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选集五篇2021

更新时间:2024-11-09 05:57:55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12日发
(作者:闯红灯被查堵住路)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选集五篇2021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

何来辉煌。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1

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个方面的内容。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底

蕴,既是法律规范建设的精神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不仅影响法律规

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法律制

度建设的成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我系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寝室不同年

级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从中了解到我院大学生

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分析

1、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理解不深。

调查表明:他们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比较了解,

有70%的同学都能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

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较为生疏。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显得欠缺。

2、有平等的诉求,但对平等的理解不深。

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有平等的思想意识,但对平等认识不到位,在心灵深

处,惧怕权势;对他人的不良违法行为能进行正确评价和谴责,但在涉及自身利

益时,却采取双重标准。如对在法治社会中您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影响最大

的应当是什么的选答,认为各级官员的意志的表明部分人在心中已经认同官员的

特权。当在寝室里遇到窃贼时,有47%的人选择可能会痛打他一顿。

3、有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想和热情,但对现实法治建设的心理准备不足。

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都是认同的,但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对建成法治国家的困难和长期性预

见不足。如在对您认为法治国家在我国能实现吗的选答,70、3%的人认为可以

实现;对您对违法执法的现象持什么态度的选答,有33、3%的人选择见惯不怪,

只有29%的人选择非常气愤。

1

4、有崇敬法律的意识,但缺少践行法律的行为,法律信仰有待加强。

如对您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体行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的选答,只有40、9%的

人选择法律;对假如您是电影中的秋菊,您会像她那样说法的选答只有36%的人

选择会;如果您发现在您的家属中有犯罪嫌疑人,你会怎样做的选答,只有34、

6%的人选择肯定会劝其自首。表明相当部分人缺少崇拜法律的心理,在行为的选

择上可能不会依法而行。

二、问题发现

1、大学生已有法律意识,但法治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

重眼前利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甚至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难遇

到法律问题。其实人在社会中生存,时时刻刻都与法律及其法律相关的问题紧密

联系,只是当时没有注意罢了。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为了

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有的学生

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买了赃物,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

法律。

2、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生的选修课。在法律

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

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

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

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

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如有的大学生在打工

过程中拿不到钱,甚至还被罚钱;有的毕业生毕业时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

协议;有的大学生在购物时不知道索要发票与三包凭证,更有甚者买到假冒伪劣

产品却只能自认倒霉,类似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

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三、提出建议

1、提高认识

2

学习法律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

信仰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也

可以打破课堂教学局限,组织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法律的重要性,更

能激发学习的欲望。

2、加强学习

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通过老师的讲授,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遇到问题,纠

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解

决,在课时的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

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讲授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

趣,适当的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不仅仅采用老师讲授,还要采用课堂讨论,进

行案例分析结合录象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大学校园发生的

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以及反省发生的原因,同时适当的进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

学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重视实践

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是否正确。只有经过检验,才有意

义。尽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识,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个学子从

小到大受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对法律基本知识早已耳濡目染,尽管受到一些

负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我院大学生整体的法律素质还可以的,这里所说的只是基

本常识,而不是深沉的理论,当今我院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对法律学习得面面俱到。

知法并不代表能运用法律,它们是两码事,运用主要是以知道为基础,由于

当今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行

动容易冲动,易受别人的煽动,追求时尚和个性,好面子,在处理具体一件事情

上到底很少正确使用法律,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而维权更不用说了,当今大学

生遇到侵犯个人权益时,大部分的学生会选择回避,忍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

事,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

意识,没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

任程度低。

在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人的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决

3

定因素高校作为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德,智,

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来迎接世界科

技迅速发展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世界观,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前

提。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2

秉承学院团委"实践真知,提升自我,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的宗旨,今年

寒假我选择了社会调研活动作为我的实践内容。众所周知,法律是我们维护正当

权益的武器,只有充分运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而拥有法律

意识和法律知识是运用法律的前提。大学生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21世纪高级人

才,其法律意识是否健全呢于是我对汕头大学留校过年的50名外地大学(非本

科法学专业)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为__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学的帮助下。对汕大未返乡过年

的50名非法学本科专业的外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

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一下结论。

二、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

⑴、你生长在()

a、农村74%b、城市26%

⑵、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a、有18%b、没有82%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政

党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存在"算了"、"算自

己倒霉"等等之类的想法。而在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中这一现象较为明显。

⑶、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a、能24%b、不一定能14%c、大部分能62%

⑷、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32%

4

b、缺乏法律知识40%

c、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28%

⑸、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12%b、偶尔74%c、从不1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即6个人(调查对象为50人)会经常

关注国家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即7个人表示自己从不去关注,这

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其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

律是离自己很遥远的。

⑹、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a、三个月22%b、六个月48%c、一年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

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

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⑺、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a、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32%

b、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42%

c、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26%

d、不重要0%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3

摘要: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制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

用,对当代大学生地法制意识进行了分析,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

点,并对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对策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

中国正逐步向一个法治国家迈进,在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法制观念

的水平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法制观念更

需加强。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法制

意识的问卷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状况,我们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中进行了

5

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对问卷调查

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果:

(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知识知晓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对"你对自己掌握的法制知识程度的评价"的回答中,只有5.3%

的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法制知识程度表示满意,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

法律知识认识程度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水平也相对较低。在"你知道我国的根本

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调查中,仍有15.8%的学生认

为我国的根本法不是宪法而是其他法,可见对这一基础的法律知识还有学生不太

了解,虽然大学里我们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顾及自己专业

的学习而缺少对法律知识的关注,我们说知识是观念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法律知

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法制观念,已受到较高水平教育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水平却不容乐观。

(二)法律信仰不高,没有形成法律习惯

在调查中,被问到"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

只有31.6%的少数有过维权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缺少践行法律行为,

没有形成法律习惯。回答"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只有

26.5%的学生会想到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关系

来解决,但也有10.5%的学生会采用武力或者是忍气吞声。可见,大学生缺乏权

利观念,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

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更加倾向于通过人际关系来解决问

题,这是法律信仰不高的体现,这种靠人际关系的观念在大学生中普遍盛行,这

种扭曲的观念不利于和谐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建设,这值得我们反思。有些学生甚

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武力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对法律有所关注,关心中国法制,但对法制现状缺乏信心

对"在你的印象中,法律与你的生活的关系是"的回答中,有47.4%的学生

认为关注时事新闻能感觉到法律与生活的关系和21.1%的学生认为时刻关注法

律事件,能感到生活处处与发现法相关,可见大学生对法律还是有所关注,但很

少的同学从法律事件中关注法律,只是从一些时事新闻中感受法律。被问到"你

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普法力度够不够",有68.4%的学生认为我们国家当前普法

6

的力度还不够,很少有同学认为普法力度这件事表示无所谓,可以看出,法治社

会是大学生的追求,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还是很关心的。被问到"你认为我国法律

不能有效执行的原因是",居然有78.9%的学生认为是由于执法机关执法不严,

以及一些领导与干部不守法。可见大学生现在的法制现状表示不乐观,官员不守

法的风气影响到了法律的威严和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官员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使

得普通民众失去了对法律的信心。在"你相信法律途径能够真正帮你解决问题

吗"的调查中,有57.9%的学生认为只能解决某些事情,甚至31.6%的学生认为

走法律途径只会使问题进一步恶化,可以看出我们学生对法律缺乏信心,在大学

生心中法律不是能很好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制的现

状,他们对法律缺乏信心,因而很少有人诉诸于法律,可见,大多数人选择依

靠人际关系解决问题和执法机关自身执法不严以及官员不守法社会环境对大学

生的法制观念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法制现状缺乏信心。

(四)对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印象较负面在"对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

执法机关,你的态度是"的调查中,有10.5%的学生不信任,36.8%的学生除非

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对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信任度只有52.6%,没有充分

的信任。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这些执法机关不太了解,对这些部门抱有一种畏惧

的心理。在"你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的调查中,认为应该

众监督有效的多达89.5%,而媒体监督与党委,政府等领导监督的分别为78.9%

和57.9%,只有少数人认为执行机关的自我监督是有效的,可见大学生对执法机

关内部机关监督表示不满意和缺乏信心,更加相信用众和媒体来监督这些机关

对法律的执行。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当前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并不乐观,法

律意识水平还很低,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而更倾向于用人际关系来解决问题同时对法律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同时大学生

对法律的信仰引人思考,要探究其多方面的原因。

二、大学生法制意识提高的对策

(一)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

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

7

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

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

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

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齐抓共管,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

教育网络。

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而是涉及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的系统而复杂的教育工程,它也不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因此,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

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首先,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必须实施依

法治校,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其次,家长

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并且注重给孩子良好的熏陶;司法机

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

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

校园环境。

(三)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加大普法力度,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

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学校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对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

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组织大学生看一些著名案例的录像,请有关

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亲身体验法院审

理各类案件的程序,了解我国的审判制度;组织学生到监狱考察参观,通过服刑

人员现身说法,使学生受到生动且深刻的法制教育;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

过大学生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掌握诉讼程序,震撼心灵,

提高守法意识;组织一些有关法学方面的知识竞赛,加大普法的力度,从而逐步

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四)司法机关应该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度

不断暴露的司法不公问题,司法腐败现象,领导与干部自身的不守法,使得

8

人民对法律的信任度急剧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机越来越严重。因而要加强公、检、

法机关的规范化整治,执法机关自身做好表率,加强对腐败的打击力度,维护法

律的尊严,确保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坚决杜绝"走后门"、"拉关系"等不良

风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从而让

大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世界观,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而不再是以为的依赖人际关

系,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治进程的关键一环,有利于普法在大学生中的深入。

结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深远的

意义。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法治社会

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能否

顺利推进。针对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法制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成

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和国家

的支持,还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有效调节社会资源,努力在全社

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

养实现良性发展,使青年学子成为一个有理想、负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综

合素质较高、全面发展的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为社会

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

展,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宏伟目标。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4

摘要:法律素质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法制建设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体,大学生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国家

法制建设的进程。为此我们对在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律素质"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大学

生的法律素质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并就此提出相应的

改善措施。

一、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我们对鲁东大学商学院公管系和经济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

在校大学生,调查方式是无记名调查,人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方式和结果

问卷结果如下:

9

(1)你生长在()

A。农村76%B。城市24%

(2)违法和犯罪()

A。能23%B不一定31%C不能56%

(3)在你的经历中,曾用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么()

A。用过25%B没有用过75%

(4)你是否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或法制进程()

A经常会20%B有时会60%C不会20%

(5)你知道劳动法是何时颁布的吗()

A知道34%B不知道66%

(6)超市的人员要求你被搜身,你会怎么做()

A拒绝80%B如果对方度强硬就接受15%C完全接受5%

(7)如果你参加勤工助学或者工作时,你有意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么()

A有47%B没有53%

(8)你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33%B一般40%C不重要27%

(9)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

A已经是法治社会21%B各方面差的还很远79%

(10)你觉得将《思想到的与法律修养》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程有意义么()

A意义很大63%B意义不大29%C没有意义10%

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对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有了基本的了解。来自不同地区、不同

背景的同学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同,但总体看来,大学生的整体法律意识不强,

法律素质亟待提高。

三、原因分析:

我认为,大学生整体法律素质偏低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期,心理上具有强烈的要求他人和社会

认可的冲动,喜欢用批判的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极力想摆脱来自外界的干

10

涉和约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同时,这一阶段,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

全确立,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还缺乏完善的认识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以灌输为主的法律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学习方

式、人际关系、自我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开始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

革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面对着经济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众多人生考验,

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随着心理压力的积淀,部分学生功利性、

自我性、短期性、随意性心理症状混合交织,客观上会对法律、制度产生心理抵

触。

2)价值取向的偏差

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态,这有

利于他们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但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也会对他们的

价值观造成冲击和影响。有的在主流与支流、精华与糟粕、真善美与假恶丑等问

题上分辨不清,甚至颠倒是非;有的只顾搞所谓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

从而陷入极端个人主义泥潭;有的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捧"

金钱万能、享乐至上"的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的错位一旦受外界不良因素诱导,

就容易走上违法的道路。

3)高校法律教育薄弱

一些高校对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

把法制教育作为软任务,认为可抓可不抓;有的对学生法制教育定位不准,提不

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在知识传输上,也存在一定误区。一是重刑事轻民事。教育

者常常突出刑事法律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过多地讲解刑法关于犯罪和刑罚

的具体规定,从而导致学生对法制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强化了"我不犯罪何

须学法"的错误观念。同时,由于轻视民事法律教育和民事权利义务观的正确引

导,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正确处理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常常引发纠纷。二

是重义务轻权利。忽视对公民享有权利的宣传,使学生产生"法律就是要求公民

尽义务"的错觉,有碍于大学生健康法律心理的形成。

4)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是腐朽思想的侵蚀,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思维

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二是不良风气的干扰。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日趋

11

广泛与紧密,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东西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进入了学校,侵蚀了

部分学生的心灵,使其偏离正常健康成长的轨道。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分

配不公、贫富分化、利益矛盾等的发生,极易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个人化倾向。

如果不能把握合适的"度",就容易产生犯罪。有的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

尺度评价个人利益,甚至为了经济利益,放弃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四、改进措施: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修养,提升法律思维水平,不仅是我们自身健康成长的

需要,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需要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大学生自己的努力。

1)高校应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改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仅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

将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转化为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

要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另外,高校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因为

这样做可以克服"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这种改革会使课程内容得以精练,

即使讲些必要的具体条文,也只是作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材料对待,而不必花

费过多的时间,这不仅会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主要内容,也会为运用其他

的教学方式、手段提供可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

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

意识。

2)在教学中,高校法律教师应树立三种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学生是处于

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

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

授法律知识,即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

和"育人"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人相割裂。

3)作为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法律公开课的时候,应该注意培养以下素质

1法律至上意识。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过"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他形同虚设。"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尊重。法律的权威

不仅来源于其强制性,更源于人们对法律的尊重、信赖和崇尚。

12

2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意识就是培养树立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权利与义务

辩证统一的观念,民主与法制辩证统一的观念。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与人民的关系,以主人翁的态度正确对待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

3主体意识。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主体经济,只有作为生产者和

经营者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成为真正主体是,才会有竞争,有效益,有资

源优化的配置。也才会有市场经济本身。因此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到

自己的独立的主体地位,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

值和自我价值。

4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守法观念,自觉守法,用法,护法。

5法律保护意识。既要学会将自己的权利法律化。比如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

利保护等,又要认识法律不仅是惩处犯罪的工具,更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

效武器,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敢于并善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

权益。

五、报告总结

大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

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初步提出了相

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唤起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增强有所帮

助。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5

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现代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特别是对高

校大学生这一特殊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更为迫切。本文通过实践调查报告数据

分析,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影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原因进行

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办法。

__省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高校大学生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及分析法

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

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

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高校大

学生法律意识是高校大学生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

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高校大学生

13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

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一、研究和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对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

开展法律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高校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

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

因、外部环境以及高校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高校大学生的

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高校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高校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高校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

培养和提高高校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

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一)调查形式和结果

经过对某医科大学汾阳分校09,10,11三个年级多名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知

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

100%。其结果显示:

1、法律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34.23%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

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44.34%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

其他来源的占21.43%。自己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

实问题的学生占22.5%,77.5%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

77.6%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或深入学习法律知识,13.8%的人认为只需要了解一下

就可以了,9.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约1/3的学生认为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

原因为法律教育活动的局限性,1/2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及贫富悬殊是主

要原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

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2、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

14

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参加勤工俭学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61%,

无意向的人占39%;被骗或被盗、被抢时选择向公安机关或学校保卫处报案的占

87%,不报告的占13%;认为报案没用或司法机关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人占15.2%。

遇到不法行为时,男生选择漠不关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对法律保持信任的学

生占35%,认为法律会越来越完善的学生占31.2%,而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

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的占33.8%。对"法院做出公正判决有信

心"者占26.4%,对"当前整体法治环境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69.8%。这

一方面说明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

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

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高校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

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二)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

概括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

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1、高校大学生缺乏从总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现代法治

是以民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与传统的法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视法为

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并更加强调法的目的价值,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大学生

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

具的法律观。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

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

值;他们也认可民主反对专制,但受到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往往认为法制只存

在于民主制度而专制制度下就没有法制,没有认识到法制既可以与专制相结合,

也可以与民主相结合,而只有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

法治。

2、有感性法律意识,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识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

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大多

数高校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

15

理论学习,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

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

甚少,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政的国家,若不能将宪法提到宪政的高度加

以认识,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

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则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政意识的表现。

三、培养和塑造高校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分析,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高校大学生

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高校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

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

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

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

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现代法

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高校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

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

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

精神,与国家现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

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

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

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三)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

应素质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目前的"法律基础"课教材,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教材内

容未突出重点,只注重编写的系统性,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我国现行的法律,书

中几乎无任何案例对相应法理进行释疑,而法律条文中大量引进的专业术语对于

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无异于读天书,不适应学生自学和阅读的需求。大学"法

16

律基础"课应改为法理学课,或者至少从内容上突出对法治的基本理论、现代法

的基本观念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的介绍。同时,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的开设门

类和开设范围,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使学生从理性的层面对

整个法治、法律及各部门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有一个宏观把握,从而逐

步培养出适应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的高校大学生。

学校是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

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

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

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

因此,高等院校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

要。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任务。

17


本文发布于:2022-08-12 10:1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71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