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课
题评审书
三、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背景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
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
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
型人才”。“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专业设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
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
随着社会对劳动者技能素质要求的提高,国家对中职教
育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呈
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切
的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然而肩负着培养
技能型人才重任的职业教育却存在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
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理论性内容偏难、偏多,与实践脱
节,实用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中职教育的膨胀发展与
社会对技工人才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严重的不适应,制约了
中职教育的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1/1
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改革是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中最核心的
部分,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国家教育目
的和学校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改
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
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
要,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在职业教育岗位领域中探究与完
善。只有不断调查深透研究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
及出现动因,以目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当前社会发
展对中职人才的现实需求之间矛盾入手,对新形势下中等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分析课程
发展趋势的内部动力。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本
课题探究的主要项目。
(2)所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组在充分研究和领会《教育法》和《课程标准》的
基础上,对国外先进国家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现状和我国先进省市的通行做法,基
本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现状,分析出现的问
题,并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我校实际,对本校近五
年的课程设置进行数据分析、功能研究、效果评估,为课
题研究提供详实而科学的依据。为今后专业设置,教材及
1/1
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课程改革关系到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和核心问
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是进行深
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宏观理论导向。因此,通过本课题
的研究,我们将努力解决如下问题:
(1)调查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关系
现状。
(2)分析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供求矛盾出现的潜
在原因。
(3)分析研究国内省市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研
究的先进成果,并加以归类总结,分析其发展趋势。
(4)分析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原动
力,把课程改革落实到位。
(5)结合本校实际,探究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改
革新思路。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研究中,国外推行的世界劳工组织开发的职业培训
的技能模块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课程。这一
课程模式表明,职业教育课程应从工作需要出发,而不是
以存储知识作为课程开发的起点。它还表明一个技能型的
工作、一个工作任务可以按其工作步骤划分为不同的模
1/1
块,通过模块的叠加来完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在当
时给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很大启示。然而,这一课程是指向
职业培训的,针对具体技能的。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主
要形式是学校教育,还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而纯粹的针
对职业培训的MES模块课程,很难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
其次加拿大能力本位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知识点、技能
点,包括态度的分析非常详尽,特别是在对专项能力和综
合能力进行界定和综合之后形成的课程开发表
(DACUM),使得这一模式在学校层面的开发比较容易实
现。因此,成为当年中等专业学校特别推崇的课程模式,
并且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被称为核心阶梯式的课程也
具有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第一年强调宽泛的职业基础(不
是普通文化课基础);第二年强调职业大类的内容(不是
专业大类的内容);第三年强调职业专门化(不是专业专
门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为推广核心阶梯式
课程做了很大的努力和尝试,在全国开展了很多典型试
验。
后来,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被引入我国。澳大利亚培训包
实际并非课程,只是一个职业资格标准。在澳大利亚,任
何一个机构只要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都可以从事
1/1
职业教育和培训,都可以按照培训包来开发课程。因此,
培训包尽管强调了职业本位、能力本位的思想,但依然不
是一个可操作的课程开发模式,也并没有给出可操作的开
发方法。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已经开展了10多个年头,发
展还不平衡,个别省市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存
在着取向不明确,地方性职教特不明鲜,缺乏总体规划等
问题。国内外职教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为我们
进行课程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课程样式和经验。
(2)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课程将面临
新的改革。努力通过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让职业教育培养
的人才规格愈来愈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让职业教育
的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的
需要为最高目标,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岗
位技术标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点对接为指引,以
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学校实情,认真开展课程改
革,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理论价值
本课题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又具有较强的普遍
性。它将全面分析、阐述具有我国特的中等职业教育课
1/1
程改革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同时,还将
综合对比引入国外成熟的中等职业教育先进教育教学体
系,分析、比较中外中职教育在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
育课程改革方面的差异及结合点;研究先进的教学体系,
丰富和完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内容。
2、实际应用价值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复杂、涉及面广。课程改革牵涉
到学科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和职业的发展;课程改革还要
体现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要求。本课题的研究
盘活教学机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
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1)有利于促进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
职业教育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毕业生专业面
窄、动手能力较弱,不适应企业一线工作,导致学校人才
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一矛盾日
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国中等职业院校进行了广泛
的探索,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树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强调吸收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使人才培养更符合实际需要,不断适
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
(2)有利于分析、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
矛盾和问题。
1/1
(3)有利于创建完善可行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提高
学生的就业能力,顺利培养出出校门即“入门”到一线的
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文件,鼓励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查阅国内外先进成
功案例,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理论指
导。
(2)课程改革推动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校各级领导
对于此工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务科长亲自
主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资金投入、人员及实验设备方
面给予最大的支持,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
条件。
(3)本课题组主持人多次参与了国家级、山东省课题
研究,并主持山东省职成教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关
于中职学生厌学情绪的调查和研究》的调研工作,现已顺
利结题,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课题组多数人员具有多年一线的教学经验及实践
经验,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洞察能力以及
创业能力。人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
(5)在本校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正在不断尝试教学
模式、课程设置、德育培育等方面的改革,而且已经初见
1/1
成效。同时,在探索尝试过程中,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内涵
及实施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总结,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
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四、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全称是“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研
究”。旨在通过中职学校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分析其问
题及成因,拟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课程改革趋势,结合
实际,探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中职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
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的人
员,基本学制为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上教育阶段
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
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
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
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
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
课程:狭义的“课程”概念可以理解为某一学科或某一学
习方案的内容及其学习进程。广义的“课程”概念应该指学校
主要教育教学内容及相关材料的总和。包括全部学科课程
或学习方案的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育活动及隐
1/1
性教育内容(如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
研究依据:
(1)政策依据
《面向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
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
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专业设
置、课堂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
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部及各
级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发的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文
件的精神及要求,是从事本研究的政策依据。
(2)理论依据
国内外职教课程模式的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为我们进行
课程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课程样式和经验。
(3)实践依据
目前在国内外中职教育中已经产生了许多成熟且成功的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案例,例如:浙江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项目课程模式;上海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任务引
领性课程;广州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体系课程+学
科体系课程。在借鉴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
上,结合本地经济发展,自己创新和发明,在今天依然具
1/1
有很强的生命力。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
职业教育首先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谐发展为目的。其次,职业
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在课程上应更加关注职业岗位能
力的培养。着眼于世界职教课程发展趋势,从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立足于21世纪初我国科技发展和
现代化建设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力图构建符合专
业特点和职业的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教材系列,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毕业后就可顶岗实习;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人生观,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创业的能力。
研究目标:
(1)调研市场需求,更新教学观念,,实现“就业”与
“后续学习”能力的统一。
(2)调研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教材内容、教学计
划、课时安排等情况,实现专业设置“稳定”和“灵
活”,知识结构“宽知识”和“专技能”的统一。
(3)分析职业学校在校生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
心理素质,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及完善的人格,以
适应竟争激烈的职业环境,实现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和就业
1/1
创业课程模式的统一。
(4)探索职业学校课程模式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
设计)
研究内容:
(1)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的研究。
(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现状动因的研究。
(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原动力研究。
(5)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
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撰写
课题申报、评审书,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实验阶段(2011年7月—2014年1月)
课题实验阶段一(2011年7月—2012年7月)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制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确定子
课题。做好每学期的研究活动计划与总结,组织并召开课
题报告会,采用项目教学等形式将课题目标融入实际的教
学案例中,总结本阶段的成果,初步撰写子课题报告。依
1/1
据初步研究结果,调整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课题实验阶段二(2012年8月—2014年1月)
依据实验阶段一的成果进行实验效果评价,进一步对子
课题进行研究推敲,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结果及时总
结,调整对策,完成子课题报告,做好第二阶段的工作总
结。
(3)结题阶段(2014年2月—2014年4月)
研究成果分析并归纳总结,召开结题研究会,整理相关
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申报结题。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
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2011年4月—2011年6月:准备阶段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深入学习《职教课
程改革研究》《课程导论》等先进理论,探索新型的课程
模式,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现状和
发展趋势。
(2)2011年7月—2014年1月:课题实验阶段
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行动研究法、典型案例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田野调查法等,对五个子课题进行推敲、调
研、实验效果分析。
(3)2011年2月—2014年4月:结题阶段
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
1/1
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个相关的研究报
告。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资金投入、
人员配备以及设备配置方面予以了最大支持。为顺利完成
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课题成员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有多篇教学教育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在论文比赛中
获奖。
(3)课题成员都在教学第一线,分别担任着各个专业
的教学任务。可以一边从事教学实践,一边研究教学理
论,使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得到最好的检验。
(4)课题组成员富有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能
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并能独立制作多
媒体课件,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研究。
(5)市、县两级教科所的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保证了课题的研究质量。
(6)本课题拟用3年时间完成,时间上有保证。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课题成果为研究报告形式,主要由各研究阶段的阶段性
报告和综合结题报告构成。在课题预期时间内,进一步借
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同时认真学习其他兄弟院校
1/1
的经验,结合我校开展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情况,通过大
量的实证调查和研究,初步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课程改革
措施及系列文件。
(1)研究报告
(2)论文
(3)实验研究的典型个案
(4)数表分析、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5)获奖证书等
预期完成时间:2014年4月
1/1
本文发布于:2022-08-08 13:2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637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