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最后一卷历史2022

更新时间:2025-01-13 07:51:06 阅读: 评论:0


2022年8月8日发
(作者:告知书格式)

安徽中考最后一卷历史2022

一.选择题

1.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

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

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古乐》),

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的大再治水

的精神是()

A.公而忘私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D.宽以待人

2.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

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

“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

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

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3.《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竹

书纪年》记载商代第24代商王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股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王又作辟”“贞王闻惟辟”,学者注

释:“辟,刑”。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能证实商朝()

A.用刑罚来维持统治秩序

B.主张实行“礼治”

C.祖甲主张无为而治

D.郡县制度得到较好运行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C.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5.《贞观政要》载:贞观三年,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官员

“若惟署诏赦,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

皆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说明唐设三省的目的

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散宰相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加强中央集权

6.广东海上丝调之路博物馆中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船

体基本保存完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载文物约有6万到8万件,目前已

打捞出水的文物达6000多件。”不能从材料中推测出的历史信

息是()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南宋对外贸易发达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纸币世界通用

7.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博大精深,2021年,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中,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借鉴的中医学著作是

()

A.《牡丹亭》《西游记》

B.《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梦溪笔谈》

D.《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8.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道:“宗派、等级、享

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

和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该事件的必然崩溃。”

材料中的“该事件”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

9.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

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

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该观

点反映出太平天国()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肩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D.失败的根源是内外夹击

10.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老师梁启超宣

暂讨袁,一个用,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于25日宣布独

立,贵州亦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棋瑞和冯国璋均以有病为

推辞,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这从另外一面反映了辛亥革

命()

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开启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1.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并发挥了领导作用。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

有比辛亥革命更广泛的众基础,它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

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是()

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12.1978年秋天,小岗村将生产队的田地分给各家各户,实行

包产到户,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2006年1月25日,

一些村干部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要将土地合并,集中办农场、搞

养殖和旅游开发等。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表明()

A.分田到户不利于农业发展B.土地合并违背了国家政策

C.农村经济体制要适时调整D.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13.《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其第九表第三条中规

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

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

14.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租地农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租地农场主主要是一些富裕农民B.租地农场的土地所有权

全部归租地农场主

C.租地农场同市场的联系密切D.租地农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15.“他们联合抵制英国商品,袭击英国官员,组织了如波士顿

倾茶事件这样的抗议活动…他们还召开了大陆会议,就反抗英国

政策之事达成一致。1775年,局势已经极为紧张,英国军队和

殖民地的民兵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爆发了战斗。”这段叙述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C.法国大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

16.“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弾,在理论方面

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

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这本书”有关的人

物是()

A.但丁B.克伦威尔

C.拿破仑D.马克思

17.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

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伦敦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

的地位,而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日本经济也获得了发腰。材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包括

()

①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②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③战后美日国际地位提升④各国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8.国际会议是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出于私心,

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

下祸害,给人类带来灾难。以下会议能说明这一点的有()

①巴黎和会②九国华盛顿会议③26国华盛顿会议④雅尔塔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9.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

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

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社会保障政策B.强大的国防体系C.劳动安全保护法D.发

展农业生产

2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创立的两个学说

有过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

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对两个学说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解释了自然界进化演变的机制B.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

C.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D.助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

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

领主封建制……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去世才四年,秦王

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

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

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

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时,“府库并虚”,富商大贾们“财

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甚至“因其富厚,交通(勾结)

王侯”。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宋代儿童启蒙教育《神童诗》开篇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

书高”。宋时有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表明

宋朝读书风气盛行,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深刻而持久的烙

印”主要指什么?哪一改革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无为而治”的政策是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在思想方

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人社会观念的变化与宋

代采取的什么治国之策相关?谈谈你对这一政策的认识。

22.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

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开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

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

的地位。

【红船精神】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召开

的地点在哪里?

【长征精神】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会后,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

什么?

【抗战精神】

(4)日本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请写

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

现合作,请问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

是什么?经过多少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学习感悟】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我

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2-08-08 09:5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63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站长QQ:55-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