面,北京市民王菲因遭“”曝光

了个人信息,状告网站侵犯隐私权案可作借鉴。虽

然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此案对于今后法院处理

此类行为的案件仍起了启示意义。或许也正因为如

此,此案入选了《南方周末》2008年十大影响性诉

讼。

如果把该保护条例看成是对基本法律的细化和

补充,那么最值得争议的一点是,该条例没有厘清

“”与正常舆论监督之间的区别,有可能

造成“误伤”。相关负责人在解释“”

时,特意提到了单位信息,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猥亵

女童的林嘉祥和“天价局长”周久耕。这两人都深

受“”之苦,然而按照该条例,他们都可

免遭这样折“飞来横祸”——但是法律应该成为林

嘉祥和周久耕们的保护伞吗?

先明确什么是“”,再来立法禁止不

迟。“”其实是一个民意用语,最初的确

大量运用于侵犯个人隐私,而倍受诟病。但随着公

民意识的成长,以及网民的成熟,“”逐

3/4

李某不服,诉至法院。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

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众性自治组

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

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

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第十一条村民委员

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

会成员。问题:1.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是(A.

合法合理B.滥用职权c.越权D.不作为11042.本案

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

镇政府B.镇党委c.李某D.闵楼村村委会3.本A.案

中,闵楼村村委会是不是行政主体?(不是)c.根据题

意,难以确定D.以上说法都不对4.本案中,镇政府

行为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

1.C(1分)(2分)3.B(1分)4.镇政府行为是

不合法的,元效的。(2分〉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村民组织法》的规定,镇政府井

不当然享有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力,

只是对村委会成员的选举活动具有指导、

支持与帮助作用。本案中镇政府直接免去

李某村委会主任的职务,超越了法律赋予

自己的行政职权,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

而是违法的。行政合法性原则认为超越法

定权限的行为元效,镇政府行为因为越权

而归于无效。

2007年3月,深圳市民樵某向深圳市公安局车

辆管理所申请办理驾驶执照被拒。被拒原因是樵某

没有提交驾校培训记录,车辆管理所的依据是2006

年广东省公安厅、交通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

加强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工作的通知}}(粤公、

通字【2006]376号),该文规定:“自2006年_11月

15日起,除部队驾驶证或者驾驶证换领机动车

驾驶证外,其他初次申请驾驶证或者增加准驾车型

的,必须持驾校出具的《驾驶培训记录》方可预约

考试。”同年5月,樵某向深圳市南山区法院提起

行政诉讼。11月,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作出以下判决:

“被告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

所作出的不受理原告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申请的具体

行政行为违法。”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条·驾驶

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应当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后,由公安机关交通

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问题:1.本

案中,所涉及到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A.深圳

市公安局B.深圳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

C.深圳市民樵某D.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

2.本案中,深圳市车辆管理所行使行政职权性质属

于()。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

C.行政许可D.行政确认

3.粤公、通字【2006]376号性质属于()A.抽象行政行

为B.具体行政行为

C.地方行政规章D.其他规范性文件4.根据学习过的

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谈谈你对本案的看法。

(2分)2.C(2分)(2分)4.《中华人民共和国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条明确规定了驾驶执照申领

的条件是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广东省公安

厅、交通厅联合下发文件对颁发驾驶执照的行政许

可增设了条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

定,因而是违法的。(2分)

圳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拒绝给樵某申领驾驶执照行

为,依据为违法的地方其他规范性文件,因而是违

法的,适用法律错误,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

4/4


本文发布于:2022-07-21 21:3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284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