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授课时间:37课时
适用年级:六年级
设计者:
学校名称:
【课程背景】
(一)《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关
要求
领域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的国家”第
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
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和与法治意识。”
从微观角度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
和宏观角
求,第1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
度、现实生
我们的守
护者
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结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
活和法治体
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2条“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系,引导学
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
生初步认识
权利行使规则,依法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力就有义务的观念,
“法律”与
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3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
“法治”。
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
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第4条“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
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核心素养
1
1.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的国家”第
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
树立公民意
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和与法治意识。”
识,增强学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
生作为中国
求,第1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
我们是公
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结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
民
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2条“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
确的权利义
权利行使规则,依法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力就有义务的观念,
务观念和人
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3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
权理念。
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
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第7条“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1.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的国家”第
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
树立制度自
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和与法治意识。”
信、法治意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
识和国家观
我们的国
家机构
求,第1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
念,增强国
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结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
家认同,形
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第3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
成法治信
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
仰。
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第6条“初步了解
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法律保护
我们健康
成长
1.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的国家”第
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
权利和义务,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
1
公民的责任
感和荣誉
感;树立正
运用法律解
决问题的意
识,“知法守
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和与法治意识。”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
求,第2条“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
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依法
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力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
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第3条“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
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
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第5条“初步认知未成年
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6条“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第7条“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2.本册教材中编排的内容
法、依法维
权”
(1)本册教材根据“生活与法”“公民与法”“国家与法”“社会与法”四个学习领域,
设计了“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
单元。这四个单元以“我们和法律”为轨迹,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逐步指向的问题域。第
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主要介绍了法律就在生活中,宪法是根本法。通过让学生认识法
律在生活中,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保护人们的生活,来感受法律的守护作用,认识法律、尊
重法律,价值导向清楚明确。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法律身份作为
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介绍公民这一法律身份,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单
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力监督等内容。
通过法律从哪里来、如何实施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民主意识、程序意识、责任
意识。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法律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将守法维权的价值
导向融入其中;介绍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运用法律维护权利的方法。
(2)教材首先设置了导入、感知、总揽的单元作为法治专册的起始,让学生对法律和
法律体系有初步的认知。接下来,学生初步认识法律上的人,了解法律如何定义“公民”这
样的个体,并学习法律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规定。其后,通过学习有关国家机构
的知识,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机构的类型,职权和产生方式,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到
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在教材的最后环节,学生学习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了解如何利
用法律维护权利将法律规定落实到生活中。
1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六年级上册教材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领域而设计,涉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体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小学高年级段法治教育的内容。本册教材聚焦法律,基于学生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
采取集中的法治教育专册的方式,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宪法贯穿于整本教材,教材结构是根
据宪法结构来设计的,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首先应明确中小学阶段法治教育
的定位,中低段教材中涉及了许多关于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基础性的
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可称为“前法律教育”,五年级教材以相关链接的方式向学生
呈现严谨规范的法律要求等内容。教材采取了分散教育的方式,进行以纪律、规则为主要内
容的法治意识教育。进入六年级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
懂的语言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权力的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
问题,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必要的法律规范,了解
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法治专册意在通过一学期的法治教育,帮助广
大青少年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
式。
4.学习能力
(1)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能根据“学习主题”的提示,课前进行信息搜集,并对
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但有少数学生积极性不高。
(2)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学习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
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实事,学生能提出问题、查询资料、访问调查,但对于解决
问题的能力还有些欠缺。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价值观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思考与判断能力还
有待提高。
(3)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本册教材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活动园在活动
范围上,既包括班级内的现场活动,也包括家庭或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主题上,既包
括小组或全班活动,也包括个体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既包括动手参与活动,也包括反思交
流活动;在活动内容上,既包括经验与和思想的分享活动,也包括观点的质疑与辩论活动。
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学生通过前五年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合作中,
既有共同的目标,又有明确的分工,在合作的过程中分享成功,体验快乐,但学生的责任感
1
和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册教材通过公民与法,感受法律;国家与法,认知规范;社会与法,了解作用。让学生初
步树立宪法意识,崇尚宪法精神;树立法治观念,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养成自觉守法、遇
事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本学期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法律的概念,认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几种法律类型;知道法律对
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维护公平正义发挥的作用,初步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通过对学生进
行大众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让法治观念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
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让学生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了解法律体系,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初步培养学生
的宪法意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
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4.了解中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承担何种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
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了解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
5.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帮助学生对
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的认识。认识人大代表的产生,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体会参政议
政的意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家的民主制度。
6.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
追责,引导学生对公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识,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7.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知道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体会未年人
的特殊之处;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理解其重要意义,学习相关法律规则,体会
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
8.引导学生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帮助学生用好法律、维护权利,掌握维护权利的途
1
径、方法、技巧。
【课程内容】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领域而设计,涉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版)》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体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学
高年级段法治教育的内容。本册教材聚焦法律,基于学生思维领悟能力和价值判断水平,采
取集中的法治教育专册的方式,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宪法贯穿于整本教材,教材结构是根据
宪法结构来设计的,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教材以“知识生活化、道德法治相融合”
为出发点,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将宪法的根本地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权力的
来源及行使等基础法律问题,循序渐进地讲述出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认知
必要的法律规范,了解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二)单元结构
高年段《道德与法治》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
根据“生活与法”“公民与法”“国家与法”“社会与法”四个学习领域,设计了“我们的守
护者”“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
以“我们和法律”为轨迹,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逐步指向的问题域。
教材必定要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单元作为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当然也有教育
的价值导向。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主要介绍了法律就在生活中,宪法是根本法。通
过让学生认识法律在生活中,了解宪法作为根本法保护人们的生活,来感受法律的守护作用,
认识法律、尊重法律,价值导向清楚明确。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以公民这一最基本的
法律身份作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介绍公民这一法律身份,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主要包括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力
监督等内容。通过法律从哪里来、如何实施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民主意识、程
序意识、责任意识。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以法律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将守
法维权的价值导向融入其中;介绍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的方法。
(三)活动内容
课程内容教学内容
1
课时安排
课程纲要分享本纲要
(1)法律是什么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2)生活与法律
(3)法律作用大
(1)感受宪法日
2.宪法是根本法(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树立宪法权威
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单元测试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3.公民意味着什么(2)认识居民身份证
(3)我是中国公民
1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
者
7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基本权利
7
(2)公民的基本义务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单元测试
(1)身边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2)国家机构的职权
(3)国家机关的产生
(1)人民选出代表
第三单元
6.人大代表为人民
我们的国家
机构
(2)责任在肩人民在心
10
(3)我们是场外“代表”
(1)权力行使有边界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2)权力运行受监督
(3)权力违法必追责
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法律保护我
(2)专门法律来保护
(1)我们是未成年人
7
1
们健康成长(3)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1)用好法律维护权利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2)守法不违法
(3)依法维权有途径
知识归纳、梳理并进行单元测试
各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及归类练习
4
1
总复习
期末考试
【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2.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3.《道德与法治教学参考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6.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
7.关于法律的、法治电视节目、法治典型案例、法治教育基地等资源。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二)学习活动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
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
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前人们所
讲的“核心素养”也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性的合作学习。教师如何做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道
德学习呢?
第一,教学要从价值说教转向价值探究。教材包含大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设计,对
于案例的教学,教师应让学生依据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体会或理解观点,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提升或者拓展。
第二,教师要积极创造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的情景,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并给予
适当的指导。
1
第三,教师要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确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中的活动园、
阅读角、相关链接、知识窗和小贴士等形式来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比如:教材通过活动园的方式,呈现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讨论交流,观点辨析;资料
查,信息分析;体会感受,方法指导;生活观察,社会调查;情景模拟,角扮演;情景
连线,图文配对)。教学时,通过活动园来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设计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应的观点和内容。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角扮演活动,分析公民身份
与国籍紧密相关;开展身份证用途大比拼活动,体会身份证对生活的影响;结合活动园,开
展“保护身份信息”的诗歌创作活动,如:小小身份证,信息很全面;用处非常大,安全最
重要。
活动园中经常出现的方式有讨论交流,观点辨析。教材中只是呈现简单的讨论场景,教
学时不能干巴巴地呈现观点,需要丰富它。比如第一课中法律、道德与纪律这三者之间的关
系。教学时可以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呈现一个学生违反了班规,最后老师是怎么处理这个
结果的?举例实际生活中需要道德价值观判断的案例(看见老人摔倒,到底扶?还是不扶?)
呈现某个公民违反了法律,甚至犯罪受到刑法惩罚的案例。学生结合这三个不同的案例进行
讨论、交流,观点辨析,明确了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借助争锋与辩论明晰了法律与纪
律、道德的关系。
(三)实施建议
1.依据学生特点,联系生活实际。
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道德需求,解决他们的道
德困惑,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从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那教师如何
才能做到从本班的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呢?
第一,要理解教材的设计。事实上,教材已经为教师从本班的生活实际出发,提供了某
些指引。例如,教材中留白设计就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填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材中有些省
略号的设计以及主持人的提问也是如此……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生
活的角度出发,发现现实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分析问题;现场说法,解决问题。
第二,做好教学目标的精确化工作。换言之,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
教学目标,让其更有针对性。
第三,做好教材内容的转化工作。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并对教
材内容进行取舍、扩充和改造,由此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第四,关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材文本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因此
1
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2.注重方法指导,指向知行合一。
教学时,要依托教材提供方法指导的范例(如:法律文本学习、连线、判断和观点交锋)
来帮助学生,用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对很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例如:教材的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
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它和其他法律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宪法是其他活
动的根本准则?怎样理解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学时老师可以借助活动主题的查与分
析,让学生体会宪法日设立的意义,学习宣传宪法的社会氛围;巧用历史知识,讲好从辛亥
革命到新中国经济建设,百余年来走过的艰辛与辉煌;通过开展“相同”“各法争冠情境
剧”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利用连线活动,引导学生“学
会寻法律依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用好时事新闻,播放视频资料,在庄严、
神圣的仪式感中,体会宪法的权威。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宪法是根本法,
是法律的法律,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3.针对学生实际,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方向。教学目标
体现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后所能达到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学生的立场。
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才是精确和有效的呢?
第一,教师要认真的解读教材,理解教材每一课的编写意图、体现课程标准内容点以及
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解每个活动所蕴含的知识点和价值观。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选择
具有典型性、教育性的素材,设计学生活动的范例,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在
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的活动范例,准确地把握每一课的目标点。了解学内容在不同
年段所强调的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第二,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
和学习能力,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到学生学习的原点和起点。教师要针
对教材中的主题,围绕本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困惑是什么,
道德矛盾或道德冲突是什么。
教师只有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才能确定精确、恰当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
教学思路,围绕教学目标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
4.开展多种活动,多方协力合作。
好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保证学生主动且有效的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教学活
1
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所谓“有效”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所选择的教学活动要能实现
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指所选择的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儿童
的年龄特征,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儿童不仅能获得发展,也能获得乐趣。
那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教学活动的多样和有效呢?
第一,教师需要读懂教材中活动目标的提示,理解教材所预设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
事实上,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活动,比如活动园、阅读角等图标指
示;一,想一想等活动提示。
第二,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班的情况,以及学生在这个主题上的兴奋点和困
惑点,调整教材中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有趣性。
第三,教学要尽可能的体现出教学过程的层次性,以此实现品德的综合发展,生活的整
体建构,综合运用语言交流类、动手类等不同类型的活动。
第四,教学时不仅依托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还可以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整合的效果,来帮助学生真正地在不同的活动中树立法
治观念,形成法治思维。可以结合学校的活动,安排开展模拟法庭,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开
展法治辩论知识竞赛,讲好法治故事,进行法治情景剧的表演等活动,活动方式丰富多样,
有助于法治专册的学习。
5.灵活利用资源,拓宽教学空间。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宽教学空间,多观察,多留意,多关注
关于法律的官方政府网站,法治电视节目、法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解读等资源,老师在进行
教学时都可以灵活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走进开放的
法庭,把相关的法治工作人员请进课堂等形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学生多方面
的学习法律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6.探索法治教育的有效方式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六年级上册的
教学。
第一,将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部分行为表现,本身就体
现了对法律的遵守。
第二,在尊重法律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在对学
生进行法治教育时,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法律知识的
准确性,又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避免法治教育的
1
生硬和僵化。应遵循两种“理”,一种是“法理”(法律精神),一种是“教理”(教育规律),
做到“法理”要尊重,“教理”不可违。
第三,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
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法律与道德有相通的一面,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
相通性,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如诚信教育既可服务于道德教育,也可服务于法
律教育。规则、规范教育也具有多重意义,即可为儿童法律意识的建立奠定基础,也可为儿
童的道德发展服务。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既是道德教育点,又是法律教育点的内容。
第四,注重将法治知识教育与儿童的行为实践相结合,根据本课法治教育内容创设情境,
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习与反思,也可以通过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
中践行法律。
7.注重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的融合
儿童生活的建构绝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与学校整体德育活动
的融合。
第一,利用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将法治教育与学校其他日常德育活动相结合,深化或拓
展本课的教学。例如学习《宪法是根本法》这一课后,教材设计的“学习宪法知识”“树立
宪法权威”等活动可以与学校当年度的宪法日活动、法律普及活动相结合。
第二,利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逻辑框架整合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日
常的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让学校的日常德育活动,为课堂教学储备丰富的教学基础。比如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在春游和秋游等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寻其与法律规范的对
应关系,作为《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一课的重要教学素材。
8.珍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经验,而教学本
身又是教师经验的重要来源。课后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帮
助教师总结新发现、新理解和新创意,并把他们作为未来教学的新起点,因此教师要珍视自
己宝贵的教学经验,学会反思。
第一,把反思作为检验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培养,不是通过
一两节课就能形成的,它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更需要学校整体德育的共同努力。因此,道
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要从教学结果的评价转向以教学过程的评价为主,即从评价学生的表
现转向以评价教师教学的过程为主,而教师的反思又是评价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第二,把反思作为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反思教学的过程,既是检验教学的过程,也是
1
教师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过程。因为每次教学随机生成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道德需求或者
道德困惑,也包括了这些需求或者困惑在教学这个特殊场域中的特殊表现,而这些都是教师
了解学生的重要资源,也是教师未来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程评价】
(―)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本学期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
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
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评价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
规定及贯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要求,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鼓励性原则、形
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小组、教师、
家长、社会相结合)、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认知和操行
相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
(二)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本学期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
级,评价内容包括:
1.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包括学生课前材料收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等。
2.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收集、整理、分折资料的能
力和方法,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3.学习结果。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包括情感、创新精神、个性、能力、道德表
现及活动产生的作品等。
(三)评价方式和方法
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本学期采用的评价方法:
1.过程性评价包括: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
并做记录,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
表现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进步。
(2)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
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学生依据制定的标准互相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
1
态度。(前置性作业)
(4)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
进行评价。(前置性作业)
(5)当堂达标检测和单元测试
2.结果性评价: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满分50分)卷面成绩的70%计入。
(四)评价的实施和反愦
将日常观察和定期考查相结合,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注重知行统一。评价
结果真实反映出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变化,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本学期的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成绩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
评价占30%,结果性评价占70%。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30分)=前置性作业(5分)+当堂达标检测(10分)+单元测试(15分)
2.结果性评价(70%)
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满分50分)卷面成绩的70%计入。
3.学期总评成绩结果呈现
学期总评以等级形式呈现,共分为四个等级,等级与分值的兑换如下:优秀(≥90分)、
良好(75至89分)、及格(60至74分)、不及格(<60分)
1
本文发布于:2022-08-29 13:5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91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