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充分暴露出大学生法
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
状及成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措施及途径,
减少大学生犯罪。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途径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近年来大学校园屡出
血案,马加爵、药家鑫等一个个让人记忆沉痛的名字,引起了社会对大
学生犯罪的关注。有调查显示: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
比例上升到了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已上升到17%。有关统计
资料还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占高校总人数的1.26%,大
学生犯罪目前有增长趋势。[1]因此,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已经刻不容
缓。
1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1.1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学不学法无
所谓。也有部分大学生持“学法无用论”,在他们看来,法律是吓唬老百
姓的,即便是懂了法又有什么用?“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现实中,“权大于法”、“钱大于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在这些错误意识和
观念的支配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越来越淡薄。
1.2缺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
目前,我国的教育重心仍是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
课本当中几乎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即使进入了大学,也仅仅是
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一门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方
面,受课时限制,教师无法将法律知识深刻的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大
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公共课的学习。因此,大学生们不能将所
学的法律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对一些法律现象难以形
成正确的法律观点,遇到纠纷不能正确分析处理,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2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2.1自身原因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大学
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
形成中,能否妥善处理生理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
学生思想不成熟,看待问题比较偏激,部分学生在价值取舍上表现出功
利性。根据调查,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占38.57%,已形
成心理疾患需专门的达12.15%。[2]马加爵、药家鑫就是典型
的因不能承受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压力,不能妥p父母的法律意识不强,
对子女形成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大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父母,他们深受中国传统“人治”的影响,再看到权
力、金钱、关系对法律侵害的不良现象,往往会产生在中国,权力、金
钱、关系比法律更重要的法律意识。碰上违法犯罪问题,首先想到的
是如何用权、钱、关系来搞定,而不是依法办事。受父母潜移默化的
影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很可能是消极片面的。
3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3.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法
律修养。首先,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途
径和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其次,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引导大学生开
发潜能,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社
会应变能力,学会处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3.2转变教育观念,摆正法制教育的位置
高校应加强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拓展法制教育
水平。法律基础课是高校系统传播法律知识的主渠道,所以发挥好法
律基础课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增大法律基础课的课时量,提
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的与大学生生活
接近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
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
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从而达到掌握
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目的。最后,创新校园普法工作的形式,实现
环境育人。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把法律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各种活动中。
3.3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良
的家庭教育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父母是孩子最好
的老师”,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知法守法,举止文明。同时,家
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比如可以通过
书信、电话、等,积极与子女进行沟通并掌握子女思想动态
和心理需求,给子女及时的关爱和指导,排解他们思想上的症结,纠正
他们行为上的偏差,限制他们不正当的物质需求。使子女在亲情关爱
之下,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抵制外界消
极因素的抵抗能力。
4结语
我国著名法理学家孙国华指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可能自发
地形成,而必须有意识地培养。”[3]所以应当把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当
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内容,把课堂作为主阵地。通过丰富
法制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扩展法制教育渠道、推进法洽课程改
革,构建有效实践环节等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应充分发挥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政
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把创造良好的法制
环境作为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
社,2000.
[2]庄菁.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
究,2007(8).
[3]孙国华.法学基础理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12.
本文发布于:2022-08-12 10:3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71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