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综合素质》真题训练

更新时间:2024-11-07 05:34:46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7日发
(作者:支付结算办法)

综合素质备考要求

选择题部分1ﻫ.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类;(理解教材要点来作答。必做,

学会举一反三)

2.文化素养类;(有印象就行,不要求背)3ﻫ.阅读理解、逻辑思维类;认真审题

必做。(以训练为目的)4ﻫ.计算机类;(熟悉电脑word、excel、PPT简单办公

软件)ﻫ材料题部分1ﻫ.要求背:职业理念“三观”相关要求;职业道德“6点”内

容;2ﻫ.要求做:模拟题中的30、31题.

3.要求掌握:答题技巧、流程。

作文部分(详细见另外附属的作文训练文档)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

及参考答案日期:2016-11-05

综合素质试题(中学)及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30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校的校训是“卓越立于全面,广博产生精专”体现的教育理念是()

A.开拓创新

B.全面发展

C.自主发货

D.因材施教

【答案】B

2.图1中某些学校的做法()

A.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B.阻碍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C.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

D.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答案】A

3.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都那么吃力,以

后学物理、化学肯定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当做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

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答案】B

4.邱老师再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

法是一致的,巨贪没有得到认可,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

清楚”这表明

了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善于自我暗示

【答案】A

5.中学生王某上课玩手机,被班主任李某当场没收,王某课后向李某承认错

误并要求归还其手机,被李某以王某违反校规为由拒绝,李某的做法()

A.正确,学校规章应该人人遵守

B.正确,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D.不正确,应上交学校予以销毁

【答案】C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

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答案】C

7.某中学上课时,高年级学生李某到教室外喊赵某,说有事出去一趟,班主

任张某默许了,赵某走出教室后被李某殴打,导致左眼失明。对赵某所受伤害应当承

担赔账责任的主体是()

A.李某

B.张某

D.学校

D.李某和学校

【答案】D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答案】D

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式

是()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出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答案】A

10.某中学在资助贫困生的公示中,将拟资助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

电话身份证号等信息予以公布。该校的做法()

A.符合校务公开的办事原则

B.体现了学校自主管理权力

C.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

D.违背了公平待生的教育理念

【答案】C

11.中学生王某的脸上有一块疤痕,同学李某给王某起了个外号“王疤”并且

广而告之。李某侵犯王某的权利是()

A.隐私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人格权

【答案】D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提出教育公平

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起点公平

【答案】A

13.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为学生核对一

下答案,曾老师的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答案】B

14、方老师工作勤奋,为人直爽,教学能力也极强,但经常和同事发生矛盾冲突,

甚至和有的教师已经发展到了互不理睬的地步。方老师应该()。

A.不予理睬,只需关注教学质量B.反思自我,加强与同事的沟通

C.无需改变,继续保持独特个性D.避免冲突,减少与同事的来往

【答案】B

15、在写给他的老师徐特立的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

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先生。”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

A.层次性B.自觉性C.深远性D.规范性

【答案】C

16、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

师拒绝了。余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

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

【答案】D

17、下列历史故事,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A.图穷匕见B.指鹿为马C.望梅止渴D.三顾茅庐

【答案】A

18、1848年法国爆发的“二月革命”,****了“七月王朝”,重新建立了

共和国,该共和国的名称是()。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D.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答案】A

19、诺贝尔奖是根据化学家诺贝尔遗嘱设立的,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

综合性。国际性和永久性系列奖项,为国际最高荣誉奖项。诺贝尔的国籍是()。

A.瑞士B.德国C.英国D.瑞典

【答案】D

20、不锈钢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A.铜、锌B.铜、铁、铬C.铁、碳D.铁、铬、镍

【答案】D

21、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一部小说,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量,就超过

了《圣经》九年的销量,这一部赞颂人文主义的伟大杰作是()。

A.《神曲》B.《十日谈》C.《巨人传》D.《唐吉诃德》

【答案】C

22、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出自《滕王阁序》,其作者是

()。

A.王勃B.范仲淹C.苏轼D.陶渊明

【答案】A

23.北京市历史悠久,其建制在各朝各代曾有不同的名称。下列选项中,不是

其历史名称的是()

A.蓟城

B.燕京

C.汴梁

D.大都

【答案】C

24.下列有关“乐”的古代名句,出自《论语》的是()

A.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独乐乐,与人安乐,孰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A

25.《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极富盛名的油画,塑造了端庄、

娴静、温婉的圣母形象,体现了画家的美学追求。该油画的作者是()

A.伦勃朗

B.毕加索

C.安格尔

D.拉斐尔

【答案】D

26.在Excel中,下列方法可以实现快速查满足条件数据内容的是()

A.排序

B.自动筛选

C.数据单

D.分类汇总

【答案】B

27.在Word中,单击“插入”选项卡下的“表格”按钮,然后选择“插入表格”

命令,则()

A.只能选择行数

B.可以选择行数和列数

C.只能选择列数

D.只能使用表格设定的默认值

【答案】B

28.下列选项中,与“中国-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是()

A.北京-承德

B.宁夏-银川

C.新疆-西藏

D.太原-山西

【答案】B

29.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

“3+4+5→151227”“5+3+2→101525”“8+2+4→321648”的方法,下列选

项中正确的是()

A.7+6+5→423585

B.7+6+5→423577

C.7+6+5→354277

D.7+6+5→354285

【答案】C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

题。

30.材料:

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

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地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

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有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

要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

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

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

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

与“小先生制”致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在学完《屈

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

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汤先生的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1)汤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

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2)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

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

“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设计路线、方案、发言等内容,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看

到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在分层教学时,让学生总结所学所思所得,关注

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学生看成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是自身的独特

性,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

的作业类型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个

别差异,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关注并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于教

师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汤老

师通过分层教学和“小先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设学习内容和作业,

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

的主体性。

最后,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材料中汤老师能够进行分层教学的学习,

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在其他老师的质疑下仍坚持自

己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汤老师教学中践行了教育公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理念。

(3)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

教。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31.材料:

刚参加工作的夏老师,承担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第一次上课时,夏老师正用

英语做自我介绍时,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唯独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没有抬头。

夏老师注意到,他正在看一本英语小说,他虽然有些不快,但也未多想,就开始教学。

夏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那个男生根本就没有把课本拿出来。“要不要提醒

他呢?”夏老师一分神,结果读错一个单词。“切”那个男生发出了不屑的声音。夏

老师感觉特别尴尬,上课也没了状态,课后,夏老师从别的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男

生叫李奇,曾经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在国外上了几年学,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

夏老师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主动到李奇交流。夏老师了解到李奇非常

喜欢外国文学。于是,夏老师到许多最新原版英文书籍,认真阅读、思考,并利用课

外时间与李奇交流心得。渐渐地,李奇也喜欢主动夏老师交流。夏老师让李奇

担任班级英语课代表,还鼓励他在班上积极分享阅读体会和学习经验。一段时间后,

夏老师发现,李奇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还主动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校,整个班级

学习英语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夏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1)夏老师的教育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主要表现在: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

为人梯,乐于奉献,要对工作和学生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夏老师发现

学生不认真听讲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其他老师了解情况,并主动沟通交流,

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关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

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材料中夏老师并

没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不屑而批评责备学生,而是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所以李

奇才会认可老师,配合老师,并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英语。

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汤老师在了解到李奇的情况后,

能主动提高自身水平,并通过借助学生的兴趣点,与学生交流,使得学生学会分享,

帮助同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人师表。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与同事团结协作。夏老师在面对李

奇这位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时,在尊重李奇的个人爱好的同时,积极从其他老

师那里了解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是尊重学生、团结同事的典型表现,有助于做

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要求老师应当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

识视野。夏老师面对李奇英语水平较高的情况,积极阅读最新原版英文书籍并认真

思考,有助于夏老师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优化更新,有助于和李奇的有效互动,有助

于李齐的教育工作。

(3)综合上述材料,夏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认真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

要求,还严格要求自己,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个一是欣赏和学

习。

32.材料:

影视产品积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前

者传播快、受众广、声并茂,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

惑:文学是否已成为夕阳?

没错,如果文字只是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

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挡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

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寓虚,虚实相济,虚实

相生,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

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画一只血淋林的箭穿透心脏?令人同样可

以质疑: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画一堆变压器、线圈、插头?

画不出来,就是拍摄不出来,就是意识的非图景化。其实,不仅比喻,文学中任

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

握,引导出缺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使一颗树也可能有上千种表达,总是令

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在另一方面,文字的感觉化之外还有文

字的思辨化。钱先生未提到的是: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

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蹈。所谓“白马非马”,具体

的白马黑马或可入图,抽象的“马”却不可如图;即便拿出一万个万马图,但“动

物”“生命”“物质”“有”等更高等级的相关概念,精神远行的诸多妙门,还

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若没有文字,脑子里仅剩一堆乱糟糟

的影像,人类的意识活动岂不会滑入幼儿化、白痴化?

(摘编自韩少功《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问题:

(1)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如何理解文中认为“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0

分)

参考答案

(1)文字的感觉承担(2分);文字的思辨负债载(2分)

(2)“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是指文字和图像互为基因,二者取长补短,

强旺文学的成长是优质影视生产的重要条件(2分)。影视产品传播快,受众广,声

并茂,还原如真,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势,文字不仅可以用来记录实情、实景、

实物、实事,而且还能做到实外有虚、实中寓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文字具有感

觉化和思辨化,是影视产品达不到的(5分)。没有文字,脑子仅剩乱糟糟的影像,没

有影像的,文字就显得苍白不生动。因此,文字不会成为夕阳,文字和图像是互为表

里,相辅相成(3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次网络访谈中,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某领导谈到,快递业务的便捷,形

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为高校学生服务,可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

回。这一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示例

技术无原罪边界勿逾越

当爱因斯坦得知广岛遭轰炸的消息,他后悔“把送给疯子”。不

知听到大学生将脏衣服寄回家的消息时,快递行业的创始者会不会和爱因斯坦有类

似的情绪。诚然,二者的后果天差地别,但无法否认的是,大至核武器,小至脏衣服快

递,技术本身无罪,技术的边界却难以把控。

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钻木而取火种改变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方

式,石制、铁制工具的使用,促进人类异于动物的进化,文字的发明推动人类信息的

纵向传播,互联网的诞生更是贯穿起人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技术的发展赋予

了人类迥异于原始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解决生命体最基

本的温饱问题。然而影响不止于此,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技术

的使用在进化过程中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量的积累最后形成

质的飞跃,人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体系。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技术

进步的历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技术一旦逾越边界必将走向终结。当阿尔法围棋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时,

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再一次进入人们视野。美国作家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

一书中谈到:我们焦虑科技背后,是否总是暗藏着一只邪恶的眼睛。惊悚之余引人深

思,邪恶的眼睛在把守边界,技术一旦逾越边界可能引火烧身、走向终结。被评为

上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为人们生活提供的便利有目共睹,然而随着过度使

用给环境带来的额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法令,人们意识意识日渐

加强,塑料袋技术终将走向终结。古语有云,过犹不及。逾越边界的技术如同推倒

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牌局,最终走向满盘皆输。

技术无原罪,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在便捷与边界之间到平衡。回到大学生将

脏衣服寄洗的事件中,提供脏衣服寄洗服务源自市场需求,快递本身无原罪。而洗衣

服这件事对于大学生而言并非不能为之,而是不愿意为之。能力不是问题,心态

才是症结。便捷的快递成了懒惰的工具,这才是真正的争议点。多寄洗几件衣服

于社会而言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然而,技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

的,依靠技术一时的偷懒好似在学生们身上种下了一颗小毒瘤,总会有危害到生命

的那一天。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发明诞生,人类生活便捷程度前所未

有,同时技术的负面影响也前所未有。技术边界的逾越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这点无数历史已作出证明。作为技术的使用者,在享受便利时,需要遵循原则,守

住边界。也唯有如此,技术才能真正尽其所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2-08-17 08:1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772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法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