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学生乡村实习报告4000字

更新时间:2025-04-06 20:50:46 阅读: 评论:0


2022年7月16日发
(作者:庆阳在线)

法律专业学生乡村实习报告4000字

法律专业学生乡村实习报告4000字

如今是一个法治社会,而很明显,农村的法制意识太过薄弱,对

于一个法律专业学生来说,在乡村实行法律实习,无疑是一个很大的

挑战。

对法律在农村的宣传状况及其现实的实用性有了一定的理解。法

律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个活动展开的过程中。依然能够在农村遇到很

多关于法律的问题,其中很多正是国普法特别是农村普法盲区。为此

组员之间交换过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农村普法调查的意义所在

国,人口占绝大部分的农民众真正懂法的少,能用法敢用法的更少;

少数精通某一类法律知识的农民,却是因为长期诉讼而不得不加以学

习用以维护切身利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和进步。如今中

国法制建设的大潮中,依法治国在农村仿佛还是空荡荡的口号。此,

想有必要谈谈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问题,及所思所想,希望能为

法制建设尽一点点微薄之力。

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协助众,有幸参加了大学法学院组织的法律

乡村行“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实行普法宣传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调查。以期用我所学的知识。为他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此次社会实践的实践地是崇左市绥县。具体的活实行当中,小组成员

选择了绥县城以及岜盆乡和渠离镇等几个有代表的乡镇实行普法宣传

和社会调查。

(一)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就法律的实用性这个点来说,我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在

绥县城发普法传单时,我们分发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

众大多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并为亲戚朋友传递法律知识。但我们同样

面临着不解和拒绝,深层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们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实

用性。例如,就婚姻法来说,有的众认为自己已经结婚惑离婚就用

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认为只有离婚才用得上婚姻法,所以他们抵

触我们的普法宣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法律宣传对农民众是不到

位的,至少是缺乏实用性的,以至他们不能真正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

就如上所说的婚姻法问题,很多农民众或许就不了解家庭暴力,不

赡养父母,不抚养子女等行为是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威胁

社会和谐的细胞。这种与农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实

用性宣传的缺失惑缺乏,无疑是农村普法过程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题。

其次,是关于法律宣传方面的问题。黄赌毒一直是我国打击的重

点,但我们在渠离镇的集市上却很容易的发现很多农民众显然沉迷

于的现象,而且没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缔。这不由得让我们产生疑

虑和忧患,农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是不争的事实,但精神文明

的滞后和法律意识的淡薄,无疑将衍生一系列农村问题,进而影响农

村地区的稳定。同样的情况我们在绥县城也曾遇到过,一对夫妇向我

们咨询离婚的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言语中透露,夫妇俩本是令人羡

慕的一对,可惜却因赌博导致感情破裂,最终走向婚姻的失败。试想

如果农村法律宣传即时、到位,这种情况又如何会屡屡出现。

第三,是农民众在看待法律的态度方面的问题。农村作为一个

特定的区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潜规则。

淳朴热情却又相对缺乏知识的农民众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对他们有

利或值得去干,他们便会给以衷心的支持和拥戴。相反他们便会产生

抵触的情绪,并且在农民众中扩散开来。这也许就是农村地区老大

难问题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吧!在岜盆乡,我们遇到一位前来咨询的老

大爷,向我们咨询土地纠纷问题。看得出老大爷很无奈也很无助。老

大爷似乎并不满意我们给他解释的法理知识,摇着头说这就是中国社

会的弊病所在,认为这应该就是官官相互的结果。在他看来自己翻阅

了各种法律条文之后,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纯属无稽之谈。看着老人

家无助的眼神,听着他对时效的问题的不解和追问,我们隐隐意识到

老大爷对法律的信心几乎已经丧失。交流的互动中,他曾多次提到希

望我们能帮他联系媒体曝光,或者帮他联系一下去高院上访的事宜。

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农民众最初都是很愿意相信法律,依靠

法律的。之所以最后放弃使用法律或是另辟蹊径,是因为缺乏对能维

护自身合法权益并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常识和法律途径应有的了解和

掌握。最终导致了维权的积极性受挫,进而产生对法律的偏见。在农

村潜规则催化下扩散开来,又往往是百害而无一利,积重难返。

第四,是千百年来农民众的很多固有观点与法制精神相悖。在

绥的几个乡镇中我都有做这样一个调查,即女儿在亲生父母家是否有

财产继承权的问题。在接受调查的中老年农民众中,他们中的绝大

部分认为女儿出嫁以后在娘家就不能再继承遗产,除非家里没有儿子

或者女儿在家招上门女婿才行。而只有少数中青年农民众认为女儿

也理应有继承遗产的权利。产生这样一种现象的原因无疑是缘于千百

年来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以上是我在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这也许仅仅三农问题

中冰山的一隅。但却是普法过程中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解

决好农民众的普法问题,是现代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更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

所以我们要对症下药,探寻普法的新思路,以达到在农村地区普

法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所思与所想

首先,要明确的是农村普法的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原则。坚持讲

求实际,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切实广泛地展开与农民切身

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强化服务观点,解决

实际问题,努力使农村普法活动成为弘扬法治理念,惠及人民众的

民心工程。从而真正使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

相信法律,相信能够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让法律真正成为

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其次,要进一步地提升理解,增强领导,继续展开依法治乡(镇),

依法治村活动,即时有效地依法解决农村老大难等热点难点问题,让

农民切身体验到法制的实际效果。从而使农村地区的各项事业走上规

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确保广大农民众能够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

利。进一步激励农民众沿着法制建设的路线走下去,并积极参与基

层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健康发展。这样

有助于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建立普法工作的长效机制。

再次,要积极探寻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思路,为农村地区普法

行动开创新的局面。一,要从改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观点着手,使

农民众愿意接受,乐于接受法律知识。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应采取农

民众最喜闻乐见、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紧紧地贴近广大农民

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

尽量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提升法制观点。二,要抓住普法的时机,针

对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宣传法制理应避开农忙

时节,并充分利用乡村市集或农民众返乡赋闲这段时间实行。只有

做到合理安排,才能真正有效做到从众需要出发,服务农民,切实

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后,要丰富农村普法教育的内容,开创更为有效的教育形式及

载体。在这个方面必须健全政府的服务职能,尽快将普法宣传纳入其

公共服务职能当中去。同时也要将普法教育的内容与农村地区的最突

出问题相联系相结合,例如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土地承认承包纠纷以

及婚姻家庭法律方面的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能够编写适合农村地区农

民众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向这些地区免费发放。也能够充分

利用市县等区域性的电视台、广播站等载体普及法制信息和基本的法

律知识。同时也能够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和普法志愿者深入农村地区实

行汇报演出,在进一步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导向性的基础上,

使得农村地区形成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当然也

理应鼓励农民众或是民间自觉自发的宣传活动,毕竟他们是最了解

农村地区的一份子。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提升农民众的生活

水平,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个道理。

要增强农民众的法律意识,改善他们的法制观点就必须要有这样一

个内因在起作用。在这样一个环节上,我们能够寻求的办法有两条。

一是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即靠农村地区的企业就地转移劳动力

或是向发达的城市地区输送。二是提升农民众的劳动技能,为农民

众勤劳致富寻新的出路。这就要求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农村行政或自治组织的组织基础和众基础。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有了这么两个手段,

提升农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再配合前三点将农民众的精神文化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那么我国农村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水平

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未来的展望

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我坚信在三农问题日益受到注重的今天,

农村地区物质上是普遍落后的精神文化水平也相对落后。只要我能切

实转变思维多真抓实干,那么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不在梦。而农村

地区的法制建设也将蒸蒸日上迈上一个新台阶,农民众的民主法制

精神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发现农村地区法制宣传面对着很多的困难,社会实践的日子里。

必须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做好”持久战“准备。

要有充足的耐心,面对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也要有改变现状的

决心,同样要有把工作做好做长久的恒心。只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

踏实走下去农民众才会心悦诚服的接受法律,相信法律;农村地区的

法制建设才能旧貌换新颜;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拥有良好的法制环境。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同时我也在思索。能为这些农民众做些

什么有益的事,以发挥我所知所学。实际上,当中有很多是来自农村

地区,对这块土地上的农民众并不陌生。只不过我对这块土地上出

现的问题缺乏了解和理性的分析,更不用说是能出其根本原因并提

出解决的方法。所以我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经常性的法律下乡”

活动继续发展下去,为弱势体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变“法律下乡”

为“法律常驻乡”另外,鼓励法学专业学生扎根基层,参与农村地区

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这样才能

建立起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人才资源体系,并持续延续下去,开创良

好的法制宣传教育局面。


本文发布于:2022-07-16 09:3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3/156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专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