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的意见》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的意见》,强调依法惩治和有效预防网络犯罪,推动健全网络综合
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对治理“饭圈”存在的乱象提
供了法律保障。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通过网络参与追星同样要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抵制“饭圈”乱象是清朗网络空间的题
中应有之意。随着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连通,网上与网下相互
联动,快速传播与热点聚集相互作用,未成年人“成长的烦恼”因
网而生、因网而增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清朗网络
空间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必须重拳出击、务求实效。
解决未成年人“成长的烦恼”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问题,是
信息化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课题。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未
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
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
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82.9%的未成年
人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且使用短视频等休闲娱乐比例高。全面触
网的未成年人在充分享受数字红利、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
络交往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良网络文化的侵扰,诸如情、暴力、
过度娱乐等有害信息带来的“晕染”。譬如,近来娱乐圈个别“流
量明星”触碰国人底线的行为相继被媒体披露,随后粉丝圈中一些
被带偏的未成年人的言行令人警醒,折射出“饭圈文化”中存在价
值观混乱的问题,这必然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
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目前“饭圈文化”的某些不良
现象的危害,并开始纠偏,一些实质性的解决办法正在陆续出台。
近期,中央网信办已经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
专项行动,聚焦七类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现实危害的突出问
题,探讨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
解决未成年人“成长的烦恼”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问题,要
清醒认识网络空间生态恶化的深层原因。“饭圈文化”的形成,其
背后有着现实而复杂的原因,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
面,随着新媒体生态的形成、多平台社交媒体和偶像经济的不断发
展,部分艺人或经纪公司在信奉“流量为王”的商业逻辑下,盲目
追求“流量效益”,在采取恶意操作获取流量的过程中忽视乃至无
视由此带给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好奇心强,
单纯而热情,却又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由于受人生阅历、知识水
平以及媒介素养的影响,甄别复杂信息的能力不强,在面对网上
“饭圈文化”既得利益者精心包装的海量信息时缺少是非辨别能力,
往往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极易受到蛊惑,在非理
性、情绪化的情况下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节奏,乃至做出错误的行
为。针对别有用心者精心包装的信息容易盲目轻信并诉诸行动。这
些被“饭圈文化”浸润已久、裹挟其中的未成年人很难仅仅通过个
人努力来改变其网络空间中的“追星习惯”。
解决未成年人“成长的烦恼”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问题,要
深刻把握粉丝“体极化”的生成机理。“饭圈文化”的某些不良
现象愈演愈烈,恰恰是“体极化”现象的网络表现。网络的虚拟
性为未成年人不受外界影响真实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诉求等提
供了“自由之地”,却也大大降低了未成年人在互联网上的自我约
束力,特别是在商业资本的精心运作下,在“法不责众”和“从众
心理”的影响下,容易在网络的掩护下发表一些过激、不负责任、
缺乏理性的偏激情绪或态度。而社交媒体传播的快速、便捷的聚集
功能,又很容易将未成年人个性化、情绪化的表达集中放大,特别
是非理性情绪极易扩散、发酵,集中表现在粉丝讨论中粉丝更容
易受到从众性感染,形成“体极化”。在“体极化”过程中,
个别粉丝的“死忠”行为在别有用心的“粉头”的“推波助澜”下
起到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
解决未成年人“成长的烦恼”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问题,要
充分发挥未成年人的个人自律自治作用。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
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影响内因才能发
挥作用。未成年人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形”的关键
时期,对他们来讲,数字时代更应当是“觉醒年代”,要自觉增强
网络空间健康成长的内生力,提升参与网络空间生活的自制力。要
通过主动学习提升个人媒介素养,加速主体觉醒,自觉做到文明上
网、文明表达、创造文明空间,坚决抵制攻击诋毁、传谣信谣、低
俗恶搞等现象,进而避免在网络空间的“泥石流”裹挟中迷失自
我。在追星等各类活动中,要始终严格恪守网络道德,自觉提升个
人自主、理性、适度、合法参与网络发声的能力。在网络发声时要
能够客观分析、清醒判断、独立自主地表明自身立场,采取合理合
法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愿望,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
解决未成年人“成长的烦恼”因网而生、因网而增的问题,要
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综合治理作用。要推动社会、家庭、
学校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健康思想文化、优秀文化产品的网络
化传播,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学校要综合深化教
育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审
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着力在坚定“主心
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上下功夫,为培育时代新
人培根铸魂。作为家长,要爱子“为之计深远”,对孩子的模糊认
识及时予以廓清,对孩子的怨气怨言及时予以化解,对孩子的错误
看法及时引导和纠正,在孩子即将迷失或者“沉醉不知归路”的关
键时刻大声地“喊一嗓子”,或者“扯一扯衣袖”,努力为孩子的
健康成长提供“安全港”。相关部门要紧扣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的突出重点问题,加大对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常态化监
管,为培育时代新人保驾护航。
总之,清朗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一项系统
工程,有赖于所有网络空间参与者和建设者的协同努力。加快构建
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实现网络空间有效治理,要坚持底线思维和系
统思维,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则,以给
未成年人创造更好成长环境作为共同出发点,完善人人参与机制和
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机制,积极发挥自治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
用和德治的引领作用,不断激发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健康生活的内生
力,增强网络空间法治治理的控制力,激活网络信息技术监测应用
的创造力,形成清朗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建设好、维护好未成年人
健康成长的网络“艳阳天”。
本文发布于:2022-07-16 14:38: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16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