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特朗普粉”的崛起:这中国知识青年都怎么了?

更新时间:2024-11-07 11:22:11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20日发
(作者:10 1兼职)

知乎“特朗普粉”的崛起:这中国知识青年都怎么了?

2016年美国大选诱发了美国政治和社会意识的全面冲

突,在冷战后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微妙时刻,不仅将整个美国

媒体界和知识界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而且潜入美国

社会的各个角落,重新召回普通美国人的政治意识。

这场撕裂性的争论也将中国舆论场裹挟其中,同时涌现了一

个未经主流媒体和知识精英剪裁的活跃话语主体——中国

青年知识体,他们以这一代人特有的文化语言、表达方式

和价值体系,介入到这场全球公共讨论,其中又以网络问答

社区知乎上的讨论最为显眼。

截至12月初,知乎话题“唐纳德·特朗普”下有四万余名

关注者,六千余个问题,一千个精华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

又通过点赞、关注等知乎人际传播机制,扩散至整个网络社

区。而若我们将精华答案按点赞数进行排序,会发现前100

个最高票回答中有78个明确表达了对特朗普的支持,而明

确反对特朗普的高票答案只有两个。

与传统的意见领袖形成机制不同,知乎的高票回答是通过普

通用户的点赞形成的,所以这100个高票回答反映不仅是100

个知乎大V的主流观点,还可近似视为所有关注该话题知乎

用户的普遍态度,前者与后者同构的社会政治意识通过点赞

勾连在了一起。

当美国大学校园内的师生联合起来阻击特朗普竞选之路,在

中国的知乎上却形成了一股占据压倒性优势的“特朗普粉”

热潮。有论者试图去解释这种吊诡的错位,将“特朗普粉”

描述为一英语能力堪忧,受到“被污染信息”蒙蔽的青年

学生。这种似是而非的污名化当然给了我们简便解释的快

感,但实质上以价值判断取代了知识判断,使得这个问题变

得不可讨论,不可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尝试去理解他

们是一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又为什么以这

样的方式谈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和我们这个时代。

知乎上“唐纳德·约翰·特朗普”话题精华页面

一、一被蒙蔽的无知青年学生?

为了探究到底是一什么样的人引领了这场“错位”的风潮,

我们对这些前100个最高票答案的答主进行人口学信息的统

计,并发出了访谈邀约,最后有24个答主接受了访谈。(从

A~Z编号)

与有些人“被蒙蔽的青年学生”的预设形象大相径庭的是,

这个体具有相当强的国际知识精英属性。在公开了居住地

状况的答主(55人)中,有过海外居住经历的答主要超过一

半;即使是没有海外居住经历的答主,其居住地绝大部分都

在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公开了教育经历的答主(39人)

中,有过海外教育经历的答主是只受过本土教育的答主的三

倍,其中不乏哈佛、哥伦比亚、牛津等名校,相当一部分答

主还具有硕士乃至博士学历。而在行业方面,咨询、投资、

贸易、互联网、科技、文化传媒等第三产业从业者占据了相

当大的比例,其中不少人还是属于管理层或者创业者。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一大部分人没有公开自己的居住地、教

育经历和行业,所以上述统计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从我们

进行的对24位答主的访谈时获知的信息来看,答主们的精

英性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国外教育经历、硕博士学历、高端

职位几乎是每个受访者的标配,这种集中的分布情况,即便

在知乎,也是鲜见的。而正是这些国际性、知识性、精英性

的高票答主,引领了知乎特朗普讨论的主流风向。

而在我们的访谈中,当被问及“中国人为何对特朗普产生那

么大的兴趣?如何看待知乎上的特朗普粉热潮?”这些答

主往往会将自身与“大众”“微博上的营销号”“国内媒

体”做一个区隔,认为“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关心”“中国的

媒体可能看热闹的比较多”(S,男,26岁,波士顿法律博士)。

同时,他们还强调自己会直接上Facebook、Youtube、Quora、

Twitter等国外网站,并有能力直接观看美国电视节目。“有

语言优势,看外网不费力”(B,男,29岁,南京英语博士)。

于是,参与特朗普讨论中展现出的知识和视野,包括外语能

力、信息检索能力和社会分析能力,成为这批受访者进行自

我身份确认的一种手段。

二、一场戏谑的后现代政治狂欢?

特朗普在互联网中被戏称为“川普”,这个词在中文里的另

一层含义是“四川普通话”,带有很强的诙谐意味。我们可

以假设,知乎特朗普讨论中的意见领袖,大都是没有投票权

的美国大选的“旁观者”,不容易感染美国同龄人的政治恐

慌情绪,而形成一种隔岸观火的轻松心态。这种心态直接作

用于这场公共讨论的形式和风格,使其带有游戏、戏谑、反

讽的后现代成分,具有明显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被当成了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为后现

代的反讽提供了绝佳的解读空间,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电视辩

论截图被拼接,成了在中国社交网络上的“情歌对唱”。而

特朗普的葛底斯堡演讲稿,在知乎上也被改写成中国古代奏

章形式的《议百日新政疏》……量产段子的知乎,与弹幕视

频网站B站上的“鬼畜视频”、以及各类恶搞图片和表情包

等一道,构成了一种初具雏形的“特朗普粉”亚文化。这些

娱乐性的内容降低了严肃政治议题的门槛,增强了传播力,

并被转载到微博、等更加大众化的社交媒体上,进一步

将更多的青年体吸引到这场政治讨论中。

但这是否意味着,这场讨论只是一场政治娱乐化的狂欢?但

通过对回答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一判断其实并不适用于

知乎的特朗普讨论,表面的调侃戏谑之下的内核仍然严肃的

政治讨论。上述“葛底斯堡演讲”问题下的回答下得到点赞

数最高的答案,在演讲发表当日对特朗普的讲稿迅速而准确

的翻译且标注重点,并以真诚的、高度认同的语气表示:“全

世界都在见证这个历史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透

过七旬老人特朗普的视角看世界看美国,也能对比一下中国

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演讲对于我们,也非常有意

义。”而其他高票回答也大都是以一种相对严肃的口吻进行

评述。特朗普的“葛底斯堡演讲”设计,在这些中国青年身

上真实地唤起了参与历史的崇高感以及对宏大英雄主义叙

事的向往。

而在我们的访谈中,当被问及“为何关注特朗普?最喜欢或

反感特朗普什么言论、特质或政策”的时候,绝大部分答主

忽略了娱乐因素而直接切入并准确叙述特朗普某项的具体

政策,并没有一个人将特朗普现象解读为纯粹的政治娱乐狂

欢。

实际上,调笑和戏谑基本不是他们上知乎的主要原因。他们

主要是为了准确而迅捷的信息。“很频繁上知乎,有许多有

价值的信息,也有阴谋论和谣言……美籍华裔和留美学生提

供了信息,希拉里支持者那边的我也看,双方的互相辟谣还

是很有帮助。”(U,男,34岁,美国金融硕士)“知乎对我

的判断最大的意义在于,和美国本土的信息同步速度快,效

率高、讨论和分析比较充分,比一手新闻提供更多信息。”

(B,男,29岁,南京英语博士)

然而,为何这些自认为最接近美国“一手信息”的知乎用户,

是特朗普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支持者?这里我们仍然需要回

到“特朗普”这个译名。“特朗普”在修辞上赋予了这一政

治人物某种“中国性”,提示我们必须回到中国经验中理解

知乎特朗普粉。

三、一场反精英统治的抵抗运动?

我们曾以为,这批知乎用户之所以对特朗普产生强烈的认

同,是因为具有和美国底层白人民众同构的社会情绪,对当

前社会结构产生了不满,由此形成强烈的反建制精英意识。

然而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事实比我们预料的要更为复杂。

当我们发现这知乎用户的国际知识精英属性后,上面的这

个假设实际上就已经开始动摇。而在访谈中,他们大多表示,

对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还算满意,没有强烈的阶级上升愿

望,也没有所谓的“相对剥夺感”。他们普遍认识到国内具

有明显的城乡分裂、贫富差距问题,但是大多认为这种问题

只能通过继续发展经济来解决,而非通过改善二次分配来解

决。

这些知乎用户对于“结果平等”没有强烈的追求,而是比较

认可“机会平等”,倡导自由竞争。对于精英主导政治的现

象,也并没有多少批判的言辞,反而觉得政治由精英主导是

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构:“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始终

都是精英治国的,看历史就知道了。”(G,男,加拿大移民)

而在回答文本中屡屡被提及的“反精英”,其实并不是笼统

的反对精英治国,而是反对正在执政的美国民主党职业政

客,以及为之保驾护航的资本家和主流媒体。他们也并不认

为特朗普是反精英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大

亨,其反精英的表象,更多只是一种选举策略,而不必当真。

所以在这里,反精英只是一个表象,或者说是一个面目模糊

的概括。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们所反对的精英,是以希拉里

和民主党为代表一套话语体系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秩序安

排。“特朗普并不是反精英政治,而是反自由主义精英政治,

经济自由主义和意识形态自由主义,造成的跨国大资本家与

政治精英的结合。”(H,男,互联网从业者)所以这里的“反

精英”是有着明确体指向的,是有着具体的政策诉求的,

而不是被外界笼统概况的“反建制精英”。

四、两个国家与两种政治正确

反政治正确是知乎高票回答最被频繁提及的关键词。特朗普

反政治正确的话语,为受众制造了“戳破谎言”的快感。但

知乎用户对“反政治正确”的认同,并非对特朗普各类言论

的全盘接受,而只是对其中的某些议题的选择性亲和,这就

需要在在特朗普各种反政治正确的议题中筛选出受到知乎

特朗普粉认可的部分。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特朗普的

一些歧视性、刺激性言论一般不被认可,如侮辱女性。而反

政治正确的受访者,实际上有着两个层次的关切,换而言之,

存在两类政治正确:

第一类,“言论压制”的政治正确。主要发生在舆论话语层

面上,它被视为“一套政治生活话语,全方位侵入了普通人

的生活,把一切日常行为政治化”(B,男,29岁,南京英语

博士在读),一种“普遍的语言堕落”(T,男,45岁,哈尔

滨企业管理者)在主流话语中形成了一套与之相应的极度敏

感的言论审查机制,披着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外衣,实质

上却构筑着一种“一元价值观”(H,男,34岁,北京互联

网从业人员)并将大量社会关注和资源消耗在毫无意义的概

念和话语之争中。

第二类,“资源分配”的政治正确。主要发生在社会政策层

面上,指的是对相对弱势或少数的体在政策上的倾斜,而

这些福利政策实际上构成了是对多数人的变相歧视,并且这

种政治正确政策正在“伤害主体族裔和主体文化,损害国家

利益和经济发展”(I,男,24岁,苏州英语翻译硕士在读),

甚至直接纵容了暴力,对社会产生严峻的威胁。但这两类政

治正确并非截然分开,“资源分配”的政治正确依赖于“言

论压制”才得以实施,而“言论压制”的审查机制需要依托

于“资源分配”的社会基础。

我们试图将这些答主反政治正确与中国现实勾连起来考虑,

询问他们“今天中国是否存在类似的政治正确”,对该问题

普遍的答案是:虽然“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I,

男,24岁,苏州英语翻译硕士在读),但是“政治正确(在

中美)完全不是一个语境”(G,男,加拿大移民)。

在改革开放的近40年,无论在官方话语还是集体记忆中,“打

破大锅饭”,引入竞争,倡导个人自负其责,激发社会活力,

这种有着强烈新自由主义彩的政策和思潮,虽然有其问

题,但是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逐

渐改善,以及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知乎青年知识体,大多

是这场社会竞争中的“优胜者”,在观念上服膺自由竞争的

价值,反对过度的“二次分配”和福利制度,并不难理解。

尤其是民主党主导下的资源分配,事实上是以亚裔尤其是华

裔的利益来换取非洲裔、拉美裔体的支持时,这批国际知

识精英尤其感到这种政治正确的虚伪性。此外,特朗普的“反

政治正确”也频繁与“实干精神”和“爱国主义”发生联系,

对应于希拉里式“说了不做”,映射出这批用户对中国工业

化建设和实用主义发展经验的强烈认可。

五、主流媒体危机与另类公共领域

在这次美国大选中,无论是身处美国还是中国的受访者都观

察到了美国主流媒体倾向性报道,包括C、纽约时报、

MSBC在内的主流媒体们纷纷为希拉里站台,对特朗普进

行全方位的攻击,其中最典型的C甚至被戏称为Clinton

ewsetwork(克林顿新闻网)。而在其进行的多次民调中,

特朗普的获胜几率一直远远低于希拉里。而最后大选结果显

示,主流媒体呈现的“舆论”和美国真实民意发生巨大的错

位。

在此次总统大选中,美国主流媒体仍是重要的信息源,但其

提供的信息和意见,却在知乎上遭到了反向的解读,换而言

之,主流媒体对希拉里的明显偏向,在知乎上成为批判主流

媒体的素材,许多回答细致地分析了媒体报道中的偏见,而

这些分析则强化了其对处于话语弱势方的特朗普的支持。有

答主直言:“我认为未来美国主流媒体如果仍这样的话,会

越来越边缘化,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会占据越来越大的话语

权。”(H,男,北京互联网从业者)

当被问及“大选结果预测失误是否会影响其对美国主流媒体

的信任”时,几乎所有的答主都表示:在此次大选之前,他

们早已丧失了对美国主流媒体的信任。大多数答主认为这些

美国主流媒体本身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因

而不具有真正的公信力。知乎这批青年对美国媒体的不信

任,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从2008年就已经发酵。

而美国主流媒体不被信任的情况相对应的是,中国主流媒体

在知乎中的相对缺位。基于对自身能力和判断的自信,这批

具有国际知识精英属性的用户对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持一

种轻视的态度:“中国主流媒体,恐怕懂得还没有我们多吧。”

(H,男,北京互联网从业者)由此,虽然中国主流媒体,

乃至包括网媒在内的中文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美国大选,但知

乎特朗普讨论一般并不将其视作严肃可靠的信源,中文媒体

在知乎特朗普讨论中处于一种相对缺位的状态。

由此,对于知乎青年知识体,中美的主流媒体既无法提供

迅捷可靠的信息,又无法提供公开论辩的平台,这暗示了传

统媒体承担的公共领域职能的式微。随着互联网的加速普

及,尤其是社交网络的高歌猛进,传统主流媒体都面临着巨

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从表面上看是受众注意力的分散,而在

深层次上,则是传统主流媒体越来越脱离公共领域,失去了

引领思潮、左右舆论的影响力,在越来越主动搜寻信息、探

讨问题、表达观点的互联网用户面前无力招架。

而在这次总统大选中,知乎异军突起了。知乎在整个美国大

选期间一直保持着对相关话题及时的跟进,并产生与中美主

流媒体都截然不同的政治观点。知乎并无成型的盈利模式,

运营者和用户在越来越被传统政治经济力量收编的互联网

场域中,保持开放性、平等性和批判性的讨论。而在这样的

讨论环境中形成的判断,一方面会有意识地与传统主流媒体

成型的框架和话语保持距离以及批判的立场,另一方面也对

自身判断的独立性和合理性抱有高度的自信。

所以在这场讨论中,传统主流媒体在知乎青年知识体中,

不再扮演公共领域的角,而成为被拆解的对象,被拆解后

的素材被重新组装,架构一个另类公共领域——知乎。

知乎是这种全球性和地方性辩证的交汇点。它已经初步具备

了全球知识生产的能力,这种生产有两个坚固的堡垒作为后

援:作为知识生产枢纽的高等教育和作为知识传播渠道的互

联网。同时,它又是立足于中国经验,汇聚了中国青年体

中最具知识基础和批判性的力量,并对微博、等更加大

众化的社交媒体产生辐射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知乎映

照了当代中国在加入全球化进程中的自我认知。而作为一个

另类公共领域,它如何在未来可能的商业化中维持公共领域

的性质,这些我们将留待以后观察。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四届“热风学术”青年论坛上提交的论文

修改而成。)


本文发布于:2022-07-20 06:37: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247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波士顿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