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法学
门类:社会学类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社会工作与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社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区发展、
组织与管理、心理咨询、社会发展项目的执行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适宜在党政机关、工青妇等社会团体、
新闻单位及人口、劳动、环境保护、城乡发展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北京师范西北师范
112A23A
A+山东大学
大学大学
华中科技中南民族
213A24A
北京大学A+
大学大学
华中师范
314A25A
A+江南大学西南大学
大学
长春师范
415A26A
南京大学A+吉林大学
学院
华东理工南京师范内蒙古农
516A27A
A+
大学大学业大学
浙江工商武汉理工
617A28A
中山大学A+
大学大学
西华师范广西师范
718A29A
郑州大学A+
大学大学
中国人民安徽师范
819A30A
A+贵州大学
大学大学
福建师范
9A20A31A
深圳大学安徽大学
大学
南京理工长春工业
10A21A32A
武汉大学
大学大学
华南农业
11A22A
南开大学
大学
B+等(49个):泰山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西藏民族学院、集美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淮
阴师范学院、东北电力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苏州科技学院、黑龙江科技学
院、西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广州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沈阳师范大
学、苏州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淮阴工学院、大庆石油
学院、济南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
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新疆大学、西华
大学、南通大学、南昌大学、青岛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商丘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复
旦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宜宾
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B等(49个):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北
京农学院、桂林理工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浙江理工大
学、首都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兰州商学院、临沂师范学院、江汉大学、
乐山师范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财经
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江西财经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理工
大学、河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云南财
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辽宁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河北理工
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华北电力大学
C等(32个):名单略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
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
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
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
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工实践
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应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了解社会学
的理念和方法;
◆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社工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体走出困境,从
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
◆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
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
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与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险与社会福
利、社会环境保护、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会调查
方法、社会统计学等。
实践教学:课堂讨论、社工实践、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4—16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社会学。
就业数据
表1社会工作学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
黑龙
江
0.33
0.00
1.20
0.95
0.18
0.34
2.45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11.518.881.320.337.571.32
2002年
25.004.610.660.330.330.990.33
10.177.122.710.684.751.02
2003年
23.396.541.020.000.342.710.68
24.7013.863.010.607.830.60
2004年
5.422.410.000.000.000.000.00
17.148.574.290.488.100.00
2005年
10.004.291.430.480.950.480.00
9.4311.973.330.743.510.55
2006年
7.583.144.250.370.370.740.55
7.9818.173.740.172.721.02
2007年
7.302.212.720.511.021.021.02
5.7911.473.012.784.012.12
2008年
9.134.793.901.341.111.671.00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302.635.920.665.590.001.320.000.330.330.330.000.330.000.990.000.99
4.752.038.472.030.680.002.032.030.340.000.000.340.000.000.000.000.34
4.226.0213.861.816.631.81
10.003.3315.710.486.670.48
20.150.3717.741.115.730.74
4.581.1922.072.557.641.53
1.781.009.021.4510.130.89
0.60
1.90
0.55
0.51
1.11
1.20
0.95
0.55
2.89
6.01
2.41
0.00
1.66
3.06
3.67
0.60
0.48
0.37
1.70
2.12
0.60
1.90
0.55
0.34
2.00
0.00
0.00
0.00
0.34
1.89
0.60
0.95
0.18
0.51
1.11
0.00
0.00
0.18
0.34
0.56
0.00
0.00
0.18
0.34
1.11
0.00
0.00
0.00
0.00
0.22
0.00
0.00
0.18
0.51
1.34
表2社会工作学专业单位性质流向百分比(%)
科研其他医疗其他其他录取
高等金融国有三资其他自主自由就业待就
机关设计教学卫生事业部队灵活研究出国
学校单位企业企业企业创业职业率业率
单位单位单位单位就业生
2002年
14.141.329.542.630.006.253.6219.415.269.210.000.00
--
13.491.3286.1813.82
2003年
8.140.3412.884.070.003.392.3716.614.417.801.690.00
--
13.220.3475.2524.75
2004年
6.060.875.631.300.005.193.0319.914.336.061.730.00
--
24.682.6081.3918.61
2005年
5.100.574.820.850.853.970.859.073.1212.180.280.000.856.5228.902.8380.7419.26
2006年
4.990.121.220.730.003.650.613.534.2624.240.240.243.782.0719.851.3470.8729.13
2007年
3.620.231.631.050.122.22
-
5.834.5520.890.120.003.6211.3219.723.1578.0721.93
2008年
3.970.271.172.080.183.43
-
5.326.3225.900.090.364.337.9414.892.1778.4221.58
综合介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地震、旱灾、火灾等自然灾害而遭受重大
损失,当一个人由于天灾、人祸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你也许会捐钱、捐物去帮助这些灾区和不幸者。
但你是否想过我们可以使救抗灾工作更有效,可以创造一个完善的社会机制使丧失劳动能力者生活得更美
好。这便是社会工作专业所面对的问题之一。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学科,以社会福利计划和社会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
研究社会问题的规律及解决办法,促进个人与集体的发展。她关注那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某一方面受到
损害的个人、体。促进社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项工作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我国地域辽阔,客观上遭受自然灾害的指数较高,再加上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致使自然
灾害频繁发生。此外,我国人口多,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也日渐增多。随着我国社
会人口老龄化到来,许多社会工作要做。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和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尤显突出,
这也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作为一门科学,社会工作的体系已渐趋完善,国内大学该专业
课程的设置也日趋完整。现实状况既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向社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
求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出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具备社会工作能力,
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
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的高级人才。
社会工作虽有广阔发展前景,但是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我国)还不太为人所了解。广大高中生对社会
工作更是知之甚少,这直接影响考生报考时的专业选择。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回顾说,当年报考专业
志愿时,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不太好的专业,把她作为第二志愿专业,把法学选为第一志愿专业。但法
学专业的竞争力太强,分数较高,他被转到社会工作专业。刚开始还怨天尤人,怪自己命运不济,被“扔”
到这个“烂”专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该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状况都很看好。本科毕业后,授予法学或哲学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且遇将近一个世纪的充实、修正和完善,已发展成一门拥有一定理论和
专门技术的实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等许多著名学府设有社会工作
专业和专门研究机构,本专业毕业生出国学习或在国外工作机会都比较多。
就业状况及趋势
作为一门以助人为宗旨的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已经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专业起
源于19世纪的人道主义运动,社会工作专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以利他主义为指导,运用专业助人
方法和技巧帮助遇到问题的个人、体和社区以实现受助对象的最大福利。社会工作专业在现代国家的社
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实现民众福利的有效机制。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始于19世纪末。随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建立,社会工
作专业作为一个国际通行的专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IFSW)到1996年为
止已拥有56个成员国。现在,全世界已经建立起了500多所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教育在欧美各国、
亚洲的日本、中国的香港、台湾均发展良好,它们所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所在国或地区的社会保障
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上知名的社会工作教育机构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
院、芝加哥大学社会服务行政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社会福利学院、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
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政策系、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等。
社会工作专业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办伊始即十分重视社会服务
专业人才的培养,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之先河。社会工作教育在20世纪30—40年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
展,国内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相关课程的高等院校达到了20余家(如燕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金
陵大学、齐鲁大学等),并出现了曼阳初、雷洁琼等著名社会工作学者。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各大学的社会学系被取消,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随之停止。
在30多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主要依靠政府机构及各种单位应对社会问题,解决社会成员的困难,其
中以民政部门的工作最为突出。民政工作成为具有中国特的社会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政府包办一切和企业(单位)办社会的思路逐渐被抛弃。小政府、大社会思路的提出
和企业(单位)社会服务职能的外移使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成为必然。1987年,北京大学与国家民政部签订
协议合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为这个重建的专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1988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
学社会学系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内地重建的标志。此后,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都设立了这一专业。
进入90年代,社会工作专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91年,由国家民政部直接领导的中国社会工作者
协会正式成立。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袁方先生担任协会首任会长,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走上了组织化的轨道。
1998年,国家教委修订本科专业目录,社会工作专业依旧被保留,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新的机遇。目前,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的层次涵盖硕士、本科、大专三个层次。90年代,国内又有多所重点
大学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目前,
开展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高校主要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等。
社会工作专业的重建和发展得到了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雷洁琼、吴帧、袁方等的关爱,并且
得到了国家民政部原部长崔乃夫、副部长阎明复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海外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的大
力帮助。目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博
士生导师王思斌,民政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卢谋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苏驼、关信平、华东师范大学社
会学研究中心教授吴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陆士帧教授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重要的攻坚阶段。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引发了
众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国有企业亏损导致大批职工下岗,人们收入差距拉大导致新的贫困人口,家庭变迁
促使单亲家庭增多,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引发城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青少年犯罪上升,社会竞争激烈引
发人们心理疾病频发,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养老、医疗等急需解决的问题。社会问题和社会弱势体的
大量出现,呼唤社会建立安全和稳定机制,为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
障制度的改革也日益深入,社会保障体系的重新建构需要新的实现机制。以上这些因素都为社会工作专业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领域,也为有中国特的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创造了充分的条件。90年代以来,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在实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区建设蓬勃开展;社会福利改革日益深化;以中国
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社会公益组织(非营利机构)的发展;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
活动的兴起等,成为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亮点。这些事业的蓬勃开展需要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加入,
因此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的开展方兴未艾。
专业就业状况
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涵盖社区组织与发展、社会福利行政、福利服务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
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矫治社会工作、工业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研究等,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部
门包括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社会公益组织(非营利机构)、教育、
医疗、司法等。随着国家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各领域社会工作实务的蓬勃开展,
各领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社会工作专业重建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迄今为止专业培
养的毕业生不足千人。
毕业生就业大都进入了专业相关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就职的部门大多为政府部门和相关的事业单位,
工作较为稳定,有助人的成就感和稳定(属于社会中等水平)的收入。社会工作这一职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
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并要求工作者富有爱心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有志于从事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强修养。
在“九五”计划期间和即将到来的“十五”计划期间,我国都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政府的
重要工作。国家逐渐加大了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投入,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
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发展迅猛;近年来国家对城市
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城市基层领导干部专业化要求提高;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福利事业
急需发展,这些领域成为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热点。而其他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
教育、医疗、司法等领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一直有稳定的需求。因此,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走势被整个社
会所看好。
毕业后从事基础性工作与前沿性工作皆可。
社会学因其自身的特点,故有广阔的就业领域,既可从事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又可从
事紧跟时代发展的前沿性工作;
政府和科研人员——分析社会问题,提供解决良策;
社会工作者——热心社会事务,扶危济困;
企业公关人才——运用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解决企业与人的问题;
市场调查与分析专家——运用调查分析方法与技术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
院校分布(部分)
云南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
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
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
江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南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集
美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
南民族大学、广东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理工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内蒙古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东北林业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
京晓庄学院、浙江财经学院、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江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
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
学院、贵州民族学院、新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本文发布于:2022-08-04 13:3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563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