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理想与信念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是什么?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理想信念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
答: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之间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第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第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第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一致性;
第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一致性。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4.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答:第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第二、促
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第三、增强国防国观念;
第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第三章
1.什么是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2. 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 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是: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端正人生态度:
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3.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
答: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4.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第四章
1.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第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第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第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些?
答:社会主义荣辱观涵义精深,它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
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
坚持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反映了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根本要求。其科学内涵包括: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五章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
答: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第二,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第三,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 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简述社会公德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答: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其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简述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答: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有如下作用:
第一,指引作用。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第二,预测作用。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的行为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第三,评价作用。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
第四,强制作用。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
第五,教育作用。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
5.《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哪些?
(1)警告
(2)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5)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
第六章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
不同点:第一,内涵不同。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的职
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生活中的法律,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
第二,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们的自律意识;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对一定职业活动的他律要求。
2.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什么?
答: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社会实践。人人都可以成才。要成为人才,只有通过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铸造人才的大熔炉。实践不仅是人才成长的动力,而且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实践中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择业和创业定位于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只有经过艰苦的锻炼方能成才。
3.简述爱情的本质和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答: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4.请谈谈你对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关系的看法。
答: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大学生要把学业放在首位,做到恋爱服从学业;千万不能陷入感情漩涡中不能自拔。只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才能使爱情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成功又会使爱情得到巩固和发展。
恋爱与集体的关系:恋爱双方不应使自己陷入二人世界中,这样会限制交往的范围,妨碍自身的发展进步,不利于优化个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5.简述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答: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第七章
1. 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答: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它的一般含义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
(1)宪法(2)行政法(3)民商法(4)经济法
(5)刑法(6)程序法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一)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五)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六)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4.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1)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6.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如何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方式?
答: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方式: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7.大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法律的权威?
答:大学生维护法律的权威应该: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八章
1.简述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答:首先,宪法的特征有: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其次,宪法的原则有:
(1)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社会经济权
文化教育权
特定主体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名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其他义务
3..简述我国国家机构的构成。
答:(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4)中央军事委员会;(5)地方各级人大及政府;(6)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答:.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有:
行政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
经济法律制度
刑事法律制度
5.什么是民法?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的基本原则有:
一是平等原则
二是自愿原则
三是公平原则
四是诚实信用原则
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6.什么是民事权利?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有哪些?
答: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我国民法所
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7.什么是刑法?它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的基本原则有:
一是罪刑法定原则
二是罪刑相当原则
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8.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答:犯罪构成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构成包括: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
9.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是怎样的?
答: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主刑是指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
附加刑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10.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种类有哪十类?
答:我国《刑法》规定了下列十大类犯罪:
第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侵犯财产罪
第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贪污贿赂罪
第九,渎职罪
第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本文发布于:2022-08-15 00:4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745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