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探讨论文
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
下简称“《管理办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基金这一具有广阔投资环境,有
高度套现能力,可分散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手续与时间,并有由证券投资专业机
构支持的投资手段。《管理办法》对于更好地运用中国内地高额个人储蓄存款可
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毕竟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内地法律上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其
法律性质有待研究,本文仅从与香港单位信托比较的角度,对此作初步探讨。
一、香港单位信托简介
1.单位信托的概念与信托契约(trustdeed)
在香港注册登记的500多种基金中,大多采用单位信托的方式。根据香港的
《证券条例》第二条,所谓“单位信托(unittrust)指任何安排,而其目的或
效果是指提供设施,使人能以信托受益人的身份分享由取得、管理、处置证券或
任何其它财产而产生的利润或收入”。在香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守则》(以
下简称“《守则》”中),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一起被统称为“集合投资计划”。
虽然在香港法律规范中,单位信托被规定为“安排”、“计划”,但从有关定义
关键法律词汇“单位信托”及“信托受益人”来看,实质上,它是根据信托契约
集合他人资金而进行投资的组织。它通过向投资者出售基金单位(unit)而集合
资金,待资金汇集后交由投资管理公司在受托人监督下进行投资。投资者因认购
基金单位而持有基金单位的证明书,并凭借基金单位证明书取得相应的权力。
单位信托的信托契约是单位信托的基石,其地位相当于公司的组织章程。《守
则》对信托契约没有硬性规定,它一般是由单位信托发起人(通常情况下为管理
公司)在筹组基金过程中草拟的,由受托人、管理公司签署,声明基金单位持有
人受信托契约规定的约束,并且由基金单位持有人授权及要求受托人和管理公司
履行信托契约规定职责的协议。信托契约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1)单位信
托的名称,成立目标,以及为达到成立目标而采取的投资政策;(2)信托受托人。
受托人根据基金单位持有人的信托授权,代表基金单位持有人的权益,以受托人
的名义托管单位信托中所有属于基金单位持有人的财产;(3)信托管理公司。管
理公司根据基金单位持有人的授权及信托契约的规定,以为基金单位持有人谋求
1
利益为原则管理单位信托;(4)投资及借进款项的限制;(5)资产的估值及定价;
(6)暂停交易及延迟交易;(7)费用及收费;(8)基金单位持有人大会;(9)
与关连人士交易的限制,目的是避免使单位信托因与受托人及/或管理公司相关
连人上交易而受损失;(10)帐目报告及其审核;(11)基金单位的发行及赎回办
法;(12)派息政策及日期;以及,(13)契约的修订及终止等。
2.单位信托的法律主体
单位信托的法律主体有三个,即基金单位的持有人,受托人及管理公司。
第一,基金单位的持有人。《守则》没有对基金单位的持有人明文加以规定。
一般认为基金单位的持有人即通过认购基金单位而持有基金单位证明书的公众
人士。持有人因在认购基金单位时授权受托人及管理人信托其财产,与受托人及
管理人之间形成了信托法律关系,持有人实际上就是信托的委托人。同时持有人
因在认购基金单位时即受信托契约的约束,并因持有基金单位而可享有对单位信
托的权益,所以他又是单位信托财产的最终实益拥有人(beneficiaryowner),
即受益人。
第二,受托人,即根据信托契约中基金单位持有人授权及契约的约定,托管
基金单位持有人财产,代表基金单位持有人权益,并监督管理公司履行其信托契
约之义务与责任的机构。受托人须为香港证监会接纳的下列机构,(1)根据《银
行条例》第十六条而获发牌的银行或其附属信托公司;(2)根据《受托人条例》
第viii部注册的信托公司;(3)在香港以外地方成立的从事银行业务的机构或
信托公司。根据《守则》第四章规定,受托人只负责持有单位信托的资产;以自
己的名义将现金及可注册资产注册;确保基金单位在出售、发行、购回、赎回及
注销等方面符合信托契约的规定;以及在年报内向基金单位持有人作出有关管理
公司对单位信托的投资管理是否符合信托契约规定的报告,但单位信托的受托人
并不具有一般信托受托人所拥有的对信托财产的管理权。
第三,管理公司,即公司主要任务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及实收资本及资本
储备最少须为一百万港币或等值外币,公司借出的款额不能占其资产重大比例,
并在任何时候须维持资产净值的专业投资管理公司。管理公司具体类型需根据公
司在香港执行的业务而定,通常情况下,它们是按照《证券条例》的规定注册为
投资顾问的公司,但如果其在香港担任分销职能或进行证券交易,则必须同时根
2
据《证券条例》注册为交易商或豁免交易商。管理公司的责任主要是根据基金单
位持有人的利益及信托契约的规定对单位信托的投资进行管理。
3.单位信托的法律性质
由上所述,单位信托的基本法律性质是信托,即基金单位持有人为了自身利
益,将自己的资金在法律上的权力转移至受托人名下,委托受托人及管理人按照
自己在信托契约中的授权及要求代其管理并处分财产的法律行为。它通过将资金
所有人人格分离为实益拥有人(beneficiaryowner)及法律拥有人(legalowner),
使受托人作为法律拥有人可以其名义在法律上拥有单位信托的财产(受托人因此
也可称作名义拥有人),而基金单位持有人作为实益拥有人享有单位信托的受益
权。
单位信托具有独立性。这首先是因为基金单位持有人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人
士,每个基金单位持有人根据具有同一目的的信托契约,与受托人及管理人建立
信托关系,使个人基金单位持有人不能凭个人意志干涉单位信托的运作。这体现
在信托契约中就是对持有人大会及独立财务报告的约定。其次,因为英美法系中
信托法可以通过分离基金单位持有人的人格,即实益拥有人与法律拥有人的分
离,使单位信托的独立性在法律上固定下来。根据对英美法系中信托法的理解,
除非信托受托人违反在信托契约中的义务,受益人一般不得干涉受托人对信托财
产的管理及运作。另一方面,由于信托法在英美法系中渊远流长,有关判例、成
文法关于信托的裁决和规定可全面保护受益人的利益,因此人们可放心地接受单
位信托这种投资方式。所以,虽然单位信托不是根据香港《公司条例》注册的公
司,不受《公司条例》的保护,但它仍是一个组织,并可独立上市。
与一般信托不同的是,鉴于单位信托的对象是社会公众人士,为保护社会公
众利益,香港有关法律规范规定了(1)信托财产管理权与受托人的分离;(2)
投资项目的限制,如禁止单位信托取得可使其承担无限责任的资产或加入可使其
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组织,禁止投资房地产,限制卖空,禁止提供空头期权等等,
但这并不影响其为信托的本质。
二、中国内地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及相关法律关系
第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与独立性。《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所谓证券
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
3
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
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这一定义虽然在某些技术术语上,如“集合证
券投资方式”,“基金单位”,“托管人”及“管理人”等,与《守则》关于单
位信托定义中的词汇相同或类似,但它却没有可确认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地位的关
键法律词汇,因此其法律地位从定义角度看并不明确。
另外,《管理办法》还规定,证券投资基金财产应独立于基金托管人和基金
管理人的资产;证券投资基金应有独立的帐户;证券投资基金应具有持有人大会;
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的亏损或终止只承担有限责任等。据此法律规定证券
投资基金有独立性。
第二,证券投资基金契约及托管协议。《管理办法》没有明确规定证券投资
基金契约的含义。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投资基金契约的内容与格式(试
行)摘要》(以下简称“《基金契约摘要》”)的内容,证券投资基金契约是由
发起人、托管人、管理人签署的,由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接受并承认的,规定发
起人、托管人、管理人及持有人权利及义务关系的协议。除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外,其内容还有证券投资基金的目的、依据、原则;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情况(如
名称,类型等);证券投资基金单位的发行;证券投资基金的成立和交易安排;
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证券投资基金的目标、范围、限制、信息披露;证券投资
基金持有人大会;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的终止和清算等。它与香港单位信托不同,
一是,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托管人及管理人职责及权利与义务不单独由契约约
定,而且也由法律规定。特别是《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第七款,第二十六条第六
款,第二十九条第六款规定管理人、托管人及持有人除应履行或享有法定职责或
权利外,还须履行或享有“基金契约规定的其它职责”或“基金契约规定的其它
权利”。由于法律规定优于合同约定,因此,基金契约并不单独构成证券投资基
金所涉及法律关系的基础。在香港,《守则》是由香港证监会公布的指导性文件,
其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单位信托主要靠信托契约来规范。二是,《基金契
约摘要》单独规定发起人的权利与义务,并把发起人单独引出作为基金契约的当
事人及签署人。而在香港单位信托中,发起人只起到起草信托契约的作用,并且
它因认购基金单位而享有并承担与一般基金单位持有人相同的权利与义务;它因
被授权及被委托为管理人而享有并承担信托契约规定的管理人的权利与义务。三
4
是,《基金契约摘要》并没有象《守则》一样明确管理人及托管人是根据基金单
位持有人的授权及委托管理及运用基金。
《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第七款还规定,托管人应履行托管协议规定的其它职
责。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的内容与格式(试行)摘要》(以下简称“《托
管协议摘要》”)的内容,托管协议是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的专门事项作出约定
的协议,它在形式上应是对证券投资基金契约有关托管规定的细化。而《守则》
中并没有托管契约的规定,有关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信托契约约定。同时还
应注意的问题是,根据《托管协议摘要》对当事人的规定,托管协议应记载当事
人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组织形式、存续期限等。
这一规定明显把自然人排除在外。由于自然人构成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的一部
分,而托管须先有委托才能有保管,当事人中如不包括自然人,托管人持有部分
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的权利从何而来就不明确。
第三,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主体。《管理办法》规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四个
当事人,即持有人,托管人,管理人,及发起人。
(1)持有人。综合《管理办法》有关条文的规定,所为持有人即通过认购
证券投资基金单位而持有基金单位证明书,并享有基金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
及其他相关权利,承担相应义务的不特定的投资者。与单位信托不同的是,证券
投资基金的持有人享有基金资产所有权及收益分配权,而不是信托法意义上的实
益拥有权。
(2)托管人与管理人。所谓托管人是接受委托,履行《管理办法》及基金
契约和托管协议规定的职责,保管经批准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资产,执行管理人
投资指令,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的银行。所谓管理人是经证监会批准,接受委托
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的管理公司。由于《基金
契约摘要》没有明确托管人及管理人根据谁的授权而托管或管理证券投资基金资
产,而《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经批准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应委托托管人及
管理人,所以,从字面含义看是“证券投资基金”来委托。但根据中国内地一般
的法学理论,证券投资基金第一不可能是自然人,第二由于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归
其持有人所有,证券投资基金本身没有自己的财产,也没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场
所,所以它也不能成为法人,第三因为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对基金的亏损或终止
5
只承担有限责任,与合伙人在这一情况下需承担无限责任相违背,所以它又不可
能是合伙。因此,证券投资基金本身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不能委托。在这里,
尽管《管理办法》与《守则》规定不同,但因为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是证券投资
基金资产所有人,所以,有关委托应是由持有人在承认接受基金契约时授权予托
管人与管理人的。
从托管人与管理人的关系看,在证券投资基金中并不是单由托管人为监督管
理人,并由托管人单独代表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根据《托管协议摘要》
托管人与管理人均有权力监督对方,而《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和第二十七
条第二款也规定,为了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只要托管人有充分理由认为
需要更换管理人,或管理人有充分理由认为需要更换托管人,那么管理人或托管
人则应退任,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制约平衡的关系。但《守则》规定受托人有
权代表基金单位持有人监督管理人,这一监督权是单向的。
(3)发起人,顾名思义即为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的人。《管理办法》第七
条规定,证券投资基金主要发起人须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证券公司,信
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内地实践中与香港不同的是,在中国内地,
发起人常常组建独立于发起人的管理公司。因此,发起人的权利义务及法律地位
具有独特性,这一点反映到立法上,即是对发起人单独的法律规定。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性质
根据上述证券投资基金与单位信托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实质不是信托而是委托。首先,证券投资基金的
定义并没有说明基金是信托关系。其次,从中国内地现有法律规范看,中国内地
除人民银行对信托金融机构有关于信托的规定外,并无其他信托法律规范,所以
除非在信托金融机构作为委托人一种情况下,方可产生信托法律关系,其他情况
均无产生信托关系的法律依据。《管理办法》规定托管人须是商业银行,根据《商
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的明文规定,排除了
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人是信托法律关系上受托人的可能。其三,信托及委托最大
的区别,是信托财产必须转到受托人名下,以受托人名义管理,而委托财产不需
转到受托人名下来。根据《管理办法》的规定,证券投资基金的持有人享有证券
投资基金资产所有权。因中国内地没有信托法,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的托管人不可
6
能是信托法律关系上的受托人,所以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享有的基金资产所有
权,也不会产生信托法律关系上的法律拥有和实益拥有的分离,在理论上,证券
投资基金因而也不会由托管人以其名义管理。其四,从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与管
理人相互监督的关系上看,托管人并不是单独代表持有人利益而监督管理人的受
托人。因此,在证券投资基金设立过程中,资金所有人是根据法律及基金契约规
定,将其对资金的占有权授予托管人,将其对资金的经营管理权授予管理人,并
在他们之间形成了委托的法律关系。这一点体现在《管理办法》中,就是《管理
办法》关于托管人及管理人需“接受委托”的规定。
第二,证券投资基金是具有法定独立性的契约式组织。首先,证券投资基金
持有人通过用自己所有的资金购买基金单位而接受并承认其与托管人及管理人
之间的委托关系,以使其把对自有资金的占有权委托给托管人,并把对资金的经
营管理权委托给管理人。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具有集合性,托管人及管理人不能就
每份证券投资基金单位单独保管或经营,因此《管理办法》通过明文法律规定使
其具有独立性。其次,基金契约与一般的委托契约不同,它不但约定了委托法律
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还约定了与公司章程相似的诸如基金设立目的、依
据、原则;基金的成立;基金的目标、范围、限制;持有人大会;及清算和终止
等条款。这样,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在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单位时接受并承认
受基金契约约束,就使证券投资基金的独立性在契约上固定下来,并使证券投资
基金持有人通过组成基金而成为一个集合体。
第三,证券投资基金具有较强的法律规范性。除《管理办法》本身比《守则》
有较强的法律规范性外,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本质是委托,并具有独立性而
与一般仅由合同约束的委托不同,《管理办法》对其作了许多明示的法律规定。
首先它体现在《管理办法》对托管人及管理人主要职责,以有持有人主要权利与
义务明文规定上;其次,这也体现在除颁布《管理办法》外,还颁布《基金契约
摘要》及《托管协议摘要》作为当事人制定基金契约的指导。
第四,证券投资基金具有鲜明的中国内地特和创造性。首先它是证券投资
基金在中国内地实践的结果,例如《管理办法》对发起人的规定,以及对托管人
及管理人相互监督制约关系的规定;其次,从《管理办法》立法整体来看,它参
考了香港单位信托的有关法律规范,例如某些技术法律词汇的采用,但《管理办
7
法》根据中国内地大陆法系的一贯特点,并没有采用信托的法律概念,而是在委
托关系基础上,以法定方式确认证券投资基金具有独立性。
总之,根据《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是具有法定独立性的契约型组织。
它的基本法律性质是委托,即资金所有人(基金持有人)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
单位,而把其对资金的保管权委托给托管人行使,把其对资金的经营管理权委托
给管理人行使,并且保留自己对资金的所有权及根据持有的基金单位获得收益的
法律行为。
「参考文献」
〔1〕:”thelawoftrust”,sweetmaxwell,1993.
〔2〕:“parkerandmellows:themodernlawoftrust”
sweetmaxwell,6thedition.
〔3〕palmer‘scompanylaw,sweetmaxwell,1997.
8
,
本文发布于:2022-08-29 07:0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90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