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复习重点
题型:
不定项选择题——20分,10个
名词解释——20分,5个
材料分析题——20分,2个
简答题——20分,2个
论述题——20分,1个
1、北美印第安人对美国近代文明兴起的贡献笔记本上
(1)北美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先驱,是北美近代农业的奠基人。
(2)北美印第安人是欧洲探险者和移民始祖的指路人。
(3)北美印第安人为美利坚民族文明增添了光彩。
2、进入西班牙发现地的英国人有哪些?P7
(1)第一个进入西班牙发现地的英国人是约翰.卡波特(1497年抵达拉布拉多)。
(2)1576年,马丁.弗罗比歇到达北美的哈德逊湾北部。
(3)1578年,吉尔伯特获得特许在北美占有无人居住的土地,西班牙人袭击而失败。
(4)1579年,弗朗西斯.德雷克抵达俄勒冈
(5)1584年,沃尔。雷利爵士将占领的佛罗里达北部地区命名为“弗吉尼亚”。
3、《五月花公约》名解P14
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六十六天的漂泊之后,一艘名为“五月花”的大帆船向
美洲陆地靠近。船上有一百零二名乘客。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
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抛锚。为了建立一个大家
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
公约》,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
依法而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
内容: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
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
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
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
体组成公民政体,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
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
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它的意义几乎可以与英国的《大宪章》、美国的《独立宣
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文献相媲美。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
字之上,信仰,自愿,自治,法律,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
原则,今天美国总统宣誓就职时依然是手按《圣经》,向全体公民保证遵从和信守宪
法与法律。
4、最早发展起来的五个工业部门P28
木材业,造船业,纺织业,冶铁业,捕鱼业。
5、两个公司土地变化特点P22
(1)弗吉尼亚公司
1624年该殖民地已经实现了私有化,并引入了代役租及长子继承制等封建制残余。
(2)普利茅斯公司
土地虽然私有化了,但是没有引入代役租也没有引入长子继承制,长子只得双份。“无
偿分配”是其特点。
两个公司于1614—1629年完成了公司土地私有化过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为它决定了“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是“转向新经济的第一步”。
6、培根起义的原因、导火线(1676年8月—1676年10月18日)P32
(1)原因:
由于航海条例的打击,烟草价格暴跌,再加上粮食连年歉收,以及不合理的捐税制
度等,使北美殖民地广大农民众及小种植园主面临破产。弗吉尼亚总督W.伯克利
独断专横,选举权的规定也异常苛刻。
(2)导火线:
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印第安人为夺回自己失去的土地对边疆村庄进行的袭击(对印
第安人的战争1676年8月)。
7、“大陆会议”不愿宣布独立的原因P47
(1)殖民地对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本质还认识不清楚,因而存在一个要不要起来反抗
的问题。
(2)人们对殖民地与英帝国的关系还认不清,因而存在一个该不该效忠英王的问题。
(3)人们对殖民地本身的地位和力量估计不足,因而存在一些敢不敢独立的问题。
8、《常识》名解P47
1776年1月,托马斯.潘恩发表了《常识》。内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是“纯粹是君主政体”。
(2)英国可以称为是北美殖民地的“母国”吗?
A.是欧洲而不是英国才是北美人的母国。
B.一个大陆不能忍受一个小岛的统治。
C.大不列颠很难对殖民地实行有效的治理。
(3)关于殖民地是否能取胜,《常识》认为力量在于团结,不在于人数多寡。
《常识》流传之广,今天的读者难以想象。;《常识》一书还为《独立宣言》铺
平了道路。为美国从英国殖民中独立出来辩论,批评英国国王残暴无能,认为独立后
的美国应该建立共和国。
9、《独立宣言》名解P51
10、美国《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
并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1776年7月4日,此宣言由第二次大陆会议在
费城批准。7月4日从此以后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杰斐逊在起草宣言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要的宣示是“人人生而平等”。
(1)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人权原则。宣言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政治愿望。
(2)宣言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暴露了美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
(3)《独立宣言》的发表对发动众进行独立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11、北美反英独立战争时间、经过、结果P51
(1)时间:1775年4月19日来星顿的声开始,到1781年9月英军约克镇投降结束,
历时6年半
(2)经过:A.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来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
一
B.1775年6月17日,在邦克山发生的第一次战役中英军失败,撤出殖民地。
C.1776年7月6日,美利坚人宣布独立。
D.1777年获得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萨拉托加大捷: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E.1778年,法国承认美国独立,签订法美同盟条约。
F.1779年,法国和西班牙组成人型联合舰队准备进攻英国本土,英国主力集
中防守本土:法英多次海战;法美联合攻击萨凡纳失败。
G.1781年9月英军约克镇投降。
(3)结果: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
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12、各州在批准宪法过程中的斗争(哪些州、哪些激烈、怎样斗争)P65
(1)弗吉尼亚,马赛诸塞,纽约州。
(2)批准宪法的斗争之中,一方是支持强大中央政府和批准宪法的联邦主义者,
另一方是反联邦主义者,反对宪法的起草和批准。(纽约州州长:乔治.克林
顿,是反联邦派的领导人)。激烈斗争:10月4日,乔治.梅森在费城出版的
《邮报》上发表文章,将其不同意见公之于众。10月10日埃蒙德.伦道夫在
弗吉尼亚众议院陈述拒签的原因,并且要求召开第二次制宪会议。10月18
日,埃尔布里奇.格里在马赛诸塞陈述其缘由。是反联邦派的指导思想是:管得
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他们在各州进行是反联邦活动和言论。1788年,
在弗吉尼亚不仅有退出制宪会议的反联邦党人,反对派还得到里查德.亨利.
李等人的支持。反联邦派甚至在其首府发表“阿尔巴尼亚宣言”。
(3)斗争:为了反击反联邦派,汉密尔顿在1787年10月21日以“联邦党人”的
名义发表第一篇论文,之后与其他人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都系统
地阐述了将要建立的联邦制是联邦制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是复合共和国,
对人们的民主提供了双重保障的思想,有力推动了宪法的批准过程。联邦党
人的文章还没有出完,在1788年6月弗吉尼亚和纽约就通过了新宪法。加
上联邦党人的威胁:如果纽约州不能批准新宪法,纽约州就将作为单独的州
与之独立。最后真正通过了新宪法。
13、第一届联邦国会、相应领导P67
1789年第一届联邦国会安排了合众国总统的选举,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合众国第一任
总统,就职仪式在纽约联邦厅举行,纽约市委共和国临时首都。并且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领导:总统:华盛顿副总统:约翰.亚当斯众议院议长:弗雷德里克.A.米伦伯
格。国务卿:杰斐逊财务部长:汉密尔顿陆军部长:亨利.诺克斯总
检察长:埃德蒙.伦道夫
14、美国国家体制的特点P69
(1)它赋予总统以很大的权力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
B.以总统为首的内阁得以独立于立法机关之外。
C.内阁只是总统的一个集体顾问班子。
(2)它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又给各州保留了很大的自主权。
(3)实行行政,司法,立法互相分立又互相制衡的原则。
美国议会民主制的的最大特点,不在于“三权分立”而在于地方分权,通过相互制衡
把权力集中在最高权力机关的大多数人手中。
15、美国立国过程结束、建国时代开始的标志P73
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订和1789年联邦政府的建立,标志美国立国过程结束,也是建国时代
开始的标志。
16、杰汉之争名解P73
(1)背景:独立战争的胜利,主要是政治上的胜利,经济死很脆弱,美国在很长一个时
期还处于对英国和欧洲的依附地位。
(2)争论:A.汉密尔顿:他成为以工商业立国的积极倡导者,主张迅速改变美国的农业
国地位,以便与欧洲列强抗衡。工业立国思想,所关心的是国家的强盛,主要从经
常上立论的。
B.杰斐逊:他是以农立国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建立一个以小农为主体的民主共和国。
杰斐逊的以农立国,主要是从政治上立论的。
17、西进运动(时间、过程、特点、影响)P108
(1)时间: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过程:独立战争后特别是1812—1814年的第二次英美战争之后,大约半个世纪的时
间,西进运动兴起和展开,十九世纪中叶进入高潮,据统计,从1783年至1860年
美国领土扩大了两倍半,由原来的8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00万平方公里。十九世纪
末和二十世纪初基本结束,几乎贯穿美国近代化的全部进程。
(3)特点:A.西进运动具很强的扩张性。
B.推动美国向西扩张和拓殖的动力,来自土地投机家,普通的农场主和奴隶主这三
大社会势力。
C.西进运动集众性移民,领土扩张和大规模开发于一身。
D.联邦政府极力支持西进运动。
(4)影响:A.激发了美国人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
B.提高了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对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起飞具有重
要的意义。
C.促进了西部开发。
18、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的冲突和妥协事件P141~145
(1)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
1804年,联邦政府规定以北纬39度43分为分界线,北部为自由州而南部为蓄奴州。
无论是北方废奴派还是南方蓄奴派,都希望在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上利于自己的方式解决,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肯塔州参议员亨利.克莱提出: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从马萨诸
塞州划出缅因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把分界线改为36度30分。双方冲突得到解决。
(2)1850年妥协与“威尔莫但书”
随着40年代美墨战争的爆发和结束,关于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德克萨斯等地是以
自由州还是蓄奴州加入联邦的问题又被提出来,引起了争议。国会拿出了所谓的:“威尔莫
但书”:新墨西哥和犹他加入联邦时奴隶制问题尤其自行决定,并允许南部奴隶主到北部自
由州搜捕逃奴。这些妥协吧也是由亨利.克莱提出的,南北冲突得到缓解。
(3)1854年“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
1854年国会通过的取消限制奴隶制扩展到西部新开发地区的法案。19世纪以来,
美国领土迅速扩张,在密苏里河以西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前往垦殖的人日益
增多,要求建立新州。该地区在北纬36°30’以北,按密苏里妥协案(1820)规定,应以
自由州加入联邦,但奴隶主凭借在政府和参议院中的优势,力图在这一地区扩大种植
园、畜牧业,主张实行奴隶制。1854年1月23日,参议院领地委员会主席、民主党
党魁道格拉斯向参议院提交了这一法案,宣布密苏里妥协案和1850年妥协案作废;
奴隶制的实施不应受任何地域限制;新开发地区实行何种制度,应留给当地居民或其
代表决定,即所谓“平民主权原则”。这一法案引起全国长达4个月之久的争论。该法
案通过并且规定,堪萨斯准州延伸至北纬州以南(堪萨斯与科罗拉多大部),内布拉斯
加准州包括密苏里河以西,北纬州与加拿大之间的地区。从此奴隶制的扩展不再受地
域限制,不断推向北部。反对该法案的人于1854年7月组成共和党。工业化和奴隶
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酿成了堪萨斯内战,最后导致南北战争。
18、内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大题P165
(1)在内战期和重建期间,由共和党控制的联邦政府,在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此法
令极大鼓舞了移民者的积极性,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机器发展。
(2)联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北部工业家的政策,给工业化的发展以极大的刺激。
(3)随着黑奴制的废除,奴隶制种植园解体。
南部农业社会变化:A.在“自由民”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自耕农阶层。
B.形成了一个以分成农为主的新的土地关系。
C.兴起了一个以北方资本为动力的新兴工业家阶层。
(4)刺激了美国铁路事业的大发展。
19、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大题P168
(1)南北战争以后,联邦政府在战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际上已为战后的经济腾
飞准备了条件。
(2)内战后美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在19世纪三十四年内迅速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894
年其工业产值已居世界首位,到20世纪20年代已实现工业化。
(3)内战后,资本主义在美国农业中的扩展,以磅礴的工业化浪潮为动力,取得了显著的
成就。
(4)内战前后,与美国的工业化运动相联系,经济组织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进了
经济的飞速发展。
(5)科学管理在美国的诞生和运用,很快就转换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飞速
发展。
20、美国农民改革运动P191
美国的农民运动时商业农民的运动,当时的口号是“反垄断”,分为三个阶段:
(1)60年代的格兰奇运动
目的是:通过宣传教育,合作运动和社会改革来帮助农民摆脱困境。
(2)70年代的“绿背纸币运动”
(3)80年代的“人民党”运动
1892年2月,人民党成立,在1896年人民党与民主党合并。
美国农民运动的三大特点:
(1)运动参加者是商业农民而不是传统农民。
(2)有广泛的众基础,其规模在世界农民史上堪称之“最”。
(3)缺乏严密的组织,其纲领没有越出社会改革的范围。
21、进步运动名解P199
(1)背景:从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美国历史被称为“改革时代”。其动力来自战
后逐渐兴起的进步主义思想以及民粹主义和工人运动。
(2)1903年美国引发了“黑幕揭发运动”,社会舆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推动了这场
“黑幕揭发运动”。但是社会舆论的口号就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
(3)进步运动的内容:A.政治改革。B.经济改革。C.社会改革。
(4)意义:进步运动时美国继民粹主义改革后的第二次改革高潮,是现代美国社会保障制
度的起步阶段,进步主义是新时期美国历史发展的动力。
22、西奥多.罗斯福名解P203
西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昵称泰迪)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
美国历史学家、政治家,第26任总统(1901-1909)。曾任海军副部长,1900年当选副总统。
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莱(WilliamMcKinley)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他继任成为美国总
统,时年42岁,成为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他的独特个性和改革主义政策,使他成为美国历
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2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P216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出台和大棒政策的实行,就是其全球战略得以展开的突出表现
(1)背景:19世纪末美国政府针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提出的对华政策。19
世纪末,列强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与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一时无力
兼顾中国。美西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9月6日训令美国驻英、
德、俄、法、日、意六国公使,向各驻在国政府提出这一政策照会。。由于这一政策
承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各国皆无力独占中国,所以到1900年2月,各列强国家先
后表示赞同。
(2)对中国的“门户开放”
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
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都实行这个原则。
(3)影响:A.它标志着美国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侵华政策。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
B.它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
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C.门户开放政策使美国在列强侵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美国更
积极、更活跃地参加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角逐。
24、威尔逊名解P224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
统。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级知识分子,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
长等职。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
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迄今为止,他是唯一拥有哲学博士(Ph.D.)头衔的美国总
统(法律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
25、简述美国海外扩张和殖民体系的建立P207
(1)美国海外扩张的理论—海权论
马汉提出此理论,其中心思想:掌握制海权;外线作战和发挥海权力量。海权论成为了美
国海外扩张的指路星辰。
(2)美西战争
此战是美国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经过了菲律宾战役;古巴战役和其他战役,最终打败
了西班牙,美国夺取了菲律宾。此战以后,美国的海外殖民体系就基本形成了。
(3)门户开放和大棒政策
门户开放和大棒政策出台和推出后,中国和拉美迅速成为美国海外扩张的两大中心,其态
势已经具备了全球扩张的性质。美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4)美国在一战中争夺世界领导权的尝试
美国从中立转向加入协约国阵营,并且大发战争财,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为战后的债权
国,但是美国争夺世界领导权的计划受挫。此时美国企图建立世界霸主地位的条件暂时还不
成熟。
(4)威尔逊的“新自由”及其改革
威尔逊虽然在外交上“失去和平”,但是在内政上搞“新自由改革”,但是其政策带有更多
的理想主义彩。
26、美国实用主义P234
美国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
露头。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
实用主义组织。实用主义的三大创始人:皮尔斯,詹姆士以及约翰.杜威。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
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
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皮尔士所表述的这一观点中:
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
供信念(“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
27、美国经济繁荣的3大支柱产业P261
汽车业;电机业和建筑业。
28、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直接原因P262
(1)一战的巨大影响。一战期间,为了战争的需要,国家调动一切因素配合战争,包括一
切必要的经济因素,这使美国的工业产量急剧上升。
(2)大规模生产(批量工业生产)在工业中的采用。自动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是大规模生
产的三大要素。
(3)分期付款的普遍使用。
(4)一些不太直接的因素—销售及其销售制度;科学技术的普遍运用;科学管理的普及等
等。
(5)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29、评述罗斯福新政论述P274—294
(1)内容:A.整顿银行金融体系。
B.推行《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
C.调整农业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F.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生产。
G.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历史意义:
A.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增加政府信任度。
B.改善人们生活,缓解贫富差距。
C.发展资本主义,避免走法西斯道路。
D.为二战战时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成为了民主国的兵工厂。
F.国家干预经济得以实践。
(3)不足:
A.为以后的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B.不能从性质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30、珍珠港事件名解P298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
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
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
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
的攻击。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31、肯尼迪上台执政措施P314
1961年1月肯尼迪上台时,美国正面临着生产过剩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局面;在国际上,
美国的实力地位也遭到了严重的挑战。肯尼迪以“新边疆”开拓者的姿态进入白宫。
(1)他大幅度增加军费预算,以确保美国在核军备、空间竞赛和非核武器方面的对苏全面
优势;
(2)实施反“贫困”计划。从1961年起开始实施区域发展条例有关开发阿巴拉契亚山区的
一系列计划。
(3)缓和种族矛盾。1961年4月3日起实现第23条宪法修正案,使得哥伦比亚特区的黑
人有选举总统的权力。
(4)1962年的“民权法案”成为他执政期间社会改革的重要标志。
32、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联邦基本国策P322
(1)二战后,美国注意到了发展科技与维护霸权的关系。
(2)落实科技开发计划。
(3)肯尼迪的“新边疆”口号—探索星球,征服沙漠,消除疾病,开发海洋。
(4)加强地方政府,工业界和大学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向工商业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
(5)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海洋技术等方面,并且取得可观的突破。
33、高科技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P335
(1)只是资本正在改变资产阶级的结构。拥有高科技知识的专业人员把高科技看做资本并
且直接转换为生产力,创造了财富。
(2)高科技在改变中产阶级的成分。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从而大大改变了传统的
所谓“白领工人”的数量和成分。
(3)由于高科技革命,传统的工人阶级的成分和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综上所述,美国的社会正逐渐地由典型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在这个新的社会
里,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文化素质极大提高,其结构和性质都与古典资本
主义有越来越多的不同。
请大家认真复习,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本文发布于:2022-08-08 09:3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63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