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的总章程8

更新时间:2025-04-08 18:19:11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1日发
(作者:清明放假安排2013)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册第一课中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与上节课内容相连接,是从宪法

对于国家权力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宪法。本课安排一课时,旨在让学生了解宪

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及宪法规

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初步树立起法制意识。但由于年龄较小以

及受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宪法的地位、作用等的认识仍旧匮乏。本节课将基于情

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让学生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与规范权力运行方面

的作用,从而形成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认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

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

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及教材知识,了解国家机构的组成方式、以及国家机构的职责均由

宪法规定。

2、分析漫画“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案例“王某贪污”、“李某渎职”、“小康同

学的事例”,了解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方式。

3、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认识法律的作用,能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难点:宪法核心价值在于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新知研讨

(一)组织国家机构

1.我国的国家机关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让学生阅读P10~11“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图片和文字,

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2)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利的?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1)通过制定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

和地位。(2)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再由权力

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向人大报告工

作。

【过渡语】由人大产生的这些国家机关也是我国的国家机构,它们是怎样产

生的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国家机构的产生及相互关系

教师总结:(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

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

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一句话: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是由宪法规定的。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

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

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句话:国家机构的职权是宪法授予的,国家机构

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知识拓展】“一府两院”中的“一府”指的是人民政府,“两院”指的是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国家机构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

【过渡语】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不仅是中央,地方也有数量庞大的国家机

构,它们是如何工作,从而真正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呢?

教师出示幻灯片: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国家机构是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中间一段文字后,教师作出小结或展示以下幻灯片:

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

权力机关。

②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

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过渡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的授予都是由宪法规

定,也就是有法理依据。那么这些国家机构的职权是怎样行使的呢?我们接着探

讨第二个大问题。

(二)规范权力运行

分析漫画“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和案例“王某贪污”、“李某渎职”、“小康

同学的事例”,了解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方式。

由此说明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

进制度的笼子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

值追求。

探究与分享

王某是某市房产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他在审批办理房屋所有权权属登记过程

中,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明知房屋权属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全,且未足额

缴纳税费,却授意下属违法出具审查意见,并亲自签批办理意见,造成严重后果。

王某最终因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依法追缴违法所得。

某县根据国家有关惠民政策,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消费者将旧家电折旧

出售给获准开展这项业务的商家,并购买新家电,可以获得国家给予的相应补贴。

李某具体负责审查商家的资格,并对各家承办网点上报的补贴申报资料进行审查

核对。由于李某审核不细致,多家网点虚报补贴的情况未能被及时发现,导致虚

报者共骗取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九百多万元。李某因玩忽职守罪被追究刑

事责任。

请谈谈这两个案例带给你的启示?

宪法对于国家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约束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

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

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国家权力而言,法定职责必须为。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

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

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探究与分享

在学习“规范权力运行”这一内容时,小康同学跟大家分享了一个真实的事

例。小康爸爸是区公安分局副局长,最近遇到这样一个案件。张某与涂某因琐事

发生争吵并撕打,经鉴定,涂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

的处罚。张某不服,欲为自己申辩。办案人员表示违法事实清楚,拒绝听取张某

的申辩。小康的爸爸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纠正了办案人员的做法,认真听取了

张某的申辩。

小玲问:“既然已经查明了违法事实,为什么还要听取张某的申辩呢?”

小康说:“听我爸爸说,法律规定,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必须听取被处罚人

的陈述和申辩。”

小严问:“那如果不听取呢?”

小康说:“那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违反了法定的程序。”

小马说:“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程序呢?”

如果你是小康,你会怎么回答?

参考答案:这样的程序来源于法律规定,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

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教师可与学生一起阅读教材第16页的“相关链接”,感知刑讯逼供等非法搜

集证据行为是非法行为,从而理解宪法对权力进行规范这一知识。

拓展空间-----巩固新知

教材P16~17,拓展空间

请依据宪法和上面所提供的相关法律规定,对甲市警方和乙县人大常委的上

述权力运行情况进行简要评析。


本文发布于:2022-07-21 16:0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276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与秩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