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调解》栏目分析

更新时间:2024-11-15 00:19:43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7日发
(作者:高铁订票提前几天)

《金牌调解》栏目分析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金牌调解》浅析

一、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综述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电视节目语态的逐渐为民生开放了一个很大的平

台,就资讯类节目来说,民生新闻的迅速扩展印证了这一点,新闻着眼点越来

越小,越来越贴近于百姓生活。而就谈话类节目来说,各地卫视频道生活情感

类节目开始纷纷登场,遍地开花。明星的情感八卦不再是唯一被搬上屏幕的私

生活,老百姓也开始走向银幕,讲诉自己的故事。而其中,调解类的情感谈话

节目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因此成为这类节目的一个重要走向。节目通常

都是邀请有矛盾的双方当事人走进演播室,让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当事

人排忧解难,这样的民事调解可能涵盖到法律、道德、亲情、习俗、社会风气

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学者将其作为"第四种调解范式"来研究,提出这种新兴范

式虽然对于社会规范的确认以及发泄疏导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和冲突情绪具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这种范式虽然对于社会规范的确认,发泄疏导当事人的心理压力

和冲突情绪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无法逃避源自新闻调解范式内生的负效应而

招致的法律和伦理的诘难。这类节目的制作是基于大众传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是指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言),所以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话题

之所以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其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与百姓

生活的贴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击中了受众偏爱猎奇和窥探的软肋。以及这

样的节目在卫视平台中有很多,例如比如《人间》、《幸福魔方》、《8090》、

《新老娘舅》等等。下面我们以江西卫视于今年初新推出的一档调解类谈话节

目《金牌调解》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二、《金牌调解》的节目分析

《金牌调解》是江西台在精心策划半年后于2011年3月21日推出的一档

谈话类情感节目,采取日播形式,每晚21:15分播出,时长45分钟,节目内

容主要是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其口号是"有问题来调节,

来调节没问题"。该节目更因为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正式施行,而成为首档具有法律效应的电视调解节目。节目在播出三天后,收

视率节节攀升,23日跃居全国卫视第六名。下面我们就来从节目样态、流程、

价值、批判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档节目。

1、节目样态

《金牌调解》是江西台在精心策划半年后于2011年3月21日推出的一档

谈话类情感节目。它采取的节目样态是"12+X",即主持人(1人)+调解员(1人)+

观察员(8人)+当事人(2)+其他当事人或证人(X人)=12+X。主持人章婷具有亲和

力、知性、敏锐、沉稳、淡定和大气,起着连接全场每个环节、引导当事人叙

述的功能,两名金牌调解员,一个是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新娘老舅》中火起来

的明星调解员柏万青,一个是江西师范大学的硕士讲师胡剑锋,前者风格犀利,

人称"麻辣调解员";后者凭着深刻的剖析、独到的见解也广受好评,人称"最冷

静的观察员",他们起着最终决断作用。观察员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一般包括

律师、行政人员等社会人士组成,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出发,给予评判和建议。

这部由12个人共同出演的具有真人秀特征的谈话类节目,集"室内剧"、"真人

秀"、"泛法制类节目"、"公开法庭式"和"娱乐节目"为一体,融和法庭辩驳元素,

通过舞美、灯光、镜头等诸多表现手法,给更多普通民众的情感提供一个具有

互动性和教育性的诉求平台。

2、节目流程

第一步,放小片,介绍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背景、大概情况。提出疑问,制

造悬念;

第二步,双方当事人出场,在主持人的提问和引导下讲述自己的心声、看

法、情感诉求等。以及引导双方当事人沟通;

第三步,观察员发表看法。调解员提出建议;

第四步,进密室,进行当事人与调解员之间的一对一沟通。然后让双方在

密室中再进行一轮沟通,达成协议;

第五步,列出人民调解协议,双方签字画押;

整个节目流程有着强烈的仪式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节目样态,是可供复

制性操作的,便于节目制作的效率性和建立节目的品牌性。值得注意的是,整

个节目力求树立一种法庭的感觉,所以当事人和调解员、观察员之间的距离是

很远的,旨在营造一种公正、客观的气氛。而且整个环节中的设置中对信息具

有一定的选择性,旨在弱化冲突的展现,尽量展现调解的过程和和谐的结果。

3、节目价值

首先,节目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法》,扩大

人民调解的影响,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利用电视媒体促进矛盾纠

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这个节目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普法的平台。由于

节目内容来自于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所以特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众。

把百姓的家长里短搬上荧屏,把生活中难以调和的矛盾"晒"出来让大家评评理,

不仅能帮助当事人化解矛盾,同时还能帮助大家普及法律常识,可谓一举多得。

其次,值得肯定的是这个节目的嘉宾的出场都采取公开透明化,营造了一

种彼此之间坦诚相待的气氛,嘉宾的选择也基本可以排除"演戏"和"作秀",让

观众普遍都感觉到很真实,很贴近生活。让嘉宾感觉到这里真的是一个可以毫

无顾忌进行沟通、解决问题的平台。在观察员和调解员的冷静分析梳理中,观

众也能够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分享当事人的故事,体会当事人情感,得到有益

的价值观。

最后,节目整体从包装风格到选题上都是比较严肃平和的,没有特别猎奇

和媚俗的娱乐化倾向,在话题选择上关注普通百姓,具有普遍性,凸显了事实

的张力。

4、节目批判

尽管《金牌调解》在同类节目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拥有一定的价值,

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注意。

首先,作为一种诉诸公共媒体的民事调解栏目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避免传

播上的负面效应。由于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大多涉及家庭纠纷、情感矛盾、心

理障碍、道德背叛、侵权犯罪等负面、消极内容,所以在节目采编中要注重表

达方式,尽量避免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负向功能可能带来的危险。比如说要有

技巧的把节目的焦点放在营造矛盾冲突氛围并增强其激烈程度有意设置的节目

流程上,而并不是所谓的"家庭纠纷、情感漩涡、奇闻轶事"本身。这样既不会

影响节目的可看性和收视率,也不会过多的形成负面传播。《金牌调解》还算

做的不错,但是这一点是需要不断改进的,稍有放松警惕,便会滑落到猎奇和

媚俗的怪圈中。

其次,对当事人私生活的评论要注意尺度。大众媒介担负着引导舆论、凝

聚社会、守护正义的社会功能,新闻工作者必须严守职业道德,面对受众窥探、

猎奇等消极需求,新闻媒介要进行纠偏和正向引导,不应该积极迎合、无条件

满足。而作为心理专家,调解员,观察员等等,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定位,

万不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道德的审判者,在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评述时,要做

到以一种专业角度,冷静、客观以一种社会性的宽大眼光去看待人性、情感等

各方面,不要夹杂太多的个人情绪到其中,只为了以"激烈"气氛博得观众眼球。

《金牌调解》在这方面还需要改进,主要是八名观察员也要拿出自己专业相关

的知识和背景为当事人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而不是扮演围观的角对当事

人大加评判。做到这一点,《金牌调解》会更好的达到自己"以调解纠纷、化解

矛盾、促进和谐为宗旨,集最权威的金牌调解员和观察员队伍,集最独到的视

角和观点,让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电视调解节目"的节目诉求。

最后,有专家指出,不是所有的民间纠纷都适于上节目,只有那些具有普

法价值的案例才值得搬上荧屏,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大调解网络。所以在选

题和如何展现一个选题的问题上,《金牌调解》的很多案例的优良还值得商榷,

比如一期《半路情侣》中的双方当事人明显的犯了重婚罪,但是节目对此的法

律界定不够明确,只是在道德上做了过多的批判。在法律、道德和人性三方面

要做一个很好的平衡,才是一个好的选题,一种好的表现方式。

三、总结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活题常常是生活、感情琐事,以各类纠纷为题材,

通过多角度分析,专家答疑,达到化解矛盾、解除疑惑的目的。所以节目要求

融知识性、社会性、服务性为一体。因此这类节目的选题定位需要把握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众的"三贴近"原则。通过当事人引人入胜的情感故事,

加上专家切中要害的权威点,给观众带来集可视性、教育性一体的双重满足。

但这类节目无论是在节目样态还是在节目内容上都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需

要克服许多问题。要想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必须真正以真实性、接近性、大

众化为成长的基准点和原动力,调查类情感谈话节目必须按照新闻伦理标准重

新审视和规范自我的传播行为,以保证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

形成。


本文发布于:2022-08-17 14:39: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77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效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