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法制新闻的认识
一、法制新闻的概念
u3000u3000《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法制新闻所下的定义为:“法制新闻是有关法律制度建立(立法)、执行(执法)、监督等的新闻,在国际新闻界中,这种报道内容分为‘犯罪新闻’、‘法院新闻’、‘警示新闻’等,在中国当代新闻中,法制新闻有较强的政治性,有时涉及有关党纪政纪,反腐倡廉的新闻报道。”
u3000u3000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专业采访报道学》所下的定义为:“法制新闻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u3000u3000全国法制记者协会编写的《法制新闻概述》所下的定义为:“法制新闻可以说是新近发生的重要的民主与法制生活的事实的报道,它是新闻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u3000u3000法制新闻与一般意义上新闻的关系表现为:
u3000u30001.法制新闻是一种新闻。它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法制新闻具有“新闻”的一切内涵、特征,这是前提和基础。这一特征使法制新闻与“法制纪实文学”、“法制故事”区别开来。
u3000u30002.法制新闻是有法制意义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法制新闻的必要条件。这一特征使法制新闻与其他专业新闻(例如娱乐新闻、财经新闻)在报道范围上得以区别。
u3000u30003.法制新闻是从法制角度采编的新闻。这是法制新闻的充分条件。这一特征在对同一事实进行报道时,使法制新闻与其他专业性新闻得以区别。
u3000u3000因此,法制新闻应该指从法制角度采编的有法制意义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
二. 法制新闻采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法制新闻报道现代法治精神缺乏
(1)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做出定性报道。
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除了具有普通新闻关于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等特征。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基本属性是它鲜明的法制性。对于《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这篇报道,报道中的“这一消息震惊了高校界”,“消息传开后,武大师生对学校蛀虫被抓表示大快人心”等话语,只是记者的主观,而非调查的结论,它是记者的主观评判,缺乏事实依据,是超越司法程序的定性报道。它是典型的媒介审判。法制新闻报道在传播法律信息,进行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惊醒舆论监督,弘扬法制精神、保障依法行政,反应社会生活的美与丑,以净化环境,提倡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这种不适当的新闻报道不但无益于形成监督,而且有碍司法
公正,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2)法制宣传意识的淡漠
法制新闻担负着宣传法律内容、传达国家法令,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宣传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解释社会进步的作用。然而现如今的法律新闻报道为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忽视了宪法的普及和行政法的解读。在《媒体报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的报道中,整篇文章对案件的事实介绍较多,而对案件涉及的深层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分析较少。这也是法制新闻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写法制新闻, 要避免就事论事、就案写案的肤浅现象。可以说, 每一个案件, 都是激烈矛盾冲突的结果, 记者采写某个案件时, 要善于从矛盾冲突中揭示出深刻的原因, 这样才能将隐藏在深层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述显露出来, 供读者看了受到警示和启迪。
(3)忽视保护隐私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法人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对于有意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和其他损失的,我国法律也有诽谤罪的规定。这就要求法律新闻报道者,注意保护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而在《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这篇报道中,在不确定报道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对于案情还有另一种说法”作为由头,文中曾四次提到“巴能军”,并强调“巴能军送出巨额贿赂”。法治报道由于直接涉及到罪与非罪、等大是大非问题,涉及到人的权利问题,就要求记者必须十分慎重
2.法制新闻报道规范缺失
(1)滥用感性词,客观性欠缺
u3000u3000法制报道的采写过程中,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用新闻事实说话,力求使报道更具客观性。而本篇报道中的“蛀虫被抓”“大快人心”“高官落马”“实属罕见”“纷纷落马”“一锅端”等感性词语的运用,则是记者主观倾向性的体现,它违背了法制新闻报道写作中的客观性要求,也体现了法制报道中用词的不规范。关于法制新闻的语言规范,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新闻事实的表达要合法,这就要求记者在报道中不能随便评价他人,更不能做出任何的结论。其次就是词语运用要得当,包括法律词语运用准确,以及词语搭配得当。
(2)新闻事实来源不明
法制新闻报道要求所报道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原因等准确,不能模糊。而在《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这篇报道中,其以“媒体报道称”作为标题开头,首先就违背了法制新闻内容必须准确,不能模
糊的原则。而且在文中记者多次用到了“媒体报道称”、“记者了解到”等指向模糊的语言。在没有经过现场采访的情况下,根据道听途说的情况进行报道,很容易报道内容失实,从而违背了法制报道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同时记者没有经过调查研究、深入采访,很难做出客观真实的报道。
(3) 语言规范的同时通俗易懂
记者采写的法制新闻, 不光是懂得法律的执法工作者要看, 更多的是一般公民要看。如果我们采写的法制新闻使用的法律概念、法律语言太多, 对一些法律条文缺乏形象化的描述, 一般公民就不太容易看得懂, 以致影响法制新闻的宣传效果。在《媒体称武大受贿案源自学生公寓承建行贿》语言虽通俗易懂但缺少规范性,以及法律意识的传播。记者采写的法制新闻要有分量, 刊登或广播后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产生“轰动效应” ,一要把握指导法制新闻采写的总方针。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了解中央一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 了解当前政法工作方面的中心任务。只有了解这一些, 记者采写法制新闻才能遵循正确的方向。二要把握一个时期法制新闻宣传的重点。法制新闻宣传的重点, 从法制的角度体现了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心。搞好经济建设, 是我们各行各业工作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 法制新闻宣传的重点应是执法部门如何通过依法办案、严肃执法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典型事例。三要把握一个时期人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写反映热点问题的法制新闻, 能够表达人民众的意见
三、结论
法制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除了具有普通新闻关于时效性、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等特征。法制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基本属性是它鲜明的法制性。它集合法性、严肃性、公正性、民主性等特征于一身,是涉及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作为贴近老百姓的法制宣传和推广的新闻报道形式,法制新闻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法制案例表现专业性的法律知识,来促进人们对于法制的了解和关注,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把握好语言的运用,新闻事实的表达合法,词语运用得当,语言通俗易懂的同时,宣传法律内容,传达国家法令,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法制宣传追求的是一种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②让人们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从而使人们在行为上服从宪法和法律。法制新闻报道,在传播法律信息的同时也起着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其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进行舆论监督,弘扬法制精神,保障依法行政,保证政令畅通,对执法者实行监督,防止其滥用职权。因此,法制新闻报道在其采写的过
程中应更加注重其规范性,以及其所承载的现代法律意识的传播。
本文发布于:2022-08-09 17:1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66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