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机关行政管理的几点思考
兰祺
[内容摘要]机关行政管理是一门科学。而加强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更是一门大学问。本文通过加
强机关的规范化等行政管理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几点建议:一、保持
政治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提高法律意识,养成人人遵纪守法的习惯;三、加强
思想建设,建设奉献型、创新型“两型”机关;四、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抓好队伍;
五、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养成密切联系众的好作风;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关键词]机关行政管理规范化效率
机关行政管理建设是一种规则、秩序和法治意识。其重要性体现在:一方面,党的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一语中的,当前行政效能
上存在的种种弊端,其根本缘由在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滞后。在公务服务日益成为各级政
府职能主流之义的同时,许多行政机关依然耽溺于传统的官僚体制和“官本位”意识中
不能自拔,角转换不及时,职能转变不到位;“人治”思维大于“法治”思维,视“依
法行政”如同儿戏,“权大于法”、“人情重于法”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此一来,“行政不
作为、乱作为”,“买人情、卖人情、送人情”,以及为了个体利益侵犯公共利益、违法行
政等问题便在于难免。对此,唯有从主观上树立法治意识,从客观上理顺整个管理体制
和社会秩序,才能起到从根本上规范行为,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另一方面,机关行政管
理体现的是一种正义、诚信和社会品质。机关建设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井然的社会氛围,
必须有全社会的正义、诚信和品质来保障。前几年,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的“三鹿事件”
之所以引起社会轰动,就因为其不仅仅是几个无良商人道德缺失的“出位”之举,而是
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了一个社会品质的问题,换句话说,它挑战到了社会“诚信”的底
线。“三鹿事件”以及类似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机关行政管理极其失败的例子。如果机关管
理一开始就从根本上到位了,那么在整个社会主流品质趋好的环境下,这些不法商人的
勾当就不会轻易得逞;如果当地的行政长官脑袋里时时铭刻着“正义”与“诚信”,也就
不会在事先众有所反映之时放任自流,以造成如此这般难以收拾的局面。第三,机关
行政管理体现的是一种作风、质量和行政规范。如果说前面两点体现的是机关行政管理
的内在目标,那么这一点要体现的是则是其外在目标。机关行政管理偏重的是行政人员
行为的修养,结合工作作风、质量,其最终重塑的是一种党委、政府机构的良好社会形
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
1
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而机关行政管理,是指各级政
府及职能部门,为发挥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目的而对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和工作环境进行
的管理活动。机关行政具有综合性、协调性、辅助性和繁杂性。机关的行政管理主要包
括对办公事务、会议事务、行政文书事务、秘书事务和后勤等的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民主政治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水平,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背景
下,政府作为执政党方针路线的执行者,必须认真倾听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高度
重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主张,全面保障和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因此,加强机关行
政管理,推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是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正确道路。
在工作中,我发现我所接触的一些机关单位的行政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
乏具体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在许多工作项目中,行政策划、决策、执行、协调、信息、
监督各个环节的衔接上不尽完善,导致行政效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1.各部门职责不清,遇事相互推诿。2.财务管理较为死板,后勤保障力度
不到。3.工作部署欠缺框架,导致具体办事过程中程序混乱。4.事务谋划不足,导致效
率低下。5.管理缺乏有力的章法,指挥系统力度不够。6.问题繁杂,不能直面解决,回
避唯恐不及。7.机关单位为“铁饭碗”,有些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摆不正“人民
公仆”身份位置。……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是完全能够纠正和克服的。因为机关行政管
理机制的设置是种技术,而具体的管理则是种艺术,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作风和党性是
灵魂,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机关行政的管理应该是可以灵活应变的,应该是切实可
行的,应该是有强大的执行性的。
就如何加强机关行政管理,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保持政治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保持革命政治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是十分重
要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曾经在加强中青年干部自身建设座谈会上指出:“党员领导干部不
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如果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
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就会身败名裂。因此,一定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
问题”。
一是要树立革命理想,反对追求个人至上的错误倾向。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深刻
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
始终是我们国家、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要摆正个人追求与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要坚决反对追求个人至上的错误倾向。二是澄清认识,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
信念。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自己的利益有关”。①实现人类共产主
义理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坚定
信念。三是正确对待权力,树立正确的生人观,坚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1939年,
刘少奇同志②专门撰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对共产党员修养的必要性、内容和
方法等作了深刻、全面的论述。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途径。
他说,共产党员必须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坚决摒弃权力私有化、
商品化的倾向,用理智克制欲望,用正气驱逐污尘,永葆机关干部的政治本和浩然正
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法律意识,养成人人遵纪守法的习惯
美国著名法学家庞德③曾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健全,不是看它颁布了多少
法律条文,而是这些是否入民众内心,并为他们所接受”。因此,法律实施的基础在广大
干部和众知法、懂法、守法。一是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学法、懂法、
守法的好风尚,促进全民族法律意识的提高。二是要强化宪法观念。三是要提高机关行
政单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听法制讲座、参加法制培训、参加普法考试等形式,
努力提高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要建立起有利于提高公民法律意
识的外在环境。五是要严格执法,用事实促使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三、加强思想建设,建设奉献型、创新型“两型”机关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先争优调研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
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建设效率型、责任型、学习型、服务型、廉
政“五型”机关。加强“五型”机关建设,既是机关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机关行政单位要以创建“五型”机关为重要载体,深刻
领会、准确把握、积极探索加强“五型”机关建设的方法途径,通过创建“五型”机关,
切实推进创先争优和党的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全面提高机关单位的执
政能力和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奉献型”是对“服务型、责任型”机关单位的深化和强化,要求机关工作人员牢
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围绕抓好“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执政兴国的第
一要务,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众、服务社会。《党章》中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
身,甚至牺牲”体现的主题就是“奉献”,它也应该成为中国公务员队伍的“军魂”。
3
“创新型”是对“学习型、效率型”的深化和强化,体现了我国当前政治体质改革
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
创新就没有发展。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围绕中心工作要大胆地解放思想,敢于突破
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和既有模式,在改革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在实践中丰
富和完善思想,用实践成果促进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创新。二要在工作机制上创新,积
极探索机关内部管理方式,建立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考评机制。三要在工作方法上创
新。引导鼓励机关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要在激励机制上创新,
把创新作为评选先进、评价干部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激发全体干部锐意进取、开拓
创新的积极性,营造机关干部人人想事、个个谋事、争相做事的创新氛围。
四、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抓好队伍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制度,机关管理和工作行为以及作风
建设就失去了规范,要建设规范型机关,必须从制度抓起,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有行政策划、决策、执行、协调、信息、监督各个环
节能衔接良好的机制体系。其次要严格执行制度,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维护制
度的权威和尊严。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执行,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务规范化,
进而推进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的建设。如:资中县人民法院近年来,围绕“严管队伍促
审判、审判管理增质效、能动司法铸和谐、夯实基础强保障、高位求进谋发展”的工作
思路,以“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司法民生、司法公信、法院文化”六大工
程为抓手,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
市法庭前列。单位共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次,是四川省第四届“人民满
意公务员集体”。
要加强事务实干性建设,与干部队伍的建设结合起来,以解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
出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实干”用人导向。一要夯实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有“一沉到底”的求实工作作风,对待具体的重点工作项目要当成“打好一场战役”,
应该有谋划在先,拟定科学的章法体系,责任到位,令行禁止,保障得力。三要有不解
决问题不罢休的攻坚意志。彻底摒弃“工作总是谋划在文件上、布置在会议上、落实在
口头上、效果在媒体上、经验在简报上”的工作行为,而应当树立敢说真话、敢于碰硬、
敢于揭短,围绕棘手问题出实招、求实效,以重行、重做为着力点,重点解决社会关注、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工作中“不拨拉
不转,不推不动”的行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如:资中县财政
4
局以保基本、惠民生、促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干部职工的努力,仅2013年就实现地方财
政总收入15.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4113万元,为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大县文化
名城提供了财力保障。
五、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养成密切联系众的好作风
要采取措施,养成真心为众办事的良好工作风气,以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
难办”的问题。
团结和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是机关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强化全局观念,教育干
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之间的关系,识大体、顾大局、想大事,在
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协调统一上作决策、做事情,自觉维护大局利益。其次要营造友爱
的机关氛围,教育干部互相信任、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维护,提高和别人尤其是
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搞协作、打交道。强调与人为善,工作中相互配合。众路线是
党的基本路线,密切联系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坚持密切联系众,体
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地为众谋利益。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机关干部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的形象,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党在众中的威望,因此每
个机关干部都应视形象如生命。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要规范工作行为,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杜绝行政行为的随意性。二要落实廉政建设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部门、
岗位和人头,从源头上抓好预防和治理腐败各项措施的落实。三要加强勤政廉政教育,
让每个干部都增强自律意识,树立起忠诚使命、以身作则的良好形象。如:资中县纪委
结合党的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各类教育,
开展了贯彻执行“八项规定”的专题教育,通过开办廉政教育大讲堂、手机短信、典型
案件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提醒教育、警示教育。仅
2015年全县就有24万人次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廉政教育。使全县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工作从
2014年上半年的全省183个县(市、区)中的159名一跃而为2014年底的71名(内江
市第一名)。
总之,加强机关行政管理,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众
的期望。只要我们能够在已取得的成绩中,不骄不躁,清醒地看到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解决,就一定能够实现加强机关行政管理的既定目标。
5
注释:
1.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842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82页。
2.刘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
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刘少奇同志的光辉业绩、崇高风范、高尚品德,永远铭记在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3.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1870年--1964年)是美国20世纪著名法学家。美国法学家,
社会学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法理学概述》等,是20世纪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法
学界最有权威的法学家之一。他所代表的社会学法学长期来在美国法学中占有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2002年
2.任健雄、晏德贤、刘树森,《机关干部素质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年
3.《管理学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
4.《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发布日期:2014-09-04
6
本文发布于:2022-07-29 21:4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lv/fa/82/460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