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其它安全实务重点

更新时间:2024-11-08 13:41:30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6日发
(作者: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注册安全工程师其它安全实务重点

内容

必背考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管理相关人员职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致因理论安全生产许可

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危险和有害因素安全生产标准化事故隐患及排查治理安全评价事故

报告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分析应急管理未遂事故职业危害特种设备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高处作业管理要求吊装作业管理要求火灾爆炸相关知识危化品事故调查处理作

业现场相关知识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注册安全工程师相关考点

必背考点

•事故类别GB6441-86

01物体打击

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

05触电06淹溺

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

记忆方法:

1打击:物体打击

3伤害: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6常规: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髙处坠落,

010坍塌Oll冒顶片帮012透水

中毒和窒息

013放炮4矿山: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014火药爆炸015瓦斯爆炸

5爆炸: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

016锅炉爆炸017容器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

018其它爆炸

1其它:其它伤害

019中毒和窒息

020其它伤害

•特种作业

(I)电工作业(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3)高处作业(4)制冷与空调作业

(5)煤矿安全作业

(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

(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

(8)冶金(有)生产安全作业

(9)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

(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

(II)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基本框架

•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划分类别

法的创制和适用主体国内法和国际法

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和普通法

法的适用范围一般法和特别法

法规定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

创制和表达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法和资本主义法

•法的形式、制定主体及特征

法律形式刮走主体

名称特征

宪法

全国人大

宪法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XX法

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

XX规定、办法、细则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

XX地XX条例

省级、市级人民政府

X地X规走、办法、细则

安全管理相关人员职责

•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履行下列职责:

(-)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岀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強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2.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

3・严格履行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职责;

4.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5.正确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6・依法处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设施、设备、器材;

7.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

8.及时报告事故;

9・参加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处理;

10•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操作步骤

(一)建立机构

领导机构可以定为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必须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同时

要确定一名生产经营单位高层领导人担任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

(二)制定规划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观念、状态进行初始评估;

(2)对本单位的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定格设计;

(3)制定出科学的时间表及推进计划;

(三)培训骨干

培养骨干是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更新、发展,非做不可的事情;训练内容可包括理论、事例、

经验和本企业应该如何实施的方法等;

(四)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激励、感化是传播安全文化,促进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五)努力实践

安全生产事故原因分析及致因理论

•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笫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

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

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炸

药、旋转的飞轮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包括物的故

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冒险进入

危险场所等。

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

施,因此,企业安全工作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从上述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

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

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险源;

•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哪些内容?

1)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

2)不正常的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

3)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

4)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

5)事故为什么会发生。

6)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7)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

•事故调查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有?

D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分析伤害方式。

①受伤部位;②受伤性质;

③起因物;④致害物;

⑤伤害方式;⑥不安全状态;⑦不安全行为。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D事故的原因可概括为3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2)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

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3)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

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海因里希法则(重伤或死亡事故:轻伤事故:无伤害事故=1:29:300)7、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

论的主要内容有?

1)控制不足—管理(管理失误)

2)基本原因一起源论(个人原因、工作条件)

3)直接原因一征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

4)事故一接触(人、物与能量接触)

5)伤害—损坏—损失(人员伤害[工伤、职业病、精神等]、财物损失)

安全生产许可

•安全生产许可证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

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

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

期3年。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

求;

(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

材、设备;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安全培训

n•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责任

(1)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2)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经费;

(3)对从业人员所从事岗位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

(4)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备查;•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义务

(1)接受安全培训;

(2)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4)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5)增加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

(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

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2)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

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

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3)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

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其他从业人员,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

和技能;

(5)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

(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

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6)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

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安全培训时间

人员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

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

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初次再培训

32

48

24

72

12

16

20

•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厂(矿)级安全培训除包

括上述内容外,应当增加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车间(工段、区、

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

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企业安全检查的类别有哪一些?

(1)定期性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季节性安全检查:

(4)专业性安全检查

(5)综合性安全检查;

(6)不定期的职工代表巡查该企业•企业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有哪一些?

(1)查现场、查隐患

(2)查管理、查制度

(3)查思想、查整改

(4)查事故处理(报告、现场处理、调查、分析、处理、档案、四不放过等)•企业安全检查的

方法主要有哪一些?

(1)查文件:管理制度、各类证书、台账等。

(2)查现场: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设备点检法

(3)员工访谈:查思想、查教育、查技能、查演练等

•如何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方案?包含哪些内容?编制:

(1)组织编制小组;(2)收集资料;(3)编写方案

(4)优化;(5)领导审查;(6)修改定稿内容:

(I)检查目标;(2)组织机构;(3)检查形式;

(4)目标任务;(5)检查内容;(6)隐患整改;

(7)验收标准;(8)时间安排;(9)工作要求

•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检查流于形式,前期方案策划欠缺,检查内容片面,重查轻改等;•整改措施:

(1)做好前期检查方案策划,明确准备、实施、分析、对策、整改各环节重点和内容;

(2)编制安全检查表,明确检查内容、标准、结果、整改、验证要求;

(3)严格按检查表组织实施;

(4)检查后组织问题整改验证,形成闭环;•专项安全检查方案和检查重点:

(1)特种设备安全检查;(2)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3)电气安全检查;

(4)机械设备安全检查;(5)安全管理专项检查;

•地方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有:

(1)现场检查权;

(2)当场处理权;

(3)紧急处置权;

(4)查封扣押权;

•假设你是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如何能使安全检查落到实处,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1)取得领导重视,争取领导带头参加检查;

(2)制定检查方案,包括:准备、实施、分析、对策、整改、跟踪等内容;

(3)宣传安全检查的重要性,使得各部门重视、并支持检查工作;

(4)对检查内容、方法等进行培训;

(5)督促安全检查的开展、隐患整改的落实、并通过奖惩鼓励先进,促进落实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哪些安全管理类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考核与奖惩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

4)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

5)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管理

6)劳动保护用品管理

7)教育培训制度

8)伤亡事故调查与处理•综合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虫U标,指标和总体原则安全生产责

任制

安全管理定期例会工作制度承包和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

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防灾减灾管

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企业应取得的安全检测报告的类别

(1)消防检测报告;

(2)避雷检测报告;

(3)特种设备检测报告;

(4)职业危害检测报告;•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1)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2)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

制;

(3)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工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

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4)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5)对于吊装、爆破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

施的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安全投入保障;

)安全设施和施工条件;

)隐患排查与治理;

)安全教育与培训;

)事故应急救援;

(六)安全检查与考评;

(七)违约责任;

•项目承包安全管理的要点

(1)资质审查。(单位资质和人员资质)

(2)签订协议。(安全管理协议)

(3)明确职责和安全措施。

(4)专人监护。(甲方派人监护)

(5)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注重答题方式)

(1)焊接作业:火灾、有害废气吸入、眼灼伤;

(2)机械作业:机械伤害、铁屑飞溅眼伤、其他伤害、噪声

(3)起重作业:起重伤害、触电;

(4)厂内机动车:厂内交通事故、物料砸伤等;

(5)电镀作业:危险化学品泄漏、灼伤、火灾、有害废气吸入;

(6)锅炉作业:燃气泄漏、火灾、爆炸;

(7)空压机:爆炸、噪声;

(8)食堂:天然气泄漏、着火、储罐爆炸、食物中毒等;(9)电气作业:触电、火灾;

•在相关方安全管理方面应采取的措施:(答题方式)

(1)将相关方安全管理纳入管理范畴,对相关方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2)应与相关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

(3)在有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内作业,应要求相关方做好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制订安全措施,经F

公司批准后,监督相关方实施。

(4)在相关方队伍进入作业现场前,要对其进行电气安全、消防安全、设备设施保护等安全教

育。相关方取得经批准的开工手续后方可开工。

(5)F公司、承包商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安全施工。

(6)加强对涉及多单位的工作现场的管控,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

责,建立工作现场联系制度,统一协调管理,明确责任人。

(7)加强应急管理和培训,明确相关方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案。

(8)相关方违章作业,导致设备故障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后果,F公司应要求相关方停工整

顿,并有权决定终止合同的执行。

(9)对咨询单位委派的安全顾问进行有效监管

•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答题方式)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3)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

(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修理玻璃溶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7)迁移重油罐;

(8)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

(9)在煤气调压站和车间之间增加防火墙;

危险和有害因素

•根据GB/T13861-2009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哪四类?

1)人的因素(心理、生理、行为性);

2)物的因素(物理、化学、生物);

3)环境因素(室内、室外、地下(含水下)、其他);

4)管理因素(组织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其他管理因素)。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有哪一些?

1)厂址

2)总平面布置

3)道路及运输

4)建(构)筑物

5)工艺过程

6)生产设备、装置

7)作业环境

8)安全管理措施•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方法有哪两类?

1)经验法(1)对照法(2)类比法

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有哪一些?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按照事故预防对策优先顺序选择技术措施的顺序是?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

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按照事故预防对优先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的具体原则有?

1)消除

2)预防

3)减弱

4)隔离

5)连锁

6)警告•根据预防伤亡事故的原则,基本的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有?

D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增強机械强度

4)保证电气安全可幕

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

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生产标准化

•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企业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

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实现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

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的模式是什么?

企业应釆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

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

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原则有哪一些?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叩勺方针,落实企业主体责

任;以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安全生

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安全

生产绩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要求有哪一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核心技术要求有: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

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8个体系;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注意事项?

1)包办代替;由中介机构代为编制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资料;

2)照搬照抄,现状梳理不足;制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资料不具有针对性;

3)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参与度极低,山少数儿个人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匸作;记录作假,标准化文件记

录未有效运行;

4)安全生产标准化書传教育不足;对待标准化评审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岗位员工不知道安全生产标

准化工作的意义、作用,不知道企业和本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Ll标和岗位存在的风险;

5)急于完成达标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时间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

过程控制的要求:

(1)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2)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

制;

(3)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工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

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4)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险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5)对于吊装、爆破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

施的落实;

事故隐患及排查治理

•事故隐患分类

一般事⅛⅛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

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

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

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

字;•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

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安全评价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等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的分类?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评价的程序?

(一)前期准备

(二)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三)划分评价单元

(四)定性、定量评价

(五)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六)作岀安全评价结论

(七)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高度概括评价结果;从

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论;给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态。

•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目的(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

2、评价依据(法规、标准、设计文件等)

3、(评价对象)概况(选址、规模、工艺流程、设备等)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依据、过程)

5、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分析过程)

6、安全预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简介(选择的原因)

(2)定性、定量安全评价(评价过程、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监控情况、应急预案等)7、安全对策

措施建议(依据、原则、内容)8、安全预评价结论(评价结果、重点防范、对策措施、合法性等)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目的(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

2、评价依据(法规、标准、设计文件等)

3、(评价对象)概况(选址、规模、工艺流程、设备等)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依据、过程)

5、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分析过程)

6、评价方法的选择(1)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简介(选择的原因)

(2)符合性评价过程、事故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7、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原则、内容)

8、评价结论(评价对象的危害种类程度、是否具备验收条件、整改措施建议等)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口的(单位简介、评价要求和目的)

2、评价依据(法规、标准、有关文件等)

3、评价项目概况(地理位置、现状等)

4、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工艺流程等)

5、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分析过程)

•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

(二)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指标;

(三)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

(四)建设项IJ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

(五)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

(六)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幕性;

(七)安全对策与建议。

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

•事故分类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

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

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

元以上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

•事故报告的时间要求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

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

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

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报告的级别规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

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有关部门。相关知识点:

•事故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

失;

(五)已经釆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造成事

故的直接原因有?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

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听力护具、安全

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

工具操作(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

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

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

险物品处理错误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

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

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事故调查级别规定

特别重大事故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

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

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对事故调查组成员和组长的要求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事故

调查组组长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事故调查组组长主持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事故调查组成员在事故调查工作中应当诚信公正、恪尽职守,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

的秘密。未经事故调查组组长允许,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岀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

下列内容: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相关处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行为之一

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IOO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

治安管理行为的,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向调查人员行贿的

D.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E.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的工作:

(1)恢复现场;

(2)对周边的损失进行评估统计;

(3)检测环境并作出评价;

(4)进行管道的隐患排查治理;

(5)深度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6)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

(7)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8)安全教育培训,向社会宣传管道安全;•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分析

1、事故责任分析的步骤有哪一些?

1)按照事故调查确认的事实分析事故责任;

2)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劳动组织、规程标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操作方法)及生产技术因素

(如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维护检修、生产指标),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事故隐患)的责

任;

3)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不追究

属于未知领域的责任;

4)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抢救和防治事故扩大

的态度、对调查事故的态度和表现)提出处理意见。

2、事故责任者如何分类?

1)直接责任者

2)领导责任者

3)主要责任者

3、如何确定事故的责任者?

D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2)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

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

故的;

(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i殳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

事故的。

3)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

任:(I)IIl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

(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3)

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乂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4)作业环境不安全,乂未釆取措施,造成事故的;(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卫

生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

4、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形式有哪一些?

1)行政处罚(行政责任)

2)经济处罚(民事责任)

3)刑事处罚(刑事责任)

5、我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什么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答题方式)

建筑公司刘某将工程承包给无资质的蒋某,对事故的发生付主要责任,应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贺某违反规定私自招聘未经培训的流散人员,未进行安全交底,负直接责任,应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

责任;

监理公司徐某工作不到位,且无执业资格,对事故的发生付主要责任,应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监理公司经理张某,委派无资质人员,工作严重失职,负有监理方领导责任,应停业1年和相应的经济处

罚;

总承包单位安全负责人监督检查不力,负领导责任,给予记大过处分;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

假如你是该单位的安全主管,应该从那些方面做好该单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写出工作要点。

1、事故预防工作:辨识并分析本单位的危险源(锅炉.煤气柜.压缩空气球罐等),确定可能发生的

事故类型(爆炸、火灾、中毒窒息等),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安全培训工作: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掌握事故预防的基本方法。

3、安全监督工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确保相关人员持证上岗(锅炉工等),员工遵章守规。

4、安全预案编制工作: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本单位的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评审,

报有关部门备案。

5、应急预案的演练和修订: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正完善应急预案。

6、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并对其进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7、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准备应急救援物资,并经常检查确保处在有效状态。

8、外部救援力量准备:和周边的消防、公安、医院等建立联系,取得支持。

9、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制定应急响应程序,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10、事故恢复程序:制定事故恢复程序,万一发生事故,做好恢复生产、善后处理的准备。

•应急管理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

主,常备不懈叩勺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

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U标,而且每一阶段乂是构筑在前

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

程;

1)、事故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

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釆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

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

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观点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

损失的关键;

2)、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

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

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习,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

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3)、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

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救援等,其IJ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

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应急响应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响应和扩大

应急;

初级响应是在事故初期,企业应用自己的救援力量,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事故的规模和性质超

出本单位的应急能力,则应请求增援和扩大应急救援活动的强度,以便最终控制事故;

4)、应急恢复

恢复工作应该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

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中应

注意的是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

工作中,应吸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匸作和减灾行动;

•四级预警指的是什么?

I级,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表示;

II级,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表示;

III级,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表示;

IV级,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表示;其中蓝和黃的应用价值最大;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的是哪一些?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釆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

度;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价危害程度;相关知识点: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营救受害人员;

(2)迅速控制事态;

(3)消除危害后果;

(4)查清事故原因;

•应急救援活动的4个阶段?

应急准备、初级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相关知识点:•典型应急响应级别分哪3个级别?

一级紧急情况(所有部门)、

二级紧急情况(两个或以上部门)、

三级紧急情况(一个部门);

•应急预案分几类?主要内容包含哪一些?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生

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指

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

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

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

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

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

应急处置措施;

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1)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包括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

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2)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种设备事故》《火灾事故》《锅炉爆炸事故》《食物中毒事

故》等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

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3)编制《10kV配电室触电》《电镀危险化学品泄漏》《空压机房爆炸》等现场处置方案,包括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4)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

急预案相互衔接;

(5)定期演练并评审上述预案;

•应急预案的管理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应急预案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修订、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

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应急预案的编制分为哪些步骤?包括: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

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相关知识点: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有哪一些?完整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6个方面:

应急预案概况、事故预防、准备程序、应急程序、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相关知识占•

八W•

•什么情况下需要修订应急预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六)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

(七)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

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佔;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查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

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查对突发火灾事故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

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并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

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

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教;通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

应对能力;

•应急演练的内容

(I)预警与报告(2)指挥与协调(3)应急通信(4)事故监测(5)警戒与管制(6)疏散与安

置(7)医疗卫生(8)现场处置(9)社会沟通(10)后期处置(11)其他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什么?

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突出体现在:可在事故真

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机

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

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综合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一)演练计划

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IJ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演练主要内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

(二)演练准备

(三)应急演练的实施(1)熟悉演练任务和角(2)组织预演(3)安全检查(4)应急演练

(5)演练记录(6)评估准备(7)演练结束

•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的5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一次完整的应急演练活动要包括计划、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等五个阶段;计划阶段的主要任

务:明确演练需求,提出演练的基本构想和初步安排;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完成演练策划,编制演练总体方案及其附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预演,做好各项

保障工作安排;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按照演练总体方案完成各项演练活动,为演练评佔总结收集信息;评估总结阶

段的主要任务:评佔总结演练参与单位在应急准备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的重点,提出改进计

划;

改进阶段的主要任务:按照改进讣划,山相关单位实施落实,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督检杏;

•演练意外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经演练领导小组决定,山演练总指挥或总策划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

指令终止演练:

(1)出现真实突发事件,需要参演人员参与应急处置时,要终止演练,使参演人员迅速回归其工

作岗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

(2)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短时间内不能妥善处理或解决时,可提前终止演练。

•应急演练注意的问题:

(1)演练不得使用真实危险化学品;

(2)演练中不得调用其他单位正在使用的全部应急装备;

(3)出现真实紧急事件时,应考虑立即终止演习;

(4)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过程中,未组织疏散周边众;•如何建立高风险企业与当地政府的互动

应急机制?

(1)高风险企业要将其危害特性、应急预案等向当地政府汇报。

(2)当地政府要派专人负责高风险企业的安全监督工作。

(3)发生事故后,企业要第一时间通知当地政府。

(4)接到事故报告后,当地政府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事故应急处理。

未遂事故

•未遂事故报告的内容:

(1)未遂事故时间:

(2)未遂事故地点:

(3)未遂事故过程描述:

(4)未遂事故后果:

(5)未遂事故直接原因:

(6)未遂事故间接原因:

(7)未遂事故性质:

(8)责任主体

(9)整改与事故处理方案:加强教育、落实规程、排查隐患、查处事故责任人;

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公告的内容:

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丄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评价内容和指标: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资料,确定建设项IJ各评价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描述其理化特

性、毒性、对人体危害、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接触人数、接触方式,评价劳动者作业危害等级。

2、选址、总平面布置按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

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a・釆用无毒、低毒或避免劳动者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工艺;

b・在生产许可的条件下,隔离含有害作业的区域,使其避免对无害区域或相互之间的污染和干扰:c

・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布置在工作地点机械或自然通风的下侧;d・放散大量热量的厂房,热作业应

设在建筑物的最上层;热源应尽可能设置在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有天窗下方。

4、建筑物卫生学要求a・建筑物容积应保证劳动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设汁要求参照《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标准》:b・建筑物的构造应使产生粉尘、毒物的车间结构表面不易积尘沾毒,并易于清除;

热发散车间应利于通风散热;

高湿车间应设置防湿排水设施,防止顶棚滴水和地面积水;

c・建筑物采光、照明符合现行《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等。

5、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主要包括:

a・除尘设施;b・排毒净化设施;C•通风换气设施;d・事故应急设施;e・噪声控制设施:f・防

暑设施;g・防寒设施;h・防湿设施;i・振动控制设施;j・非电离辐射防护设施;k・电离辐射防

护设施6、应急救援设施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8、卫生设施9、职业卫生管理10、职业卫

生经费概算相关知识点:

•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

导致职业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一些?

(1)环境不良,作业场所存在高温、粉尘、毒物、噪声和放射性物资等;

(2)缺乏技术措施,例如:隔离、通风、密闭等;

(3)缺乏劳动保护,没有防毒面具,耳塞等劳动防护用品;

(4)管理不善,没有职业病体检等管理制度;

(5)教育不足,员工没有职业病防护意识,违章作业。

•如何预防各类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危害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等。

•如何做好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主要从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做好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一、管理措施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可以采用如下管理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1、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IJ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入生产和使用。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及评价管理。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

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

3、管理人员配置。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4、四新管理。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并进行培训O

5、规划和制度管理。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预案。

6、设置公告栏。在醒IJ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

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7、职业卫生培训。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都要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劳动者遵

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

8、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

位,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9、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实施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

常运行状态。

10、高毒物品作业管理。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

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1、警戒标识管理。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黃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12、禁止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

业。

13、劳保用品管理。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

档案管理;新发生和疑似职业病报告。

15、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16、应急设施设置。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

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7、职业病诊断、及康复。对疑似职业病人进行诊断、确诊后进行、康复等。

18、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其他管理措施。

二、技术措施

针对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1)热湿环境

(1)高温危害:烫伤,中暑。预防对策:个人防护、通风、隔热、合理供应饮料等。

2)粉尘

主要危害:中毒、尘肺

预防对策:通风、湿式作业、密闭尘源、个体防护、改革工艺、科学管理、教育培训、体检和现场监

3)毒物(苯、硫化氢)主要危害:职业中毒

预防对策:(1)控物发生源,如:代替法、密闭法等。(2)切断传播途径,如:隔离、通风

等。(3)保护职工,如:个体防护(防毒面罩)等。

4)噪声主要危害:职业性耳聋、心理烦躁、破坏建筑物或电子元器件等。

预防对策:(1)控制噪声源,如:改革工艺、密闭等。(2)切断传播途径,如:隔声、消声等。

(3)保护职工,如:个体防护(耳塞和耳罩)

5)辐射主要危害:

红外线: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灼伤

紫外线:皮肤老化、潮红、红斑和皮肤癌;电光性眼炎预防对策:(1)控制辐射源,如:密闭、降

低强度。

(2)屏蔽隔离(3)距离防护,时间防护(4)通风防尘(5)个体防护

特种设备管理

•对特种设备管理有什么要求?

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配备专职、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取得使用登

记证书;定期检验、日常维护保养。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

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

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

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

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一般存在活动空间小、工作场地狭窄、通风不畅、照明不良,导致作业人员出人困难等

问题,特别是有些有限空间残存有毒有害介质,危险性非常高;且一旦发生事故后难以施救;因此,必须

加強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许可证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应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山有限空间所

在单位审批;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

(1)作业前,应对有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要求如下:

①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进行隔绝;

②与有限空间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封堵;

③有限空间内的用电设备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2)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如下

要求

①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②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工业场所有

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规定;

③可燃气体浓度要求符合有关规定;

(3)应保持有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①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

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②必要时,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

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应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严格监测;监测要求:

①作业前30ιIlin内,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入内,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

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GOmin;

②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有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③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④监测人员深入或探入有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措施;

⑤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

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⑥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

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⑦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进行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⑧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

规定》中规定中断30ιIl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护措施:

①缺氧或有毒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

生绳;

②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及防静电工作鞋,使用

防爆型低丿E灯具及防爆匸具;

③矗碱等腐蚀性介质的若■限空间爲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护品;

④有噪声产生的有限空间,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⑤有粉尘产生的有限空间,应配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

⑥高温的有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高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通风、隔热、佩戴通信设备等防护措

施;

⑦低温的有限空间,进入时应穿戴低温防护用品,必要时采取供暖、佩戴通信设备等措施;

(6)照明及用电安全要求如下:

①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12V;

②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7)作业监护要求如下:

①在有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②在风险较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增i殳监护人员,并随时与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保持联络;

③有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人口的畅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的具体内容: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冷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Ll施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规

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四)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五)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有限空间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三)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佔,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

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

符合下列要求:

(-)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六)存在交义作业时,釆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动火作业管理要求

•许可证管理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动火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

理,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动火证,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圉;

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的动火证应以明显标记加以区分;

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证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一级动火作业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二级动火作

业由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的有效期不超过8h;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有效期不超过

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证;例:下列有关“动火作

业许可证”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级动火作业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B•二级动火作业山

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C・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证的有效期不超过8hD∙—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的有

效期不超过72h233网校答案:D

233网校解析: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的有效期不超过8h;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证有

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1)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

全防火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

(2)凡在盛有或盛装过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规

定的屮、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

方可作业;

(3)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

IOnl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4)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高处作业管理要求

•作业证管理

作业负责人应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类别向审批单位提出申请,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防护

(1)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带;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2)高处作业应设专人监护,作业人员不应在作业处休息;

(3)在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上作业,应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于板

上要有防滑措施;

(4)在临近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等场所进行作业时,应预先与作业所在地有

关人员取得联系、确定联络方式,并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防护器具(如空气呼

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5)雨天和雪天作业时,应采取可幕的防滑、防寒措施;遇有五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应

进行高处作业、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台风、暴雨后,应对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

题立即处理;

(6)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应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应持物,不应投掷工具.材料及其

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于架上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7)与其他作业交义作业时,应按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需垂直作业应釆取

可幕的隔离措施;

(8)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应经作业审批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

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9)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10)拆除脚手架、防护棚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吊装作业管理要求

•许可证管理

一级吊装作业许可证,由作业单位申请办理,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

二级、三级吊装作业许可证,山作业单位申请办理,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审批;

•作业要求

(1)三级以上的吊装作业,应编制吊装作业方案;

(2)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3)不应靠近输电线路进行吊装作业;

(4)大雪、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风时,不应露天作业;

(5)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对起重机械、吊具、索具、安全装置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6)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应经计算选择使用,不应超负荷吊装;

(7)不应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作吊装锚点;

(8)起吊前应进行试吊,试吊中检查全部机具、地锚受力情况,发现问题应将吊物放回地面,排

除故障后重新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9)指挥人员应佩戴明显的标志,并按联络信号进行指挥;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司索人员应遵守有

关规定;

火灾爆炸相关知识

•火灾分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得做什么?

(1)应当迅速釆取有效措施。

(2)组织抢救。

(3)防止事故扩大。

(4)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6)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

(7)不得故意破坏现场、毁灭有关证据。

•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焊接动火作业的各项制度);

(3)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5)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6)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火灾初期阶段,应采取哪些有效的疏散措施可以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中的伤亡。

(1)有组织地疏散人员。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必须有组织地进行疏散。

(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在人员多、疏散条件差、火势发展比较缓慢的情况下,首先通知出口

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其他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疏散条件

较好时,可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散。

(3)疏散引导。工作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如果火势较大,直接威胁

人员安全,影响疏散时,工作人员可利用各种灭火器材,全力堵截火势,掩护被困人员疏散。安全疏

散时一定要维持好秩序,注意不要互相拥挤,要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撤离火场。

(4)制止脱险者重返火场。对疏散出来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

•粉尘爆炸隐患治理方案: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消除粉尘隐患;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立即清理作业场所的粉尘;同时加大入仓粮食杂质的清理,加強立筒仓

进出仓作业场所的粉尘清扫、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3)经费和物质的落实:经费落实到部门;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责任落实到人;

(5)治理的时间和要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监控;

•淀粉燃爆的基本条件:

(1)氧气或助燃剂;

(2)淀粉粉尘空间分布达到爆炸极限;

(3)点火源或引火源;

•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在爆炸特性方面的不同:

(1)粉尘点火能高(高达儿十毫焦),气体点火能低(小于ImJ);

(2)粉尘爆炸常有多次爆炸,气体爆炸一般只有一次爆炸;

(3)粉尘爆炸孕育期长(达秒级),气体爆炸孕育期短(微秒到毫秒级);

(4)粉尘爆炸高压持续时间长,气体爆炸高压持续时间短;

•防止淀粉爆炸安全技术措施:

(1)厂房设汁釆用防爆设计;

(2)粉尘浓度报警;

(3)釆用除尘措施;

(4)电气接地;

(5)清理淀粉采用防爆工具;

•防止淀粉爆炸安全管理措施:

(1)淀粉清理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2)上岗安全培训;

(3)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5)建立应急预案;

(6)设置警示标志;

危化品事故调查处理

•气瓶的事故预防对策有哪一些?

1)气瓶安全装置

(1)安全泄压装置。气瓶安全泄压装置有爆破片、易熔塞、安全阀、爆破片一易熔塞复合装置。

(2)瓶帽。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被破坏的一种保护装置。为防止山于瓶阀泄漏,或山于安全

泄压装置动作,造成瓶帽爆炸,在瓶帽上要开排气孔。

(3)防震圈。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瓶体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设施。

2)压力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校验。

3)入库的空瓶与实瓶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4)气瓶入库后,一般应直立储存于指定的栅栏内,并用链条等物将气瓶加以固定,以防气瓶倾倒;

对于卧放的气瓶,应妥善固定,防止其滚动;如需堆放,其堆放层数不应超过5层,且气瓶的头部朝

向同一方向。堆放气瓶时,如果气瓶上无防震圈,则必须在上下两层气瓶间垫上双槽垫木或特制橡胶

槽带2根。

5)近距离移动气瓶,应手盘瓶肩转动瓶底,移动距离较远时,可用轻便小车运送,严禁抛、滚、

滑、翻。气瓶在工地使用时,应将其放在专用车辆上或将其固定使用。

6)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以防混入其他气体或杂质。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

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7)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器

等。

8)不得将气瓶靠近热源。安放气瓶的地点周圉IOnl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工

作。

9)气瓶在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暴晒。

10)严禁敲击、碰撞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不准用气瓶做支架。

11)氧气瓶与乙烘瓶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两者与动火点的距离不小于10米。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有如下安全要求:

(1)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应符合要求,禁止使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

炸物品,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等运输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化学品。

(2)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在车辆上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器材、消防器材等。

(3)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

(4)车厢应有防止摩擦打火的措施。

(5)槽、罐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齐全的安全设施及附件。

(6)运输车辆应有防止电火花和导除静电设施。

(7)运输车辆应按规定设置危险物品警示标志。

(8)车辆的技术状况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简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要求。

(1)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应取得道路运输许可。

(2)运输工具、车辆必须符合要求,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3)托运剧毒化学品应向运输始发地或IJ的地县级公安机关申办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4)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员等应当经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

(5)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下。

(6)不得超装、超载。

(7)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有关人员须了解所承运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

性、包装物、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出现危险情况时的应急处置方法。

(8)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进入限制通行的区域。(9)严禁超速行使,与其他车辆保持足够

的安全距离。

(10)中途停车住宿或无法正常运输,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运输剧毒化学品或易制爆危化

品的,还应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剧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化品运输途中出现意外(丢失、被盗、被抢

等),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

•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如何预防?

1)落实管理职责,24小时巡逻。

2)仓库要符合有关要求,通过消防部门验收。

3)不同性质的物品不要放到一起。

4)汽车、拖拉机不能进入甲、乙、丙类物品库房。电瓶车和铲车必须防爆,不准在库区停放和修

理。

5)操作人员不允许穿戴化纤衣服。

6)不准使用家用电器,严禁明火。

7)进入库房,需要交出火种。

8)库区及周围50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9)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经常维护,保持其有效。

作业现场相关知识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1)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防护措施:绝缘、屏护、间距。

2)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IT、TT、TO

3)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漏电保护)。

•冲压车间主要职业危险因素:

备料:噪声,振动,劳动强度过大等;

冲压成型:噪声,振动,有毒物质;

入库:噪声

•焊装车间主要职业危险因素:

组合:噪声

焊接/补焊:非电离辐射,电焊烟尘,臭氧,氮氧化合物,局部振动,高温等;

涂密封胶:有毒物质

车身调整:噪声,振动;

•防止涂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a喷涂间应设置配套通风净化系统;

b喷涂间室体及与其相连的送风,排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备,

或铺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C喷涂间应按相应的防爆等级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d喷涂间内所有金属制件,如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

e对处理油漆,稀料等的设备和管道均高有静电接地,通风系统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f在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警;

g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的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

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连接;

h喷漆间设置禁火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i喷漆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j喷漆间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记入档案;

k喷漆作业人员应接受专业及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喷漆间・

•对罐体作业的事故防范措施:

①补充完善下罐作业制度,明确下罐作业规定,罐内有毒、有害气体未经检测或超标情况下,严禁下罐

作业;

②下罐作业前要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罐上、罐下监护方式和要明确;

③下罐作业要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免发生事故后手忙脚乱,指挥失误;

④严格规章制度的落实,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发生;

⑤严格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危险作业要经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审批;

⑥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⑦下罐作业和下罐救援应配备专业的防护用具;

•油罐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油罐内剩余油料放空;

(2)油罐内用氮气等置换(吹扫);

(3)油罐内可燃气体检测;

(4)油罐内氧含量检测;

(5)防高处坠落;

•液氨泄漏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

(2)控制现场火源、电源;

(3)通知现场和周边人员撒离;

(4)检测风向、风速、空气中氨气浓度及扩散范围、环境中氨量;

(5)设置警戒线,隔离现场,管制周边交通;

(6)搜救伤员;

(7)现场抢险处置:洗消、封堵;

(8)清点核实人员后进行应急效果评佔;•危险化学品库应采取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1)专用库房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

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

(3)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4)现场留存各类危险化学品的MSDS清单,按规范分区分垛储存,严禁禁忌物混存;

(5)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6)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

(7)库房管理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8)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9)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如何保证动火作业的安全?

(1)办理动火证

(2)制定并落实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严格监护

(4)作业完成后,认真清理现场

•如何保证交叉作业的安全?

(1)签署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职责和措施;

(2)委派专门安全人员检查协调;

(3)根据不同交叉类型,给出管理和技术措施;

(4)注意交义处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的管理。

•设备检修作业如何保证安全?

(1)办理设备检修作业证;

(2)对检修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和安全教育;

(3)对检修现场、检修工具等进行检查;

(4)釆取管理和技术措施。

(5)常见因素:安全隔绝、通风、防护用品、安全监护、紧急救援、现场清理。

•高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一些?

(1)持证上岗。

(2)劳保用品(安全带、安全帽)。

(3)防护措施:围栏、防护栏杆、安全网。

(4)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事故调查处理

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措施有那一些?

(1)脚手架搭设符合标准。

(2)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装设安全门。

(3)施工现场的洞口设置围栏或盖板,架网防护措施。

(4)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5)高处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

(6)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7)无法架设防护措施时,釆用安全带。

•建筑施工的主要事故类型和预防对策有哪一些?

D建筑施工行业伤亡事故类型主要是以下5类:

(1)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3)触电事故。(4)机械伤害。

2)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措施有:

(1)脚手架搭设符合标准。

(2)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装设安全门。

(3)施工现场的洞口设置围栏或盖板,架网防护措施。

(4)高处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5)高处作业人员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

(6)6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7)无法架设防护措施时,采用安全带。

3)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安全措施有:

(1)严格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场所。

(2)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戴好安全帽。

(3)开展”三不伤害活动”。

(4)加強教育培训,避免“三违”现象。

4)防止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有:

(1)电气设备采取漏电保护、断电保险、接地等保护措施。

(2)使用电气设备前要进行检查。

(3)戴好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4)人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5)釆用安全电压。

(6)用警示、隔离等方法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或破坏电气作业场所

(7)加强临时用电的管理。

(8)做好技术交底。

(9)使用开关箱遵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5)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有:

5)坍塌。(

(1)起重机作业严格遵守“十不吊S

(2)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检修

6)防止坍塌事故的安全措施有:

(1)保证模板支撑稳定。

(2)做好基坑边坡的防护。

(3)做好拆除工程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

(4)使用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防止因质量低劣导致的坍塌。

•中需窒自≡⅜⅛∣4≡

主要的职益病危害厨素有哪一些?如何预防?

1)热湿环境(I)高温危害:烫伤,中暑。

预防对策:个人防护、通风、隔热、合理供应饮料等。

(2)低温危害:冻伤,全身性低温反应。

预防对策:个体防护

2)粉尘主要危害:中毒、尘肺

预防对策:通风.湿式作业、密闭尘源、个体防护、改革工艺、科学管理、教育培训、体检和现场监

测相关知识点:

3)毒物主要危害:职业中毒预防对策:

(1)控物发生源,如:代替法、密闭法等。

(2)切断传播途径,如:隔离、通风等。

(3)保护职工,如:个体防护(防毒面罩)等。

4)噪声

主要危害:职业性耳聋、心理烦躁、破坏建筑物或电子元器件等。预防对策:

(1)控制噪声源,⅛∏:改革工艺、密闭等。(2)切断传播途径,如:隔声、消声等。

(3)保护职工,如:个体防护(耳塞和耳罩)

5)辐射主要危害:α射线:肺部危害

卩射线:眼睛伤害

Y射线:神经和血液系统疾病

红外线: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灼伤

紫外线:皮肤老化、潮红、红斑和皮肤癌、电光性眼炎;相关知识点:

预防对策:

(I)控制辐射源,如:密闭、降低强度。(2)屏蔽隔离(3)距离防护,时间防护(4)通风防

尘(5)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答题方式)

(1)启动应急预案;

(2)控制现场火源、电源;

(3)通知现场和周边人员撒离;

(4)检测风向、风速、空气中氨气浓度及扩散范围、环境中氨量;

(5)设置警戒线,隔离现场,管制周边交通;

(6)搜救伤员;

(7)现场抢险处置:洗消、封堵;

(8)清点核实人员后进行应急效果评估;

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的规定,造成事故的直接经济损

失包括?

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丧葬及抚恤费用(3)补助及救济费用(4)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现场抢救费用(3)清理现场费用

(4)事故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的规定,造成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包括?

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工作损失价值3)资源损失价值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补充新职工

的培训费用6)其他损失费用

•如何计算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单位:万元)

•如何计算工作损失价值?

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

VW=DiM∕(SD)(人均日损失*损失工作日数)式中:

VW:工作损失价值(单位:万元)

Di: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单位:0)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

: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单位:万元)

S: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单位:人)

D: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单位:日)•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1)报废的固定期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2)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如何计算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1)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

2)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如何计算千人经济损失率?

计算公式:Rs=E∕S×IOOO(人均经济损失*1000)式中:

RS:千人经济损失率(单位:%o)

E:全年内经济损失(单位:万元)

:企业职工平均人

S数(单位:人)

•如何计算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计算公式:Rv=E∕V×100(万元产值经济损失*100)

式中:

RV: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

率(单位:%)

E:全年内经济损失(单位:万元)

V:企业总产值(单位:万元)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的主要规定有?

1)标准分12个方面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

2)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对伤亡事故是如何分类的?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对事故类别是如何判定的?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

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

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IOoO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的事故。

∖>z∖>z∖>z12死亡

(1)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2)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的中级及以上注册安全工程师比例应自

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年内,金属冶炼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的中级及以上注册安全工程师比例应自

本办法施行之日起5年内达到15%左右并逐步提高。

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二)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三)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四)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每个注册周期内应当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8学时。继续教育由部

门、省级注册机构按照统一制定的大纲组织实施。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按照专业类别进行继续教育,其中专业课程学时应不少于继续教育总学时的一

半。

•常见的机械伤害形式:

卷入,挤压,碰撞,撞击,打击,刺伤

•机械设备可靠性设计要点;

确定零件合理的安全系数;

储备设备(冗余设计)

耐环境设计

简单化和标准化设计

提高结合部的可靠性

结构安全设计

设置齐全的安全装置

人机界面设计

•锅炉安全管理要点

(1)使用定点厂家合格产品。

(2)登记建档,取得安全使用证方可使用。

(3)专责管理,由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4)持证上岗,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5)照章运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违章作业。

(6)定期检验,一般2年一次内外部检验,6年一次水压试验。

(7)监控水质,水质不好可导致结垢、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等。

•压力容器事故的特点:

圧力容器在运行中山于超丿亿过热和腐蚀,磨损而使承压设备,元件难以承受,发生爆炸,撕裂事故;压

力容器发生爆炸后,不但事故设备被毁,而且还波及周围的设备,建筑和人;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要点:

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规程;

对压力容器应做到平稳操作;

不拆卸压紧螺栓;

要坚守岗位;

坚持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巡检;

认真填写操作记录;

处理跑冒滴漏;

压力容器的紧急停止运行;

•常见氧化剂-氧气、、高猛酸钾等

•如何保证电器检修作业的安全?

(1)加强管理,实行设备检修作业证制度。

(2)实行安全监护制度。

(3)进行检修作业安全培训,讲清楚检修前、检修中、检修后的安全问题。

(4)釆取各种措施,保证检修中的安全。例如:个体防护、安全检测等。

(5)特别注意保证断电措施可靠。采取拉闸断电、挂牌、加锁措施。


本文发布于:2022-08-16 17:5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76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法律安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